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工程建设企业会计智能化面临的困境及改革路径探讨
——以H集团为例
2023-04-15胡小凡
胡小凡 袁 喆
(1.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00; 2.中国化学工程第十四建设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00)
2016年,德勤和Kira Systems联手宣布将人工智能引入我国会计、税务、审计等工作中,这也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会计智能化阶段[1]。在会计智能化时代下,传统会计不再仅是核算和监督企业的经济活动,而是延伸至使用计算机技术处理和分析数据,从而改善会计信息质量,提高企业经营决策效率的多项工作。本文以大型工程建设企业H集团为例,探析会计智能化发展困境与改革路径。
一、案例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简介
H集团是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监管的大型工程建设企业集团,该集团信息化管理系统分为财务和非财务管理系统。其中,财务管理系统包括全面预算管理、费用管理、资金管理、税务管理、核算和报表管理系统;非财务管理系统包括项目管理和办公管理系统。
二、企业集团发展会计智能化的动因
(一)政策助力
2020年8月,国务院国资委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文件提出:“将数字化转型作为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手段,不断深化对数字化转型艰巨性、长期性和系统性的认识。发挥国有企业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中的引领作用”[2],明确强调了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领头羊作用。
(二)经济推动
近年来,数字经济成为我国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由2005年的2.6亿元人民币元增加至2019年的35.8亿元人民币。与此同时,数字经济在GDP中所占的比重逐年提升,由2005年的14.2%提升至2021年的39.8%[3]。数字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逐年提升,对此企业也需要实施智能化来助力自身发展。
(三)需求提升
虽然已迈入会计智能化的初级阶段,但H集团的会计信息系统仅用于传统核算。因系统应用模块单一,财务部门通过无纸化记账生成的数据与业务脱节,形成“数据孤岛”,无法有效地优化生产,而完善的会计智能化体系正是连接财务和业务的桥梁。
三、当前H集团财务管理系统面临的困境
H集团当前存在人员问题和系统问题。人员问题是指财务人员缺乏“三力”:意识力、专业力、创新力;系统问题是指财务管理系统目前存在“两多”和“两少”。“两多”是指集团下级公司的财务管理系统多样和数据上报类型多样;“两少”是指资源投入少和财务管理系统的模块使用少。
(一)财务人员缺乏“三力”
1.缺乏意识力
财务人员缺乏意识力是指对会计智能化的重视程度不足。纵使外界不断强调会计智能化的重要性,但因财务人员存在会计认知的固有思维,财务人员并未考虑将自身工作与会计智能化发展相结合,也没有深入研究和应用财务软件。
也正因为对会计智能化发展的认识浅薄,企业未将构建智能化体系列入年度重点工作计划,转而将大部分预算投入办公和项目管理系统,进而缺乏唤起财务人员信息化意识的契机,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2.缺乏专业力
财务人员缺乏专业力是指H集团的财务人员能力单一。能够适应智能化系统的人才不仅具备多种财务相关知识,也应掌握计算机学科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经验。
纵观H集团整体对于财务岗位的招聘要求,并未对信息化能力做出要求。在环环相扣的工作中,不具备多元化能力的财务人员无法满足H集团智能化核算的要求,易降低集团的经济效益。
