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介融合背景下晋域沿黄河地区非遗传播策略研究

2023-04-15

文化学刊 2023年1期
关键词:黄河山西媒介

刘 霄

晋域沿黄区域非遗资源相对集中于民间文学、表演艺术、传统美术、手工技艺与民俗实践几类项目。传播地域根据资源情况大致可以划分为晋南传说故事、晋西北民歌小调、吕梁民间曲艺舞蹈、河东戏曲民俗几大典型片区;手工技艺、传统美术、传统中医药、传统体育与游艺类项目主要集聚在运城沿黄河各县市,其次分散于吕梁山区的离石、柳林、临县、兴县等地,构成晋域沿黄地区“非遗”资源的地域分布概况。

一、核心要素的展示与传播

山西沿黄河区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是先民实践、观念、认知的现实反映,“活态特征使其永远处于变化之中,它的‘真实’也在不断演进,但这种变化与演进不是没有边际限制的,我们要真切保持与传承文化内在的核心价值、核心技艺、核心观念,在内涵原真的基础上基于时空变化,更新、发展非遗的外延表征。”[1]全媒时代非遗核心价值观念的表达与传播不能仅仅停留在某一层级的传播媒介之上,主体、受众、手段的多元并存决定其传播渠道与展示空间必定呈现综合性发展趋势。

传统文化需要利用现代媒介的数字化、虚拟化手段,来记录、传播非遗的核心价值观念与当代呈现,“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新媒体传播模式,具有即时、开放、分众性与低成本等特征,符合人们信息需求个性化、娱乐时间碎片化的需求。”[2]一方面,传播主体通过积极推进非遗网站、非遗大数据、APP应用平台的建设,拓宽受众获取和深入了解非遗价值体系的渠道。如山西沿黄河县市级融媒体平台对相关非遗信息的推送,文化传播公司通过对沿黄非遗项目、传承人的走访调查推出的网络视频资源,省文旅厅联合融媒机构发起“游山西,读历史”文旅融合系列直播活动等。另一方面,通过虚拟时空再现、数字博物馆等形式对黄河沿岸曾经存在过的精神文化生活进行转换与利用,加深受众对核心价值、理念与技艺的时代解读,达到让非遗文化内涵传播范围更广、效果更显著的目的。如傩仪、傩舞、傩戏的数字化展示,船工号子、走西口民歌的场景再现,水资源管理利用以及祈雨祷晴的民俗空间获取,神话传说的异文记录与场景模拟等。数字化网络平台打破了传统文化时空、代际之间的界限,让受众更加便利地获取知识,开启非遗文化传播的新历程。

新媒体技术的运用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需求,它快速、海量、多维度、覆盖面广的传输特点令传统媒介无法比拟,然而,个性化、娱乐化需求也导致其呈现碎片化的阅读、传播甚至对传统文化的曲解,这种不利因素很难完全消除,短暂的兴趣与热度过后,人们又会重新寻求新的文化娱乐热点,“快餐式”传播方式始终无法触及非遗文化深层次内涵与运行机制,保护与传播的效果有限。与新媒体相比,传统媒介以报纸、书刊、广播、电视作为主要传播手段,优质的内容生产、传播理念、运作机制使其长期在民众中获得良好的口碑与信誉,在业内形成一定的话语权与威信度,至今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利用传统媒介的主流意识形态与技术操作手法,加大对沿黄河地区非遗资源的宣传、普及和本真性阐释,搭建展示平台,引导民众发表符合时代价值的社会舆论,促进沿黄河非遗资源融入民生,打造文旅融合三大板块(黄河、太行、长城)的示范区。例如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话说山西》栏目的非遗专题系列、山西卫视录制的《梨园记忆——山西戏曲名家口述历史》、山西黄河电视台打造的《匠心》等电视节目,以多角度视觉切入、通俗易懂的解说风格、动静结合的画面呈现,吸引着不同地域、年龄、性别、文化、背景的观众走入古老黄河文明的摇篮,欣赏和学习先民的智慧与劳动成果。

媒介融合意味着传统与当代的完美链接与深度整合,它能够产生文化传播新形式,充分利用二者的优势领域,扬长避短,有助于民众对沿黄河地区传统文化的理解,持续推动黄河流域民间文学、传统艺术、美术、手工技艺、民俗等文化资源建设。

