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资本市场融资的途径思路与方法研究

2023-04-15

中国市场 2023年8期
关键词:资本融资资金

杨 杰

(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0024)

1 对资本市场融资基本理论的理解

1.1 资本市场的构成要素和特性

资本市场是资金供应和有需求的双方进行资金交易的场所。经济意义上的资本包含资金、厂房、设备、材料和其他物质资源等,是生产基本要素。资本市场需要满足至少一年以上的中长期的融资活动、融资资金主要用于扩大再生产等条件。资本市场具有长期性和风险性。

1.2 研究资本市场融资的意义

融资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在资本市场融资是企业发展生产力的重要经济活动。资本的重要属性通过金融活动体现。资本市场融资也需要严格的信用体系约束融资活动的责任与权利,这样才能发挥资本市场融资有效利用资源配置,促进社会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融资是企业通过各种渠道向资本市场筹集或出借资金的行为。因此,研究资本市场的融资问题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3 融资模式与融资途径的正确选择

融资模式是在不同的融资工具和不同的融资方式的基础上形成的。不同的融资模式会影响企业的资本结构以及股权结构。内部融资主要来源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利润积累;外部融资是来自企业外部的资金,外部资金主要包括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直接融资是指企业通过首次公开发行配售和增发等股权进行融资的活动;间接融资是指向银行等金融机构以承担债务的贷款进行融资的活动。企业仅依靠企业内部融资难以满足巨大资金需求,因此,外部融资已成为企业获取用于扩大生产规模的资金的重要途径。

1.4 融资方式及其利弊点

1.4.1 来自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

贷款是指银行等金融机构按照国家金融政策,以获取利率的形式将资金借给需要资金的人,并约定在一定期限内归还本息的一种经济行为,是资本市场以信用为担保的经济融资方式。企业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决定是否贷款以及贷款的数额。在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不同时期,不同的贷款种类,贷款利率标准也有不同的分类。因为银行等金融机构虽然没有将企业利润要求作为衡量贷款的标准,但银行等金融机构出于自身风险控制要求,即使企业或项目的预期利润很高,也不愿意贷款给高风险的企业或项目。根据上述特点,银行贷款与其他融资方式相比,贷款的缺点主要表现在:严格限制性,程序繁琐,耗时费力;贷款期限不长,难以满足企业的长期投资要求;贷款金额难以满足企业发展所需的全部资金,尤其是难以满足创业阶段风险较大的企业。

1.4.2 股东愿意出让股权换取融资

企业的股东愿意放弃企业的部分所有权的方式引进资金的融资方式。这样的方式尤其适合初创企业解决发展所需要的资金的问题。经营方与资本方双方达成共识,以股权形式兑现融资交易。这种融资方式的优点是:企业融资方所取得的资金不是企业负债,企业不需要支付资本方利息,也不需要向资本方提供任何的保证资金。

1.4.3 企业向投资人借钱的融资

企业向投资者借钱的融资,投资者是债权人,企业是债务人。企业到期时必须向债权人偿还本金。目前与银行贷款相比,借钱还款风险相对易于控制,比市场利率相对较低,因此企业融资成本较低。投资者成为债权人,债权人不是股东,不享受任何股东待遇。优点介于上市融资和金融机构贷款之间的实用的融资方式,是一种衍生金融融资工具,还款期限较长,附加限制条件较少,融资成本相对较低。缺点是:必须把握好关键的时间点,充分考虑利率预期的未来趋势;我国对发债机构要求相对严格,只有超大规模企业才具备条件;市场成熟度还不高,交易活跃度不大;缺乏系统的风险管理体系,这种融资具有较大的风险隐患。

1.4.4 租赁协议达成交易的融资方式

出租人根据承租人租赁协议的具体要求,由供应商自主选择,支付给承租商租赁物,承租人向出租人分时间段定期支付租金,在租赁期内,租赁物的所有权属于出租人。承租人只是拥有租赁物的使用权。这种融资方式比较特殊,往往只适用于具有较大的设备需求的企业,采取租赁融资的一种方式应用范围较小。优点是避免企业因耗费巨大资金引进昂贵的设备,闲置大量的资金。

