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嵌入性理论视角下农村生态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2023-04-15王燕飞

新乡学院学报 2023年2期
关键词:农民融合生态

王 勇,王燕飞

(重庆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1331)

一、问题的提出

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逐渐成为我国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之一,2015—202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都着重提及要持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1]。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拓展多功能农业已成为我国发展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加快建立健全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2],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提到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举措中也将产业振兴和生态振兴放在同等位置加以强调,并指出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发展绿色低碳产业[3]。当前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 ,要实现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向农村生态产业融合发展转变,实现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同共进,还存在一定的现实困境。

嵌入性理论属于新经济社会学理论,它反映了人类经济活动与多种因素的复杂网络化联系[4]。基于嵌入性理论的视角分析当前农村生态产业融合发展现状,从政治、结构、文化与认知4个维度揭示农村生态产业融合实践中的多重“脱嵌”,进一步构建生态产业融合嵌入性发展路径,对实现农村生态产业高度融合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分析框架:嵌入性理论

(一)嵌入性理论

从语义上看,“嵌入”通常是指事物A以某种形式进入事物B并与其相融合,A从属于B,成为B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正式的学术用语,“嵌入”最初由匈牙利著名学者卡尔·波兰尼提出,他认为,经济体系从原则上来说都是嵌入社会关系中的[5]。“嵌入”概念不仅成为解释波兰尼思想的逻辑起点,也成为此后学术界的一个讨论热点。1985年美国新经济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在《美国社会学杂志》上发表的论文《经济行动和社会结构:嵌入性问题》就对“嵌入性”这一概念进行了理论创新,将其内涵扩展至各类社会关系网格中,并从关系嵌入性与结构嵌入性两个方面构建了嵌入性理论的分析框架,使嵌入性理论迈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并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6]。在格兰诺维特的基础上,有学者又将嵌入性理论拓展为认知嵌入性、文化嵌入性、政治嵌入性、结构嵌入性4种类型[7]。“脱嵌”作为与“嵌入”相对立的概念,顾名思义,就是指原本属于某个整体的部分要素脱离整体,成为一个独立个体的过程或结果。由于其极广的适用性,嵌入性理论被应用于各学科领域的研究中,“嵌入”与“脱嵌”常相伴出现,用于分析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与状态。

(二)理论适用性分析

从宏观上讲,嵌入性理论反映的是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旨在说明事物间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的逻辑关系。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农村生态产业融合发展与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以及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息息相关,同时也是优化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从微观上看,嵌入性理论已逐渐进入各个学科的研究视野,成为各学科分析社会活动与社会结构关系的重要方法论工具。当前我国秉持“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理念,过去传统的一元化管理模式已不再适用,农村生态产业融合发展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以及农民等多元主体的协同互助。因此,笔者借鉴学界对嵌入性理论的分类,探究当前农村生态产业融合发展的现实困境以及优化路径,旨在构建农村生态产业融合多元主体相互嵌入、联动互惠的立体发展格局,为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助力。

三、现实样态:多重脱嵌导致农村生态产业融合发展层次低下

(一)政治脱嵌:政策和法律基础较薄弱

政治嵌入性是指政策、法律等相关制度对经济运行的影响,政治脱嵌则是由于政策、法律等相关制度的不健全,无法为经济运行提供有效支撑,从而出现的经济发展动力不足的现象。在当前的农村生态产业融合发展实践中,尚存在制度“缺位”“形式化”的现象,相关配套政策覆盖面不足,生态监管方面的法规不完善,使得农村生态产业融合发展出现政治脱嵌。

1.配套政策支持覆盖不足

尽管近年来中央政府出台了许多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政策且不断强调其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性,但由于全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地方政府政策执行能力不一,农村生态产业融合发展的配套政策支持还有待完善。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主体利益联结机制不畅通。目前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模式较为单一,三次产业各行其道,缺乏完善的利益协调机制,产业融合发展带来的增值利益主要集中于二、三产业,农民多是承担低层次的生产工作,在融合过程中增收不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压了农民的参与积极性,也削弱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现实意义。二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相比城市,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薄弱,道路、水电、通信以及仓储物流等配套设施建设难以满足现代产业发展需求,尤其是在遇到极端天气的情况下,落后的设施设备极易出现安全问题,零散的物流网点也使得优质产品大批量向外运输成为难题。这不仅影响了当地产业的发展,也制约了外来加工企业的入驻。

2.生态监管法规建设滞后

从目前情况看,农村生态产业融合发展还不具备良好的环境条件,化肥、农药等生产污染对土壤的肥力以及农作物的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由于处理能力有限,工业“三废”以及农村生活垃圾成为农村生态环境的一大污染源。其原因主要在于农村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建设滞后。到目前为止,我国的环境立法以及与环境治理相关的政策制度,基本上都聚焦于城市环境治理,还没有专为农村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设立针对性法律。正是这种制度性的 “缺位”,加上农村治理能力的有限性,导致我国农村对于生态环境的治理大多流于形式,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污染问题。

