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周恩来的勤政为民思想及其优秀工作作风

2023-04-14徐行

党史文苑 2023年3期
关键词:领导群众工作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周恩来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一生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人类进步事业努力奋斗,展现出崇高的精神风范。周恩来在热爱人民、勤政为民等六个方面是全党学习的楷模;他身上展现出许多优秀的工作作风,永远值得全党全国人民学习。

一、周恩来勤政为民的崇高思想风范

(一)牢记党的宗旨,一切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

周恩来热爱人民,勤政为民的崇高精神风范集中反映他一生牢记党的宗旨,坚持勤勤恳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他要求各级政府在制定各项政策、处理各种问题时不仅要考虑人民群众的根本的长远利益,还要想到人民群众具体的眼前利益。要努力把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把经济建设放在国家建设的中心和首要位置,妥善处理好经济建设与人民生活的关系;同时要关注人民文化生活,大力发展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文艺事业,提高全民族的文化修养,满足人民精神生活的需求。他认为,作为人民的勤务员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为人民办实事,求实效,时刻关心人民的疾苦,对人民极端负责。

在勤政为民的一生中,周恩来总是想人民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谋百姓之实利。这些思想在他领导制定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一五计划”在投资结构的安排方面,在坚持发展重工业的同时兼顾其他产业的发展。在基本建设投资中各部门的分配比例为:工业58.8%,农田水利7.6%,运输邮电19.2%,贸易银行和物资储备3%,文化教育和卫生7.2%,城市公共事业建设3.7%,从这些数据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周恩来在重视重工业发展的同时,也将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提上了日程。他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放在发展的第一位。在领导政府工作中,他不断纠正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和作法,以减少可能造成的损失。如1956年经济建设中出现了盲目冒进的倾向,周恩来及时提醒说:“现在有点急躁的苗头,这需要注意。社会主义积极性不可损害,但超过现实可能和没有根据的事,不要乱提,不要乱加快,否则就很危险。”他清醒地认识到:“在我们这样一个地区广阔、情况复杂并且经济上正在剧烈变革的国家里,任何疏忽大意,都可能发生重大的错误,造成重大的损失。”

(二)工作勤勤恳恳,一生任劳任怨

周恩来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敬业精神堪称全党的表率,他一生兢兢业业、呕心沥血,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其勤政为民的突出特色之一。周恩来常教导干部要具备“五勤”和“四多”,即眼勤、耳勤、嘴勤、手勤、腿勤;遇事多思考、多分析研究、多提看法、多实践。不能像旧官僚那样做“循吏”,墨守成规,平庸不作为。他带头身体力行,每天都工作十几个小时以上,晚年在重病中仍坚持工作。1973年他被查出患了膀胱癌,可他工作量和工作时间不但丝毫没有减少,仍一直带病坚持工作。据他的卫士回忆:周恩来从1974年6月1日住院到1976年1月8日逝世,共接受六次大的手术,八次小手术。他忍受了巨大的痛苦,在病魔缠身的情况下,凭着顽强的意志为国家和人民坚持不懈地工作着。在他生命的最后的587天里,共约人谈话220人次,谈话时间最长时一次达4小时20分钟,会见外宾65次,每次时间大都在一个小时左右;开会32次,一次会最长开了3小时45分钟。

周恩来勤政为民的精神还表现在他顾全大局,任劳任怨上。凡是工作遇到困难或挫折,他总是先找自己的原因,勇于承认错误,承担责任,即使被别人误解,从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的大局出发,他也不多辩解,待以后实践来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周恩来常受到“四人帮”的攻击,但他默默地承受了这一切,以坚强的毅力和高超的领导艺术,巧妙与“四人帮”斗争,坚持为党为人民努力工作。

(三)勇挑重担,认真负责,举轻若重

周恩来1927年就进入了中央政治局。大革命失败后,他勇敢地挑起领导南昌起义的重担。党的六大后,他担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和组织部部长,在白色恐怖下他承担起恢复和建立党的地下组织的重任。在遵义会议上、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他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后他长期担任党和国家重要领导职务,参与领导了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各项重大工作,在新中国各方面建设中做出了杰出贡献。