二、传播模式的整合与变更

全媒时代,由于新媒体技术的介入,非遗的展演模式打破了传统社会观与演、传与受的时空维度,原有的社会文化认同、手口心传的师徒授艺、民间艺术的程式技艺、口头传统的即兴编创、民俗活动的集体狂欢、手工技艺的日用功能等,都已经被重新空间化、定义化了。新媒介的交互性、超时空特质,对非遗内涵的传播具有难以估量的作用,它“不仅可以强化非遗的传播力,更重要的是借力于新媒体而进行的文化空间再造,这将开拓非遗媒介化生存的实践路径。”[3]2021年国务院《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指出“着力保护沿黄文化遗产资源,延续历史文脉和民族根脉,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4]可以看出,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既包括河流治理、产业转型,还要求对沿岸的景观、遗产和文化空间加以继承、利用与改造,并借助媒介融合的传播优势,以合乎时代要求的形式融入民众的生产、生活,从而实现政治、经济、文化层面高质量发展的精神诉求。

新媒介为传统文化搭建起一种便捷和舒适的展演模式,传播者通过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和抖音、快手、直播等短视频终端,向受众传播非遗的相关理念、知识与价值,推动黄河流域非遗融入民众的生产生活,实现文化赋能的社会功用。同时,受众根据个人兴趣、喜好对接收信息的选择也有充足的自主性与随意性,他们可以直接在平台上开展互动讨论,也能以点赞、留言、关注、转发等形式,完成对发布信息、内容的加工与再传播。虽然传受双方无法实现直面交流,但是它打破了传统的时空限制,实现其更广泛的文化空间再造。“非遗传播媒介融合的实质是激发受众个人的资源,开发非遗用户庞大的人际关系网络,结合现实的物理媒介渠道与互联网中的分享关系渠道,形成交互式传播,增加非遗文化的传播范围和效力。”[5]近年来,随着对非遗传播领域的日渐关注与重视,无论官方还是民间都将目光聚焦在线上、线下不同媒介之间的开放合作,譬如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通过PGC(专业生产内容)短视频,将省内70位非遗技艺传承人以“直播+短视频”方式,在抖音网络平台发起“非遗抖三晋”话题互动,平台发布视频1100余条,播发量达2.3亿次。山西艺匠天下文化有限公司携手山西云媒体发展有限公司、非遗项目保护单位或传承人自媒体账户,发布“非遗山西”系列短视频活动,利用微信、微博与B站、短视频平台联动推广,截至今年6月,短视频平台上以“山西非遗”命名的话题,已达到25.8亿播放量。实践证明,新媒体正在改变着非遗的发生与展示空间,由于受众同时兼具传播者资质,更有利于非遗资源的创新发展,此外,传播与接受双方的网络互动、问答也冲淡了非遗本身的凝重与艰涩,增强了传播效果。

“非遗应空间转换的需要逐渐与新媒介传播产生多重空间互渗后的分形关系”[6],这既可以让“直面现场”“口耳相授”的传承、授艺过程,转化为依靠数字传媒手段获取“在线”观众和核心知识技艺,同时围绕非遗的各类拓展资源得以在更广阔的空间内加以利用和展示,提升非遗传承体验的设施效能,探索传承模式创新之道,推进黄河流域文化生态保护建设。“传承注重的是代际之间的传递,侧重的是时间方面的绵延不绝,而传播则更侧重空间方面的大范围散布。”[7]从这一意义上讲,传承也是一种代际间的传播,当前人们越来越重视非遗如何利用媒介融合的优势在更广阔空间内实现超大范围的传播,只有扩大沿黄河地区非遗资源的传布范围,才可能获取更多民众关注,引起网络用户发声、学习,进而培养能够“守土拓疆”的新时代传人。例如由人民网山西频道和山西省文旅厅共同主办的“人民优选”网络直播大赛山西非遗专场,精选砖雕、珐华、澄泥砚、漆器、刺绣等24个项目的非遗传承人,通过直播展演让广大网友在“云端”感受非遗的独特魅力。又如山西卫视融媒体在建团百年之际特别推出《山西非遗 当燃不让》系列短视频,记录陶艺、琉璃、彩绘、木版年画等手工艺品制作流程,尤其推出年轻守艺人通过直播、短视频等网络资源不断传递薪火、开拓创新。概言之,山西黄河流域保留了大量个体性技艺突出的非遗项目,如民歌、戏曲、美术、手工技艺等。这些文化遗产在流传过程中面临着受众面小、后继乏人、传播单一等共性问题,利用新媒体多样化传播途径与网络平台背后组织机构的有力保障,能够将具有黄河文化特色的叙事文本和视频场景有机结合,挖掘阐释遗产背后所蕴含的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打造山西黄河流域的非遗IP。

