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陶瓷文化与博物馆教育

2023-04-15赵倩倩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3年2期
关键词:瓶瓶罐罐观展展品

赵倩倩

景德镇陶瓷大学 江西景德镇 333403

博物馆承载着一段又一段的人类文明,存留着一个民族和世界的浓缩精华,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重要的精神食粮,是了解历史、探寻文化的“藏宝阁”,同样连接着孩子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第二课堂。让博物馆教育成为孩子们成长路上不可或缺的一环,日渐成为社会的共识。陶瓷文化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博物馆教育结合将对传承我国传统陶瓷文化、提高孩子对我国的文化认同、增强青少年文化自信具有重要作用。

1 陶瓷文化

陶瓷文化具有特殊的文化符号和文化表现形式,不同于一般的文化载体,陶瓷从出现到演变至今,经历了多个历史发展时期,变的是不同时期人们对陶瓷的泥料、釉色、绘画手法及烧成温度的把握,不变的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国劳动者对美的极致追求和对自身技艺的严格要求。

陶瓷文化起源于生产活动,是我国古代劳动者制造器物所研究出来的方式。它不仅仅有着实物的展示,更凝聚着我国古代优秀传统思想的精神内涵。它以当地的风土人情,民俗民习为核心,反映着各个时期人们的生活状态、精神追求、审美理念和形式美法则。从其具有的文化特征来看,陶瓷文化有双重性:一方面,它是对各个时期陶瓷器物生产演变的本能体现,具有实在的客观性;另一方面,陶瓷文化也具有多样性,受限于时代的局限和环境的束缚,它融入着当下时期人们或主流、或小众的思想对世界的探索,对美的概念,并且随着时间和社会的发展不断进化和升华。它凸显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坚韧不拔、经久不衰的文化特征。

2 博物馆教育

博物馆存放着古往今来的优秀作品,是了解一个时代、了解一个文化的专题课堂。它汇集了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各种不同的思想在这里相互碰撞,各种繁杂的学科在这里一一呈现,它就是一座基于实物展品的公共教育课程。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就是国内第一家以陶瓷为专题的博物馆,博物馆收藏了原始时期新石器时代的众多陶器,还有自汉唐以来到近现代各个时期的数万件陶瓷艺术珍品[2]。自2015年至今,先后组织了53862场“陶瓷进校园宣讲活动”,每年接待世界各地游客超百万人,2018年10月,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被命名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这一任命,是对陶瓷文化教育与博物馆教育相结合的重要实证。

博物馆教育能给予学校和家庭教育极大的补充[3]。博物馆教育可以建立起人与展品之间的联系,更好地了解优秀的文化艺术,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教师或家长经常带孩子去博物馆观赏,孩子才会慢慢锻炼出发现美的眼光,提升审美品位,培养良好的审美趣味,加强文化自信,加深对世界多元文化的理解与认同。

2015年至2020年国家文物局、教育部等多个部门先后印发了相关文件和意见建议,并倡导各地博物馆进校园活动。由此可见,博物馆新型教育模式已是大势所趋。

3 博物馆陶瓷文化教育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3.1 如何去博物馆欣赏陶瓷

可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引导青少年从陶瓷的器型、装饰手法、功能进行思考。建议教师或家长组织孩子根据陶瓷在历史上的发展演变顺序观察、感受。根据泥料、烧制温度以及密度的不同,来区分陶器与瓷器;从展品在生活中的运用和古今用途的差异性,识别展品的使用价值与历史发展价值;从制作工艺赏析展品的精湛技艺,体会展品独具匠心、巧夺天工的特点和魅力。

3.2 如何欣赏中国古代的“瓶瓶罐罐”

博物馆里的“瓶瓶罐罐”包括陶器与瓷器。教师或家长可引导孩子进行认知了解。观展前先让孩子在画纸上画出自己心目中“瓶瓶罐罐” 的初始形象,带着个人最初的认知进入博物馆。观展后再一次让孩子画出自己认知到的“瓶瓶罐罐”形象,将两张小稿进行对比,让孩子感受到自己观展的成就与收获。指导孩子阅读陶瓷标示牌,观看瓷器的造型,了解瓷器的用途,辨识其釉色,识别瓷器上的纹饰。通常一些色彩艳丽或者造型独特的“瓶瓶罐罐”更容易被关注。教师或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与观展能力的不同,组织孩子通过寻找展馆里造型最大或最小的、哪个是唯一一件赝品、哪个是时代最久远的展品等游戏的方法进行观展。让孩子选几个相同类别、不同器形的陶瓷,把瓷器的特征画下来,说说它们有哪些不同,分析它们为什么会不同,是因为年代的风格特点不同,还是因为产地窑炉的差异,或是功能需求的转变。