周恩来的工作特点是认真负责,举轻若重,对任何事情都考虑得很细致、很全面、很周到,办事谨慎小心,非常仔细。周恩来在领导各项工作中一贯尽职尽责、严谨精细、考虑问题周密全面,对待工作一丝不苟、认真细致,容不得半点马虎和懈怠。与周恩来接触过的美国总统尼克松认为:周恩来有一种既注意细节又避免陷入繁琐的罕见才能,“伟大来自对细节的注意”。就周恩来而言,“即使在他亲自护理每一棵树木时,也总能够看到森林”。举轻若重的工作方法能够对龐杂事务从细处着手,妥善处理,确保行政决策在落实中得到顺利执行。周恩来的举轻若重工作方法在长期领导政府工作中得到充分体现,保证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顺利贯彻落实。

(四)经常深入基层,为百姓排忧解难

周恩来一贯重视调查研究,他认为这是领导人做出正确决策的前提和基础。他经常要求各级干部多下基层,多接近群众,多了解实际情况。他始终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他多次深入农村、工厂、码头、学校等地去弄清真实情况,形成对情况的整体把握,寻找解决困难问题的办法。1958年就三峡大坝修建存在的两种不同意见,周恩来亲自率队到三峡一带做了实地调查后做出了正确决策。1961年国家经济发展遇到严重困难,周恩来亲自下到河北、山东等地,对农业、工业生产做深入调查,为党中央调整经济政策提供了正确信息和建议。

周恩来下基层做调查研究,从不搞排场,不兴师动众,不做表面文章,而是注重听取基层群众最真实的意见。他到河北邯郸农村调查时,就坐在农民家门口与老百姓促膝谈心。1972年9月,周恩来到七机部一院总装厂总装车间视察,事先提出六条要求:一是不准事先向群众预告、下通知;二不准列队欢迎插彩旗;三不准鼓掌呼口号欢迎;四不准照相留纪念;五不准拍电影、广播作宣传;六不准买东西招待。周恩来下基层时这种亲民朴实的作风,拉近了干部与人民之间的距离,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五)统筹兼顾、殚精竭虑地领导国家各项建设

周恩来在领导国家各项建设中主张统筹兼顾,综合平衡,深谋远虑,稳步发展。自新中国诞生,他一直殚精竭虑地思考如何搞好国家的经济、国防和科、教、文、卫、体等各项事业建设问题。他时刻关注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战略目标最终落实的问题。他反对只顾眼前和局部利益,不顾长远和全体利益;反对急躁冒进,主张统筹兼顾地稳步发展。

周恩来在兢兢业业领导国家建设过程中有三个特点:首先是深谋远虑,总揽全局。其对国家各项建设有一个长远的通盘考虑,强调“全国一盘棋”的观点,要从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出发来考虑问题,“每个单位必须有整体观念,要在总的财经计划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认识自己的方向,有重点有计划地恢复生产和发展生产。这样才能不犯本位主义,不单纯依赖国家,并在各自的范围内做出最大的成绩。”其次是统筹兼顾,综合平衡。周恩来主张国民经济要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1952年他就提出:“要使各个方面都能全面地有配合地向前发展,才能保证我们计划建设的胜利。”最后是稳步发展,反对冒进。他力主要扎扎实实地稳步推进国民经济发展,反对不顾国情地急躁冒进。他曾谆谆告诫一些干部要保持冷静,不要头脑发热,不能操之过急。

二、周恩来崇高思想风范所體现的优秀工作作风

在周恩来光辉的一生中,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心中装着人民,不负人民重托,形成了崇高的精神风范。其崇高精神体现在许多优秀的工作作风上:

(一)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

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是周恩来十分鲜明的优秀工作作风。他有着以民为本的公仆意识,时刻心系百姓,心里总牵挂着亿万民众,他终生“以人民的疾苦为忧,以世界的前途为念。”他明确提出“对人民,我们要如对孺子一样地为他们做牛的。要诚诚恳恳、老老实实为人民服务。”“应该像条牛一样努力奋斗,团结一致,为人民服务而死。”1963年周恩来在中直机关干部会上专门做了《反对官僚主义》的报告,详细分析和批评了官僚主义的种种表现,谆谆告诫大家:我们国家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应该和群众同甘苦,共命运。“你要了解真实情况,就要与老百姓平等相待。……要搞好调查研究,就要真正联系群众。”