1.4.5 以发行股票为主的融资方式

大型企业的股票特点是:没有时间限制,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无须返还、无债务偿还压力等,募集群体具有广泛性,通过股票市场可以以公开或者不公开的渠道进行融资。这种融资方式的优点是:风险相对较小。缺点是:仅限于已经成功上市的企业。

1.4.6 通过境外资本市场获得资金

境外融资是指企业通过境外的国际商业贷款机构以及境外主要资本市场的债券、股票等开展融资的业务方式。境外融资主要适用于具有国际贸易业务的企业或跨国企业的融资方式,所募集的资金来自国际社会。

2 资本市场融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2.1 资本市场融资现状

我国资本市场也随着金融改革开放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企业在融资过程中,仍然过多地依赖银行等金融机构。企业直接从资本市场获得资金的融资能力较弱。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了转移自身的风险,不断地增加贷款业务,容易导致金融机构在贷款中采取不公正的做法,在损害企业利益的同时,金融机构自身的风险也难以控制;资本市场没有形成健全的融资体系,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在具体工作中,明确限定了证券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保险业等行业的业务范围,这可以遏制通过资本传导的风险,容易导致投融资问题集中在交易环节,投资环境不健全,相关经营要素组合不合理,制约了经济发展水平。

2.2 资本市场融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大型企业逐步向现代企业迈进,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是,企业还没有建立起从资本市场融资的市场意识和风险意识。企业的快速发展与运营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撑。融资是解决企业资金缺口的有效手段之一。纵观国内许多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都存在着缺乏规范管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在企业战略规划中缺乏科学系统的考虑,忽视了项目发展与企业战略发展的同步性;墨守成规,习惯通过银行贷款等传统渠道融资,融资渠道比较狭窄;在资本市场缺乏融资选择的主动性;缺乏综合分析控制成本的观念。在确定融资规模等风险因素时,不仅对企业自身情况的分析不足,而且缺乏综合分析融资成本,容易引发企业债务危机;资本市场融资体系不完善,不利于企业融资科学决策,制约了企业发展等。

3 剖析资本市场融资存在问题的原因

3.1 融资决策时缺乏资本市场意识,财务自主能力较弱

虽然企业融资是多个部门密切合作的结果,但财务部门应该具有资本市场意识,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应保持相对独立,才能为企业融资决策提供正确的建议。大型企业的管理结构不论是采用什么类型,管理机构都包括了财务资产部、市场开发部、人力资源部等部门。从而赋予财务管理部门行使计划融资规模、股权配置、选择融资方式等职能,开展企业融资成本分析、预测融资效益以及控制融资风险等管理活动。在实际工作中,受企业其他部门的干扰,财务管理部门缺乏资本市场意识,独立决策能力较弱,很难发挥为企业提供科学融资决策的参谋作用。

3.2 企业片面追求融资结果,缺乏科学的融资规划

资本市场融资管理既要兼顾股东利益,又要确保企业价值最大化。因此,对于大型企业来说,融资不是唯一的目标,也不是最终的目标。但在实际的融资过程中,一些企业为了达成融资,往往不择手段,不惜一切代价片面追求结果。而事实上,企业需要结合自身的总体发展目标,由企业财务部门主导预测企业融资规模,部门之间密切合作,才能制订科学的融资计划。可是,一些企业在制定发展战略时为了多融资,不慎重考虑所需的融资规模;一些企业为了快速通过融资审核而缺乏必要的利润分析,忽略了风险评估;投资方为了自身盈利而夸大企业融资效益。因此,制订融资计划时要科学规划融资,避免片面追求融资结果。

