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道综合题看高考地理试题的特点和启示
——以2022年全国乙卷第37题为例
2023-04-13李司
李 司
(甘肃省玉门市第一中学)
一、原题呈现
(2022年全国乙卷,37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影响海岸线位置的因素,既有全球尺度因素,如海平面升降,又有区域尺度因素,如泥沙沉积、地壳运动、人类活动等导致的陆面升降。最新研究表明,冰盖消融形成的消融区内,冰盖重力导致的岩层形变缓慢恢复,持续影响着该范围的海岸线位置。距今约1.8万年,北美冰盖开始消融,形成广大消融区。图1显示甲(位于太平洋北岸阿拉斯加的基岩海岸区)、乙(位于墨西哥湾密西西比河的河口三角洲)两站监测的海平面的相对变化。海平面的相对变化是陆面和海平面共同变化的结果。
图1
(1)分别指出冰盖消融导致的海平面、消融区陆面的垂直变化,并说明两者共同导致的海岸线水平变化方向。
(2)根据地理位置,分析甲站陆面垂直变化的原因。
(3)说明导致乙站所在区域海岸线变化的主要人为影响方式。
(4)分析甲站区域与乙站区域海岸线水平变化的方向和幅度的差异。
二、试题特点
1.试题情境新颖,具有全球视野,贯穿人地协调观
本试题选择影响海岸线位置的因素创设情境,从全球尺度和区域尺度探讨问题。全球尺度的气候变化是全世界关注的热门话题,也是影响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高考试题中创设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新情境,提高考生对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气候变化的关注度,认识到人类活动影响着全球的气候变化,而气候变化也会反作用于人类,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试题关注海岸线的变化,海岸线变化既是自然发生的过程,也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从全球尺度看它与气候变化不可分离,从区域尺度看与人类活动相互关联,甚至人类的影响会加速海岸线的强烈变化,这些变化使地理学习和研究的视野从区域走向全球,也引导学生从更加广阔的视野思考人类与环境之间未来命运的变化。思考人地关系如何演化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要遵循人地协调的观念,并将此深深根植于我们生存和发展的认知观念中。所以,本题的实质是在全球视野下,将人地协调观贯穿于始末,并在潜移默化之中将考生引入地理学习的起点。
2.试题图文并茂,秉持地理特色,凸显核心素养
地理试题的设置往往注重图文信息的相互搭配,本题通过精炼的文字说明和简明的图像绘制呈现给考生熟悉的地理试题,体现着地理试题命制的一贯风格。地理学科的显著特征是区域性和综合性,该题考查甲乙两个不同区域海岸线变化的特征及其原因,将素养的考查放置于具体的区域中,区域成为考查的载体和承载问题的“基地”,具体的区域使问题更加真实,解决实际问题是考查的本质要求。问题的解决需要综合时空尺度、要素因子,综合性说明问题产生于复杂的环境当中,需要多角度、多层次、多要素考虑,强调综合分析问题的重要性,秉持着地理特色,具有浓厚的地理味道。核心素养是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本题中通过辨识甲乙两个区域的地理位置落实区域认知的考查;通过全球尺度的气候变化和区域尺度的要素影响,从时空综合、要素综合的角度落实综合思维的考查;通过情境的创设和问题的考查,将人地协调观渗透进考生的认知观念中,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利用正确的价值观念处理问题,充分凸显核心素养考查的学科要求。
3.试题设问巧妙,着力创新意识,强调思维进阶
本题设置了四个问题,第一问由三个具体的小问题构成,考查基础性知识,检测学生对课本原理性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快速获取、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这一问为后面问题的进阶奠定了基础,做好铺垫。第二问主要侧重自然原因的分析,考查知识的综合性、应用性。通过图表分析判断甲站海平面的变化趋势,由此判断出陆面的垂直变化,然后结合甲站的地理位置和材料提供的关键信息综合分析陆面变化的原因,需要从多个角度综合考虑,同时,每个角度的分析都需要对所学知识进行迁移应用。第三问主要侧重对人文原因的分析,重点考查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本问突出人类活动对海岸线变化的影响,突破了以往主要从全球尺度着手对气候变化进行分析,强调了人类活动的很多方面都影响着地理环境,人类与地理环境是统一辩证的矛盾体,息息相关、不可分离,由此说明人地协调观的重要性和实施的紧迫性。第四问考查空间定位的能力,同时突破了对传统思维的考查,制造了图像变化和实际分析的矛盾,需要学生具有大胆的创新意识、批判性地理解问题,真正体现出了地理思维的进阶考查。
三、试题解析
1.注重知识迁移,材料分析;突出综合考虑,分类探讨
