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观众认知探索博物馆图文展项的设计形式应用

2023-04-14尹泽和钱凤德

参花(下) 2023年4期
关键词:展项独立式展板

尹泽和 钱凤德

博物馆是一个学习、教育、研究的场所,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给博物馆的展示形式带来了革新。图文展板这类传统静态的展示手段经常处于一种被忽视的状态,博物馆作为发布展览信息的平台和与公众沟通的媒介,其图文展板也在向着体验性转变。本文探究博物馆图文展项的功能与作用,对图文展项的设计形式进行归纳分类,以期为博物馆图文展项的设计及文化信息传达提供依据,为博物馆图文展板策划设计者提供借鉴。

一、博物馆行业的发展

17世纪末,奇珍异宝、艺术作品被分类放在了不同类型的展柜内,博物馆开始步入公众生活,展览中还有了解释文物名称、尺寸等相关信息的说明性标牌,以便于加深参观者对展品的理解。19世纪末,随着博物馆行业的发展,大量的图文更好地传达了展品信息。20世纪中期,叙事性的展览内容成为博物馆组织展览的主要形式,图文在博物馆内容组织与信息传达过程中也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博物馆展示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我国的博物馆一直服务于社会的变革和发展,国家文物局会同有关部门提出提高展陈质量,优化传播服务,促进博物馆与设计跨界融合,全面推进我国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要求。图文展板作为展馆最基本的展示方式,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度的解读与研究。

二、博物馆图文展板相关研究

对于博物馆图文展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图文的功用与设计方面。图文展板的选择和设计制作必须以主题的需要和形象要求为主,必须考虑整体、主次和效果,其表现形式要服从内容,要能充分地表现内容,不能喧宾夺主,单纯地追求形式。[1]大卫·道恩将其描述为“垂直的隔板,表面有为达到展示目标所附的物件图像、文字或附属装置,有具备空间分割的作用。”[2]图文展板的核心目标是视觉劝服,也就是辅助观众更好地理解照片,是展览信息与观众沟通的桥梁,也是博物馆展示设计的重要手段。谭丛提出图文展板要取得良好的视觉传达效果,可以突破常规的比例,也可以改变版面元素的形态比例和组合关系,以此更好地发挥设计的创新性。[3]金君俐认为,在版面内容设计过程中,要宜图则图,宜文则文,合理配置,各展所长,让图文版面在感染力和影响力上达到“共振”的效果。[4]张梦涵则提出,博物馆图文设计满足简朴、素雅就可以,内容与形式的设计不应该分开完成,这会造成形式与内容的脱节。[5]以上相关研究内容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支撑。

三、圖文展板的功能与作用

关于博物馆图文展板在博物馆中的作用,较早见于美国博物馆学者G.E.Burcaw在《博物馆这一行》中对现在博物馆的展览提出的详尽定义:“由观众在以意义引导或美感来排序的展示单元间游移,并由具有艺术、历史、科学与技术性质的物件所构成的集合装置,伴随有解说板及图示来阐述、解释和引导观者的注意。”在这一定义中,明确了展览空间的形貌由“集合装置”“解说板与图示”“物件”等构成。从中可以看出,图文在博物馆展示中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现实生活中,图文是参观者接受信息的必要手段,也是博物馆展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图片、图形、文字的排版和设计能够对展示对象进行辅助说明,从而提升博物馆文化信息传达的效能。

在当代博物馆中,图文展板是必不可少的展览组成部分,其功能主要在于解释展览的物件、介绍文化信息等。图片与文字的组合可以加深观众对展览中物件的理解,也可以起到引领展览故事叙述的作用。在图文展板中,图片的排版具有解说、比较、加强理解、反思等作用,尤其是与文字进行结合能够引起公众注意,文字的功能与图片不同,主要有解释、陈述的作用。相关研究表明,理解文字内容需要投入更高的注意力,文字很容易让人产生疲劳感,但是文字可以加快对信息的理解。