3.3 “瓶瓶罐罐”的装饰方法区分

陶瓷根据其装饰方式的不同分为釉上彩与釉下彩。釉上彩是先在素坯上施釉后入窑烧制,然后在已成瓷的瓷器上加以彩绘,有五彩、粉彩、珐琅彩、斗彩等;釉下彩是先在未成瓷的素坯上画好图案样式后再施釉进行烧制。常见的釉下彩瓷器有青花瓷、颜色釉瓷等。

3.4 如何组织团队去博物馆观展

博物馆是跨学科学习的最佳场所,是多学科、多重思维方式的交汇空间。未来世界己经不再满足于孩子知道多少,而是让孩子能够通过在博物馆的观展体验,收集、归纳提炼知识,利用博物馆的资源去提高自我的学习能力。单次的观展体验并不能改变孩子的观展行为,孩子观展能力的培养是要通过观展数量的积累而形成的一种行为素养。孩子去博物馆的次数多了,才会把去博物馆观展变成一种活动习惯。在团队观展中,孩子得到的是与多人的思维碰撞交流,在此过程中培养观展能力。进博物馆之前可以组织孩子观察博物馆建筑外观,谈谈自己的感受,猜测博物馆内展品的特点与风格。观展结束后教师或家长要及时组织孩子对观展体验进行总结:一是孩子根据自己对博物馆展品赏析的体会,找出博物馆建筑与展品造型或文化的关联,认知博物馆文化;二是教师或家长组织孩子与没来观展的家人打电话,并鼓励孩子清哳地表达自己在观展活动过程中的感受;三是运用孩子感兴趣的语言去介绍相关知识,并多以小故事为切入点,由人到物,由简单到复杂,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

4 陶瓷文化博物馆教育与文化自信

如果说带孩子欣赏中国陶瓷的发展是现在与历史的对话,那么在博物馆中进行陶瓷文化教育则是与陶瓷的昨天、今天与明天的交流。中国陶瓷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中国古代的陶瓷史,亦是传承中国工艺美术的历史。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及美学思想贯穿陶瓷文化的灵魂,陶瓷文化的发展也是对中华民族审美发展的反映。陶瓷是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在博物馆通过对陶瓷以及陶瓷文化的了解,建立起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从而进一步增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积极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陶瓷文化。从传统的陶瓷教育中拓展开来,通过博物馆教育体会陶瓷文化的意境与内涵,推进博物馆教育不只局限于陶瓷文化,而是在文化自信的背景下发展成一种教育常态。

5 总结

陶瓷在唐朝时兴起,在元清时达到顶峰。随着我国的国力强盛和经济发展,陶瓷也逐渐成为我国古代对外贸易的重要器物。“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皆是陶瓷风靡的面纱一角,伴随着陶瓷在世界各地的“畅销”,陶瓷不仅仅是作为中国的代名词,更是展现我国人民精神风貌、展现我国大国颜面的具象化体现。而今我国在国际社会上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陶瓷文化再次复兴,如何更好地传承我国悠久的传统陶瓷文化,在博物馆教育中传承陶瓷文化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它不仅仅是传统陶瓷技艺的传承,更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因此,将博物馆与陶瓷相结合,将现代与古代相融合,必是我们传承优秀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方式。

猜你喜欢

瓶瓶罐罐观展展品
2022两岸赏石文化交流线上展览展品展示第2辑
展品被盗了
观展指南针
瓶瓶罐罐大世界之沙水区玩具
参观美术馆
3天观展人数超过50万人次首届智博会发布多项重要成果
CIM T2017部分展商主要展品预览(一)
观展攻略
瓶瓶罐罐露西和陶艺师露西
CCMT2016展品预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