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思政课”创新思政教学的价值与路径
2023-04-15蒋星星
蒋星星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常州,213164)
“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1]2022年,《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明确强调,善用社会大课堂。[2]这些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因此,准确理解“大思政课”的核心要义,把握“大思政课”的价值意蕴,探索“大思政课”建设中的现实着力点,对进一步推动思政课教学高质量发展,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有着重要意义。
一、“大思政课”的内涵
“大思政课”是一个新概念、新术语,理解“大思政课”的内涵是基于“大思政课”创新思政课教学的前提和基础。
(一)是激发使命与担当的人生大课
统编教材是教学的依据,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教材提供了什么,教师就讲授什么,进而出现“照本宣科”的现象。“大思政课”注重时代和社会的现实写照。新时代思政课必须立足时代主线,紧扣社会现实,化教材体系为教学体系,充分挖掘学生“看见过”的典型事例和“经历过”的热点问题,用以服务教学内容,从而帮助学生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例如,从抗疫这场“大考”中挖掘更多贴近学生生活的平凡人物和感人故事,深化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促进学生对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思考。
“大思政课”要求思政课堂充满活力和魅力。除了充分挖掘教学资源,丰富和创新教学方法也至关重要。新时代的思政课应具备案例分析、情境展示、任务驱动、小组研学、社会实践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教学开展过程要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作用,持续提升教学吸引力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思政课变得“有意义”和“有意思”。“由信息多寡形成的‘知沟’已渐趋消失,但由判断力强弱所致的‘智沟’却愈发凸显。”[3]高校培养的学生是志存高远,还是随波逐流,关键看其是否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能否将个人意识外化为实践行动。“大思政课”借助实践的力量,使学生的内心道义和躬身力行相统一,让学生在正确处理个人成长之“小我”和社会发展之“大我”的关系中,自觉投身新时代民族复兴。
(二)是构筑育人新格局的时代大课
实现思政课高质量建设,既要遵循教书育人的规律,又要遵循学生成长的规律。思政课从根本上回应的是关于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共产党“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的大内容,讲好思政课不容易,不是靠一次活动、一节课、一名老师、一所学校就能够完成的。为避免“1+1小于2”的现象出现,“大思政课”倡导构筑不同阶段、多元主体协同育人的大体系。一方面,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教育一体化发展,根据循序渐进和螺旋上升的要求,充分考虑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身心发展和成长需求,建构一体化思政课教育课程体系。小学阶段注重启蒙道德情感,初中阶段注重打牢思想基础,高中阶段应注重提升政治素养,大学阶段更多的是引导学生肩负使命担当,切实发挥教书和育人的作用。[4]另一方面,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网络教育一体化。育人工作仅仅依靠学校是不够的,家风家训和社会环境都会对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利用新媒体技术开始成为思政课建设的一部分。为落实各类课程立德树人的任务,要推动各类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学生在大学阶段除了思政课,还会接触到其他专业课,部分专业课教师只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自身价值塑造的问题。“大思政课”建设旨在促使各类课程在种好自身“责任田”的同时,也能够发挥与思政课程同频共振的协同育人作用。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挖掘各类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解决专业学习和思政教育“两张皮”的问题,可充分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融为一体,让学生成长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人。
二、“大思政课”的价值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5]落实“大思政课”的新要求,高校应从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的政治高度,深刻领悟“大思政课”的价值。
(一)攸关“国之大者”,是建设教育强国之需
长期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校思政课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思政课建设问题发表重要讲话,党中央先后召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教育部也随之印发《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等文件,这充分彰显了思政课的地位和作用,也深刻体现了其关乎“国之大者”的特殊使命。建设教育强国事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思政课作为一门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坚定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课程,既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使命,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政治使命。因此,思政课建设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方向,关系到思政课程能否承担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关系到中华民族千秋伟业是否后继有人。[6]这就要求教师善用“大思政课”,立足大历史观和大视野,通过理论与实践、线上与线下、教师队伍和其他队伍、第一课堂和第N课堂,讲深讲透讲活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力批驳错误思想观点,帮助大学生埋下真善美的种子,自觉成长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二)是引领青年,建设人才强国之举
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之大计。青年时期是人生的“拔节育穗期”,这一时期所树立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直接决定人生的“取景框”和“导航仪”,以及“在何处用情”“为谁用力”。思政课教学是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头脑,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的主渠道。就其本质而言,思政课从来就不是视野狭窄的“小学问”,它的教学内容广;思政课也不是“躲进小楼成一统”的“纯学问”,它的教学内容变化快、复杂性强。思政课旨在通过教育和引导青年学生,将“批判的武器”转化为“武器的批判”的“大学问”。用好“大思政课”,就是要将“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拓展青年的视野和眼界,引导学生认识人类社会及自身发展的大道。在“浸润式”“体验式”的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更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激励学生树立奉献祖国、服务人民的大志,培养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德,鼓舞学生勤奋学习、锤炼本领、增长才干,引导学生将自己小我融入祖国大我,担当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任。
