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碳”目标下房企参与绿色建筑的动因及政策研究

2023-04-12熊琳

中国集体经济 2023年9期
关键词:绿色金融双碳绿色建筑

熊琳

摘要:在“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背景下,房地产企业积极参与绿色建筑、倡导节能减排、绿色低碳运营和践行ESG管理理念是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当前,各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也十分关注绿色金融政策、绿色财税政策在支持绿色建筑过程中的有效落地实践。文章通过对房企参与绿色建筑的理论意义及现实动因分析,结合目前我国金融、财税政策在房地产企业参与绿色建筑实践中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案例探讨,并提出对绿色金融、财税政策的未来展望与优化建议。

关键词:双碳目标;绿色建筑;绿色金融;绿色财税

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对全世界生态发展做出的郑重承诺,是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部署。在2020年的“十四五”规划中,也提到了绿色的循环经济,建设的发展离不开实施“绿色、低碳”的理念。建筑行业的碳排放量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所以建筑行业碳减排或中和发展速度将直接影响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实现效果。在绿色建筑生命周期中能够全方位地改善建筑的性能,因此推动绿色材料、运维和施工的全面发展,是建设行业实现“双碳”的必然选择。

一、房地产企业参与绿色建筑的理论研究、现实动因和意义

(一)理论研究

“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经济发展方式,其本质就是开发清洁能源、追求绿色 GDP;以低碳的经济和低碳的生活方式来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探索一条通往绿色文明的新道路,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领域关于绿色低碳的经济行为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

1. ESG责任投资理论

公司面对的不仅是股东,还有客户、员工、供应商、金融机构、竞争者、政府等,这些因素构成了公司的利益相关者。公司的实质是各方当事人之间的合同关系,其最终目的在于保护各方的利益。公司社会责任是将经济、伦理、社会、环境等方面统一的制度,各利益相关方在此基础上享有各自的位置与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参与到公司的运营活动中,与各相关方一起实现公司的社会价值。公司在确定和实施过程中,要从公司的社会责任、利益相关方的认识和实施来提高公司的经营业绩,从而使其经济效益和社会责任感达到协调一致。社会责任投资理论区别于传统金融投资理论的关键在于,其更关注满足利益相关者的各种需求,满足企业社会责任并基于ESG信息(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信息)条件的企业利润最大化。

2. 信号传递理论

将信号传导理论引入现代资本结构的研究的是罗斯、塔尔莫等人从多个方面进行了拓展。在信号传导理论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增加公司债务比率、将公司经营情况改善的信息传达给社会大众,增强社会对公司发展的信心,进而提升公司的价值。基于信号传递理论,房地产企业在绿色建筑领域获得的绿色融资信号将传递给资本市场,并向公众传达企业运营效益良好的信息,增加公眾对企业的信任感和认可度,提高企业整体价值。

3. 优序融资理论

在国内,由于企业自身的资本积累很难提供大量的资本,因此,房地产公司通常会采用外部的债券融资方式来迅速扩大公司的规模,从而提高市场份额。房地产公司在进行债券融资时,主要包括公司债券、中期票据等。在不改变股东结构、分散股东控制权的前提下,通过发行债券来募集大量的资金,可以有效地为公司提供融资。特别是与其他普通国债相比,绿色债券具有更多的优惠、审批更快,更有利于房地产公司的融资。基于融资优序理论,房企在绿色建筑方面获得的绿色金融政策支持,如绿色债券在价格补贴和审批速度优势,能进一步提高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

(二)现实动因

1. 政策及企业战略推动

房企加杠杆规模扩张产生了一系列金融风险和社会风险,政策端“三道红线”的出台、全球新冠疫情及世界经济体贸易摩擦等因素影响导致经济下行,过去高周转高杠杆的模式已经失效,过去两年大批依靠高杠杆模式发展的房企因销售回款不及预期、融资端政策收紧受阻导致资金断裂,企业失信爆雷,房企急需战略调整走可持续健康发展之路。特别是在“碳中和”国家战略的目标下,走低碳绿色建筑的发展路径迎合国家政策的主旋律,从绿色低碳市场寻求发展之道和新的增长赛道。在市场容量有限、发展速度放缓、监管持续加强的情况下,房地产市场进入了白热化的竞争时期。房地产企业要做好基础管理、提高经营质量、响应国家政策、创新发展模式、把握转型机会、提高综合实力、实现规模、效益和风险的平衡稳健发展。

