古典雅致香生活
2023-04-15宋青鸾
宋青鸾
曹雪芹在《红楼梦》的第五十三回中用了很浓重的笔墨描写了宁国府除夕祭宗祠的场景,尤其是一众姐妹齐聚贾母花厅的场景。书中写道:“这边贾母花厅之上共摆了十来席。每一席旁边设一几,几上设炉瓶三事,焚着御赐百合宫香。又有八寸来长四五寸宽二三寸高的点着山石布满青苔的小盆景,俱是新鲜花卉。”
这段文字中的“炉瓶三事”看着是个新鲜词,其实,它指的是古人经常陈设的香炉、香盒和箸瓶,此三件为一套,称为“炉瓶三事”。“一炉一盒一瓶”的书斋案供和香案、香几的摆设,成为古人文房清玩的典型设施。
自唐中后期发明隔火熏香后,熏一炉香颇费功夫,需要用到很多香具。比如夹取香炭的香箸(也叫香筷),将香灰压平或压出花纹的灰押(也称灰压),取香品的香匙。此三物皆为焚香之要器,以银质或铜质鎏金者居多。箸瓶,就是用来放置香箸、灰押和香匙的用具。当然,不同时期,根据个人使用偏好的不同,箸瓶内所放之物的类型也会有些许差别。
香盒是用来盛装香粉、香丸和香饼等香品的器具。香盒的种类很多,一般选用漆质、瓷质、景泰蓝三种。其中,漆质香盒以雕漆、填漆、嵌螺钿漆三种居多,瓷质香盒则以粉彩描金者居多。
香炉的发展则更加复杂。因熏香的品类、用香的习俗、审美情趣的变化,香炉的外形和用途在不同朝代皆有所不同。从大型的鼎炉到小巧的袖中炉,从祭祀的利器到文房的陈设,从青铜质地到金、银、瓷、玉,应有尽有。虽然用途不同,但因炉内会产生高温,所以瓷质和玉质的香炉终究不大合适,故而此类材质的香炉多用来陈设,铜炉则最适合用来熏香。
“炉瓶三事”在清代中期达到了巅峰,并且往往和茶器、花器等组合放置。与茶事的烦琐规矩一样,“炉瓶三事”的摆设也有一定要求,一般中间放置香炉,香炉两边各置箸瓶和香盒。
其实,“瓶”中所置之物并非固定不变。明清时,“瓶”主要用來放各种香具;但到了宋代,人们则会根据季节变化,在“瓶”中插上时令花草,更添一份花草与熏香互动的情趣。正如宋代诗人葛绍体在《洵人上房》一诗中写道:“自占一窗明,小炉春意生。茶分香味薄,梅插小枝横。有意探禅学,无心了世情。不知清夜坐,知得若为情。”一炉吐着袅袅青烟的香、一盏碧色回甘的茶、一瓶或雍容或淡雅的花,窗外明月昭昭、细竹霏霏,屋内灯烛随风舞动,红袖添香,于文人士子,人生如此,何不快哉。
在小说《红楼梦》中,宁国府于除夕祭宗祠时,贾母带着家人在大花厅举办家宴,还熏了御赐的百合宫香。需要说明的是,此香并非用百合花调制而成,而是按照一定的法度将多种香料调和在一起的香品。“百”是概词,指香料品类众多。
宫中制香由来已久。早在汉代,用香就已经被列入宫廷礼制。《汉官典制》一书主要记录了汉代官制及上书、谒见等仪式,其中就有“尚书郎怀香握兰,趋走丹樨”的记载,也就是说,官员上朝前要先以香熏衣并佩香。为此,宫中还设有专供觐见官员熏衣的曝衣楼。
宫中制香的顶峰出现在宋徽宗年间。因为用香频繁且制香复杂,所以专设造香阁。宣和年间,凡宫中所制香品均被称为“宣和香”。宣和御制香为宋徽宗御制名香,此香不仅被视为宫中圣物,还常被皇帝用以赏赐近臣。联系到贾太君除夕熏御赐百合宫香,大抵也是这样得来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