三、传播内容的超文本与创新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变异及民众共享的特质决定其传播内容具有复杂多样、和谐共生的总体特征。一项大型民俗活动(如关公信俗、三皇五帝祭祀)既是口头传统、民间信仰、工艺技术的综合体现,同时又是传统艺术最普遍的展演空间,而传统媒介的线性编辑思维与镜像化文本呈现,很难兼顾整体叙事效果与资料完善存储之间的平衡。新媒体技术以网络大数据为基础,通过超级链接、数据重组等智能化手段“置换信息存在的空间,将不同空间的信息进行调整以实现再传播。在这样的过程中,信息呈现的场所空间可以实现错位后的伸缩与扩张”[8],原来的线性文本呈现瞬间能链接到受众感兴趣的话题、兴趣点,从而实现非遗传播内容之间的网状连结,大大增强信息传播的综合性、可选择性和自主性。“任何非遗都有其产生、传承的具体空间,而同一文化区的非遗之间又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9]只有在整体性保护方式下,黄河沿岸非遗资源才可能实现其有效传承与发展,让受众真正走入古老黄河文明所依存的文化生态空间,认同非遗文化的时代传播价值。

新媒体传播的超文本特性又使得非遗的叙事策略有了新的突破,一方面借助剪辑、拷贝、拼贴等现代媒介“深加工”方式,更容易让非遗的传统内涵得以保存,彰显黄河流域的文化特色,并且通过二次艺术创作,形成新的叙事成果。如纪录片《探索黄河之美》《沿黄河看山西》、微视频《黄河古渡口》等作品,通过黄河沿岸人文景观、遗产背后的故事,探寻黄河文化在转型发展新时期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又如舞台剧《黄河》《大河之东》《如梦碛口》等艺术作品,集中展示了民歌、号子、商帮、航运、伞头秧歌、民间说唱、道情、眉户、唢呐艺术等非遗经典,通过“线上+线下”的演艺手段,打破非遗传播壁垒,让更多受众重新领略黄河文化精髓。此外,“打造非遗IP 还需要有强大的叙事体系和故事挖掘能力”[10],培育山西特色非遗传承弘扬的载体,挖掘具有丰富故事内涵的非遗文化,塑造优质的文本叙事体系,成为晋域黄河非遗IP打造的关键环节。更加现代化的三维动漫、虚拟现实、全息投影等新科技手段,为非遗传播提供了宏大的叙事空间,受众不仅可以通过三维模拟、VR全景视频任意切换角度、选定学习内容,还能够身临其境地利用全息影像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与洗礼。

四、结语

媒介融合的大时代背景下,晋域沿黄河非遗资源想要获得更大的传播、发展空间,必须在充分了解新媒体传播特点基础上,借助媒介融合所带来的互补优势,对非遗核心价值的展示弘扬、传播途径的优化整合以及传播内容的拓展创新,给予新的时代解读。通过非遗传播路径、模式、内容的整合,满足晋域黄河沿岸不同人群对非遗文化的需求,让受众既能通过网络平台参与、互动、体验,又能以传递者身份拓展二次文化传播空间。同时,发掘媒介融合的深度优势,利用科技手段实现黄河流域非遗资源的转型改造,发挥传统文化精神纽带作用,促进社区认同与深化,让黄河文化融入当代,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黄河山西媒介
我在山西等你
山西老陈醋保护有法可依
山西:抓紧抓实春耕生产
多彩黄河
黄河宁,天下平
山西叹五更
『黄河』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