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特殊到一般: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的新选择
2023-04-15刘明明
刘明明
(南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350)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1]16如何理解这种新选择?如果停留于分析中国式现代化的特殊性,而不归纳和梳理其普遍性,那就无法为其他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可资借鉴的方案。如果忽视其他国家的具体实际,只是笼统地分析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那么形成的也只是脱离对象实际的、一厢情愿的干瘪话语。本文主要从六个方面总结归纳中国式现代化对人类社会现代化的一般性启示,同时关注包括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内的人类社会现代化诉求和困境,避免将中国特有而其他国家又难以借鉴的做法上升为普遍性经验,给人一种将中国经验硬套在其他国家头上的刻板印象。
一、现代化的精神支撑:坚定目标与赓续奋斗
现代化是每个国家梦寐以求的目标,但进入现代化社会的人口全部加起来是10 亿人左右[2],只占世界总人口的七分之一。这说明现代化绝非立下宏伟目标就能轻轻松松实现的战略,尤其对于后发型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发展起点低、基础薄、经验少的先天不足决定了现代化探索不可能一帆风顺。在二战至今几十年的时期内,世界经济飞速发展、科学技术加速更新、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但在发展中国家阵营中抓住发展机遇而成功迈入现代化的国家屈指可数,少数发展中国家在经过发展积淀而即将迈入现代化大门时,却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这不免让人产生“宿命论”的悲观看法:现代化难道向广大发展中国家关上了历史的大门?现代化是否注定只能是少数国家追逐的梦想?中国式现代化的开创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树立了持之以恒攀登现代化高峰的信心。
超大规模和超高难度系数的现代化进程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注入了强心剂。信心为何如此重要?从哲学上讲,信心意味着主体对自己运用中介工具改造客体的能力的乐观判断,信心也是驱使主体勇于实践而变可能性为现实性的内在动力。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最可怕的障碍不是来自现代化本身的艰难,而是在屡试屡败中丧失现代化的信心,不再追逐改变落后现实的梦想目标,丧失期待和希望,甘为“边缘”。在此背景下,中国式现代化为广大发展中国家首先树立起的是信心,即现代化不是发达国家的专利,不是无法逾越的目标,贫穷落后国家有能力拯溺扶危而走向繁荣昌盛。众所周知,人既是现代化的主体,也是现代化的对象,人口规模与现代化的难易程度直接相关。“我国十四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1]22这样,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就树立了超大规模人口迈向现代化的表率,它在“一穷二白”和庞大的人口基数(超过当今世界发达国家的总人口)双重劣势下用几十年时间走过了西方国家几百年的现代化之路,实现了世界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现代化壮举,塑造出世界发展的新态势。既然如此高难度系数的现代化难题都已经被中国所攻克,那么这就意味着其他发展中国家经过不懈探索也可以找到一条适合本国的现代化道路。当然,现代化单靠信心是实现不了的,它需要付诸脚踏实地的行动,即持之以恒地赓续奋斗。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将现代化作为不懈追求的目标,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现代化概念就逐渐萌芽,党的七大指出中国工人阶级的任务之一是“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斗争”[3]。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提出:“我国人民应该有一个远大的规划,要在几十年内,努力改变我国在经济上和科学文化上的落后状况,迅速达到世界上的先进水平。”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提出要“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4],并擘画了现代化的“三步走”战略。进入新时代,党根据新的发展阶段和特征提出了新的“两步走”战略,为现代化征程作出了新的战略安排。在具体实施步骤上,中国一贯坚持局部试点与整体推广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试点来验证可行性、总结经验,继而在全国推广,这样可以减少政策失误所引发的全局性损失,降低“试错”的成本和代价。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能够在与其他民主党派的精诚合作中克服西方党派斗争与内耗的弊端,保证战略目标与战略步骤的完整连续推进,保证现代化能够“一张蓝图绘到底”。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并非一帆风顺,其间有高歌猛进,也有低谷难行,但党中央始终将现代化作为锚定目标。“我们始终从国情出发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既不好高骛远,也不因循守旧,保持历史耐心,坚持稳中求进、循序渐进、持续推进。”[1]22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经验,广大发展中国家要在坚定现代化信心的前提下,对现代化有足够的耐心和恒心,保持不懈追求现代化的战略定力。广大发展中国家内部面临着政权更替、政党轮替甚至局势动荡等较大变数,外部也承受着发达国家阻挠和干扰现代化的压力,这注定了发展中国家推进现代化进程的曲折。但是,不管内外挑战多么巨大,各国要科学研判本国国情,准确把握自身发展阶段,确立现代化的合理目标,切忌好高骛远与急于求成。广大发展中国家要发挥现代化目标的导向作用,广泛凝聚人心,动员全体人民分阶段、有步骤、稳步实现共同的战略目标。