2. 降低融资成本、拓宽渠道、优化债务结构

债务融资可以使企业的融资结构最优化,从而获得更多的利润,但对企业而言却是一柄双刃剑,既获得了巨额的资金,又提高了企业的财务风险。企业在进行债务融资时必须从金融风险的角度出发,准确地认识到融资的风险,采取积极的、正确的方法来预防和规避风险,使企业能够充分发挥资金杠杆的作用,在风险与收益的关系上达到均衡,使企业的资金结构更加合理,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绿色建筑的金融政策是国家战略下主推和倡导的创新融资,享有相配套的审批放松门槛、利率优惠和资金渠道支持的专项利好,房企可充分利用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积极信息创造更好的融资环境。

3. 提高资金效率、提高财务效益、社会及环境效益、股价效益

企业资金流动的过程,即企业的经济活动。资金的筹集、投入、使用、回收,都是资金的量变和价值的积累。管理好用好资金,是实现资金增值、提高经济效益的先决条件和保证。企业的生产和运营需要一定的资金来支持,以保证其正常的生产和运营。因此,要按照企业的经营规模,合理安排融资规模,以确保企业的营运资金能够充分保障企业的正常运作。绿色金融政策带来的直接效果为企业资金使用效率得以提升,通过合理规划绿色贷款降低了融资成本也提高了财务效益。房企在ESG信息披露中积极向资本市场传达了企业履行的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也将收获投资人和资本市场的正向反馈,特别是上市房企的股票市值也会因此获益。

(三)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响应国家节能减排战略目标

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给人类生活造成的影响已经越来越直观反映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建筑垃圾、空气污染、高能耗及不可循环利用的建筑耗材充斥在各大施工工地。节能减排作为国际战略高度被各行各业关注,一方面有政策支持和政府监管,另一方面企业要发展就必须紧跟国家政策步伐,在国家倡导支持的经营范围内开展经济活动企业方可长治久远。

(四)ESG评级及信息披露机制,引导房企关注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从市场角度来看,ESG理念综合环境、社会责任、企业治理三个方面的评价概念。ESG概念最早源于道德投资,直到最近几年,ESG投资的概念才在伦理投资、社会责任投资、绿色金融等领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ESG投资是指通过环境、社会责任、企业治理等综合手段,在财务指标、盈利能力等方面对企业进行全面的评价。通过对ESG业绩的影响,对其进行评估。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ESG投资成为一种新型的投资战略,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机构投资者的重视和认同。

在“三线四档”和“两集中”土地供应政策的影响下,出现了房地产市场的低迷和房地产行业的低迷。与此同时,一些房地产企业因为资金链的问题,陷入债务违约、停工停产、裁员、降薪等困境,也让房地产企业陷入了信贷危机之中,重建企业的品牌形象刻不容缓。在这样的背景下,房地产开发公司逐渐认识到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将 ESG理念融入经营模式、风险管理、决策过程中,是众多房企寻求在新的发展格局中实现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和战略支点,是房企未来持续良好发展的重要基石。通过公开 ESG的相关操作与业绩指标,投资者可以更好地认识到公司的投资价值和可持续发展。

二、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及现有配套政策

(一)绿色建筑不够新颖、多元化,不能适应多层次需求

绿色建筑材料行业资金需求量大,投资周期长,收益低,风险大,常规的资金来源难以满足其发展周期,风险和收益的不平衡,制约了其创新。绿色信贷、绿色债券违约率、损失率等绿色信贷的定价体系还不完善,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绿色信贷的定价体系不完善,这就导致了绿色建筑材料行业的信贷成本降低。在直接筹资上,我国尚未对绿色建材信用进行有效的证券化。因此,我国的私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缺乏与绿色建筑有关的金融产品。由于绿色投入本身成本较高,在增量成本无法匹配到增量收益的前提下,企业参与度和积极性不高。

(二)我国绿色建筑的信息公开制度建设滞后,缺乏完善的信贷制度与融资平台

目前我国的绿色金融发展还面临着一些制约条件,如支持力度不够、政策支持力度不够、财税优惠力度不够等,从而使我国绿色金融的实践动力不强、金融机构和企业参与度不高。綠色金融的发展具有一种内在的公益和利益冲突。现行的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发展绿色金融,但同时也强调了政府的责任和个人的意愿。绿色金融发展涉及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等多方利益,政府引导发展绿色金融,是为了实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然而,绿色金融产业的投资规模较大,投资周期较长,资金回笼速度较慢,这与金融机构、公司的经营目标不符。

