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陶艺创作中的审美符号
2023-04-15傅铭
傅 铭
景德镇陶瓷大学 江西景德镇 333000
人作为当之无愧的万物灵长,从尚未开化的动物走出,认识凶猛的野兽,可口的浆果,在认知事物的层面上由经验和智识的暗处指引构建成释义合适的词汇,赋予一种真实存在的事物一个独特的、心照不宣的符号。之后,我们开始发掘事物之间的系族关系及物理渊源,通过“类比”与“暗喻”,试图寻找相似性,并开始了构建意义的旅程,在不像中寻找像,调用自己所能调用的一切经验包裹、掩盖、拆封、理解。这种行径昭示了人类伟大的重构能力,并将精确的讯息在一次次的“符号化”的过程中精准地传递。当代陶艺作为一种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媒介在经过长期历史沉淀之后,其审美符号依然作为一种精神形态与其物态属性、外在的表现形式等等各方面相融贯通。那么当代陶艺创作的审美符号是如何呈现的呢?它落于意象又有怎么样的对应关系?本文以当代陶艺创作中审美符号的表现形式、个性特征、应用法则三个方面论述当代陶艺创作的审美符号;在此基础上,对当代陶艺创作进行研究与探讨。
一、当代陶艺创作中审美符号的表现形式
当代陶艺创作中的审美符号作为体验美感存在的表现形式,它是区别于一般的概念符号的标志,也区别于艺术符号的呈现。具体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的构成:其一是通过其自身所具备的物质自然属性,生出人人都能凭借感官感觉捕捉到的物质符号基础,由此产生艺术感知的普适性和共通感,如不同的泥类所呈现出的质感,“瓷泥”的细腻洁净、“陶泥”的粗旷夯实;其二是通过物质自然属性的构成形式,借助不同的物质属性将其进行重新组合,重新构成完整的物质形式,如通过泥土与釉水的结合、泥土与火焰的结合等等,由此构成当代陶艺创作直观表现的物质形态,人们仅凭五官感觉的首次感受就能明确地捕捉到其形象,通过这两个层次,当代陶艺的创作在传达思想、感知、情感的过程中形成了相应的具体形象进入人的视野之中,使人能够获得对艺术作品的直观感受;其三则是通过前面两个层次的构成所形成的意蕴表现。从当代陶艺发展史的纵向来看,诸多的陶艺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渗透于对这前两种层次的不断探索之中,融入自身的审美趣味、审美情感、审美理想,使当代陶艺的创作表现出一定的意蕴。在黑格尔的《美学》一书中谈道:“意蕴是比直接显现的形象更为深远的一种东西。艺术作品应该具有意蕴……它不只是用了某种线条、曲线、面、齿纹、石头浮雕、颜色、音调、文字乃至于其他媒介,就算是尽了它的能事,也要显现出一种内在的生气、情感、风骨、精神,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艺术作品的意蕴。由此可见,在当代陶艺的创作中审美符号的表现形式是由表象及其意蕴显现的有机结合所产生的美感体验的过程。[1]
二、当代陶艺创作中审美符号的个性特征
当代陶艺创作中审美符号的个性特征,同样区别于以往的传统陶瓷器物制作,传统陶瓷器物中的审美符号所承载的历史意义,在某一程度上揭示了以统治阶级的审美意识塑造出了全社会的生活标准、审美趣味和文化风尚的现象,文化和社会打上了统治阶级的烙印,被纳入社会文化建构甚至制度安排之中。群众的审美需要一旦被规定和制约,就很有可能在其发展过程中产生审美压抑、审美扭曲、审美剥夺和审美伤害等。而在当代陶艺创作中,审美符号的衍变更多强调的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尤以在当前时代的背景下,因人们的价值观念及情感、思想的差异,传统陶瓷器物中审美符号的特定,具体的含义也日趋消解,取而代之的是在创作过程中对审美符号的多样化表现形式及意蕴的显现。尤以在当前时代的背景下,对当代陶艺创作中审美符号的个性特征也产生了三个层次的构成:其一为审美符号所展现的个性特征中的模糊性,我们在追问审美符号的内在含义时,考虑其他领域的问题也就成为可能,涉及愈多,含义也就愈模糊,同时欣赏者在欣赏陶艺作品时,会受到陶艺家创作意图的影响,人们在观看、欣赏陶艺作品时,也不可避免会被自身经历、智识、格局等因素影响,从而产生不同的审美趣味,可谓“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也导致了作品含义的模糊;其二是所展示出的不确定性,陶艺家在从无到有的创作过程中,会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这也就决定了最初创作意图与最终展现的作品意蕴的不确定性。同时当代陶艺创作的发展经过时间的推移也产生了诸多不同的审美标准,同一时代不同陶艺家的审美追求千差万别,同一陶艺家在不同时期作品的意蕴也有不同特点;其三则是其所承载的深刻性,当代陶艺的创作是一个有机系统,它的认知要经历一个由表及里、由外向内、由物质到精神的过程。并且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陶艺家的职能也发生了一定的衍变,创作的最初意图带有对某一问题的批判意识从而进行创作,其最终所呈现的作品既要带给人们审美愉悦,还要包蕴一定的历史内涵,引起人们的深思。[2]
三、当代陶艺创作中审美符号的应用法则
审美符号在当代陶艺创作中的应用同样需要一定的规则与方法,但其审美符号的应用法则不局限于外在形式的拓展,而更多强调的是意蕴与形式两个要素的有机结合,艺术的意蕴产生是作品得以存在的关键因素,任何艺术作品的存在,其意蕴都是作为第一要素的存在。而形式则是意蕴的外在化表现,需要通过具体的物质化形象从而使人能够感知到潜藏于其深层的艺术意蕴。在当代陶艺的创作语境下,陶艺家更多的是需要对社会、生活、环境进行提炼,在此基础上融入艺术家个人的创作意识、情感趋向、创作理念等,最终在长期的审美经验及创作经验下形成主客观相统一的审美符号。并将所形成的审美符号运用在最终的物质化形象上。长期以往在所呈现的物质化形象上必将具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无论是陶艺家的个人创作技巧、创作媒介的使用、作品结构的组织联系等等方面,抑或是形式与意蕴两者之间关系的总和,都是陶艺家对审美符号的应用法则的呈现,具体来说,如在形式上,要如何敞开,又要如何收拢,在意蕴上,或清晰、或模糊、或游移、或断续,都是由陶艺家在创作过程中对其审美符号的运用法则下所产生的结果。同时审美符号的应用法则也有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类侧重强调形式的呈现,一类侧重强调意蕴的产生,尽管有所侧重,但其主观性和客观性最终还是统一的。简言之,在当代陶艺的创作中审美符号的应用法则赋予了当代陶艺创作的实际过程中不同于其他同种类艺术创作者的独特和超凡之处,也是将一个完整的作品美展现出无限的审美意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的重要手段。
四、结语
审美符号作为人能够进行审美欣赏、审美判断、审美想象的重要手段,在不同表现形式、个性特征、应用法则之下有着巨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化的存在恰恰说明了当代陶艺的审美属性比以往变得更加具有延展性、开放性、包容性。但如何在当代陶艺创作所能囊括的审美符号中找寻到更多的可能性,并为其寻找一种契合的转译方式,则需要一种更为开放的视角及长期坚持进行的实践探索,才能拓宽当代陶艺创作的深度与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