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规模化健康养殖关键技术
2023-04-15刘利华曹兵
刘利华,曹兵
(1.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中扬畜牧兽医站,江苏 宿迁 223800;2.滕州市畜牧渔业事业发展中心,山东 枣庄 277500)
近年来,由于农业结构的调整,肉鸡养殖已成为广大农民群众致富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一些适宜饲养肉鸡的区域,已经建立了具有一定的规模、养殖规范且管理严格的标准化肉鸡养殖场(企业),通过辐射带动周边的农户养殖肉鸡,形成了区域性的规模健康养殖小区。本文根据实际情况,对肉鸡规模健康养殖关键技术展开分析,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帮助更好地推动肉鸡养殖规模化发展和提高饲养质量。
1 肉鸡的生长特性
1.1 肉鸡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较高,饲养密度大,上市耗时短
肉鸡刚出壳的体重为40 g 左右,一般饲养两个月体重能达到2 ~3 kg。生长初期,肉鸡发育速度较快,大约是出壳时重量的50 倍;同时,肉鸡饲料转化率较高,一般在1.4~1.8,好的能达到1.3;肉鸡一般为高密度饲养,目前采用的立体笼养密度是平养的2~3 倍。正因为肉鸡在生长速度、饲料转化以及饲养密度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饲养周期较短,非常适合规模化、工厂化养殖。
1.2 肉仔鸡抗病性较差,生长均匀度不整齐
肉仔鸡虽然生长发育快,但肠胃容积很小、消化能力差,体质相对较弱,易受应激影响。如果育雏条件不好和管理跟不上,生长前期容易发生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以及其它疾病,导致雏鸡生长发育不良、均匀度不整齐等。肉鸡前期生长不好,则不利于后期的补偿生长。因此,根据肉鸡的生理特点及生长发育规律,不仅要满足肉鸡不同阶段的营养需求,适时更换饲料,优化配方,还需要改善饲养条件,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合理通风,注重对环境和鸡群消毒,减少饲养密度大、通风差、温差大、免疫、分群等不良应激因素,同时在疾病高发期合理使用药物预防,定期在饲料或饮水中给予抗应激、增强免疫力的药物,增强机体抗病力,促进肉鸡均匀生长,能够集中出栏。
2 小规模肉鸡养殖场难以扩大规模的问题
2.1 受条件所限,后续扩大规模受阻
我国肉鸡养殖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2020 年肉鸡养殖规模化率达到83.9%,出现了如温氏、新希望六和、仙坛、圣农等具有一定规模的肉鸡企业,从养殖到屠宰等全产业链龙头企业数量也逐渐增多,并正向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安全化方面迈进。但现阶段,小规模肉鸡养殖在我国仍占一定比例,年出栏数不足5 万羽的养殖场还占35.1%,这些养殖场一般分散建立在城乡结合部和广大农村地区,受产业布局和政策的影响,规模化程度不高,且各自为政,无法形成规模化养殖小区;养殖场建设不能依据养殖环境、气候条件、地理特点对场区进行合理布局,生物安全隐患多;小规模的养殖场没有资金实力,缺少持续扩张能力,无法扩大养殖规模,机械化程度也不高,规模效益不够明显。
2.2 鸡苗质量差,科学饲喂很难奏效
健康、优质的雏鸡是养殖成功的先决条件,否则后期管理再好、饲喂再科学,也会影响生产潜力发挥到最大水平。雏鸡质量受种鸡的健康状态和周龄、入孵的种蛋质量、孵化条件、运输条件等影响。实践证明,影响雏鸡质量的因素中,80%由种鸡质量决定,15%由孵化技术决定,其余5%由运输条件决定。种鸡不健康,携带可垂直传播的疾病,会通过胚胎传给下一代,导致胚胎死亡、畸形,或者出壳后的雏鸡多病、免疫力低下,一周内死淘率较高,甚至影响雏鸡以后的生产性能。孵化过程中的温湿度、通风、翻蛋及蛋托、孵化器、出雏器的卫生状况也会影响雏鸡质量。运输条件包括天气条件、运输方式、运输环境、装雏袋/箱、运输人员等,运输中任一环节出现问题均可能导致雏鸡质量下降,甚至死亡。
另外,鸡苗的选择也非常重要。小规模养殖户在市场上获取利润变少,在鸡苗选择上更看重价格,首选到一些小型种鸡场购买鸡苗,加上缺乏挑选雏鸡的专业知识,引入的雏鸡体质差,容易患病,死淘率高。因此,选择雏苗应从有种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声誉良好的种苗场购买,再根据雏鸡的声音、皮肤饱满程度、关节变化、脐带收缩、免疫情况和父母代生产性能等指标选择优质雏鸡。
2.3 养殖经验主义、陈旧观念阻碍了规模化升级