(三)绿色潜在需求有待激发、财税金融政策有待优化

目前,我国的绿色金融市场发展的空间非常小,发展水平也不均衡,相应的金融产品品种很少,形式也很陈旧。当前,我国的绿色金融主要集中在绿色信用领域,而绿色金融的融资渠道较为单一,而在其他类型直接融资方式上则比较落后。与国外比较,我国绿色金融产品的创新水平相对较低。比如,在绿色证券市场,业绩评价体系与上市公司的关联更大,只在部分区域进行了试点。而排放交易系统目前还没有建立起一个完整的交易系统,只有七个省份进行了试点,并没有建立起一个统一的排放交易市场。另外,相关政策、人才、中介等方面的问题也十分突出。首先,我国的绿色金融发展缺少相关的财税政策,因此,要实现绿色金融的发展,就需要通过政府的财政资源来撬动民间资本。其次,金融行业具备财务、环保等专业知识的人才短缺。最后,目前国内尚无专门的信用评估机构和信息咨询公司来进行专业的认证,这对绿色金融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障碍。

三、绿色金融及财税政策的优化建议——以某项目为例

笔者参与了湖北省武汉市某城市运营类综合体开发项目(以下简称:目标项目)的前期市场、设计研究及市级低碳示范园区申报工作,目标项目借助绿色、科学、“低碳+智慧”元素,在2021年入选武汉市第一批低碳示范工程试点名单。目标项目总建筑面积130万平方米,以“低碳+智慧”技术,打造面向未来、更便捷、可感知、有温度的生态智慧综合体。项目规划建设3个集中能源站,打造污水源和地源热泵区域集中能源中心。此外,项目基于超级APP、IOC、AI城市界面三大核心技术塑造城市超级大脑,打造智慧绿碳服务、智慧运动健身等12大亮点场景体系,不断探索城市运营的新模式。

2022年3月,湖北省武汉市发布《武汉市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实施方案》(简称“《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用地结构明显优化,初步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体系、流通体系、消费体系,产值达到1000亿元。为助力实现国家“双碳”目标,落实《实施方案》,该项目拟通过创造更优招商条件,对入驻项目园区的企业给予绿色金融及绿色财税优惠政策,吸引优质企业入驻。在如何落实绿色金融及财税政策中,项目有幸参与到湖北省住建厅组织的“关于加快推动绿色金融支持绿色建筑产业发展”的研讨课题,该课题组邀请了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各省市住建局、地方金融监管局、设计研究院和建筑行业、房地产行业代表,目标项目作为房地产行业代表以项目本身在绿色建筑实践中的政策诉求参与到课题研讨中,为湖北省相关绿色政策出台献言献策。结合目标项目的实际诉求,有以下优化建议需要关注。

(一)促进绿色建筑评估成果的价值转化,加大财税政策扶持力度

为了更好地促进绿色建筑的评价和鉴定,政府可以依据评价的成果,对达到“绿色”的建筑进行分类,并在建筑物的醒目部位张贴绿色标志,提高公众对绿色与一般建筑物的区分意识,使绿色建筑由广义的概念逐渐转变为量化与定性的统一。金融机构应注重对绿色建筑的评估,以评估结果为基础,对获得不同级别的绿色建筑进行不同程度的融资支持。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经济刺激政策,其中以税收、财政补贴、信用等为主要手段,对绿色建筑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以下是具体的奖励政策。

税收激励是指在一定程度上,政府可以采取一定措施,减少投资商在从事环保建设时所要缴纳的税款,并给予相应补贴,以提高投资商的收益。税收减免的实质是通过减少税收主体的税收负担,提高纳税人的税收。对我国建设的主要税费有:房地产开发方向调节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契税等。

财政补助是指政府通过财政支出的形式对投资者进行补助,使其直接获得税收的增长,进而促进投资的收益。在建设绿色建筑方面,政府的财政补助主要有两种:一是直接补助,二是补助。财政补助是指政府根据建设规模、对周边环境的贡献以及建成后的效益,对投资商进行直接补助。政府补助的形式主要有一次性补助和分期补助两种。财政贴息是指绿色建筑公司或个人通过银行贷款建设绿色建筑项目,政府将按银行的优惠利率和标准利率的差额予以补贴。《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规定:对符合条件的节能技术研发、生产节能产品、节能技术改造等,由政府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