周恩来始终坚持密切联系群众的优秀工作作风。他认为,作为一个领导者的最高境界,就是要在领导方式和态度上要使群众“不感觉我们是在领导。”领导群众的基本方法是说服,绝不是命令。周恩来多次教育各级领导干部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不仅要教育群众,还要向群众学习。因为领导者本身知识还不完全,经验还不够,所以面向群众,汲取群众经验十分必要。他要求领导干部要与群众打成一片,认真倾听群众意见,虚心向群众学习。

(二)坚持实事求是的作风

周恩来认为实事求是既是作风问题,也是思想方法问题。他提倡求真务实,反对空头政治,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提出政治挂帅要挂到业务上去。在领导我国各项建设事业中,他提出了“说真话,鼓真劲,做实事,抓实效”的12字箴言。这是他一生勤政为民的切身体验和真实写照,是对实事求是作风的创造性应用和理论总结。他在领导政府工作中一贯强调一切从国情出发,建设规模与国力相适应。1956年,周恩来根据中国基本国情明确指出:“绝不要提出提早完成工业化的口号。冷静地算一算,确实不能提。工业建设可以加快,但不能说工业化提早完成。”“各部门订计划,不管是十二年远景计划,还是今明两年的年度计划,都要实事求是。”

周恩来坚持在做出任何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决策时都要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要深入调查研究,反复论证,不能够违背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如20世纪五十年代长江频繁发大水,是否上马三峡工程成为当时争论的热点之一, 许多人都希望三峡工程能迅速上马。1958年周恩来具体领导了这项工程,他带领一批科学家和国家计委、水利部、湖北、武汉负责人进行了实地调查,他综合考虑各方面的意见后认为“理想总是要实现的,但是要经过一个历史时期,不能急,不能随便搞。”周恩来本着实事求是精神做出三峡工程暂缓上马的决策,历史证明是一个科学正确的决策,在当时“大跃进”年代尤显可贵。

(三)发扬民主和谦虚谨慎的作风

周恩来是中共党内坚持民主作风的典范。在领导各项工作中他总是坚持集思广益,民主协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他认为协商是贯彻民主集中制的有效方法,既充分发扬民主,又避免了只强调少数服从多数可能发生的简单化、形式主义倾向。因此,“我们要吸收不同意见的人在一起,要善于和这些人一起协商,团结他们。”周恩来总是在认真听取各方面意见,经过缜密思考后再做决策。如当年治理淮河过程中,河南、安徽、江苏各省从本省利益出发提出不同的意见,他多次邀集各地负责人开会,听取他们的不同意见,最后做出打破省界,上中下游的利益兼顾,蓄泄并重的治理方案,使淮河治理工程顺利进展。

周恩来一生谦虚谨慎,埋头苦干,他反对宣传和突出他个人,从不争权夺利。新中国成立后,有人提议在周恩来出生地江苏淮安重新修缮老家的房子供人参观,他严厉地批评和制止了这一行为。当他得知延安地方政府要把他当年住过的窑洞开放展出时,立即要求停止开放。周恩来始终认为党是一个集体,是有组织的。他非常善于在领导集体中找到自己的恰当位置,完成好组织安排的工作。1964年,周恩来在指导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创作和排练中,强调要突出毛泽东的领导作用,不同意把他的名字放到作品中。

(四)艰苦朴素和廉洁从政的作风

周恩来一生始终坚持着勤俭节约和艰苦朴素的作风。他是党内严格自律,廉洁奉公的楷模,对自己、对亲属、部下要求都很严格,坚决反对任何贪污腐化行为。20世纪50年代,家乡干部来京带来的土特产,周恩来坚决不收,一律要求退回去。为防止一些亲友企图以他的名义谋取私利,周恩来曾专门定下了“十条家规”。20世纪70年代初的一个晚上,周恩来在杭州结束了当天的外事工作后,自费请身边工作人员在楼外楼吃饭。饭后三次让身边工作人员补齐了餐费,成为其廉洁自律的一段佳话。