3.缺乏创新力
财务人员缺乏创新力就无法在实践中不断提供有价值的会计智能化理论和方法。H集团数年前就已统一核算和报表管理系统,但因缺乏长远规划,集团的会计信息一体化发展就截止于此,二级公司自我觉醒的信息化意识已促使自身构建出不同的管理系统。2022年,在H集团的调研中,被调研的二级公司所采用的财务管理系统均不相同。H集团在构建会计智能一体化体系时,则需要额外考虑打通各财务体系接口的成本。
(二)二级公司存在“两多”和“两少”问题
1.二级公司“两多”问题:财务管理系统多样和数据上报类型多样
在H集团调研的二级企业中,除核算和报表管理系统,其他财务管理系统均不相同,而核算和报表管理系统之间也未完成百分百的数据对接。报表管理系统部分所需的数据无法从核算管理系统中提取,需手动计算得出。相对于系统,人工处理数据错误率更高,易降低数据可比性。
基于二级公司财务管理系统的多样性,集团无法以统一的标准和接口提取数据。二级公司所建立的会计信息化数据形成孤岛,管理决策大多依靠经验或者推算,没有精准数据支撑。
2.二级公司“两少”问题:资源投入少和模块使用少
调查显示截至2021年年底,只有3.7%的大型企业信息化建设进入了成熟阶段,17.1%的大型企业处于业务重组阶段,36.1%的大型企业进入内部集成信息化阶段,43.1%的大型企业处于个别流程信息化建设阶段。说明中国大型企业信息化建设整体成熟还有较大距离,同时,信息化投入占收入比重严重不足。
模块使用少是指二级公司缺少核算管理系统的深度挖掘,超2/3的被调研公司未使用核算管理系统中除核算以外的其他模块。H集团目前采用的核算管理系统市场占有率较低,其他管理系统缺乏与其对接的经验。财务核算系统是原始数据的录入平台,为其他系统提供基本支撑。因为缺乏适配的核算系统,在信息化起跑阶段,H集团就已经落后。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H集团各财务模块的使用调研中,全面预算管理系统的信息化发展严重滞后。目前集团仅通过Office办公软件收集和编制预算数据,传统的管理工具无法构建模型并对业务进行考核和分析,致使预算管理浮于表面,没有落到实处。“一个个公司如同疾驰的列车,并未一路坦途,风险丛生。如果疾驰的列车上没有有效的预警系统,决策者化危机为生机的能力会面临极大挑战”[5]。
四、H集团构建会计智能化体系的路径及建议
H集团应该明确其构建会计智能化体系的理念是用数字化重塑管理,高效服务于企业业务和财务工作。方向是贯彻“统一规划,集中部署,分步建设”的思路,践行“急用先行”和“兼顾标准化与灵活性”的规则,致力于建设一流的数字化云平台。构建会计智能化体系采用“三步法”:调研现状、打好基础、建立框架。下文将分析体系的基础保障和搭建框架。
(一)构建会计智能化体系的基础
在明确构建会计智能化体系的理念和方向后,H集团应做好基础保障工作以满足信息化发展的要求,基础保障包括下列四项:
1.数据基础。数据的传递可以降低决策成本,提高决策效率,信息化的出现使得数据的利用更为高效,因此,需要财务人员及时维护数据,以保障其准确性。需要维护的数据包括基础信息、制度标准和业务流程。基本信息贯穿业务流程,业务流程管理制度标准。H集团应统一基础信息的内容和格式,参照制度标准绘制业务流程的蓝图。
2.技术基础。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主要有二方向,一是电子商务网站,它是企业开向互联网的一扇窗户;二是管理信息系统,它是企业内部信息的组织管理者。狭义的技术基础仅指信息系统平台。H集团应结合现有技术如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来构建和提升信息系统。一方面,H集团应分析现有财务管理系统的缺陷,完善凭证自动生成和原始单据自动存储等功能;另一方面,H集团应新增财务管理软件如票据影像、批量付款等软件,以保证财务系统的功能更符合企业工作的开展。通过互联网在异地独立录入数据,电子数据集中储存于集团总部数据库,实现“数据集中、逻辑集中、管理集中”。
3.人才基础。在上文分析H集团现状时,就指出财务人员缺少“三力”:意识力、专业力、创新力。H集团应结合自身特点提升现有财务人员的“三力”:首先,加大资源投入力度,完善企业现有的硬件和软件配备;其次,分析员工的特点,为其设计符合企业发展的财务信息化角色,有侧重点地提升员工专业素质;最后,细化绩效指标,为员工规划清晰明了的职业发展道路,注重人才队伍的建设。
