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字路口的对抗性博弈

2023-04-15浮尘

中国公路 2023年3期
关键词:刀刃护栏农村公路

文|浮尘

容易受伤的先天体质和交通事故的有意“碰瓷”在最不利点交汇,缺失话语权的行业如何有效规避事故调查追责,向左还是向右,成为摆在行业面前的难题。

成天一针见血,

自认快意恩仇。

苦心寻章摘句,

风雨中犹清醒。

所谓生民立命,

过眼便成浮尘。

文章若能济世,

应问悬壶之人。

/ 对抗性博弈的三条路径/

规避“碰瓷”的路径有三条:一是刀刃向内、自加压力、缺哪补哪,让对方挑不出毛病;二是直面问题、有理有据、硬杠硬扛,让社会认识到调查方在无理取闹;三是补扛并举、内外兼修、有礼有节,捂热自己,凉透他人。

刀刃向内

刀刃向内是应对事故“碰瓷”的第一反应,做好自己,让“碰瓷”无处下手,简单明了。对内可有效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感,对外可体现社会担当。达成效果须满足两个前提:一是公路本身的确存在安全缺陷,而非建立在“有罪推定”上的吹毛求疵;二是行业能够掌握“缺陷修补”的主动权,并自主实现主张。遗憾的是,在事故调查话语权、缺陷修补主动权“双丧失”的背景下,行业无法在做好自己和不被追责间划上必然等号,这是在开放系统中封闭做事的最大短板。刀刃向内需要安全压力传导到位,掌握决策权的县级人民政府有修复缺陷的内驱动力和丰厚的财力支撑。

硬杠硬扛

硬杠硬扛是应对“碰瓷”的另一种选择,前提是刀刃向内的边际效应达到极限,调查仍在穷追不舍。要求行业具备对致因理论的透彻领悟,有勇气直陈要害,以实际行动敦促事故调查回归理性。此法对内可防止从业人员“流汗、流血又流泪”,对外可促进公众资源高效利用。成功前提是行业要具备“硬得起、扛得动”的资本。一是社会对事故调查的吹毛求疵已忍无可忍;二是调查报告中勒令整改的内容明显是画蛇添足;三是行业对事故致因理论、技术标准和舆情把握已炉火纯青。硬杠硬扛要厚积薄发,让调查者意识到莫须有的“定罪”可能面临受害方的反噬,被追责方已不愿再做任人拿捏的“软柿子”。

补扛并举

补扛并举是应对“碰瓷”相对理性的反应,是在刀刃向内的“埋头拉车”和有仇必报的硬杠硬抗之间,选择的“中间路线”。主要思路是在有系统性问题的领域集中补短,面对偏颇的调查则利用集体智慧理直气壮地正面硬扛。此法对内自加压力,张弛有度;对外不卑不亢,有理有据。成功的前提是公众理性,各方都坦然接受实事求是的调查结论。关键是社会各方必须意识到,找“替罪羊”能暂时麻醉,却因此耽误治疗时机。

以上路径是建立在行业对路侧护栏现状科学评估基础上的直观应对策略,是不同发展阶段的博弈选择。早期建成的低等级公路,在安保设施不足时,刀刃向内成效显著;如今安保设施已成规模,事故调查仍在找茬,硬杠硬扛可以适度纠偏;如果安保设施缺陷和调查找茬并存,就需要补扛并举。

对抗性博弈在事故调查中时有发生并影响深远,客观上在公路管理者与公安交警间形成了工作壁垒,堵塞了行业间关键信息的正常交换渠道。在壁垒思维主导下,公路部门在面对事故时选择了逆来顺受或拒不合作,交警部门则在事故调查和责任认定上选择了过度输出,这成为本专题所有问题的源头。

/ 方向选择的基础分析/

规模预期 基本匹配

公路安保水平与社会认识、技术发展、资金投入和调查责任倒逼直接相关。可以借鉴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定量分析安保工程发展阶段,运用SWOT分析法定性分析应对策略的有效性。基础材料在文中已有论述,有兴趣的读者不妨试着求解。这里再提出五方面证据,从侧面印证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已与发展阶段基本适应。

一是路侧护栏绝对数量随时间增长在迅猛扩张。县乡道路侧护栏基本做到“应安尽安”,村道也在快速推进。结合村道中通村入户道路占比较大、车流量有限的实际,农村公路路侧防护已基本到位。

二是各地填报的计划争取路段和资金安排路段、增量控制路段之间的重复率逐年上升。在重点地区,满足“消存量”要求的计划已基本覆盖,客观存在的资金配套已超出既定原则和行业能力覆盖范围,属县级人民政府力有不逮。