周恩来在任总理期间,考虑到国家财政经济困难一直不同意兴建新的办公楼,也不许大规模修繕旧的办公室和会议室。1956年底,工作人员趁他外出对西花厅进行了保护性维修,他回京一进门就要求撤掉了新添置的家具和陈设。事后还在国务院会议上作了三次检讨,告诫副总理和部长们千万不要重复自己的错误。他经常在国务院的会议上告诫大家要经常警惕和反对“贪大”“铺张”,讲求“排场”的思想作风。他主张党的干部对物质生活的要求应该知足常乐,应该把整个身心放在共产主义事业上。“这样,我们的政治责任感就会加强,精神境界就会高尚。”

三、周恩来勤政为民思想和优秀作风的当代启示

周恩来勤政为民的崇高精神风范及其所反映出的优秀工作作风,对新时代我们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搞好干部队伍建设,建设服务型政府仍有重要的现实启示意义。

首先,我们要向周恩来学习,永远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为人民服务不仅是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周恩来多次明确提出:我们的国家是人民的国家,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人民的”。周恩来将人民是否满意作为政府一切行政活动的最终评价标准,他要求领导干部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做一名合格的服务者。他认为确立和坚守为人民服务宗旨,不是空洞的、抽象的原则,而是要脚踏实地为人民做好事,做实事,真心实意地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取利益。今天学习周恩来的勤政为民的崇高精神风范,就要永远坚持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我们要积极传承周恩来勤政为民的崇高精神,努力使其在新的时代得到新的发扬光大。

其次,我们要像周恩来那样,坚持权为民所用,尽职尽责地做好本职工作。努力推进现代化建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是政府最基本的职能,也是勤政为民最主要内容。周恩来始终把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求、搞好国民经济建设作为政府工作的中心任务。自20世纪50年代起,周恩来先后多次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个宏伟目标,他呕心沥血,夜以继日地努力工作,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新时代我们要像周恩来那样,坚持权为民所用,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地做好自己的本岗工作,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自己的一切。全党全国人民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下,为加快国民经济发展,提高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而努力奋斗。

再次,我们要弘扬周恩来的优秀作风,坚持心为民所系,深入基层为群众排忧解难。学习周恩来勤政为民的崇高精神风范,就要坚持心为民所系,经常深入基层访贫问苦,及时为老百姓排忧解难。要急人民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关心民众的疾苦,尽力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周恩来在这方面做出了表率,当他听说北京市公交车在早晚上下班时段特别拥挤,亲自挤上公交车调查。为了建立群众与政府之间信息沟通的渠道,他还指示设立了人民来访接待室,并亲自处理了一批人民来信。他一直将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作为政府要事来抓,他的崇高思想品格值得我们在新时代大力弘扬。各级领导干部皆应以周恩来为榜样,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努力解决和满足人民的需求。要把党和人民交付的工作干好,就要像周恩来那样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善于群策群力,这是我们取得工作成效的关键。

周恩来的勤政为民精神和优秀工作作风,感召和哺育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激励着我们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征程上奋勇前进。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要像周恩来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坚持勤政为民,密切联系群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继续砥砺前行。

【参考文献】

[1]《周恩来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版。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

[3]高振普著《周恩来卫士回忆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4]刘万兴:“周恩来是如何下基层的”,《党风与廉政》,1997年第7期。

[5]曹应旺著《周恩来的智慧》,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

[6]马永顺、毛国强著《人民公仆周恩来》,解放军出版社1991年版。

[7]理查德·尼克松著,施燕华等译《领袖们》,海南出版社2008年版。

【基金项目】津市哲学社会科学 “用好红色资源 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红色血脉”“揭榜挂帅”重点课题项目(项目号TJHSZY22-01)。

【作者简介】徐行(1960—),男,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周恩来研究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危春勇

猜你喜欢

领导群众工作
多让群众咧嘴笑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不工作,爽飞了?
2016重要领导变更
领导致辞
选工作
不能比领导帅
领导去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