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文化自觉
2023-04-15金明磊郑羽蘅叶志良
金明磊 郑羽蘅 叶志良
(1杭州师范大学,杭州 311100;2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杭州 311231)
一、引言
高等教育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部分,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而美育作为一种教育手段,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必不可少的教育环节。教育部在2019年3月制定了《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期提高全国高校学生的审美素质和人文素养,加强和改进高等教育中的美育工作。
公共艺术教育是通识教育的组成部分,是高校美育的重要领域之一。其作为一种增强学生审美素养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手段,以范围全面性、课程基础性、内容广博性的优势,和专业艺术教育、师范艺术教育共同构成高校美育。公共艺术教育作为高校人才培养中培根铸魂的手段之一,对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有着重要作用。作为一类公共通识课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仍处于弱势地位,高校教育管理者对公共艺术教育的目标定位、时代价值和指导思想依旧没有清晰认识,对它的课程设置、制度保障、评价体系和改革发展依旧无法形成共识。
本文以“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为着力点,以繁荣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落脚点,遵从艺术学理论,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时代定位出发,围绕从文化自信到文化自觉的教育价值回归,深入探讨当代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和症结,以期为日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提供有益借鉴。
二、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时代定位
(一)课程定位应超越人文素养的藩篱
在2016年9月公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及基本内涵中,审美情趣属于人文底蕴素养中基本要点之一。[1]高校目前公共艺术教育的框架搭设和课程价值定位归属也和审美情趣在学生核心素养中的定位类似,属于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课程。早在2011年艺术学已升格为一个可以和文学并驾齐驱的学科门类,但是在目前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实践中,它的课程价值定位和培养目标依旧向人文素养看齐,已与艺术学的整体学科定位相脱节。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应超越人文素养培育的藩篱,以艺术学为学科背景,以艺术学理论为理论基础,旨在通过音乐、美术、舞蹈、中华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多样性的文化艺术方式,以美育的手段去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情趣,用艺术方式,达到美育目标。艺术素养和人文素养并不冲突,二者相互包容,但艺术素养更侧重于对生活中美的理解、表达和应用,对人文素养的超越不是在公共艺术教育中摒弃人文素养,而是在人文素养基础上具有针对性的去培养艺术素养。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想要超越人文素养藩篱,回归艺术素养本质,首先,需要调整课程行政归属和师资定位,让课程归属于公共艺术教育部门,让教师脱离人文学院回归艺术学院或公共艺术教育部门。这样的调整能使得教师教学和科研的艺术归属感更加强烈,围绕艺术学学科门类,基于艺术学理论,进行教学和科研,进而带动课程的艺术归属感,给课程贴上清晰明确的艺术标签,从学生、教师到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都树立清晰的艺术教育理念,避免课程和师资在人文学院等非专业公共艺术教育部门时的尴尬处境。其次,需要明确公共艺术教育类课程活动的价值目标,是为了艺术而教育,不是为了教育而艺术。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是艺术学学科门类下各种艺术形式的主动出击,让学生真正体验到艺术的价值和魅力。而后者则是为了完成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行政命令将人文类选修课程旧酒装新瓶形成的伪艺术类通识课程,这类课程难以让学生体会到艺术的核心内涵,并不能达到美育价值,如众多高校开设的影视鉴赏、诗歌鉴赏、中外名画鉴赏等鉴赏类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大都存在为了教育而艺术的问题。
(二)教育价值应彰显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内涵
在艺术学升级为学科门类之初,就有学者认为在艺术学的学科建设过程中应围绕着提升民族精神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这个着眼点,注重艺术学的文化自觉,坚持从艺术自信到文化自信。[2]可见,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从来都和艺术学的学科建设密不可分,同样也与公共艺术教育紧密相关。
在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就明确提出高校美育应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形成高校学生自觉增强文化主体意识、强化文化担当的新面貌[3]。高校美育一直承担着文化使命,它不仅是要向学生传播艺术知识,还承担着向学生传播中华文化,增强学生文化认同的艰巨使命。公共艺术教育的文化担当,使得它必须在教育过程中彰显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价值内涵。