二、现代化的基本原则:独立自主与因地制宜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方案和模式,一度成为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引领者和示范者。但是,历史和现实表明,西方式的现代化有其内在局限性,它只能解决少数国家的现代化问题,无法成为包括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内的人类社会走向繁荣的通途。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因地制宜探索一条适合本国的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式现代化成功的重要法宝,也是广大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和一些发达国家保住现代化成果值得借鉴的重要经验。
在现代化过程中,一些国家将希望寄托于少数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和市场,寄托于他国提供的安全保障,为此不惜沦为他国的附庸而丧失自主性。这种发展战略虽然可能换来短期的快速发展,但因缺乏内生动力和持续动能,始终受制于人。一方面,受他国外交政策调整和国家利益的影响,走依附式道路的国家,现代化进程面临着因国际局势动荡而中断的风险。近期爆发的俄乌战争让依附于美国的一些欧洲国家吃尽苦头,能源危机打乱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和产业的正常发展,经济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另一方面,即使个别国家通过依附换来现代化,但现代化的成果被霸权国家的资本所收割,经济、政治、军事和外交等方面始终受制于他人,也存在一定的发展隐患。以拉美国家为例,这个地区是第三世界国家现代化起步最早的,但由于原封不动抄袭西方现代化的经验与道路,尽管走了近一个世纪路程,但成效甚微[5]。因此,广大国家必须坚决摒弃全盘西化和依附式的发展道路,坚持独立自主进行现代化建设。独立自主意味着要摆脱对其他国家的依附,建立起相对独立完整的工业化体系,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将本国的发展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但是,它绝不意味着与世界绝缘、盲目排外、走闭关锁国的道路,它与对外开放、交流互鉴是并行不悖的。
独立自主对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即要走出一条因地制宜的现代化道路,摆脱对西方式现代化的路径依赖。二战后,取得独立的第三世界国家大都将西方现代化模式奉为样板,而西方发达国家也顺势将发展中国家纳入其主导的不平等世界格局中,摆脱旧帝国主义统治的发展中国家又陷入新帝国主义陷阱。资本主义的发展在结构上需要“中心-边缘”的存在,因此,发达国家是不可能让广大“边缘”国家通过现代化进入“中心”地带的。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它希望广大发展中国家始终扮演原料产地和工业品消费市场的角色,从而始终确保国家垄断资本借由“剪刀差”获得超额利润。因此,一些国家的产业升级会面临着发达国家的打压和制裁。走依附式道路的发展中国家普遍在政治层面表现为腐败无能,西方发达国家成为其代理人;在经济层面走西方国家的新自由主义之路,受发达国家金融资本严格控制,部分发展中国家的主权完整性残缺。虽然经过数十年的现代化建设,但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并没有摆脱边缘化状态。这既揭露了西方现代化道路的弊端和陷阱,也表明了照搬照抄他国发展模式的恶果。
相比而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6]。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没有依附于西方发达国家,也没有对西方现代化的优秀成果进行盲目拒斥,而是在保持独立自主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吸收人类现代化有益经验。以中国经验为鉴,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广大国家要想在现代化建设上有所成就:一是不要走牺牲本国独立自主性的依附之路,因为那不是一条现代化的捷径,而是充满隐患和陷阱的弯路,随时可能被打断或干扰;二是不要为了独立自主而走向闭门造车、闭关锁国、盲目排外的极端,进而落后于人类社会的现代化潮流。广大国家要坚持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相结合,因地制宜与交流互鉴相统一,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国的发展道路,诸如南非的“矿产驱动资源型的现代化”、毛里求斯的“出口导向驱动型的现代化”、科特迪瓦的“农业资源驱动型的现代化”等都已经被实践证明是有效的[7]。
三、现代化的驱动机制:市场调节与政府干预
凡是现代化成就卓著的国家,必定存在一个有为、有力、有效的政府。正是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扫除了现代化孕育的障碍,可以说,“没有民族国家就没有西方的崛起,也没有西方国家的现代化”[8]。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曾经尝试过在不实现民族独立的情况下开启现代化,洋务运动的惨败证明这是行不通的。但是,建立了强有力的政府是不是就能快速实现现代化呢?我国改革开放之前30年的社会主义探索表明:缺乏市场机制的有效调节,经济发展的效益不佳,就导致现代化的劲头和活力不足。市场调节与政府干预是驱动现代化的“两驾马车”,缺一不可。
