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企业资金管理的要点及措施

2023-04-12魏玉喆

中国集体经济 2023年9期
关键词:探析要点措施

魏玉喆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行业间的竞争逐渐进入白热化阶段。资金是企业经营发展的“命脉”,资金管理贯穿了整个经济活动始终。提升资金使用效率不仅迎合了市场发展需求,对于推进企业战略实施也具有重大意义。文章以企业资金管理为基本出发点,详细分析了资金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优化策略,为企业开展资金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探析;企业资金管理;要点;措施

疫情之后,国外和国内经济形势不容乐观,企业面临的环境也变得十分复杂,现阶段很多企业都处于负债经营模式中,除了极少企业使用的是自有资金,多数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都存在借用客户资金、银行资金进行有偿经营的现象。这种模式下一旦出现问题,将会为企业带来较大的财务危机,甚至还会影响企业的公信度,最终损害企业利益。加之很多企业对资金管理重视程度不足,基础工作不到位,资金结构不合理,资金链紧绷现象频繁出现,一些小型企业甚至因为资金管理不当出现了破产和倒闭的现象,这些现象都充分说明在企业经营过程中资金管理的重要性。作为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资金管理是指对资金的流动、结算、调度及运作等方面进行系统化的管理,是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提供资金支持的基础。随着现代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给企业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因此,企业必须明确资金管理的重要性及其要点,以采取科学、可行的措施,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及市 场竞争力。

一、企业实施资金管理的目标及原则

资金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内容,通过对资金的计划、控制、监督、考察能够进一步细化资金管理内容,为企业发展提供助力。资金管理的对象一般情况下分为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两个方面。其中,流动资金包括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应收票据、交易性金融资产等。企业资金管理能实现对企业资金进行有效地集中管理,能提高资金的利用率与企业的运行效益,是企业资金实现增值、保值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实现企业低成本、高效益的一种发展模式。对于企业而言,要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既要保证产品的质量服务,更要求企业正确面对风险。企业通过科学的资金管理,能有效优化资金、资源配置,对提高企业的信用度及树立企业形象具有重要的意义。企业发展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其发展水平能直接反映出社会发展水平。而科学的企业资金管理,是提高企业资金利用率与促进企业发展的关键,对国家的宏观调控与经济增加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一)资金管理的目标

企业实施资金管理最核心的目标就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强化资金的科学配置,为企业经营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资金管理的目标是整个财务体系中的重要构成要素,在整个企业管理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资金管理的原则

根据企业资金管理细则,在企业资金管理过程中需要遵循相关原则,包括如下几个方面:成本效益原则:常常用到的指标包括投资报酬率、资本成本、内含报酬率等,企业在实施资金投入的过程中,需要针对支出和收入进行评估,只有在投资报酬率或内含报酬率大于资本成本的情况下才能进行资金投入,尤其是在投资等经济活动中。

收支平衡原则:在企业的日常经营过程中,资金短缺将导致企业无法正常经营,但是资金剩余会产生资金的闲置成本,同时会影响企业的长期战略规划和发展,因此,在资金管理的过程中需要考量收支平衡的原则,保证资金能够维系正常的经营活动。

合理配置原则:企业的资金是有限的,如何将这些有限的资金合理地分配在企业的各个环节,保证资金结构和比例的稳定性,是资金管理过程中需要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需要考量的指标包括:资产负债率、权益乘数、易变现率等。

1.核定资金

目前,企业在资金管理中应坚持需求和节约相结合的资金核算原则,并针对企业的经营特点与发展情况制定有效、可行的计算方法,以明确企业经营中所需要的资金。对于企业而言,这就是资金管理的重点。对企业资金需求量的控制要点怎样进行明确,是現阶段企业资金管理中的难题。因此,企业必须编制科学、有效、可行的资金需求计划,并严格执行。

2.筹集资金

提高效益、稳定经营及扩大规模是企业经营发展的主要目的, 也只有实现这些目的,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但企业在经营发展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流动资金不足的现象。

3.运作资金

作为资金管理中创造性与实质性最高的内容,运作资金的目的就是以最低的成本实现最大化的利润。而且,企业要实时、及时反映出资金的流量,以明确自身的负债情况及对债务的偿还能力,并根据这些情况选取有效的调整措施,以保证企业所获得的资金能保证灵活周转,从而保证运作资金的安全性。

4.分配资金

对于企业而言,资金分配的合理将影响着其经营与发展。通常情况下,国家政策是企业对资金分配重点关注的内容。随着会计环境与管理机制的不断改革,如何实现企业内部收益的合理分配变得越来越重要。

二、企业实施资金管理的必要性

(一)合理配置资源,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

随着市场环境的变迁,企业实施资金管理不仅迎合了市场发展需求,同时也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与现代管理内容相契合。当前企业财务管理不仅是对资金的收支进行管理,还包括对资金运用轨迹和价值链进行管理,在企业中资金管理能够实现资金集中管控,根据企业各个部门的需求制定预算指标,在保证企业正常运行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降低资金成本,优化企业的资金配置,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