美育“以文化人”的特性,使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必须彰显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教育价值。公共艺术教育可以通过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让学生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通过对辉煌灿烂历史文化的认同,进而提高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广博灿烂的中华艺术文化,使高校进行公共艺术教育时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并且可塑性强。从书法、绘画、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拓展开来的中华艺术文化可以成为公共艺术教育中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内容和形式,让学生通过自身喜欢的教育内容去逐步了解灿烂的中华艺术文化,以点带面的全面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同时,近代以来党领导人民创造的革命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通过古今中外对比、现代化演绎等不同的艺术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让枯燥的历史文化成为生动的艺术再现方式,通过艺术表达提高学生对这些文化的认知兴趣,进而达到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增强学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美育目的。
(三)教育内容应以中华优秀文化为表达对象
漫长的中华文明不但孕育出了灿烂的中华优秀文化,而且还造就了丰富多彩的艺术文化表现形式。中华文化不仅有独具特色的书法、传统工艺美术等艺术形式,同样也有和世界艺术形式相类似的绘画、器乐、舞蹈等艺术表达方式,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不会使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内容狭隘枯竭。同时,以中华艺术文化形式为主并不是排斥西方艺术内容,西方同样具有优秀的艺术作品,但是在公共艺术教育中,旨在彰显中华艺术的魅力与价值,需要突出中西文化对比的特色,在艺术作品对比过程中,表达中华艺术文化的灿烂辉煌。最后,因为不需要进行技法训练,在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中可以更好的围绕作品本身及其所蕴含的文化属性进行探讨,让学生在探讨过程中深刻体会中华艺术文化的精髓,感受中华艺术的魅力,进而实现通过美育去传承优秀的中华文化。
三、从文化自信到文化自觉的教育价值回归
(一)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的理念建构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4]。而文化自觉则主要是指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包括对文化在历史进步中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5]。学者们已充分认识到文化自信作为“四个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巨大的价值[6],同时也已经关注到文化自信在艺术学学科门类建设、艺术学理论研究以及高校美育中的重要价值。
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文化自信是教育目标,文化自觉是教育的先导条件。文化自觉是“因”,是在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建设全过程都应保持的一种内在教育理念,而文化自信则是“果”,需要通过课程去达到的一种教育目标。
文化自觉是在高度文化认同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潜意识中的觉醒和觉悟,在价值观上的责任和认知,在行动中的担当与作为。按照文化认知发展规律,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到最终文化自强,是一个连贯的逻辑发展历程。基于文化自觉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才能在文化自信构建和文化自强发展上获得逻辑自洽,符合正常认知发展规律。基于此,高校进行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和活动设置时,应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这样才能达到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效果。
文化自信是在对中华文化有清醒认识和正确理解的基础上,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开放与发展保持的一种坚定理想信念。文化自信的前提是对中华文化有清醒且正确的认知,不然容易导致盲目自卑或自大排外。文化自信是建立在正确认知基础上的,这也就使得它成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教育目标之一。大学生通过公共艺术教育对中华艺术文化有正确的定位和清醒的认知,才能培育出对繁荣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有助推作用的文化自信。
(二)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文化自觉担当