在现代化的驱动机制问题上,新自由主义走向了排斥政府干预而全盘接受市场的另一个极端。20 世纪70 年代,少数发达国家为了缓解“滞胀”危机,继而将过剩资本转移到其他国家,将自由放任的市场政策作为其鼓吹的救世良药,极力向其他国家输出新自由主义政策,特别是作为新自由主义完成形态的“华盛顿共识”一度成为人类社会的共识。从现实表现来看,新自由主义是少数西方国家抛出的话语和政策陷阱,对广大国家的现代化助益有限。在新自由主义的鼓动下,广大国家将市场高度自由化、私有化及政府干预最小化应用于政策实践中,带来的结果是经济结构失衡,贫富差距拉大,大量民族资产被侵吞,各种利益集团形成,经济自主权被剥夺。古巴国际政治专家埃德尔韦托·洛佩斯·布兰奇在《新自由主义在拉美的失败》一文中指出,美国和国际金融机构将新自由主义强加给拉美地区,导致该地区人民在谋求生存时面临各种经济和社会障碍,新自由主义正在拖垮拉美[9]。新自由主义改革非但没能凝聚社会共识,反而加深了社会撕裂程度。总之,市场固然重要,但市场并非万能,一些国家如果将现代化的希望全部寄托于市场与私有化,必将引发一系列恶果。
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持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又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市场调节与国家作用辩证统一的驱动机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现代化新驱动力。纵观世界现代化进程,不难发现市场经济是现代化不可或缺的推手。作为高效的资源配置手段,市场可以通过价格、竞争、利益等各类机制激发经济活力。然而,市场并非万能,其自发性、盲目性、趋利性会时常导致资源配置的失灵。中国式现代化既没有像一些资本主义国家那样采取极端自由的市场经济模式,也不像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一样统得过死,而是逐步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配置资源有机结合。“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10]373市场经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成果,并非资本主义的专属产物,社会主义国家也可以运用市场经济来推动现代化。中国一方面通过各项改革建立健全市场机制,完善现代化市场体系,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另一方面则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更加积极有为的政府,更好地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及时对市场竞争产生的负面问题进行纠偏,克服市场存在的弊端,有效化解市场风险。
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经验,广大国家要善于运用政府干预和市场调节两种手段,尤其是发挥好前者的作用。政府干预的作用突出体现在:根据本国国情(人口、资源、发展基础、传统文化、地理条件等)制定合适的现代化方案和战略;出台培育和保护民族工业的产业政策和税收政策,确保经济的自主性;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有效驾驭资本,防止资本的无序扩张和对政府决策的“绑架”等。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对于后发国家来说,当生产力达不到与发达国家竞争的水平时,政府的支持就非常重要[11]。在由少数发达国家制定游戏规则的世界市场中,广大发展中国家不可能只靠参与市场经济竞争就能实现现代化,放弃政府干预就等于将现代化的希望完全寄托于发达国家,就等于放弃了自身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主动性和自主性。
四、现代化的环境保障:和平稳定与生态持续
现代化不是在真空中推进的,也非朝夕之功,它既需要“软”环境(和平稳定),也依赖于“硬”载体(生态持续)。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不仅得益于其所创造的“社会长期稳定奇迹”的人文环境,也得益于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而营造的生态环境。
现代化是一场全方位的、深刻的变革过程,必须在一个稳定的内部环境中久久为功地推进。对中国而言,“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10]284。但是,稳定绝不意味着墨守僵化而不求发展,它是一种社会有秩序而不动荡、有生机而不守旧的良性状态。对于许多国家而言,发展与稳定似乎是现代化进程中难以克服的矛盾。一方面,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现代化往往伴随着原有社会结构、传统思想文化、固有利益关系等方面的重大变化,一些国家难以组织系统化力量应对这些冲击;另一方面,个别霸权国家通过“颜色革命”、经济控制、文化渗透甚至军事入侵等手段干涉其他国家现代化进程,导致动荡频发。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那些长期处于社会动乱但渴求政局稳定与经济发展的国家提供了全新启示。具体言之:一是坚持渐进式改革,沿着先试点后推广的路线,稳中求变,积小胜为大胜,最终实现革命性的变革。现代化切忌急于求成,步伐迈得太快太大很可能诱发社会动荡的风险,反而葬送积累起来的发展成果。二是发展本身是最好的稳定器。发展既是稳定的目的,又是稳定的基础。广大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各方面建设的巨大压力,但发展是第一要务,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不断夯实社会稳定的基础。