(二)结构脱嵌:农村的供给侧矛盾突出

结构嵌入性是指组织所嵌入的社会网络给组织的行为和绩效带来的影响,若该社会网络中各主体关系失调或缺乏关键要素,就会使整个组织陷入困境之中,也就是结构脱嵌。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人才、土地、技术、资金以及信息都是不可或缺的关键生产要素,它们共同编织起农村生态产业融合发展的网络结构。

1.传统生产要素供给失衡

传统的生产要素主要包括土地、资金以及人力资源,这一类要素对当前农村生态产业融合发展的制约仍相当突出。首先,农村土地流转不畅。我国建设用地指标紧张,农村产业用地审批严格,土地流转成本过高,且产权不清晰,农民缺乏参与土地流转的积极性,农村土地生产力得不到完全释放。其次,农村筹集资金困难。目前农村产业发展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财政补贴,由于农村产业发展前期资金投入大,回报周期长且风险较高,在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基于降低风险的考虑,社会资本参与农村产业发展的意愿不高,单靠政府财政支持难以填补资金空缺。最后,人力资源流失严重。由于城乡工作环境、薪资待遇差异的影响,农村大量青壮年向城镇转移,农村劳动力“空心化”现象严重,村里留守的大多为老弱妇孺,他们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缺乏应用现代农业技术的能力,限制了多功能农业的发展。

2.现代生产要素参与度不高

目前,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仍以传统要素供给为主,网络平台、科技管理以及信息等现代生产要素参与度不高,贡献率有限。首先,农民缺乏“互联网+”思维。由于农村人口老龄化严重,大多数农民局限于传统的农业经营方式,对新技术、新模式的接受能力较低,很难成长为符合新时代发展现代农业要求的“新农人”。其次,现代信息技术渗透不均。部分农村信息化建设滞后,现代信息技术存在较明显的非均衡融合特征。最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较低。农村产业主体与科研创新机构联系不紧密,科研人员在确定项目的过程中,缺乏对市场的深入调研,致使科技成果与生产实际脱节,跨产业技术无法实现融合应用。

(三)文化脱嵌:缺乏地方产业品牌特色

文化嵌入性是指传统价值观、宗教、信仰、风俗等社会文化要素对区域组织经济行为产生影响,文化脱嵌就是指经济发展与区域传统文化观念相脱离的割裂状态。由于农村产业形式创新不足,如今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逐渐趋同化,产业融合发展与地方文化特色脱嵌,导致地方产业品牌建设落后。

1.未能深入挖掘本地资源禀赋

在城乡融合发展的大趋势下,农村文化旅游逐渐受到城市居民的欢迎,文旅产业成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代表模式之一,因此我国大多数农村的经济发展规划定位都集中于旅游、农家乐以及土特产销售方面。快餐式的信息传播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许多农村地区盲目跟风,大搞旅游业,却没有对自身所固有的历史文化特色进行深入挖掘。民间工艺、传统曲艺、乡风民俗以及传统建筑等都是农村在历史发展长河中积淀下来的文化传承,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珍贵历史记忆。但在现代文化的影响下,许多传统村落的文化环境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取代了传统手工艺人的精湛工艺,闹灶火、庙会等传统的乡风民俗随着文化技艺传承的中断而逐渐荒废,为增加经济发展的建设用地,传统建筑也被不同程度地拆除,使部分农村失去了原有的文化内涵与地域特色。

2.农民缺乏对传统文化的自信

农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与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传统价值观念构成了农村的主流价值体系,农民集体中有着共同的价值认同,在农村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改革开放后,多元的文化潮流以及新式的思想观念通过人口流动以及大众传媒等方式逐渐渗入农村社会,农民传统的思想价值体系受到冲击,许多农民游离于城市现代文化与农村传统文化之间,还有一部分农民受到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的影响,盲目崇拜城市文化,甚至鄙弃农村传统文化,渴望摆脱传统风俗习惯的束缚。这种现象的出现,说明大部分的农民缺乏对农村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解以及文化自信,农村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以及道德评判体系在农民集体中得不到高度认可,农村传统文化的价值得不到充分挖掘,甚至在现代文明的传播中逐渐流失。

(四)认知脱嵌:理念传统忽视生态价值

认知嵌入性是指组织经济行为会受到长期以来形成的思维模式和群体认知的影响,当组织缺乏共同认知或认识理念出现偏差时,就会出现认知脱嵌的现象,无法为组织经济行为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实生活中,乱砍乱伐、乱采滥挖、违法排污等行为时常发生,深层原因是我们还缺乏深厚的生态文化。”[8]长期以来,农村发展规划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缺乏生态考量,粗放式的资源开发利用不仅没有让农村的生态优势合理转化为经济优势,还使其潜藏的生态价值不断削弱。