高度的责任担当是自觉的行动表现,责任源自自觉,行动体现自觉[7]。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作为高校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根铸魂、立德树人的重要教育任务,这就要求它必须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去承担高校美育的使命担当。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文化自觉担当首先应体现在定位上。它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更应该主动弘扬中华文化精神,以美育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要求它在教育内容上应以中华艺术文化为主要对象,对中国古代优秀艺术文化、红色艺术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先进艺术文化都应凸显;在价值导向上应注重艺术作品的思想文化内涵和时代背景的挖掘;在课程设计上应注重在满足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注重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公共艺术形式的推广和普及;在政治站位上应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彰显中国文化软实力,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通过艺术表现方式去塑造国家形象,提升文化自信。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文化自觉担当还体现在对美育价值的清醒认知上。当前部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较为薄弱,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教育管理者对艺术和艺术教育的文化价值缺乏正确认知。艺术和其所蕴含的精神文化价值是凝聚人心的重要力量。中华民族渊源流传的艺术文化是培育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国家认同和政治认同的重要源泉,高校可以从中汲取思想政治教育所需的精神价值力量。公共艺术教育同时也是体现高校文化多元共生,打造高校文化品牌不可或缺的手段。通过公共艺术教育可以不断积累高校发展过程中所需的文化内涵,同时也能让学生感受到校园的多元文化气息。如用润物细无声的浸润式艺术教育普及校歌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化获得感,增强学生对高校的文化共识和文化凝聚力。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文化自觉担当更体现在对中华艺术文化的高度把握上。中华艺术文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和不同艺术领域中均有大量的艺术文化内容。这就要求高校在进行公共艺术教育时须注重对中华艺术文化的全面还原。全面性不但能增强学生对中华艺术文化的感知力,提升文化认同感,而且多样的艺术形式还能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学生群体。这还要求高校要丰富教育形式,不要把教育内容局限在音乐、美术等传统艺术形式,还可挖掘院校所在地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典型工艺美术形式等艺术表达形式,推进非遗进校园、高雅艺术进校园、手工艺人进校园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中华艺术文化的博大精深,进而提升学生对中华文化的使命和担当,增进文化自觉,培育文化自信。
四、文化自觉视阈下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
(一)“美”的在场是公共艺术教育的基本要求
公共艺术教育的本质是一种美育。美育作为审美教育,通过审美活动和审美体验,能够使人发现美、感受美和创造美,从而成为文化发展的参与者[8]。在美育过程中,最核心的内容是“美”,基于对美的感受体验,美育活动参与者能够发现美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从而获得精神熏陶和价值传播。美作为美育和公共艺术教育的核心内涵,因其抽象性的特点,使它又成为在公共艺术教育过程中极易被忽视的教育价值内涵。
美的缺席指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对美育的价值认知不够充分,在教育过程中将本应是艺术鉴赏和直观体悟为主的艺术教育课程与艺术史类课程混为一谈。这种现象的诱因可能是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相对于专业艺术教育课程来说,其授课群体为艺术理论知识薄弱的非专业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想要传达和再现艺术作品中的“美”,对教师的授课态度、专业技能和艺术体悟都要求较高,而目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师资队伍普遍薄弱,难以高质量完成公共艺术教育过程中美的再现和表达。
美的在场是公共艺术教育和普通人文通识教育的最大差别。现在各类教育教学体系中多将艺术素养归于人文素养之列,这种分类方法是以公共艺术教育的终极教育目标来划分的,如果按照教学内容和教育过程来看,公共艺术教育和普通人文通识课程教育之间的差别巨大,不应归入一类。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中侧重于美的表达和再现,无法直接对学生进行说教式的知识传播,而普通人文素养通识课程可以直接传授价值观和知识体系。公共艺术教育旨在通过美育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这两种素养是无法通过说教传达的,需要学生自身在艺术赏析的过程中,去感悟艺术中的美和文化内涵,通过美与文化的深层次渲染,获得对文化和文化背后价值观的自觉吸纳。
美的在场能增强公共艺术教育的吸引力。当学生满怀期待的选择一门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时,他期望能在课堂中获得多重审美体验来提升审美情趣。一旦美在教育中缺席,教育内容就与学生预期产生差距,这时不但学生无法收获相应的审美情趣提升,而且公共艺术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同样无法彰显,长此以往,公共艺术教育的吸引力就会下降,逐步丧失“以美育人”的美育效果。当学生在一门公共艺术教育过程中收获良好的审美体验后,能激发他对这个艺术门类的兴趣,进而通过课后自我学习等诸多手段深入探索中华艺术文化的魅力。
(二)文化自信是中西艺术文化交融的基本态度