虽然和平与发展是当前时代的主题,但动荡和战争的阴霾始终没有散去。身处国际关系中的民族国家难免与其他国家因为宗教、历史、领土、贸易等发生摩擦,但要坚持《联合国宪章》,尽可能以谈判、调停、司法等和平方法求得解决。当今世界,局部战争、地区冲突此起彼伏,生态危机、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等全球性问题不断发生,严重威胁着广大国家的和平稳定。不同于一些国家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推进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1]23。这是一条对本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高度负责的正义之路,站在了历史正确的一边和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代表着人类社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广大国家应该摒弃那种损人利己、充满血腥罪恶的老路邪路,走和平发展的新路正道。
现代化的持续推进还需要良好的生态载体,没有绿水青山,金山银山难以维系。西方现代化是为了资本不断增值而进行的片面现代化,是不计代价和不择手段的现代化,导致人与自然矛盾日益尖锐化。由于现代化起步时间较晚且受制于不合理的国际分工格局,处于产业链低端的广大国家只能被迫发展高污染、低附加值的产业,在生态治理上沿袭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特别是一些奉行新自由主义的国家为了经济发展置生态环境于不顾,放松对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警惕,对发达国家所淘汰的高污染产业来者不拒,这种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经济发展的做法虽然暂时推动了经济发展,但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可逆的影响,为生态危机爆发埋下了隐患。当资源枯竭或生态承受力过载时,一些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便会举步维艰甚至中断。与之不同,“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1]23,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坚持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辩证统一、相辅相成,开辟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格局。不仅如此,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坚持胸怀天下的大格局,主动承担起全球生态环境保护的大国责任,深化生态问题的全球合作和协同治理,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中国经验为镜鉴,广大发展中国家要摒弃生态短视行为,避免将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对立起来,充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为现代化的持续推进塑造良好生态空间。
综上,基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经验,广大国家在现代化实践过程中既要着力营造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1]23;也要积极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秉承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发展理念,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为现代化建设提供“软”“硬”兼备的良好环境。
五、现代化的发展路线:工业奠基与并联推进
现代化囊括的领域非常广泛,但工业化是基础。离开工业化的现代化,基础不牢。例如,印度现代化模式的特点就是偏重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发展,但其工业相对滞后,这种产业结构无法解决庞大人口的就业问题,信息产业的发展依附于发达国家的经济需求,因此,发展的后劲和潜力受限[12]。
以农业为主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技术人才紧缺、工业基础薄弱、资金匮乏等问题,而工业化需要长期的资金投入和技术积累,非朝夕之功,这让一些国家对工业化望而却步。但是,工业是现代化的支柱,对于任何一个追求现代化的国家而言,工业化都是绕不开的必选项。发展中国家可以从中国式现代化获得的工业化经验包括:一是保持对工业化的时间和耐心。新中国成立后,一代代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合作相结合,历经70 多年的时间,终于建立起世界上独立性最强、完整度最高的工业体系,为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工业化涉及的门类众多、技术复杂,需要持之以恒的投入。二是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基础设施是工业化的先导,工业化又可以为基础设施升级提供技术支持。“要想富,先修路”成为中国式现代化重视基础设施建设的通俗表达,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令世界惊叹。三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工业化需要大量接受过一定程度教育、掌握一定技能的劳动力,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和中高等教育的发展为中国成为制造业大国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优先发展工业是中国式现代化成功的重要法宝,正是基于这样的宝贵经验,在对外援助中中国特别注重提高当地技术水平和工业产值[13]。