图文展板在展览中还担任引导信息的作用,博物馆观众的知识背景不同,展板信息简单易懂很重要,通常情况下展馆图文展板的信息,会给观众一个指向性,起到说明与概括的作用。呈现方式有的是纸质平面形式,有的是展板文字叙述形式,有的是语音形式。参观者会了解展厅空间平面分布,展厅与展厅之间的线路与位置,每个展厅的主题与展品,在参观者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对展厅中出现的信息都会有一定的熟悉感,内心也会增加主观认同感,因此,图文还具有信息引领作用。图文展板还具有拓展信息的作用,展览的主要目的是传达好信息,让公共接收到更多的信息。一个展品或者展项背后都蕴藏着巨大的信息,但是人的吸收能力是有限度的,让参观者了解到全部的信息是不可能的,来展馆参观的群体各有不同,有些参观者渴望得到更深入的信息,博物馆通常会利用图文展板进行信息的拓展,一方面起到加深理解的作用,另一方面能够让参观者得到更多的文化信息。

四、图文展项的形式

那么博物馆如何更好地传播文化信息呢?内容是基础,同时也离不开各种展示形式,通过不同的展示形式促使观者对展品有更好的了解。当前,新媒体新技术给博物馆展示手法带来了更多的选择,也使得信息传播更加便捷高效,但也不能盲目地认为技术就是一切,传统展示形式在信息传播方面的作用仍然不能忽视,特别是传统图文,其在各类博物馆中仍然占有一席之地。

图片与文字是图文展项最基础的组成部分和构成要素,色彩、灯光、材质等也是构成图文展项综合效果的重要组成部分,优质的形式设计会给参观者带来愉悦的参观感受,也会把展览信息准确地传递给参观者,而劣质的图文设计则会给参观者的情绪带来负面影响。本研究根据平面构成的基本理论,将博物馆中的图文展项进行归纳总结,以便为后续的设计与研究提供参考。根据文献与调查研究,博物馆中的图文展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独立式

独立式图文就是在展示空间中以一种相对独立的方式成为一个完整的展项。此类图文常常占据完整的墙面,其视觉效果比较集中,展项本身占用的面积较大,在设计形式法则上展示出比较强的集中性,所以独立式图文能够以较强的视觉效果来呈现展示主题,大气而简洁。独立式图文能以较强的视觉张力解释说明某一展示主题。经过笔者长期调研发现,大多数主题展馆都会利用独立式的图文展板,其多出现在博物馆的前言、博物馆独立式图文的开篇介绍,或博物馆独立式图文的结束总结中。

有时独立式图文还会根据特定的展示内容进行设置,中国扇博物馆里面的扇形展板,就运用扇子的造型,将图文内容融入扇子的造型中形成独立展板。在艺术类博物馆中,独立式的展示方式利用较多,尤其是美术馆,基本都是以独立方式进行展示的,这是由展品的基本属性决定的。综上所述,独立式的展示方式要求内容相对单一,或者对某一展项的内容进行特殊介绍说明。

另外,独立式图文展项也在与整体空间进行融合,进而形成新的变化与发展。以往传统独立式图文展板大多数与墙面相融合,但随着展示形式的创新发展,更多新颖的形式渐渐出现,增强了参观者在空间中的体验感。参观者可以正视的视角参观展示信息,还可以在图文空间中穿梭,进而与空间相融合。例如在苏州大学举办的《日内瓦公约》签署70周年展上,独立图文的展现方式就明显不同于以往传统的独立式图文。图文从展示墙面独立出来,在空间中错落有序地摆放,形成了一整块独立区域,画面虽然由多个块面组成,但整体上是一个画面内容。

(二)组合式

组合式笔者将其定义为由几个相对独立的图文构成一个完整的展项,用来表达某一特定主题,其组合方式没有固定的模式,要依据图文本身进行灵活设计。相比独立式,组合式的图文必须由多张版面构成,并采用形式美的法则,依据内容表达的需要进行综合设计,可以通过交错、渐变、并列对齐等手法来增加参观者的参观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图文组合过程中,不同圖片要合理设置尺寸与间距,以此对潜在的板块内容进行分类,加快参观者的参观效率。图文的疏密虚实关系也是图文组合式设计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要依据审美的基本法则进行虚实关系处理。

组合式图文处理过程中常见的方法是,在一个版面上将一张或者两张图片放大,其余围绕或者并列放置,形成一种主体控制式的组合方式。还有上下式、左右式等不同的形式。另外,组合式图文的处理方式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对图片大小的排版,处理不到位会造成主次不分或者内容混乱的视觉效果。