三、基于“大思政课”创新思政教学的路径
坚持以“大思政课”为主要方向推动和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应明确以下三点。
(一)建设“大课堂”,着力用好“大资源”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的“突破口”。对于思维活跃、有想法、有个性的“00后”大学生来说,思政课不仅要在课堂上和学校里讲,还要深入社会去讲。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是“大思政课”最好的素材,“大思政课”要善用“社会大课堂”。教师可以借助田间地头、车间工厂、故居纪念馆等社会空间,拓展可实施教学活动的育人主体,充分利用具有育人效应的社会资源。以往的纯课堂教学模式应被打破,形成具有社会辐射效应的大德育场域。因此,思政课需植根于社会生活,通过创新社会实践的方式,主动开发思政课教学的“大资源”。以“活化”红色文化资源为例,百年党史塑造了一大批英雄模范和伟大精神,“大思政课”要用好这些红色文化资源,尤其是本地红色文化。例如,常州高校可以通过开展红色文化研习活动,带领学生走进“‘常州三杰’纪念馆”“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旧址”等场馆,这种“体验式”思政课可加强育人的指向性和感染力,有利于学生讲好革命故事,赓续红色血脉,实现学以铸魂、学以致用。
《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对组织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活动和用好各类实践教学基地进行了说明,让学生了解国家、走进社会,用丰富生动的社会实例和生活案例回应学生关心的重大问题和热点话题,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明辨是非、产生情感共鸣、增强价值认同。例如,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带领学生走进溧阳悠然蓝山乡村振兴实践基地,教师在田间地头开展思政课,让学生体验农民的工作内容和强度,了解国家在推进乡村振兴中的各项规定和措施。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实践中能对村民所面临的问题与国家在乡村振兴推进过程中的举措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发现问题,并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形成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增长见识,砥砺品格,实现“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的有效衔接。
(二)构建“大师资”,着力讲好“大道理”
“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7],把“大道理”讲深讲透讲活是思政课的宗旨。传统思政课主要依赖思政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的二元结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8]这一论述凸显了“大思政课”建设的应有之义。《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从建设专兼职组合的师资队伍、搭建队伍研究平台、提升队伍综合能力三方面对构建“大师资”体系提出了要求。[2]“大思政课”建设应让学校、家庭、社会等多元主体都参与实际的育人工作。
一是统筹协调学校各部门的育人功能,建立权责分明、相互支撑的制度机制。在各部门、各人员的育人意识普遍增强,对育人工作的积极性也同步增强的基础上,学校党委要做好统筹规划,明确思政教师、辅导员、专业课教师等主体,以及不同学院之间的管理要求和育人模式,将“十大育人”体系落到实处,同心协力构筑校内“同心圆”。近年来,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明确校内各级单位“三全育人”责任,建立起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以“课程育人”为根本,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有机结合;以“组织育人”为关键点,将组织建设与教育引领结合起来;以“资助育人”为闪光点,基本建成四级资助认定工作机制体制;以“文化育人”为切入点,构建“匠魂、匠心、匠情”的匠文化体系;以“网络育人”为侧重点,构建双核多维网络育人矩阵;以“科研育人”为着力点,构建科研育人质量提升体系;以“实践育人”为支撑点,构建“三全五化四度”实践育人模式;以“心理育人”为结合点,构建“六位一体”工作格局;以“管理育人”为突破点,促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服务育人”为发力点,融入“服务责任”的校园核心价值,建立“五育一体”的后勤服务育人模式。完备的体系促进了具有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校特色的育人大格局的形成。
二是通过“大思政课”建设将社会中可发挥价值引领作用的社会成员转换为课堂主体,引导其成为教学中的中坚力量。在思政课教师队伍上,可以实行思政课特聘教授、兼职教师制度,让党政领导、科学家、老同志、先进模范、大国工匠、红色基地讲解员等进入思政课堂,实现思政教师培训全覆盖,提升自身素质、教学研究等综合能力。[2]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制订《领导干部讲“形势与政策”课实施方案》,持续开展校级领导干部、党委主要部门、党总支书记等骨干上讲台,为学生讲好思政课;马克思主义学院带领学生走进亚邦制药、亚邦齐晖等公司,让企业人讲起了思政课,并邀请“全国技术能手”“江苏工匠”王海浪等优秀校友走进思政课堂,充分发挥校友力量。总之,“大思政课”建设只有凸显专业化与社会化互动的教学思路,立足学生需求,在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下形成互促互进的协同效应和强大的育人合力,才能讲好“大道理”。
(三)把稳“大方向”,着力实现“大目标”
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方向是我国思政课建设的根本要求。实践证明,办好中国事情,关键在于党。各级党委要做好顶层设计,统揽全局,始终坚持正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办学方向、党中央有关教育教学指导方针,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为高校发展的根本目标和实践标准,始终坚持思政课育人方向。
构建多元的思政课评价体系是实现我国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证。评价是导向,是思政课建设的“指挥棒”。善用“大思政课”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就要深化思政课评价机制改革,明确高质量思政课的评价目的,树立多元一体的教与学评价理念,引入学生跟岗实训单位及毕业实习单位等社会层面的评价机制,实现短期与长期评价、学校和社会评价的统一。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初步建成校领导、教学督导、校内外兼职督导、思政课教师、学生、企业参加的多维度综合教学评价工作体系,重视教学过程评价,增加教学成果评价,将思政课教学评价结果与思政课教师绩效考核、职称晋升、评奖评优等挂钩。为实现立德树人的大目标,在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时,既要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又要引导学生在真喜欢、真肯定和真信服的驱动下进一步了解相关知识。这在学生的过程性表现和终结性表现中有所体现。在过程性表现上,可以结合授课内容考查学生是否参考了更好的资源探讨课程内容,是否真正做到了知和信;在最终表现上,可以在现实生活的具体实践,考查学生是否具备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意识,是否有大局意识,是否真正做到了知信行统一。总之,思政课的效果如何,既要看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在校表现,又要看学生的社会实践成绩以及毕业后的表现。
新时代呼唤新作为。新时代既赋予了当代大学生新的使命和责任,也对高校、思政教师和其他主体提出了新要求。高校要善用“大思政课”,从建设“大课堂”、着力用好“大资源”,构建“大师资”、着力讲好“大道理”,把稳“大方向”、着力实现“大目标”三个方面入手,不断优化思政课教学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