从矛盾的普遍性看,每个国家的现代化模式之间都有其相通的地方;而从矛盾的特殊性来看,每个国家的现代化都有其独特之处。发展工业是各国推进现代化的通行做法,但在实现现代化的具体路线上又不完全一致,西方式现代化走的是“串联式”发展路线,而中国式现代化走的则是“并联式”发展路线。
发展路线上的差异是由各国现代化的开启时间、基本国情、国际形势等多重因素决定的。最早步入现代化的西方发达国家走的是“串联式”路线,按照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顺序发展,其现代化进程由资本要素自发有序推动,现代化的各个阶段边界清晰、特征明显。从时间跨度看,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才开启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之路,面对国内外现状,中国同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选择了赶超型战略,因为只有实施赶超型战略才能加快缩短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后来居上,把‘失去的二百年’找回来,决定了我国发展必然是一个‘并联式’的过程。”[14]与“串联式”路线不同,并联推进的现代化路线是综合协调的现代化,是“多维度现代化路径同时进行、融合发展、共同推进的并联式现代化”[15]。现代化的持续推进,需要社会各领域、各环节、各要素的相互协调,单一维度的发展非但不能促进可持续发展,反而会引发一系列负面结果,甚至可能破坏现代化全局。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创造,并联式的发展路径证明了人类走向现代化的路径具有多样性,凸显了社会主义条件下现代化建设的独特性。对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推动经济发展是现代化的首要任务,但在追求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应警惕经济片面发展,不能将经济发展视为现代化的唯一标准。在现代化步入正轨后,必须充分激发各方面力量统筹推进现代化,既要推动经济发展,也要统筹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等其他方面建设。
综上,广大国家在现代化推进过程中应首先筑牢工业化基础,建立相对独立自主的工业化体系,确保现代化建设具备坚实的物质基础。现代化任务的叠加性、现代化时间的压缩性、现代化要求的协调性要求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奠基的基础上,必须重视综合协调发展,使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同步进行、融合发展、共同推进,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弯道超车。
六、现代化的价值导向:治理贫困与人民共享
价值理念是现代化的先导,秉持何种价值导向关乎现代化的前途与命运。资本主义制度虽然在几百年的时间内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生产力总和还要大,但以资本增值为目的的现代化价值导向决定了其现代化成果只能归资产阶级所享有,导致“工人变成赤贫者,贫困比人口和财富增长得还要快”[16]。换言之,西方式现代化成功解决了财富创造的问题,但在财富分配问题上它是失败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坚持现代化依靠人民创造、成果由人民共享,成功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凸显社会主义本质的现代化新路。
随着人类社会现代化的推进,贫困这一世界性难题能否根除,无疑考验着现代化的普遍价值。人类现代化的历史已有上百年的时间,但全球仍有数亿人生活水平在贫困线之下,他们既分布于发展中国家,也分布于发达国家,这表明旧的现代化模式在脱贫问题上遭遇的实践困境。一些国家的经济总量虽然在不断提高,但却未能建立起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重增长,轻分配”,广大民众被排斥在发展成果之外,甚至连基本的生活必需品都得不到满足,形成了现代生产部门和落后生产部门并存的二元结构以及社会两极分化加剧的局面[17]。西方经济学推崇自由市场的作用,寄希望于经济发展的涓滴效应能够惠及贫困人民、贫困阶层和贫困地区,但涓滴经济学本身默许贫富差距不平等的存在,它不是直接对贫困人口施策,而是期望先富起来的群体或地区的消费、就业、增长等会间接惠及贫困阶层。事实证明,没有政府干预的自由市场经济只能加剧两极分化,无法根除贫困。
与其他国家脱贫进展缓慢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中国共产党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列为奋斗目标,实现了经济增长与人民生活改善的同步推进,生动实践了人民共享的价值导向。中国式现代化牢牢抓住经济发展的中心地位,将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壮大的国民经济为全面消除贫困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中国式现代化不是为了称霸世界,归根结底是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的:“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1]22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性质本身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不是少数人富起来的现代化,这种新式现代化通过积极有为的政府干预将经济发展与消除贫困、提升民生福祉相结合,使经济发展与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同向而行。脱贫的边际成本是客观存在的,但中国并未因为扶贫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较高边际成本而放弃,而是直面脱贫路上的种种困难挑战。