4.安全基础。会计智能化工作需要利用计算机设备,财务人员将数据以电子形式存储在电脑中。电子数据虽方便保存,但也易于被窃取,一旦缺乏安全网络的保障,数据泄漏会给企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H集团需要维护网络安全,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根据职责设置访问权限,防范数据泄露和滥用风险;加大网络安全的防范培训和法治宣传力度,做好防范措施设计和执行。
(二)H集团构建会计智能化体系的框架
H集团的会计智能化体系不仅包含以全面预算管理系统为指导的财务共享中心,还涵盖各级公司的办公和项目管理系统。财务共享中心作为集团的职能部门,对内提供三大财务管理系统(费用管理、税务管理和资金管理)的共享服务,全面预算管理系统作为上层系统,从上至下一体化控制集团的预算。如果说财务共享中心是一个“数据池”,用来汇聚集团的原始数据,那么会计智能化体系追求的是让数据创造价值。
鉴于H集团会计智能化系统较为庞大,本文以全面预算管理系统、费用管理系统和资金管理系统的业务为例阐述体系的运作。
1.全面预算管理系统。H集团应积极推动预算信息化系统建设。H集团以公司战略为全面预算管理的起点,从上至下推动预算编制流程。集团按年核定预算,按月计划预算,按日安排预算,将全面预算管理系统与其他系统对接,作为实际执行的分析、考核和奖惩标准。
2.费用管理系统。H集团的费用管理系统分为费用报销、应收账款、应付账款三部分。
一是费用报销管理系统。发起费用报销时,申请人通过票据影像软件扫描纸质单据用以识别票据真伪、提取票面金额。票据影像软件将电子报销单据同步至费用管理系统,申请人选取预算归口和费用类别后提交报销申请。二级公司财务部收到申请后比对纸质和电子单据,审核无误后提交至H集团财务共享中心。财务共享中心审核通过后,单据的付款信息自动对接至资金管理系统,出纳复核后网银付款。支付成功的单据在核算管理系统里自动生成费用报销凭证。
二是应收账款管理系统。应收账款的流程起始于合同签订。商务经理将签订成功的合同信息录入办公管理系统,上述信息审批通过后同步至费用管理系统;在施工达到合同约定付款节点后,项目组成员在项目管理系统中向业主提交进度款结算单,业主审核通过后同步结算信息至费用管理系统。申请人在费用管理系统中勾选上述合同编号和结算流水号,并提交开票申请。开票申请由二级公司财务部审核,财务共享中心复核,审批通过后共享中心开具增值税发票。发票交至业主后财务共享中心定时催收并根据预算考核,财务共享中心收到付款后反馈至二级单位,并在核算系统中自动生成收款和结算凭证。
三是应付账款管理系统。应付账款的流程起始于合同签订。项目部将签订成功的合同信息录入办公管理系统,相关信息同步至费用管理系统。在施工达到合同约定付款节点后,分包单位在项目管理系统中上传结算资料并提交审核,项目部审核通过后同步信息至费用管理系统。申请人可在费用管理系统中勾选上述合同编号和结算流水号,上传分包发票扫描件后提交付款申请。二级公司财务部审批通过后提交申请至集团财务共享中心,审核通过后,单据的付款信息同步至资金管理系统,出纳核对后网银付款。支付成功的单据在核算管理系统里自动生成付款和结算凭证,共享中心按月自动发送对账单。
3.资金管理系统。资金管理系统除保证统一集团基本的收付款功能后,还能实现账户管理、外汇管理、票据管理、担保管理、保险管理和投融资管理等功能。资金管理系统打通了从计划、收款付款到分析的全流程,从而提高编制的科学性和实用性。除资金管控外,系统也将实现对金融资源和服务的线上管理,搭建自身的金融核心平台,逐步整合资源,打造金融管控的一体化金融平台。
五、结语
2016年,国务院发布的《“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强调,重点发展目标为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保证重点行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取得明显进展,全面形成网络化协同创新体系。在新发展阶段,H集团应统一规划、集中部署、分步建设财务信息化体系,加强人才队伍的培养,确保资源的持续投入,保证网络基础设施的搭建,促使集团充分利用会计信息化技术,推进业财的深度融合,实现集团的高质量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