三是在一些具体路段,路侧护栏正实现广覆盖。调查显示,平原浅丘区已呈现过度防护趋势,山岭重丘区路侧防护水平和预期流量、驾驶对象间也已基本适应。

四是公路交通事故调查,已从初期对护栏“有与无”的判断,转变成“安装是否规范、维护是否到位”的“深入”调查(第二个“坑”);从对安保工程的单点关注,转变成对行车视距、养护标准的深入“挖掘”;从对硬件设施影响的分析,转变成对从业者“失职渎职”的追查。

五是安保工程建设已从资金支持、程序制约,向财评拖时、政府压价、反复流标、纪委介入、重新评审等无解循环过渡。地方敢于在安全倒逼如此严峻的前提下,祭出前期工作循环的消极方案,一个重要理由是自评的事故外溢风险处于可控状态,这表明安保工程建设的边际效应开始递减。

扩大规模 难以为继

公路交通事故调查边界不断突破时,需要反思是否有必要再次延续加快建设路侧护栏的工作思路。在安全责任“通货膨胀”的当下,毕其功于一役的海量投入,已无法规避行业风险。一是投入上的零和博弈性质决定了在安保设施上的过多关注,会因为“局部装修”(护栏加强)而牺牲公路系统性的协调(综合改善),造成发展畸形,为追责范围扩张提供新的路径(掉入另一个“坑”);二是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已无法应对“多点开花”“处心积虑”的苛责,面对进退皆错的困境,行业必须及时改变应对策略;三是在调查话语权旁落、投入主动权丧失,投入置换的保护性显著下降的现实情况下,设施维护难以为继的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在行业与地方政府从“共建”向“共护”转变的过程中,由于维护资金分摊的政策障碍,互利基础已被侵蚀,同盟关系面临考验。

“局部装修”破坏系统平衡,进退皆错让投入成为沉没成本,加之风险规避同盟瓦解,维护工作难以为继。走在十字路口的行业必须吸取教训、全面评估、审慎思考,重新制定应对策略。

/ 向右的前车之鉴/

非系统的见子打子

在刀刃向内阶段,面对事故追责压力,行业将安保工程当成救命稻草,犯下三个大错:一是试图通过“局部装修”解决系统问题。农村公路安全是一项系统工程,护栏仅为事故防范要素之一,靠局部“量的积累”无法促成整体“质的提升”。二是忽视了在零和博弈背后,追责问责同时承载社会之重,邻居的“碰瓷”并非局部偶发行为。核心利益不能出让的底线,要求行业必须综合施治,而非沉默隐忍、向内开刀。三是对标准落地工作重视不够。农村公路是一个特殊的存在,护栏建设标准受多方因素制约。遗憾的是,掌握标准主动权和解释权的行业,并未在关键时刻给予针对性释义,借此构建从业人员保护屏障。

不合适的时机选择

为及早消除早期投入不足留下的隐患,趁热打铁倒逼地方政府,行业一度抓住追责机会“主动作为”,这种“化危为机”的神来之笔为防护的乘势而上做出了决定性贡献。但是,在“邻居酷爱碰瓷甩锅”的大背景下,在事故调查结论尚未形成时,就推出系列“吸取教训”的举措,时机是否恰当?在不明真相的群众和爱博眼球的媒体眼中,在“向幸存者要失误”的调查意识里,此举将被如何解读?遗憾的是,在这方面,我们似乎特别善于“举一反三”“担当作为”!

缺组织的三缄其口

面对一再的“碰瓷”,业内特别希望看到行业牵头部门有组织的发声,反复的“照单全收”、关键时刻的三缄其口,对内凉透了从业者的心,对外固化了“农村公路不安全”的印象,客观上配合了公安交警部门和无良媒体的表演,为人才出走、兄弟反目埋下隐患。

沉默隐忍形成的倒逼机制,换来了路侧护栏发展的黄金期。在调查话语权、投入主动权“双失”背景下,越做越错的尴尬让从业者望而却步。这意味着治理思路需要再调整、实现路径必须再选择。

猜你喜欢

刀刃护栏农村公路
交通运输部:预计今年累计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15万公里
高速公路护栏碰撞监控系统探讨
基于Arduino单片机的智能多功能护栏设计
刀刃向内
帮 忙
不要跨越护栏
关于农村公路经济创新的思考
三问农村公路
农村公路的建设与养护须多管齐下
高速护栏引发离奇官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