1.地方政府生态理念缺失

在GDP“指挥棒”的引领下,大部分农村地区仍将经济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为了迎合政绩需求,部分地方政府对本地企业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睁只眼,闭只眼”,甚至为了经济利益,引进部分高污染企业,不仅没有实现经济增长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还严重破坏了农村的生态环境。由于缺乏生态治理观念,农村生态绿色发展规划滞后,在发展生态旅游、现代农业等产业经济时,没有考虑农村生态环境的承载力,不断逼近农村资源环境警戒线,生态空间逐渐被侵占。有的地区即使构建了生态治理的基本蓝图,却既没有具体的实施细则,也没有量化的考核指标,很难在实践中发挥实效。农村生态治理涉及多个部门,如果没有清晰的权责划分体系,不同部门与机构之间极易“踢皮球”,互相推诿责任,“环境监管无动力、环境监管无能力、环境监管无压力”[9]现象普遍存在,导致农村生态治理流于表面,难以落实。

2.农民生态伦理意识薄弱

自古以来,农民都讲究“靠天吃饭”,对自然环境始终有着天然的敬畏感,这种传统的农耕文化深刻展现了生态资源的价值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农业技术进步使农民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逐渐减弱,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使农业产量大幅提升,巨大的经济效益让农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越来越淡薄,“金山银山”逐渐取代了“绿水青山”,农村生态治理陷入生态伦理困境。我国虽极力倡导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观念,但仍未构建起全面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由于宣传工作以及政策引导的缺失,大多数农民对于环境污染问题没有基础认知,生态保护知识匮乏,也没有形成绿色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使得农村的生态治理工作推进困难。

四、路径构建:多重回嵌助力农村生态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

(一)政治嵌入:政府引领优化改善制度生态

地方基层政府是政策制度的直接执行者,是国家方针政策最终落实的关键一环,在整个国家的政策实践中具有重要作用。推进农村生态产业高度融合发展同样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引领作用,优化改善产业融合的制度生态环境。

1.创新主体利益联结机制建设

要提升农民参与农村生态产业融合发展的积极性与满意度,创新主体利益联结机制是关键。一方面,可建立大数据农业信用系统,创新产业订单模式,规范订单合同制定、签订以及执行监督等制度程序,逐步实现可溯化管理;另一方面,应拓展农民产业参与模式,鼓励农民通过土地、资金、技术等多要素形式参与项目建设,为农民提供尽可能多的利润分享渠道,建设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切实促进农民增收。

2.加快建设公共服务基础设施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快落后地区的传统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完善工作,如交通水电、网络通信以及公厕建设等,满足农民的基本生活需求。此外,还要开展农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新型基础设施是指以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创新为驱动,服务于“三农”的农业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农业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农业农村融合基础设施、农业创新基础设施等[10]。要实现农村生态产业的高度融合发展,仅靠传统的基础设施难以支撑,需要发挥新基建的作用,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

3.健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机制

健全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机制是切实推进农村生态治理、实现农村生态振兴必不可少的保障。一方面,要完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法律规定。当前已有的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对农村环境治理仅提出了原则性的规定,没有详细的实施条款。因此还需进一步制定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实施细则,明确政府、企业、农民等各主体的责任划分,以便于对农村生态治理的督察监管。另一方面,要健全农村生态补偿机制。生态建设由于具有长期性与持续性的特征,不可避免会造成某一主体的利益损失,从而使他们对农村生态建设产生不满甚至抵触情绪。因此,需要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加大补偿资金投入力度,形成常态化、法治化的生态补偿机制,提高各主体持续参与农村生态建设的积极性。

(二)结构嵌入:不断调整要素投入结构

生产要素结构的合理性对农村生态产业融合发展至关重要,必须不断调整产业要素投入结构,实现各类要素资源自由流动,突破产业发展供给侧困境。

1.平衡传统生产要素结构

土地、资金以及人力资源是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生产要素。首先,要落实用地支持措施,合理规划土地资源,动员农民充分利用闲置土地及村院,鼓励企业开发“四荒地”、厂矿废弃地等用于产业融合发展项目,最大程度提高土地利用率,保障农村生态产业融合发展用地。其次,要加大政府财政金融支持力度。良好的金融支持是农村生态产业融合发展的物质基础,地方政府应根据市场具体情况设立专项资金补贴,加强与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的合作,建立完善的农村产业发展金融支持体系,为农村生态产业融合发展提供更加稳定的资金来源。最后,要强化人才服务。制定人才吸引政策,引进高素质人才,鼓励优秀人才返乡创业。同时,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开展校企合作,共建人才基地;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培训,不断学习,及时掌握先进的农业技术、经营理念,成为新型职业农民。