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过程中,要以中华优秀艺术文化为主要内容,但西方艺术文化也必不可少。面对中西艺术文化在教育中的交融,需保持文化自信的心态,不骄傲自大,也不卑躬屈膝,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辩证的观点去看待中西艺术文化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的交融。
中西艺术在公共艺术教育中的辩证首先应体现在教育内容的设置上。在公共艺术教育中应以中华艺术文化为主要展现内容,并且要注意突出展现丰富多彩的中华艺术文化。在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文化中,除了传统的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表现形式外,民众喜闻乐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工艺美术都应成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主要内容。在中华文化中,每一样艺术表现形式均有一定的文化背景作为支撑,不管是陶瓷、玉雕、紫砂、年画等工艺美术形式,还是各地流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均是中华文化在一定时空地域中的展现,因此,加强这些方面在公共艺术教育中的占比,能有效展示丰富多彩的中华优秀文化,让学生接触更加广泛的中华优秀文化,从艺术维度去构建和培育学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中西艺术在公共艺术教育中的辩证还应体现在西方艺术的价值定位上。在公共艺术教育中,西方艺术应处于和中华艺术文化对比的地位上,不应拔高西方艺术文化的人文价值和艺术内涵。近年来,随着西方文化的冲击,大学生对西方文化的认可度极高,特别是在影视、音乐等西方文化占绝对优势的项目上,极易成为西方意识形态和价值输出的领域。因此,高校在进行公共艺术教育过程中,应注意西方艺术价值定位,尽量以凸显中华优秀艺术文化为主,西方艺术文化应处于一种技艺的比较对象,而不应成为一种价值的追逐目标。在公共艺术教育过程中,应凸显中国方案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对电影《流浪地球》的解读,可以和好莱坞大片《2012》形成对比,让学生了解拯救地球的中国方案中蕴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三)协同推进是公共艺术教育开展的长效机制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不是一个部门简单的开设几门课程就能完成的教育任务,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它同样需要多部门联动,打造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美育机制,除了课堂教学外,还应着力打造第二课堂活动,让学生在各类实践活动中践行美育思想;引入社会资源,提升校园艺术文化活动层次;在引进来同时还应走出去,到博物馆、艺术馆和剧院等各类艺术文化活动场所开展公共艺术教育活动。教育部明确提出,高效校应建立课程教学、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和艺术展演“四位一体”的公共艺术教育推进机制[9]。
课堂教学是根。在整个公共艺术教育体系中,其他三项活动都是普及范围有限的艺术活动,而课堂教学则是针对全部学生开展的一项教学活动,它的接受对象艺术素养普遍较低,它是为了构筑学生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而开展的核心教育教学活动。做好课堂教学是加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基础环节,也是最为耗时耗力的环节。课堂教学是一个长期过程,其效果也很难在短期内展现,所培养的学生艺术素养又很难考核和评价,这些因素导致目前公共艺术教育的课堂教学处于一种重要但不被重视的地位。
实践活动是枝。美的在场决定所有公共艺术教育类活动,必须要学生亲自参与和感受,枯燥的说教即无法传达艺术中的美,又容易造成学生学习兴趣缺失。艺术实践活动就是串联起艺术学理论教学和艺术美的感知,确保美的在场有效方法。艺术实践活动包括课程实训、技能训练等各类需要学生亲自动手参与的艺术活动。
校园文化是干。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而复杂,需要高校全员全过程全方位都参与的育人活动,培育符合新时代文化发展趋势的校园文化品牌是高校美育和全员育人所必不可少的环节。培育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品牌需要红色文化的参与,还要通过各类围绕文化品牌的艺术文化活动开展去烘托和构造校园文化。在这个过程中,公共艺术教育既是校园文化培育的助力者,同时也是受益者。优秀的校园文化能带动和引领校园艺术文化风气,形成积极向上,以文化人的良好育人格局。
艺术展演是叶。高校因其封闭性,学生接触高层次艺术作品的机会有限,因此,需要艺术展演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注入发展眼光,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文化品位。这里的艺术展演不但包括高雅艺术进校园等外来艺术文化展演,更应包含学生以社团和课程为基础的自发性文艺演出。高雅艺术进校园是为了开阔学生眼界,提升艺术修养,学生自发组织的文艺演出则能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实践性。
五、结语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0],同样体现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国家和学生对艺术教育有了更高要求,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却相对薄弱,不能满足学生发展需求。新时代提出新课题,新课题呼唤新实践。掌握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时代特征,坚定文化自觉,培育文化自信,加强美育工作,是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必不可少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