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校园文化育人新模式探索
——以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为例
2023-04-15陈婧蓉
陈婧蓉,汪 岚
(福建农林大学 金山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这一论述不仅对高校根本任务“立德树人”做了进一步深化,还为高校如何落实“立德树人”提出了明确的方向。本文在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研究的基础上,探究了“彼小星+”素质教育模式在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的应用效果,以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提供新思路。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一)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困境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对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到关键的作用。然而,当前多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依然存在形式老旧、手段传统、内容单一的问题,难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与眼界,导致学生思想认知相对匮乏,实践能力相对薄弱。教育部印发的一系列文件,如《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等,均立足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新时代用新理论铸魂育人,不断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性、针对性。可见,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已迫在眉睫。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缺失工作合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网络多元化的发展,思想文化的激烈碰撞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高校学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逐渐朝着多方协同、联合育人的方向发展。家庭、学校、社会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应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但一些家庭过于重视文化成绩而扭曲了学生的思想认知,社会上出现的假冒伪劣、流言蜚语等负面现象,也导致学生思想发生改变,难以约束自身行为。如此,单一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就很难发挥。另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制建设不健全。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由学校教务处、宣传部等部门统筹负责,其他部门间的沟通、参与较少。而且,学校各部门间仍采用单独的量化指标,未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整体量化,使得学生与学校、学校各部门间的教育合力很难形成,仅依靠单一的教育主体很难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如何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成为当前各高校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
二、将高校校园文化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一)实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校园文化是与学校同时产生、不断发展的一种文化现象,是以师生为主体、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校园活动为基本载体的精神物质创造过程[3]。校园文化既内化于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又外显于物质形态,尤其是潜移默化地浸润于高校学生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培养等方面,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优良的教风、学风、校风及校园文化有助于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逐渐使学生明确人生信仰与价值取向;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学生形成知行合一的理念,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事半功倍的实践效果。此外,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熏陶,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专业精神,使学生遵循一定的行为规范与价值标准,激发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为思想政治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应积极将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应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在学生技能比拼、社团文化活动汇演等文化活动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思想层面的精神体现在具体的行为活动中,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进一步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二)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
从学生价值观形成、发展及培育方式的复杂程度来看,形成教育合力有利于统筹各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效性具有重要的作用。校园文化产品与社会需求间的密切结合,有利于打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课堂”,依托校内外实践基地,将社会实践活动与校园文化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根据学生特长,在文化继承、创新、交流等方面发挥学校的智库优势。借助实践教学、“三下乡”等活动,不仅能让学生走出课堂,还能缩短学生与社会间的距离,让高校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接受教育,将校园文化建设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此外,也有助于学校内部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浓厚的高校校园文化有助于激发教师学习新技术的积极性,促进各部门之间的交流,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教学、科研、实践的各个环节,形成教育合力。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学生之间形成合力。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主要力量,其行为对同伴群体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优秀榜样的影响,不仅有助于形成向学力量,也有助于强化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能力。