2.加强现代生产要素应用

信息化发展与大数据应用是农村生态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机遇,也是乡村振兴背景下实现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首先,加大农村信息化教育力度,用农民听得懂的语言、真实的案例、实在的数据直观地展示信息化对促进产业发展效率与质量提升的显著作用,让农民切实理解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性,提高运用信息化手段经营产业的自觉性。其次,统筹地区信息化建设,树立“一盘棋”思维,针对信息化水平较低的地区或部分产业,增加信息化设备购入,开展信息化培训,保障地区间以及产业间信息化建设的协调性。最后,拓展大数据与农村生态产业融合渠道,打造智慧农业、智慧旅游、智慧物流等产业模式,建设综合性的大数据服务平台,从生产、管理、营销等各个环节为农村生态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优质的数据分析服务,建设全方位、多层次的农村现代信息化产业发展体系。

(三)文化嵌入:重塑农村本土文化生态

受地域差异影响,全国各地农村有着不同的文化特色以及自然资源,因此挖掘当地本土文化特色,打造农村生态产业融合特色产品,是推进农村生态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1.唤起农民文化认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村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乡土文化的根不能断,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11]要筑牢乡土文化的根,保障农村传统文化传承,重塑其蕴含的文化价值,关键在于对农村原住民文化认同的唤醒,这是坚定农村文化自信的出发点。一方面,基层政府可以牵头在农村开展系列文化主题活动,或开展民曲民艺比赛活动,为农村民间传统技艺提供展现其艺术价值和文化魅力的平台,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提升农民对农村传统文化的认知与感悟,唤醒农民对农村传统文明的文化认同。另一方面,作为农村传统文化的主要传承人和建设主体,农民在形成文化认同之后应有传承和发展农村传统文化的文化自觉,主动参与到农村文化的建设当中,在学习和弘扬中让农村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活下来”“活得好”。

2.打造特色产业品牌

农村特色是农村产业发展的灵魂、根本,农村生态产业融合发展必须充分挖掘农村本土文化特色,基于不同农村的地域文化差异,因地制宜完善地区发展规划,打造特色产业品牌。首先,开发农村特色产品。地方政府应注重地区间农产品的差异化生产,挖掘不同地区的特色优势产业及产品,对其生产上的薄弱点重点扶持,使不同农村地区的优势领域得到充分发展,以达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强的战略目标。其次,加强产业品牌建设。一方面,提高质量。质量是根本,绿色健康的农产品、精美绝伦的工艺品、沉浸难忘的文化体验等优质产品服务对农村特色产业品牌的建设至关重要,也为农村生态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创新提供了更多可能。另一方面,形成品牌效应。品牌是品质的见证,更是市场的通行证。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离不开大量的推广与宣传,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可采取多种渠道进行品牌宣传,如短视频、直播、公众号等,以提高消费者对农村特色产业品牌的认可度、识别度。

(四)认知嵌入:信息通渠破除认知屏障

我国农村生态资源丰富,要使生态价值得到充分转化与实现,地方政府需树立生态空间意识,有效唤醒本地生态资源,形成良好的生态空间治理格局,同时提升农民对生态空间正义的政治信任,形成产业生态化发展共识。

1.树立生态空间意识

农村生态空间是维系城乡生态系统良性运行的载体,其治理成效不仅关乎农村生态环境的质量,还关乎城乡居民的生活福祉[12]。各级政府部门应树立生态空间意识,积极协调优化农村生产、生活空间布局,科学合理规划生态空间,对生态环境敏感区以及生态功能服务区实施严格管控,不断扩大农村生态空间。在建设生态空间的同时,也要整合盘活农村生态资源,撬动多类生产要素加入,搭建信息沟通平台,形成治理共同体,依托整体生态空间开展经济活动,将生态资源融入产业要素之中,形成特色优质产业业态,促进农村生态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

2.提升农民政治信任

政治信任是农民在实践活动中对公共政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情况要向农民公开,让农民的意见得到自由表达,在农村生态空间领域达成空间正义,提升农民对农村生态治理政策的政治信任。一方面,要提高农民的政策认知。基层政府应从实践出发,将生态产业融合发展相关政策送往田间地头的现实生产中,而不是停留在简单的口头上、纸张上的政策宣读。既要用农民能够理解的方式传达政策,也要及时对有关政策的错误信息进行辟谣,保证农民形成正确的政策认知。另一方面,要推动农民主人翁意识的觉醒。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党建引领”作用,不断转变治理理念,转“控制”为“合作”;关注农民的利益与诉求,拓宽农民参与农村治理的多元渠道,实现以农民为主体的良性治理格局,从而增进农民对政府及公共政策实效性的信任感。

猜你喜欢

农民融合生态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生态养生”娱晚年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饸饹面“贷”富农民
《融合》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