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鸡常见传染病诊断及治疗要点
2023-04-15李响
李 响
(吉林省农安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吉林 农安 130200)
山地鸡是饲养业中常见的禽种之一,不仅鸡蛋的营养价值丰富,而且山地鸡的肉质鲜美,是食补首选的肉类。饲养山地鸡可以带动养殖业的经济发展。但前期饲养管理时会遇到许多难题,尤其是山地鸡感染疾病后,会造成其体重下降、不产蛋,甚至死亡,尤其是传染病,会给养殖场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因传染病而死亡的病鸡不得在市场上流通,以免引发人畜共患病威胁人类健康。基于此,养殖人员必须要在日常饲养工作中做好对各种传染病的防治管理工作,保障山地鸡能够健康生长。
1 鸡痘的诊断及治疗要点
1.1 临床症状 鸡的品种有很多,不同品种鸡的易感疾病种类不同。以山地鸡为例,比较常见的病症是鸡痘,这是一种急性的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病鸡的临床症状是,身体上所有没有毛被覆盖的地方都有明显的痘疮,掰开病鸡的嘴巴可见口腔黏膜坏死。病鸡的产蛋能力下降,各日龄山地鸡都可感染,但幼龄鸡的感染率和致死率偏高。鸡痘通常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分别是湿润性鸡痘以及干枯型鸡痘,这两种类型都属于病毒性疾病,具有较高的传染能力。但实际的传播速度比较慢,如果能及时发现并科学防治,可以降低疾病造成的不良影响。
1.2 发病原因(1)带病毒的虫类、鸟兽都可以成为疾病的传播者。当山地鸡被蚊虫叮咬后,有感染鸡痘的概率。(2)病鸡与健康鸡在同一个鸡舍当中,通过饮食、排泄物都可能导致健康鸡感染。(3)环境卫生管理和防疫管理不到位,也可能引发感染,需要饲养人员引起重视。
1.3 防治方案(1)预防措施:饲养人员应定期进行环境消毒杀菌处理工作,当进入夏季后,蚊虫比较多时,还要使用灭蚊灯、蚊香、杀虫剂来及时消灭蚊虫。与此同时,应尽量采用自繁自养的方式,降低山地鸡感染疾病的概率。如果必须要引进外来鸡,应做好检疫管理工作。另外,应根据鸡的日龄和体重变化情况,及时为山地鸡接种防疫鸡痘的疫苗。疫苗以皮下注射为主,接种后一周皮肤表面会长出水泡。水泡自然结痂脱落,则表示接种成功。如果没有成功接种,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及时组织补种工作,常见疫苗为弱毒疫苗,接种成功的概率比较高。应注意在鸡身上做好标记,避免有遗漏或重复接种。
(2)治疗措施:当发现山地鸡疑似感染鸡痘时,应及时将病鸡隔离,做好对原鸡舍的消杀工作。并根据鸡病症的严重程度选择治疗药物及药物用量。一般分为静脉注射和口服两种给药途径,注射常用药物为康肽(畜禽通用),通常一盒药可注射1000 只病鸡,注射一次即可。而口服药物要持续3~4d,需要控制好每日的用药量,关注用药的间隔时间。不论选择哪种治疗方法,都无法保证完全治愈病鸡。如果发现治疗无效,为避免病菌传播,应及时对病鸡进行无害化处理。最佳处理方式是选择合适的地点,使用专业设备进行集中焚烧掩埋。
2 禽霍乱的诊断及治疗要点
2.1 临床症状 禽霍乱是危害畜禽身体健康的一种传染病,潜伏期大多在2~9d,致死率较高。山地鸡感染禽霍乱时,通常急性病症前期没有明显症状,会发生鸡突然死亡。感染慢性禽霍乱病症则会出现精神不振、长时间闭目休息、进食量减少、饮水量增加等。而且,最明显的症状是:病鸡会呼吸困难,经常通过摇头来排出喉咙中的粘液。观察鸡的排泄物,会发现粪便中可能会带有血迹,有些病鸡还会出现关节肿胀。如果临床症状无法明确判断为禽霍乱,可以配合使用实验室化验。通过取血液、排泄物来化验,能进一步确诊病症,找到病因和传播途径,方便对症下药,提高疾病治愈的成功率。
2.2 发病原因 该病症产蛋鸡易发,其中雏鸡的发病率较高。该病通常没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发病的诱因比较多。比如,可能会因断水、突然换料或更换鸡舍而导致山地鸡感染。同时,使用被污染的食槽、水槽也可能诱发该疾病。这些都是饲养人员,应注意的重点问题。
2.3 防治方案 坚持以预防为主的原则是提高管理工作效果的基本方法。养殖人员应具备良好的专业应素质及能力,能主动的完成本职工作任务。除了要定期清理环境卫生、更换水槽、食槽、稻草以及打扫卫生的工具,应提高自身对各种疾病的临床辨别能力,不断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以便于及时发现病症,第一时间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平时还可通过调整饲料中的营养成分配比,提高山地鸡对疾病的抵御能力。应注意检查饲料的卫生程度,严禁给山地鸡食用变质的饲料。可以通过接种灭活疫苗、弱毒疫苗来降低传染病的发病几率。目前,应用效果较好的就是蜂胶灭活疫苗,这种疫苗的成分安全、无毒害作用,注射后不会对山地鸡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除此之外,当发现山地鸡已经感染传染病时,可以使用红霉素、庆大霉素给药治疗,治疗周期为2~3d。如果超过3d 仍然没有明显好转,则表示治疗无效。
3 马立克氏病的诊断及治疗要点