三、校园文化产物“彼小星+”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一)深入挖掘校园文化内容,实现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融合
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积极探索和推行以校园文化产物“彼小星+”相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将“彼小星”内含的独立和凝聚力精神有意识地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利用“彼小星”独有的活泼、可爱、勇敢形象凝聚青年,帮扶青年,发展青年,并依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培养其独立人格,在主题团日开展“与信仰对话”“我的青春我的团”等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思想研讨、学习故事分享等一系列活动,学院营造出了浓烈的思想政治学习氛围。此外,通过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学院进一步加强对青年团员的理论学习教育与实践科学发展观培养。
(二)以第一课堂建设为重点,切实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主阵地作用
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以科学定位人才为培养理念,满足专业人才需求为导向,致力于培养相关产业所需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同时,将课程内容与“彼小星”形象、产品设计、生产、推广及销售等一系列环节联系起来,实现校园文化品牌产业链与课程的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一线实践训练和团队协作,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进而实现“创新+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此外,推动“彼小星”与教学相结合,不断调动学生的创新创作热情,培养学生的奉献与担当精神,为学院输送“彼小星”牢靠的创作力量。在广告、艺术专业课程教学计划中,在“平面设计”“文案写作”等课程实践环节组织学生创造性地使用专业知识结合“彼小星”形象绘制系列作品,包括主题壁纸、表情包、扁平化、PPT背景等。其中,“彼小星”与广告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荣获学院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广告文案写作”入选福建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项目。
(三)以第二课堂建设为补充,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入脑入心
校园文化能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尊重和保护学生的自主、自觉意识,并依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培养其独立人格。依托学院优越的配套支持,“彼小星”以“第二课堂”活动为契机,多次开展以“彼小星”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如“彼小星”营销大赛、新闻发布会、产品发布会,“彼小星”参与“绿色离校 绿色感恩”主题活动,“爱星益周年彼小星”生日会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在开学迎新之际,还以“彼小星”为主题布置迎新报道会场,让新生一到学校就感受到独特的迎新氛围,通过活动增强师生对“彼小星”进一步的了解和认可。其中,“绿色离校 绿色感恩”主题活动获得全国优秀社团评选一等奖。开设的微博话题“#我来自JS星球#”“#我和大学有个约定#”阅读量达到540.5万和241.1万,得到广泛的社会关注,不断提升吉祥物在校园乃至社会的影响力。开展丰富的“彼小星”+“第二课堂”活动,充分展示了“彼小星”的正能量形象,也增强了“彼小星”品牌在学生心中的印象和影响,加快了吉祥物品牌的推广。
(四)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依托,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为了更好地弘扬志愿服务精神,传播“彼小星”——“渺渺星尘 蔚蔚绽放”的理念,推动志愿服务深入开展,学院成立了“彼小星”志愿服务队,把“彼小星”爱心服务融入校园生活,将爱心基金投放于安老助孤和扶贫助疗等项目中,并成立“彼小星”爱心基金库,致力于公益事业。同时,凝聚青年正能量,打造金山“星”品牌。近几年来,在活动中,学院筹集到12万元的爱心款项,资助2名孤儿每年2 000元救助金,长达9年,“十年助孤”项目荣获践行福建十大人物精神提名奖。为拓宽“彼小星”爱心基金的用途,让更多的学生受益,“彼小星”爱心基金也将用于解决本院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困难。此外,具有丰富校园文化内涵的吉祥物,能够弘扬校园文化精神,彰显校园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通过一次次的校园活动,使广大学生认识和了解了吉祥物的意义,建立了全方位的吉祥物文化推广体系。同时,结合学校特色大力开发吉祥物创意商品,得到广大师生的认可,增强了师生间的凝聚力。
(五)以校园文化为基础,构建校内、校外合力
2015年6月11日,《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提出要“探索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以用为本”创新机制,充分认识到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为使“彼小星”更加贴近学生,学院将“彼小星”作为创新创业平台,导入实践教学模式。此外,将“彼小星”与广告学课程相结合,建立一条广告学人才培养创新链。与此同时,“彼小星”已申请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的著作专属权、外观专利权、商标注册权,并且评选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彼小星”工作室于2016年参加福建省第九届“创青春”创业计划大赛公益赛荣获省赛银奖。借力院庆10周年,学院还聘请了包括厦门皓川实业有限公司、福建网龙网络控股有限公司等50家知名企业代表作为学院创新创业导师,将为学院学生提供1 000种创业项目和10 000个就业岗位。以举办院级“互联网+”大赛、挑战杯等竞赛为载体,学院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有创新、有创意、有想法的学生。
(六)以网络媒体为重要阵地,强化校园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新时代的校园媒体作为连接学生与校园组织的媒介,担负着向学生传递信息、提供校园服务、丰富校园活动等一系列模范带头引导作用,是培养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渠道。基于此,学院结合新媒体发展趋势成立了全媒体工作室。目前,学院团委有团委官网、院报、“彼小星”微博、微信公众平台、金山通App五个宣传平台。“彼小星”全媒体中心是学院的宣传中枢,统筹协同学院宣传团队和校内外资源,全面涵盖学院建设、教师、学生、校友、社会资源等内容,已打造成为学院师生服务的全媒体平台,对外展现学院形象,对内服务师生。自“彼小星”微博加入共青团中央微博集群以来,已连续7次在全国高校微博排行榜中位列前十。与“彼小星”相关的活动也多次得到《福州晚报》、凤凰网、中青在线、新华网等10多家媒体的报道。目前,“彼小星”工作室已经围绕学院工作中心,推出“最美金山人”形象宣传片、“彼小星带你看团支部推优”“彼小星带你了解两学一做”等多部校园题材的宣传片,效果良好,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可。
着眼未来,学院继续依托“彼小星+”校园品牌文化,与涵养人文精神相结合,与培养职业道德相结合,与培育工匠精神相结合,使之成为学院常态化、品牌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工程;深入开展“双创”教育大讲堂、特色社会实践、“彼小星+”爱心公益志愿服务等各项活动,进一步传承和弘扬“厚德博学 笃行致远”的院训精神,提升校园精神的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