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沿海地区小麦生产上的应用效果探究

2023-04-14胡洋

上海农业科技 2023年2期
关键词:粒数调节剂粉剂

胡洋

(光明食品集团上海农场上农种植业中心,盐城 224153)

上海农场位于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境内,地处黄海之滨,土地为苏北黄海冲积平原。近年来,随着小麦单产的不断提高,沿海地区小麦倒伏问题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经调查分析,小麦植株生长过旺,使小麦基部节间长度明显增加,从而导致小麦株高增加,造成了小麦抗倒伏能力减弱,再加上沿海地区在小麦生长中后期常常会发生不利自然天气,最终造成小麦局部或大面积倒伏,严重影响了沿海地区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研究表明,小麦植株倒伏除了与外界环境因素有关外,还与品种、栽培措施等因素密切相关,而植物生长调节剂可通过影响作物的内源激素及激素间的平衡,对作物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因此,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生产中受到了广泛重视,并开始在小麦等农作物生产上进行应用[1-4]。在此背景下,为探明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沿海地区小麦生产上的具体应用效果,笔者特进行了相关试验,以期为提高沿海地区小麦抗倒伏能力、提升小麦化学调控技术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于2022年设在上海农场上农种植业中心试验田进行,供试田块耕作制度为稻麦轮作,前茬作物为水稻,收获后秸秆全量还田。供试小麦品种为大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的春性中熟品种‘扬麦16’。供试药剂为10%多唑·甲哌鎓可湿性粉剂、50%矮壮素水剂、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处理(每667 m2药剂用量):(1)10%多唑·甲哌鎓可湿性粉剂50 g;(2)50%矮壮素水剂50 mL;(3)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50 g;(4)清水对照(CK)。试验为单因素试验,每处理重复2次,每小区面积为667 m2,随机区组设计。

本试验各处理均于2022年1月18 日(小麦叶龄为6.5 叶),按试验设计药剂用量,每667 m2兑水1.5 L,采用无人机叶面均匀喷雾(清水对照喷等量清水),施药时天气晴朗、无风,小麦每667 m2在田苗数为54.4 万苗。

各处理田间管理保持一致,具体为:小麦于2021年10月29日进行播种,播种方式为机械条播(行距为26 cm),每667 m2基本苗数为16.1 万苗。基肥每667 m2施复合肥25 kg、尿素10 kg;苗肥在小麦植株叶龄2.5 叶时,每667 m2施尿素8 kg;在小麦植株叶龄为倒2.5 叶时,每667 m2施复合肥15 kg、尿素10 kg;在小麦植株叶龄为倒0.5 叶时,每667 m2施尿素7.5 kg。其他病虫草害防治均按当地小麦高产栽培要求进行操作。

1.3 调查项目及方法

在小麦成熟期,选择大小均等的10株小麦植株,测定植株上三叶的叶长、叶宽,以及植株各节间长度、穗长、株高;同时,每处理取5 个点,调查小麦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千粒质量,计算理论产量;此外,对各处理进行实收测产。

采用EXCEL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DPS 软件进行产量数据的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株型的影响

小麦植株的抗倒伏能力主要取决于基部2 个节间的抗倒(折)性,适当降低株高是提高小麦植株抗倒伏能力的有效措施之一[5-6]。由表1 可知,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株型产生了一定影响。其中,处理(1)、处理(2)、处理(3)的小麦基部第一节间长度和第二节间长度均较处理(4)有所缩短,株高较处理(4)分别缩短6.3%、4.5%、4.9%;此外,处理(1)、处理(2)、处理(3)的小麦穗长均长于处理(4),分别较处理(4)长14.1%、14.1%、11.7%;处理(1)的穗下节间(第五节间)长度最长,较长的穗下节间有利于优化上三叶的空间分布,有助于增加小麦抽穗后整株植株的受光量。

表1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株型的影响(单位:cm)

2.2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上三叶叶片大小的影响

小麦上三叶是籽粒灌浆期的主要光合部位,为小麦籽粒提供了50%以上的营养。在小麦生长后期,上三叶的叶片性状对籽粒和产量的形成至关重要[7]。由表2 可知,处理(1)和处理(3)的倒1 叶、倒3叶叶长均较处理(4)缩短明显;处理(1)、处理(2)、处理(3)的上三叶叶宽均较处理(4)有所变宽[处理(2)的倒1 叶和倒2 叶除外]。

2.3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由表3 可知,处理(1)和处理(3)的小麦实际产量均较处理(4)有所增加,每667 m2实际产量分别增加9.9%、4.5%;处理(2)的小麦实际产量较处理(4)降低了1.3%。通过对产量构成因素进行分析可知,处理(1)、处理(2)、处理(3)的有效穗数差异不显著,3个处理的产量差异主要是由每穗粒数和千粒质量的变化而引起,其中,处理(1)的每穗粒数和千粒质量分别较处理(4)增加3.4粒、1.3 g,处理(3)的每穗粒数和千粒质量分别较处理(4)增加1.5 粒、1.2 g。以上结果表明,喷施适宜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能有效增加小麦的每穗粒数和千粒质量,从而增加小麦产量。

表3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3 小结与讨论

前人研究表明,合理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提高小麦生育后期叶细胞的自我保护能力,延长叶片的功能期,提高叶片的光合能力,这有利于促进籽粒灌浆,更好地协调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从而提高小麦产量[8-10]。本试验结果表明,在小麦拔节前(叶龄为6.5 叶)时喷施10%多唑·甲哌鎓可湿性粉剂、50%矮壮素水剂、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均能有效缩短小麦植株基部第一节间、第二节间的长度,降低株高,增加上三叶的叶片宽度;喷施10%多唑·甲哌鎓可湿性粉剂处理的小麦植株穗下节间长度最长,这有利于优化上三叶的空间分布;喷施10%多唑·甲哌鎓可湿性粉剂和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均有利于提高小麦产量,其产量提高的原因主要是增加了每穗粒数和千粒质量;喷施50%矮壮素水剂的小麦产量有所降低,究其原因主要是喷施矮壮素导致小麦贪青晚熟,籽粒灌浆不足,千粒质量降低,最终降低了产量。

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用量少、成本低、效果显著等优点,在农业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11]。但在小麦大面积生产上,不能盲目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应通过科学的栽培措施来增加小麦产量、防止植株倒伏。因此,针对土壤肥力高、种植密度大、倒伏威胁大的小麦田块,建议合理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从而有效提高小麦群体抗倒伏能力,更好地协调群体与个体的关系,使群体具有较高的增产潜力和较好的稳产性。

猜你喜欢

粒数调节剂粉剂
抽吸参数对电加热卷烟气溶胶粒数和粒径的影响
小麦穗顶部和基部小穗结实粒数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猪缺锌患皮炎咋治
猪缺锌性皮炎的诊治
甘蓝型高角粒油菜不同部位角粒数差异研究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园艺作物上的应用
哮喘治疗中白三烯调节剂的应用观察
藏药甘露调血粉剂和调气粉剂对104 例高血压病人临床基础研究
马尾松球果各标志值与出种粒数回归分析补报
抗肿瘤药及免疫调节剂的医院用药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