3.1 临床症状 该病症属于二类传染病,从疾病特点上来,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可能会对淋巴周围的神经系统、内脏器官产生不良影响,属于一种可扩散、可传染的肿瘤病。该病临床表现三种类型:(1)神经型;出现体重骤然下降,体型消瘦,身体麻痹,行动不便。严重的病鸡会出现歪脖,无法正常采食。但致死率较低,病程较长。(2)内脏型;病鸡食欲废绝,身体机能下降而陷入昏迷,死亡率较高。(3)眼型;发病鸡的视力下降,失去辨别颜色的能力。眼球明显变浑浊,呈现出青蓝或灰白色。大多数情况下,病鸡会患上其中一种病症,也有混合感染。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
3.2 发病原因 山地鸡是该病的自然宿主,大多数情况下病毒与鸡共存,不会危害鸡的健康。但当鸡抵抗力下降出现应激反应时,可能会暴发该病。一般12~20 周的鸡发病几率最大。另外,鸡脱落的羽毛、排泄物不科学处理,可能造成疾病大面积的传播。该病暴发与饲养管理行为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因此,要饲养山地鸡,应保证养殖人员具备专业的饲养知识技能,具备较高的传染病防范意识及能力。
3.3 防治方案 预防传染病的普遍方法就是及时接种疫苗,并定期进行环境卫生的消毒处理工作。与此同时,为了避免疾病出现交叉感染的情况,应将相同品种的鸡放在一个鸡舍中饲养,还要控制好鸡舍内的养殖密度。通常应禁止在饲养工作开始后,中途在鸡舍内放入新的鸡。针对该病症只能尽量做好防疫管理工作,科学提高山地鸡自身的免疫力。目前,尚未研究出特效药,预防该病需要养殖场做好宣传教育和饲养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管理结构体系,落实综合性的疾病防范措施。一旦发现该病暴发,应立即淘汰病鸡,并对相用过的鸡舍做好全面、严格的消杀工作。常规做法是:将病鸡用过的水槽、食槽、稻草全部更换成新的,并对旧物品进行集中焚烧处理。
4 传染性脑脊髓炎的诊断及治疗要点
4.1 临床症状 传染性脑脊髓炎病鸡会出现双脚行走不便、翅膀抖动不协调题。奔跑速度较慢,经常卧倒在原地。有些严重病鸡还会瘫在原地。当病鸡受到惊吓后,头部会出现颤抖。饲养人员用手扶着病鸡的身体,可以明显感受到病鸡震颤频率和幅度。另外,该病有可能导致病鸡失明。该病有1 周左右的潜伏期,感染渠道不同,潜伏期有可能延长至15~30d。为避免出现误诊,在临床诊断工作结束后,应有序展开病毒分离和血清检查工作,精准确定病症类型、致病因素,并判断有无并发症。
4.2 发病原因 该病症没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一年四季都可发病。据调查,刚出生1~2 周的雏鸡容易感染该病症。该病既可自然、也可人为感染。
4.3 防治方案 现阶段,对传染性脑脊髓炎仍然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案。只能通过按照规定的流程完成疾病预防管理工作,以降低发病率和致死率。(1)养殖场必须要选择正规的渠道采购种鸡。严禁为了节省经济成本,而选择在发生过疫病的鸡场采购鸡。(2)要为鸡接种专门预防传染性脑脊髓炎的疫苗。弱毒苗可饮水、滴鼻或点眼,在8~10 周龄及产前4 周进行接种。而灭活疫苗则要采用肌肉注射的方式,最佳注射时间是在开产前1 个月左右。应注意:选择正确的接种方式和恰当的时间,是提高防疫效果的关键所在。
5 鸡新城疫的诊断及治疗要点
5.1 临床症状 组织开展鸡新城疫的诊疗工作时,必须要先了解这种病症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特征。与其他传染类病症相比,新城疫病程短、传播速度快,属于急性病症。临床有明显的败血症变化,很多病鸡都是因为无法正常呼吸而导致死亡的。病鸡体温可高达44℃,饮水欲提高,因大量喝水而出现浮肿症状。另外,病鸡不愿意运动,多数时间都保持头和翅膀下垂状态。粪便呈白色。解剖病鸡可见多处黏膜出血,还存在器官病变。
5.2 发病原因 该病症常发生于冷热交替季节,比如,冬春季节。各品种、日龄的鸡都可发病,导致该病传播的主要因素是病鸡的粪便及唾液。消化道、呼吸道传播。一旦发病,很快波及整个鸡舍,甚至整个养鸡场所有的鸡。
5.3 防治方案 大多数传染病都没有能彻底根治的方法。通常人们会选择根据病鸡表现出来的症状进行给药治疗。比如,存在炎症就使用消炎药;存在高烧不退,应通过退烧药来控制体温。新时期,很多地区的养殖场都会为病鸡接种鸡瘟疫苗,或使用高免蛋黄液,以期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目前,饲养人员总结出了防控疾病的六大要素。分别是:防疫、消毒、免疫、监测以及治疗。保证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做好对各项工作的衔接管理,建立科学管理程序,是提高防治工作质量及水平的有效方法。
6 结语
鸡痘、禽霍乱、马立克氏病、传染性脑脊髓炎、鸡新城疫都是在饲养山地鸡时常见的传染病类型。基于不同疾病的发病机制不同,诱发病症的原因也存在差异,要有效完成这些疾病的防治工作,需要组建专业的饲养团队,安排工作人员实时关注鸡日常的成长情况。同时,要有序做好环境卫生清理工作,及时清除鸡粪便,清洗水槽、食槽,按时进行消毒杀菌。并应做好免疫接种工作和饲料营养配比工作,全面提高鸡自身的免疫力。一旦发现鸡生病,应采取隔离治疗措施,对症下药。如果鸡不能痊愈,应采取无害化处理措施,避免影响其他健康鸡的成长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