西方式现代化是资产阶级率先发起并由该阶级直接受益的现代化,它秉承的是英雄史观,将资本家视为历史的创造者。哈耶克的观点就很具代表性:“如果我们问,那些被称作资本家的人,人们最应该把什么东西归功于他们的道德实践,答案是:人们的生存。社会主义者认为,之所以存在着无产阶级,是因为一些原本能够维持自己生存的群体受到了剥削,这种解释纯属天方夜谭。如果没有另一些人为其提供维持生活的手段,构成现在无产者的大部分根本就不可能存在。”[18]按照这样的理论逻辑,现代化的成果就不可能由人民共享,贫富悬殊成为可以接受且无须改变的自然事实。如果现代化成果为少数人所垄断和享有,大多数民众受益不多甚至沦为被剥削、被压榨的对象,人们对现代化的热情无疑将大打折扣,这会阻碍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与之不同,中国将现代化事业的推进与人的现代化进程融为一体,促进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确保现代化成果不被任何利益集团所独占,极大地激发了作为历史创造者的人民群众投身现代化的积极性。但是,共享发展的层次和水平要与生产力发展的实际状况相适应,不能好高骛远、好大喜功。党的二十大报告在谈到共同富裕时,特别强调这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1]22。中国式现代化不搞平均主义和突击主义,坚持按劳分配、共建共享,坚持循序渐进、稳扎稳打。相比而言,一些拉美民粹主义势力为了赢得政治选票而置经济条件于不顾,肆意扩大分配范围,最终背上了沉重的社会负担,制约经济的持续增长。
基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经验,世界各国应该将脱贫与现代化结合在一起,通过现代化成果的共享,激发人民投身现代化的热情,在解放和发展人这一最重要生产力的过程中寻找现代化的动力,避免重蹈西方现代化过程中“见物不见人”的覆辙。
七、结语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6]在这句表述中,中国式现代化的借鉴意义主要在于给发展中国家和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新途径、新选择、新启示,而党的二十大报告直接强调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它的适用范围不再局限于发展中国家。实际上,一方面,那些尚未实现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家可以从中国式现代化中汲取经验。自西方国家完成现代化以来,广大发展中国家先后踏上现代化征程,但现代化之路并不顺利和通畅,有的国家由于缺乏科学的战略目标与步骤而踟躇不前,有的国家在依附性式发展中失去了独立自主,有的国家陷入经济增长缓慢与社会不断动荡的恶性旋涡,有的国家经济迅速发展与贫富悬殊、生态环境恶化共存。这些国家需要从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开启的现代化中寻找信心、方案和智慧。另一方面,不仅是发展中国家,即使那些已经实现现代化的发达国家也可以从中国式现代化中获得有益借鉴,包括妥善处理现代化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脱贫的同步、自身发展与世界和平的统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1]22。包括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平发展等在内的“中国特色”体现着中国式现代化相比于其他国家现代化的特殊性,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式现代化的特殊性就不能变为人类社会现代化的普遍性。“由于事物范围的极其广大,发展的无限性,所以,在一定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而在另一一定场合则变为特殊性。反之,在一定场合为特殊性的东西,而在另一一定场合则变为普遍性。”[19]中国式现代化代表着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中国特色”可以上升为“世界一般”,也只有如此才能为人类社会现代化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客观而言,中国式现代化成功的关键因素在于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但对于大多数国家来说,这两个关键因素目前是不具备的。所以,本文的分析没有将这两个因素列为普遍启示。以上六个方面既非普世性的教义罗列,也非呆板僵化的固定程式,而是在综合分析各发展中国家实际情况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基本经验的基础上得出的有益启迪,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有机结合。“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一个重大意义是破解了现代化道路的唯一性,提供了选择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20]依此观之,我们研究分析中国式现代化的一般性方面,并不是鼓吹和要求其他国家照搬照抄中国的现代化方案。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提供的一条重要的方法论启示是应该坚持独立自主原则,根据自身国情,积极借鉴包括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内的各种人类社会现代化经验,探索一条具有本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