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样的时间里,打造不同的人生
2023-04-12张桂姗
张桂姗
对于时间管理,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是要学会管理和分配自己的时间,让生活变得更加丰富;第二种是所有人的时间是一样的,一天只有24小时,所以时间是不可管理的,要学会的是管理那些我们可以掌控的事务。
面对这两种说法,笔者更倾向第二种观点,有时候看似和我们有关的事务,未必一定需要我们亲力亲为。所以在我们被繁杂的生活琐事包围时,仔细思考一下,哪些事可以不需要我。我们可以回忆一下有没有过这样的情况:不知道先学习哪些科目,特别是面对突如其来的一堆任务时,不知道该如何下手,或者因为顾虑其他事情,而无法集中精力来应對当下的事情。以上是我们在安排事务时常见的小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也很简单,那就是给自己的日程表进行重要级排序,排序时可以通过两个维度——重要和紧急来确认事务的优先级别,从而思考如何管理我们的事务。
1.一级优先级:重要且紧急
这个级别包含的事务有一定的时间紧迫性,同时对我们个人而言无法回避,需要我们亲自完成,例如线上考试或将要交的作业等。所以在面对这一类事务时,我们必须优先处理和解决。
2.二级优先级:重要不紧急
这一级别的事务不具有时间紧迫性,但是它具有重大影响,例如大后天的家长会、一个月后的考试等。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未雨绸缪,提前将这些重要不紧急的事务按部就班地高效完成。对于这些事务,我们要预留弹性时间,不要让它们因为拖延而变成重要且紧急的事务,因为我们无法保证在完成它们的时候不会出现意外。
3.三级优先级:紧急不重要
紧急的事务经常会让我们产生一定的压力,所以我们在面对这类事务时,经常会误将本来没那么重要的事务看得很重要,例如快递的签收、突如其来的电话等。这一类事务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导致很多人因为这一类事务花费太多的时间,或者干扰了自己当前的重要活动。这时候,我们需要理性思考,这件事我是否一定要亲自参与,或者对此类事务提前预设,提前请求他人帮忙解决这些事务。
4.四级优先级:不重要不紧急
这类事务大多都是生活中琐碎的杂事,没有时间紧迫性,没有任何的重要性,面对这些可有可无的事务时,我们可以选择放弃或者置后。看似这类事务的处理最为简单,但有时也会有很多人无法处理,因为有些时候我们在生活中学不会拒绝。当他人约你一起打游戏,一起逛街,甚至是一起上厕所这种耗时很短的小事时,我们有时会意志坚定地拒绝,但有时会选择顺从他人的意愿。游戏可能不会轻易结束,逛街可能也不会有时间限制,而陪同他人上厕所虽然不会浪费大量的时间,但是会打断我们当下的思路。等我们完成这些事务重新开始学习时,又要花费更多的时间进入状态。
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事务的时候,可以将它们按照以上方式进行排序,知道了事情的轻重缓急,才能更好地计划我们的生活。
制定有效的计划表
除了以上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管理好生活中的事务,有些同学还会需要其他方法来提高完成事务的效率。
制定计划表就是一个很好且基础的方法。我们经常在网上或者书里看到学霸分享学习方法,在学习过程中给自己制定一个完美的学习计划,细节到几点起床、几点吃饭、几点学习什么课程。很多同学为了提高成绩,开始模仿学霸的计划表,却发现经常不能按照计划表上的时间开始或结束一项事务。时间被拖延后,很少有同学能继续按照计划表安排学习任务。其实,我们最终关注的应该是学习的内容,而不是严苛的时间段。
这种计划就是无效计划,我们难免会因为某些原因中止我们当下的学习,计划被打乱也就不利于我们继续参考计划表学习。那我们还需要制定计划表吗?答案是肯定的,只是我们要改变制定计划表的方法,我们可以梳理每天的事务,进行分类排序,然后按照一天的时间维度进行划分,在这个过程中给予自己充足的弹性时间。例如,笔者在制定计划表的时候,不会精确到几点几分,而是我要完成哪些事务,然后在完成的事务后面打钩,给自己的时间留有一定的自由度。同时,我们可以借助外界力量来相互监督,比如学习小组成员之间相互打卡一天的任务完成度。在这个过程中,每一项事务的完成和打钩都是对自己学习过程的肯定和支持,在完成事务的同时提高我们的成就感。
改变认知
改变认知也是帮助同学们摆脱拖延症的方法之一。
1.不要找借口
你有没有听过这样的借口:我明天更有状态学习、我在压力下工作更出色、还剩下很多时间、我今晚几个小时就能做完等。类似的借口还有很多,在日常生活中这些借口也很常见,但是面对这些借口,我们要清晰地认识到目前的感觉是错误的。有时候感觉累了确实需要休息一下,这时候我们就可以用番茄工作法,每工作25分钟,休息5分钟。我们需要看到在客观现实中我们学了多少,学了多久,而不要跟着感觉走。当然这个时间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可以根据我们个体的情况而定,如果你能够静下心坐得更久,可以适当加长学习的时间。另外,负面情绪不等于不合适,让我们产生负面情绪的原因有许多,我们不应该把负面情绪全部归因于“不适合”上。
2.打消不实际的幻想
打消一切不实际的幻想。事情不会自行解决,所以现在就准备开始行动吧!可能开始的时候会有些许困难,但是等到真正行动的时候反而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样难度高。
计划是将来的行为,我们通常会因为不用马上行动而释然,为未来的良好计划而开心。也有些同学会出现虽然没开始学习,但等待的过程中已经开始疲惫的情况。这类同学建议直接开始行动,拒绝自我内耗,行动开始时内耗也会随之减轻。
3.过程重于结果
我们常常会有一些完美主义,比如今天的计划没有完成,那么我就是失败的,后面的计划我都完成不了,干脆放弃吧。再比如说因为考试没考好而难过这件事,要学会改变我们的认知,考试不单纯是为了分数和名次,而是对我们上一个阶段的学习进行总结,成绩的好坏已经成为过去式,过去无法挽回,未来却是可以改变的。我们需要的是在后期想办法弥补,而不是沉溺于过去。
我们的人生亦是如此,不能仅依靠几次人生转折点就决定整个人生。我们需要通过点滴的过程来丰富我们的人生,在同样的时间里,用我们的方式去打造不同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