第(1)问“分别指出冰盖消融导致的海平面、消融区陆面的垂直变化”,根据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中所学知识可以判断,冰盖消融进入海洋,会使海平面升高。根据试题材料“冰盖消融形成的消融区内,冰盖重力导致的岩层形变缓慢恢复”说明消融区内的陆面在没有冰盖的重力作用下,其原来受重力形变的部分会缓慢恢复原来的形态,即缓慢升高。“说明两者共同导致的海岸线水平变化方向”,冰盖消融海平面升高,海岸线向陆地方向推移,消融区陆面的垂直升高使海平面相对下降,使海岸线向海洋方向推移,所以在两者的共同作用下,需要综合考虑,分类探讨,当海平面上升超过陆面抬升时,海岸线向陆地方向推移;当陆面抬升超过海平面上升时,海岸线向海洋方向推移。在第(1)问解答过程中,用到了教材中学过的知识;也需要对照试题材料,快速找准信息,理解信息的涵义;同时运用到综合考虑问题、分类探讨问题的思维方式。
2.落实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的考查
第(2)问“根据地理位置,分析甲站陆面垂直变化的原因”。根据材料甲站的地理位置“位于太平洋北岸阿拉斯加的基岩海岸区”可知甲站位于北半球高纬度,南临太平洋。然后依据图1中甲站海平面变化图可知,甲站的海平面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说明甲站的陆面垂直抬升超过海平面的上升,现在需要分析陆面抬升的原因。根据材料“泥沙沉积、地壳运动、人类活动等导致的陆面升降”和“冰盖消融形成的消融区内,冰盖重力导致的岩层形变缓慢恢复”进行综合思考,甲站位于北半球高纬度冰盖消融区内,属于基岩海岸,冰期冰盖覆盖时,岩层受到冰盖的压力使陆面下沉,后来随着人类活动导致的全球尺度的气候变暖,冰盖开始加速消融,消融后岩层形变缓慢恢复,陆面抬升;甲站位于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处,地壳运动活跃,甲站地壳抬升,陆面升高。
3.突破传统认知,强调创新思维能力
第(3)问“说明导致乙站所在区域海岸线变化的主要人为影响方式”,首先根据材料明确乙站的地理位置,“位于墨西哥湾密西西比河的河口三角洲”说明乙站位于北半球低纬度,南邻墨西哥湾,地处密西西比河河口三角洲。其次根据图1中乙站海平面变化图可知乙站的海平面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说明乙站海平面的上升超过陆面抬升。最后思考导致这种结果形成的主要人为影响方式,结合材料“影响海岸线位置的因素,既有全球尺度因素,如海平面升降,又有区域尺度因素,如泥沙沉积、地壳运动、人类活动等导致的陆面升降”分析,其主要的人为影响方式为人类生产生活使用大量矿物燃料,产生了大量的温室气体,导致全球尺度的气候变暖,引起冰盖融化,海平面升高;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导致植被破坏,植被吸收温室气体的能力下降;人类活动还可以影响泥沙沉积,因为乙站位于密西西比河河口三角洲,通过河流中上游修建水库等开发利用方式使到达河口三角洲的泥沙量减少,陆面抬升变缓,最终海平面升高超过陆面抬升。
4.回归空间定位能力,凸显批判性思维,要求思维进阶发展
第(4)问“分析甲站区域与乙站区域海岸线水平变化的方向和幅度的差异”,根据图1中甲站海平面变化图可知甲站的海平面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说明甲站区域海平面向海洋方向推移,即向南推移,虽然甲站的海平面水位下降了0.6 m,下降幅度较大,但甲站为基岩海域,海岸比较陡峭,在水平方向上并没有大面积陆地裸露,所以甲站海岸线水平变化幅度小;由图1中乙站海平面变化图可知乙站的海平面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说明乙站区域海平面向陆地方向推移,即向北推移,虽然乙站的海平面水位上升了0.4 m,相较甲站上升幅度较小,但乙站位于河口三角洲区域,地势比较平缓,在水平方向上就会有大面积陆地被海水淹没,所以乙站海岸线水平变化幅度大。
四、试题启示
1.落实纲领性文件基本要求,夯实必备知识和解题方法
高考试题的解答需要基本的知识和解题方法,而这些知识和方法都是依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通过学习教材,最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习得到的。所以,要深刻理解和掌握这些必备的知识和方法,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依据《课程标准》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落实教学内容,然后通过知识迁移应用和巩固强化训练提升学生对知识掌握的能力。同时,在复习备考过程中,要依据《课程标准》抓住学习的重点,突破学习的难点,扎实巩固学生掌握重难点内容需要的必备知识和解题方法,通过不断评价反馈纠正学生学习的问题,运用思维导图逐渐完善核心知识体系的建构,通过不断训练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信心。例如,第(1)问中“指出冰盖消融导致的海平面消融区陆面的垂直变化”,就直接考查了教材基本知识。而第(2)问和第(3)问是在深度解析试题材料的基础上,运用依据《课程标准》学习教材获得的重难点知识进行解答。可见,不论什么问题,最终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都要运用到基本的知识和相关的方法,都需要对《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知识具有深刻的理解,对其要求的基本方法与能力进行灵活的运用,所以,依据《课程标准》夯实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掌握必备知识与解题方法才能行稳致远。