3.3 企业对募集的资金使用风险疏于监管

事实上,企业管理者需要从营业收入中分析企业资产增长率等核心经营指标才能准确判断企业发展潜力。在资本市场募集资金的使用上,周密计划确保投资者的核心利益能够得到保障。一些企业在融资后受到国际市场环境变化引起市场波动等因素的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也会随着环境变化而变化;一些企业因融资成功后误判企业市场定位,融资后无计划盲目使用资金;资本市场融资募集的资金存在难以监管的现象;监督责任主体不明确,仅凭企业难以形成有效监督机制。

4 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融资的途径、思路与方法

4.1 提高财务等融资管理部门的独立性

从资本市场融资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才能为企业融资规划提供有力的支持。因此,要充分保障财务等融资管理部门开展工作的独立性。融资管理部门要从财务的角度确定企业的融资规划战略和经营管理,并研究论证其可行性。

对于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募集的资金的使用,要实行动态管理,客观披露企业财务信息,及时发现财务信息中资金使用是否合理,以保障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不受侵害。

4.2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避免企业融资决策失误

资金对于企业的发展固然重要,但通过资本市场融资所取得的资金并不能用融资额度衡量融资的成败。因此,融资计划中的融资规模有可能与企业发展存在不吻合的地方。可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准确摸清企业总资产以及总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等主要参数,根据综合分析得出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后再确定企业的短、中、长期融资需求,详尽分析融资途径以及拟采取的融资方式,科学预测融资效果,结合企业当前的财务状况,合理优化企业的资金结构,避免出现不合理的融资结构。

4.3 根据企业生命周期选择最佳融资途径

企业的生命周期包括:成立期、成长期、稳定期和分化期。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各个阶段是不一样的。企业刚成立的初期,资金支出多,收入相对较少,投资者很难估计企业的发展前景以及潜力,直接影响企业的融资规模;企业进入成长期,企业规模和企业资产扩张过快,企业资金负荷高,资金需求量大;企业进入稳定期,利润增长不明显,企业盈利能力趋弱,资金需求量放缓;企业进入分化期,企业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资金需求量变小。

因此,企业应考虑所处的不同时期的特点,各职能部门针对遇到的资金问题,在密切合作的基础上,综合分析融资途径、融资方式和融资规模,选择预期效果最佳的融资途径。

4.4 实施科学管理融资,最大限度降低融资风险

融资后的资金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其管理水平决定着企业竞争能力的大小。以产品效益为纽带,集中管理企业融资资金,避免生产资金的短缺以及富余资金的闲置;提高企业融资资金的使用效率,注意控制产品生产成本,提高企业市场的获利能力;要强化决策责任监管,避免盲目追求融资规模导致出现融资风险;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机制,重视融资风险管理。企业在融资前,综合分析当前的经济环境,了解金融的差异性,采用合理的融资方式控制风险;提高企业在资本市场中应对风险的能力。在债券和股票市场交易中,融资专业管理人员要掌握价格波动信息,综合分析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预防风险。

4.5 政府部门制定保护支柱产业企业的政策

在利用境外融资时,要切实保护关乎国计民生的企业。随着经济的发展,各行业企业的市场规模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因此,政府部门应制定保护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企业的政策措施,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4.6 建立并完善资本市场融资监督制度

不论企业是通过内部融资还是外部融资,都需要完善的融资监管体系作为保障。监管主体是多部门的联合组织。监管是参与投融资的投资方和企业融资方;以法律为依据,监管实际发生的融资行为;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和协同约束能力,在监管过程中,明确划分监管责任,督促资本市场交易中投资者和企业融资方的责任和权益,为健全资本市场的融资环境提供安全保障。

5 结语

融资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企业融资管理部门在市场化融资过程中,面临着需要解决的各种突出问题,做好融资管理才能提高融资效率。在融资过程中,分析投融资双方的需求,帮助企业实现;企业融资成功后,要加强资金的使用管理,提高获利能力,提高融资管理水平,在遵守融资监管制度的同时,规范资金管理,提高融资效率,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资本融资资金
融资
融资
7月重要融资事件
VR 资本之路
5月重要融资事件
“零资本”下的资本维持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