小规模养殖场主在过去成功的养殖中获取了丰富的养殖经验,但恰恰是这种经验主义和固执阻碍养殖规模化升级。他们对规模化养殖产业模式没有足够、清醒的认识,也不具备现代化的经营理念,不能把规模化养殖当成企业来做,还停留在家庭式管理模式,对自身和团队的管理能力不足;规模化肉鸡养殖对技术要求非常严格,这些小规模养殖场主还停在传统养殖技术思维模式里,盲目迷信自己所谓的成功经验,保健防病意识差、治病意识强,对现在肉鸡养殖场址选择、鸡舍布局、建筑模式和材料选型、设备选型、饲养模式、免疫防控、科学用药等方面存在很多迷茫和错误;学习力也不够,缺乏市场信息渠道,不能及时把握行情变化,对抗市场风险能力较差。
3 肉鸡规模化健康养殖的主要技术
3.1 养殖场选址、布局
肉鸡养殖场是高度环境依存型企业,良好的选址和建设布局是规模化饲养的基础,对养殖成功非常重要。首先,饲养场选址要符合国家相关法规要求,还要充分考虑外部环境和饲养条件,尽量减少环境对养鸡场的潜在干扰。规模化养殖场应远离居民区,距交通干线不少于500 m,同时远离“三废”生产化工厂,以避免废水、废气、废渣的毒害,最好选在生态良好、环境优美、青山环抱的平缓地区;朝向要考虑冬季防寒保温和夏季防暑的需要,地势高燥,水源充足、水质良好,周边僻静,通风条件佳,防疫条件好,以便为肉鸡养殖提供最佳环境。此外,场区应电气供应稳定,道路平坦、无坑洼,同时排水性能好。养殖场建设布局要因地制宜,结合场地环境条件,满足生产、防疫、销售等需求。根据全年主导风向、地势高低和水流方向,场区分区布局的排列顺序依次是生活区、管理区、辅助生产区、生产区、病死鸡处理区和粪便处理区等,各区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并设置符合防疫要求的隔离措施,管理上始终坚持全进全出制。
3.2 饲养管理技术
肉鸡生长发育快的同时,也给身体的各部位造成很大的负担,若没有精细分段饲养,会导致肉鸡生理出现异常变化,易陷入应激状态,对鸡群出栏不利。肉鸡养殖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肉鸡饲养期的有效管理。肉鸡从育雏开始到出栏上市前,整个饲养期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即育雏期、生长期、育肥期,每个阶段的管理侧重点不同。
育雏期(1~3 周龄),雏鸡出壳后比较脆弱,自身调温能力较差,对外界温度变化非常敏感,需要给其提供合适的舍温保障肉仔鸡的健康生长;尽早开水、开食,保证早期营养,有利于提高饲料营养物质的利用率。
生长期(4~6 周龄),肉仔鸡处于快速生长阶段,需要大量的饲料满足生长所需,应调整饲料,并供给合乎标准要求的各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环境,加强饲养管理(增加光照、加大运动量等),科学预防用药,减少患病。
育肥期(7 ~9 周龄),肉鸡体重增加变慢,需要促进肉鸡采食和消化吸收,快速沉累脂肪,应提供高能量、低蛋白、蛋能比合适的育肥料,增加饲喂次数,调暗光线,减少运动量。期间减少管理不当因素,如喂养不科学、饲养密度大、分群、免疫疫苗、饲料更换、长途运输、外伤、环境卫生差等,避免肉鸡发生应激。
肉鸡规模化养殖饲养管理重点应放在饲料管理、饮水管理、环境控制三个方面。饲料管理重点关注饲料原料(含水量、新鲜、无霉变)、营养配方设计、饲料加工工艺(筛选、粉粹、配料计算、混合、制粒、膨化、打包等)、运输。肉鸡饮用水要经过检测后符合国家畜禽饮用水标准,一般鸡场使用深井水、自来水都可,现在条件好的鸡场多数使用净化水。大型肉鸡规模化养殖场,自动化、机械化程度较高,对环境控制更加精准,要求密度合适、温湿度适宜、空气质量达标、通风模式合理(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自动+手动+变动,设定符合季节、鸡舍和鸡需要的通风模式)、湿帘降温准确(关注使用日龄、时间、配套的通风模式、上水设置)等,因此针对环境控制的控温设置、风机设置、湿帘设置、负压设定、风窗设置、雾线设置等成为重点,这也是很多规模化养殖场出现失误和失败最多的地方。
3.3 疾病防控工作
在规模化肉鸡养殖的进程中,肉鸡为高密度养殖,导致疾病频发、反复发作、治疗难度大,对于肉鸡的健康成长有很大危害,养殖场主一定要把防疫放在首位,高度重视疫病防控。生物安全防控措施要落实到位,包括鸡舍内外环境、鸡舍设施用具、人员和车辆出入等消毒全面彻底,饮水消毒也要重视,还要加强饲料质量把控、鸡苗质量把控以及疫苗和药物质量把控以及灭鼠、防鸟等,始终坚持全进全出。重视新城疫、禽流感、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免疫,种鸡场还要净化垂直性传播疾病,建立健康鸡群。日常预防用药和治疗用药,一定要按国家有关规定规范用药,坚决不用禁用药,严格控制休药期,屠宰前先抽样监测合格后再安排屠宰。病死鸡及其粪便、污水和其它污染物要进行无害化处理,尽量避免二次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