2.基于复杂的真实情境提升学生解决结构不良问题的关键能力
高考试题创设复杂的真实情境,需要通过解构情境,分析结构不良问题,运用地理关键能力进行解答。地理问题解答的关键能力主要包括: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即通过阅读图文材料和问题,准确全面地获取其中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深入加工;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即针对问题的需要把所学习过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等调动出来解答问题;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即将思考得出的结论结合材料,利用材料,用地理术语准确地表述出来;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即运用已知的地理原理、规律等判断、归纳、演绎、比较、概括未知的结论和不明确的地理问题,熟练掌握和运用这些关键能力才能提高解答地理问题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例如,第(2)问“根据地理位置,分析甲站陆面垂直变化的原因”,需要根据材料“位于太平洋北岸阿拉斯加的基岩海岸区”说明其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根据图1甲站分析海岸线如何变化,据此判断陆面的变化特点,这些都是对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的具体表现。陆面变化的原因,需要在结合所给材料的情况下,迁移应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地理原理、地理规律逐一分析全球气候变化、泥沙沉积、地壳运动和人类活动等具体信息对陆面的影响,这即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的表现。通过综合分析,最终准确地表述出来,即用到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3.注重课堂教学走向深度学习,着力落实核心素养深度培养
在区域认知方面,高考试题往往以不同类型的区域为载体,从区域特征、区域关联和区域发展的视角,对不同时空背景下的区域地理事象进行分析,培养学生从区域的视角认识地理环境的能力,树立因地制宜促进区域发展的观念。在综合思维方面,高考试题重视对地理过程与地理联系的考查,要求学生能够把握地理事物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运用学科的思维方法和逻辑结构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恰当的推理,着重考查学生对地理学“尺度—结构—时间—过程—机理”这一逻辑思维脉络的理解和掌握。这需要学生基于不同要素、不同尺度及发展演化过程,对区域地理环境与人地关系进行全面、系统、动态的分析,形成综合分析问题的核心素养。在地理实践力方面,地理试题既有真实的生活实践情境,也有复杂的学习探索情境,试题往往借助于图表信息和复杂的地理信息,考查学生实施地理调查活动的能力,这需要学生在准确理解与熟练掌握学科主干知识的前提下,合理运用学科的基本规律与原理、科学的思维范式与方法,主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人地协调观方面,地理试题的设计将这种观念贯穿始末,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就是树立这种观念的过程,这也是地理试题落实“立德树人”的主要途径。同时,除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落实地理核心素养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例如,第37题在问题解答过程中,考查了地理位置确定的区域认知能力;多要素、不同空间尺度的综合思维;基于人类活动方式影响下的地理实践力等;还突破了学生“气候变暖必然导致海平面上升”的思维定式,考查学生的创新思维;甲站海平面降幅大,但水平方向移动幅度小的批判性思维。这些核心素养和不同思维的培养,都强调让课堂教学走向深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