(三)重复构成

重复构成,顾名思义就是运用平面构成里的重复手法,强调图文之间的均衡处理,以此增强视觉张力。首先,图片文字要有一定的近似性;其次,构成方式必须均衡且不断重复,换句话说,图片文字在整块版面上的面积大小都是一样的,组合也是非常有规律的。重复构成式追求的是一种和谐美,上海震旦博物馆中的古玉设计特展,将大小一样的玉器图片,进行重复一致的形式构成,整体看上去很有秩序美,文字介绍放在版面的右下角,背景板与其他版面颜色进行区分,这就是典型的图文重复构成组合方式,这在展馆空间中是比较常见的。

重复构成类型的图文在空间中也具有多种表达方式,例如上海电影博物馆,运用4D的方式将电影人的照片进行有规律的重复构成,通过地面与墙的镜面效果形成富有特色的展示空间,形成了极具视觉震撼力的视觉效果。

(四)图文实物式

图文实物式也是一种常见的图文应用方式。图文加实物这种方式在纪念类、历史类博物馆中运用得比较多,是围绕实物利用图文对展品加以解释说明,同时图文本身也是一种独立的展示对象。

(五)图文情景分离式

图文情景分离式是在空间中进行图文的随意组合,构成抽象的主题环境,强调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最终形成不一样的视觉体验。这种类型的展示在国内展馆中虽然不是特别多见,却越来越多地被很多设计者使用。

这种形式的特点是在整体的基础上,将局部的图文与实物分离。国外海洋主题展馆的设计,是在整体蓝色的主题下,刻意将图文与展示对象进行分离,形成了展示实物与说明文字的对立关系,依靠这种对立让物件和文字都能更加清晰地表达。随着展示方式的不断变化升级,图文展项要突破常规手法,寻求新的突破,这是图文展示设计必须面对的问题,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增强这类展示方式的魅力。

五、结语

以上谈到的形式设计是博物馆传统展项比较流行的形式,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当代博物馆展示内容方法的革新。图文展板在博物馆内主要起到参观叙事引导、解释说明文物、氛围烘托等作用,早期的图文展板只是展品旁的一段说明文字,后来经过发展开始出现叙事性、主题性的展示形式,从内容定位来看,主要是帮助参观者了解展馆想要传递的信息。在空间布局上,当今的博物馆图文展项与展馆空间相互融合。在展示形式上,图文展板以更加多样化的表现方式来传递信息,通过与其他媒介融合,成为信息延展的媒介与载体。在新媒体技术繁荣发展的今天,我们不能忽视图文展板传播信息的地位和作用,参观者通过对图文展示传达的信息,能够快速有效地对展览有初步的了解。新形式的图文展示设计需要加强对图片和文字的合理布置,利用展示形式的特色来设计图文展板,辅助展品实现最佳的展示效果,帮助参观者理解展览内容,提高参观者观赏、探索展示内容的兴趣,更有效地传播科学文化知识。

参考文献:

[1]陈同乐.从“小”说起——博物馆陈列图文辅助设计[J].东南文化,2001(5):82-83.

[2][德]大卫·道恩.展览复合体——博物馆展览的理论与实务[M].萧翔鸿,译.台北:艺术家出版社,2006.

[3]谭丛.“读图时代”的图文博弈——现代杂志版式设计的构成元素探究[J].出版广角,2014(11):46-47.

[4]金君俐.从“图文并重”到“图文融合”——论读图时代的办报理念创新[J].新闻大学,2014(04):144-147.

[5]张梦涵.论展板、说明牌在现代博物馆中的运用——以南京地区博物馆为例[D].南京师范大学,2017.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2年度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优质教学资源建设与共享项目“基于跨校修读课程探讨学分互认的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以《产品形态设计》课程为例(项目编号:SJJGYZ21)”的阶段性成果;大连市社科院调研课题“大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21DLSKY175)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尹泽和,男,博士研究生在读,辽宁对外经贸学院,研究方向:展示设计与文化;钱凤德,男,博士研究生,南京工业大学,教授,研究方向:博物馆文化展示与感性认知)

(责任编辑 刘月娇)

猜你喜欢

展项独立式展板
独立式风光储系统联合控制策略
Pico便携式浇花器
折腾的展板:“黄金位置”需预约
折腾的展板:“黄金位置”需预约
用旧展板制作牵引模型滑翔机
基于集群效应的独立式冷却模块气动特性研究
IV型科普大篷车车载展品标准化
盖康(GapCon)公司的EconPRESSTM NExT独立式靴压
科技馆创新展品研发的分工与合作
浅谈科技馆展项非实体部分的开发管理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