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人坐高铁“走红”,让善意弥补信息鸿沟
2023-04-12
最近一位短视频博主“小张”引起大家关注。如何坐高铁、如何坐公交、如何去医院看病……她将很多看似简单的生活常识拍成科普视频,火爆出圈,更是被网友戏称为“社会生存学顶流”。
不少人抱着“这也要教”的疑问点进小张的视频,却看到评论区温暖有爱:“因为真的有很多人没有坐过地铁,他们真的很怕露怯。”“这个视频真的太及时了,我没有坐过高铁,但是下个月我要一個人回老家了。”
博主小张表示,不是每个人一出生就生活在城市里,从小就有坐高铁和飞机的机会,作为一名“稍微年长”的朋友,她希望能给初入城市生活的朋友做一些经验科普。“我的视频也许不能百分之百教会大家,但我想传递一个观念,遇到任何没接触过的事情都不要害怕。”
“万一有人需要呢?”
小张名叫张梦真,今年28岁,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人。法语专业毕业的她,平时就喜欢拍视频记录生活点滴。春节期间,小张看到一个网友发视频说自己长这么大还不会坐高铁和飞机,于是小张留言说下次给她拍乘坐的视频。
1月26日,小张发布了《如何如何》系列的第一条视频“第一次去高铁站如何坐高铁”。视频中,小张在家乡的高铁站广场上边走边说,“虽然感觉好像没有人会要看这个,但是万一呢?万一有人需要呢?”
小张边进站,边介绍高铁站的售票区、取票区。进站后,她又演示了如何过安检、如何取纸质车票和报销凭证、如何查看车次信息等。
上车后,小张演示了如何根据自己的车票找到对应的座位。视频最后,小张说:“如果你觉得我有任何没讲清楚的地方,都可以问,会有很多好心人告诉你怎么解决的。”
结果,小张的“万一”真的被人所需要,这条生活常识类教程视频击中了一部分初入社会的年轻人“社恐”的心,开始迅速走红。
之后,小张又推出了一系列《如何如何》教程视频,如教人如何去医院看病、坐公交、坐飞机、去朋友家做客……而这些短视频也收获了很多人的关注。有网友给小张留言,称自己在北京工作,妈妈之前从来没离开过县城,最近要来北京看望她,她就让妈妈看了好几遍小张的“如何坐高铁”视频。“她妈妈看后说心里没那么忐忑了。女孩妈妈安全到达北京后,女孩还给我发私信,说特别感谢我。”小张说。而这也成为她持续为大家拍摄生活类科普视频的动力。
此外,一些网友也会留言提供一些建议,比如希望能把视频字幕调大一些,给父母看;或是希望下一期出个如何在邮局寄快递的视频等等。
这些“要求”都被小张一一记下,对于接下来的视频内容,她也有了更明确的规划。她表示,“如果没有子女帮助,年纪大的人要如何学习不断变化的‘生活常识’?我的粉丝中有不少中老年人,他们正在慢慢适应快速发展的互联网,他们或许不知道如何用手机下单寄快递、点外卖,我想在之后的视频中加一些父母关心的问题进行解答。”
“我们以为的‘日常’,可能是另一些人还未经历的生活。在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帮助每一个人缩小信息差,才是互联网的作用体现。助人助己,何乐不为?”小张说道,“未来将持续输出更多有意义的作品,希望能帮助更多人。”
让善意弥补信息鸿沟
随着小张出圈,越来越多的网友加入了免费教学的行列。在视频下方,他们补充着小张没涉及的知识点,或是回答别人的提问。“高铁车厢间是相通的,上错车厢也不用慌”“许多医院都有导诊,一般会穿颜色鲜亮的背心”……还有网友表示,以后在公共场合遇到寻求帮助的人会主动出手,让《如何如何》系列从线上发展到线下。
如今,社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乡、地区间差异显著缩小,交通更加便利,信息更易获取。但同时在日新月异的快节奏下,很多信息被裹挟着归为“应该知道”的常识,尤其在一些网络社交媒体的热点留言区,似乎人人都见多识广,走遍世界,有网友戏称这种网络信息营造的幻象是“人均985”“人均百万年薪”。然而走出“信息茧房”,你会发现,在真实的世界里,仍然有许多人没有坐过高铁,没有坐过飞机,没有出过国。每个人的成长环境、生活经历迥异,面对书本和日常经验外的生活“考题”、知识盲点,无论是试图迈出人生“第一步”的年轻人、还是难以跟上技术更迭的老年人,都会感到忐忑不安。
有数据显示,目前在我国,仍有数亿人没有乘坐过飞机,有3700多万15岁以上的人不识字。这意味着,一些人的习以为常,可能是另一些人从未有过的经历。小张发布的视频,不仅教会相关人群一些基本的社会生存技能,也在深层次上呵护了他们的尊严。常识是一种不容忽视的力量,每个人都可能有常识的盲区,也都有学习的需求。
一些看上去“不用教”的知识技能科普之所以一点都不多余,是因为它们的出现帮助许多人免去了“第一次”的尴尬和困境、无助和迷茫。
其实,“知识爆炸”“信息爆炸”在迅速扩张认知边界的同时,也在某种意义上让人们的知识短板加速显露出来。一直在大城市生活学习的人,去到农村可能很难分清楚狗尾巴草和谷穗的区别;习惯了喝粥吃早茶,第一次吃四川火锅在选蘸料上可能会有些迷茫;从未出过国的人第一次坐上其他国家的高铁,也许会有些手足无措……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自己触及不到的事项,也正因如此,不论自己还是看到他人在日常生活中遭遇类似微妙的瞬间时,不妨多一份坦然、多一份理解。
日益提速的互联网发展背后,是对“人”的愈发关注。
当经典图书《十万个为什么》转身拥有短视频生动的讲述和演绎,当退休教师杨维云奶奶在直播间笑盈盈地教成年人识字,当适老化改造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的困难,我们不难从中感受到“努力让发展成果惠及每一个人”这一信息化社会建设不变的价值旨归。
有人说,互联网像一片宽广的海洋,在潮起潮落之间将共同、丰富、醇厚的情感浸入人们的生活。在网上“冲浪”总会碰到风高浪急的情况,但冲浪者始终没有放弃对如何更好驾驭这片海域的思考和探索。这个开放性的问题或许没有唯一的答案,但让互联网在向上向善中“看到”更多人、“点亮”更多人,无疑是需要牢牢扣住的解题思路。
不带偏见的解答,举手之劳的帮助,来自普通人的善意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弥合着看不见的信息鸿沟,像一盏盏明灯,温暖人心,给予力量。同时,这些视频也在提醒我们,这个世界需要帮助的人,仍然很多。
摘自微信公众号“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