(二)建立完善的信息公开和流通体系,规范绿色施工的信息披露

当前,我国的建设工程单位对其信息的公开仍有标准不一致、信息不完整等问题。绿色建筑的环境信息公开水平与开发企业要想以一个统一的版本来评价其在实践中的功能,就要尽快完善绿色建筑的信息披露制度。因此,就需要制订绿色建筑实际碳排放量的节能减排数据,用于提升节能减排效果优化空气质量,从而构建涵盖绿色建筑设计、审、验收、运维及评价各环节的信息披露标准体系,以便引入第三方审核机制,并将所披露的信息对利益相关主体及时公开。2020年8月,中国央行发布了《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进一步完善了金融机构的环境信息披露,并按照行业的规定和要求,将资金从一般建筑中准确地转移到绿色建筑领域,为金融机构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融资支持。

(三)推动绿色建筑观念的转变

绿色建筑是一种既能提升使用者实际效用,又能达到节能减排目的的建筑物,其内容既包括环保理念、节能减排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也包括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提高居住条件等方面。构建的建筑应注意节约能耗,要将建筑回归自然,创造出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并具有节约使用成本等优势。在进行项目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地理、社会、人文等方面,充分利用绿色建筑在节能方面的优越性,将 BIM技术、大数据技术、绿色施工技术和绿色建材技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

四、未来展望及建议

首先,创新发展思想。一是深入融入“新城建”,构建绿色建筑及其配套设施信息模型,并与城市信息化平台进行对接,加速绿色建筑建设和工业化发展。二是坚持“绿色建筑+”发展思路;围绕碳达峰和碳中和的远景,逐步引领和带动绿色建筑走高效益、高质量、低消耗、低排放的工业化发展道路。三是发展高品质产业。通过土地、資金等政策扶持,加大园区规模和集聚水平,高起点高标准建设绿色建材园区。

其次,提升企业信息化的应用能力。一是要加大科技的研究和成果的转化。鼓励骨干企业、科研机构等组建“绿色建筑材料”联盟,推动技术创新和推广,增强行业的竞争能力。二是要加快产业的智能化。把工程项目的设计、生产、施工、运营等信息整合到一起,形成一个高效的综合服务平台,使整个行业的信息整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三是提高工业技术人员的质量。强化职业技术人员的信息化管理,建设职业培训基地,强化员工的技术技能,促进专业化、信息化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五、结语

“双碳”目标是未来为实现生态文明而进行的宏伟的战略规划。建筑业及房地产业是我国第二产业中的龙头企业,其“节能”和“减碳”问题将贯穿于全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因此,应积极探讨可行的应对策略,以响应国家“双碳”战略的要求。政府政策端要持续发力给予在高成本绿色低碳道路发展的企业以优惠和帮扶,房地产企业更要在绿色建筑上进行积极尝试,探索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新赛道和业绩增长点。

参考文献:

[1]“双碳”目标下促进房地产行业绿色转型[J].中国房地产,2021,718(17):1.

[2]朱立.“双碳”战略下房地产转型发展的挑战与机遇[J].建筑施工,2022,44(05):1136-1139.

[3]范芸.“双碳”新时代,房地产及物业企业如何行稳致远[J].住宅与房地产,2022(04):46-50.

[4]林诠.一季度把稳增长放在更突出位置[J].中国建材,2022(04):66-70.

[5]黄俊鹏,朱安博,李丹,郭胜.中国房地产业及其产业链碳中和指数研究[J].城乡建设,2022(05):44-48.

(作者单位:武汉兴茂置业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绿色金融双碳绿色建筑
“双碳”目标下企业如何应对碳市场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专访奚国华:中信力争成为国企助力“双碳”目标的旗帜
“双碳”下县城发展新思维
新常态下发展绿色金融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国际绿色债券的发展趋势及我国应对之策
我国绿色金融在发展中如何面对当前的机遇和挑战
绿色金融在石油石化行业的运用研究
绿色建筑煤矸石资源化利用新技术的应用分析
绿色建筑技术节能分类探讨
绿色建筑暖通空调设计的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