(二)弱化财务风险,提升综合竞争能力

企业的战略是企业发展的总体目标,资金管理是企业战略的载体,能够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是企业战略细化实施过程中最有力的执行体系。企业的管理者能够通过监督和控制银行账户、资金账户的资金,通过实施事前预测、事中监督和事后分析,强化对资金流向的监管,使资金管理流程趋于标准化,这对于识别和规避财务风险而言意义重大。

三、企业资金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无论是上市企业还是中小企业对资金管理都十分重视,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是问题依然不能忽视:

(一)资金利用率较低,没有形成完善的管理体系

第一,现阶段很多企业普遍存在在多个银行开设账户,资金管理较为松散,缺乏统一的管理,运用此种资金管理模式,资金会在多个账户沉淀,势必会造成资金闲置现象发生,导致在日常管理过程中盘活资金难度较大。第二,大多数生产企业日常经营中会频繁地涉及到采购、生产、销售等基础性活动,很容易出现资金“三角债”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三角债”的资金问题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一方面生产企业自身的应收款项容易出现坏账,增加偿债风险;另一方面企业的资金被大量占用,资金周转率下降,企业需要更多的融资去维持日常的运营,对企业自身的生产和经营增加了一定的财务风险。除此之外,企业的领导层可能还存在私自挪用资金的情况,这不仅增加了徇私舞弊的风险,也为财务管理设置了障碍。企业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还是没有建立完善的资金管理体系,导致资金的利用效率低。

(二)全面预算执行力度不足,收支管控能力有限

全面预算是资金管理有效的手段,通过对企业资金的优化配置,达到用最小的资金成本换取最大价值的目的。目前很多企业在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众多问题:第一,现阶段很多企业在预算编制的过程中常用到的方法为增量预算法,这种预算编制方法的优点是编制难度低,但是由于对未知因素考量不够全面,预算数额会受到前期不合理因素的干扰,影响预算数据指标的准确性。

第二,预算执行的过程中没有全员参与,更没有细化分解下达到基层的各个部门,由于各个岗位、人员的指标不够明确,一旦全面预算管理出现问题,部门间的各个岗位之间相互推诿,责任很难界定,导致预算执行问题很难形成准确的指标进行对比。第三,預算执行过程中时常存在超预算的现象,超预算的部分没有遵照相关的流程进行严格的审核,而是本部门内部进行处理,也没有分析超预算的原因,这对于全面预算执行而言是一处“硬伤”。

(三)监督管控手段落后,缺乏绩效策略配合

科学资金监督管理手段是降低风险、解决资金问题的重要方式。资金的监督体现在账目监督、资金使用合规性等方面。现阶段企业在资金监督管理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例如,在账目监督的过程中部分企业存在库存现金不按时清查,应收账款账龄时间长,应收票据没有专人管理等现象。现阶段企业资金监督的方式,还是沿用传统的审计监督方式,通过内部控制、内部审计监督资金的使用情况,没有结合信息化的监督手段。同时,在资金管理的过程中并没有把资金管理的总体目标细化成定量和定性的指标进行考核,资金管理效果和效益很难与员工个人利益挂钩,长此以往员工很难对资金管理进行日常工作侧重,工作积极性不高。

(四)缺乏制度保障,资金管理模式单一

现阶段很多企业在资金管理制度建设方面成果并不乐观,从现状来看有的没有建立制度保证机制,即使部分企业建立了制度体系,但是要么是掺杂在财务制度中,要么就囊括在内部控制制度中。由于缺乏制度保障,导致在日常工作中资金管理没有规矩可守,没有章法可遵。在很多大型企业中资金管理往往采取统收统支的模式。这种管理模式优点是实务操作简单,能够有效杜绝资金的浪费;缺点是资金管理过程中流程较为繁冗,工作效率不高,加之各种复杂的审批流程,降低了资金使用的灵活度,如果这种单一的资金管理模式不能得到改善,将会为资金管理水平的提升带来障碍。

四、优化资金管理的措施

(一)构建资金管理体系,夯实资金管理基础

资金管理包括对营运资金、投资资金和筹集资金的管理。在构建资金管理体系过程中应该从全局的角度出发,综合考量企业内、外部资金环境,制定一系列的资金管理策略。首先,制定“统一管理、分级控制”的资金管理策略,针对企业银行账户资金分散的情况,以企业自身的经济业务为基础,选定与企业经济业务往来密切的一个或者固定几个银行存放资金,改善资金管理松散的局面,减少资金闲置或资金占用情况;其次,强化货币资金、银行账户和应收账款的管理措施。在货币资金管理的过程中要侧重审批制度的应用,确保每一笔资金流向的合理性。在银行账户管理的过程中要根据企业自身经济业务的特点,限定银行账户开设的范围,减少银行开户的数量,后期开展经济业务及时获取银行对账单,录入银行日记账,定期核对银行存款余额,确保账实相符。针对企业的应收账款,要成立应收账款管理小组,建立清欠台账,对账龄周期长的应收账款及时、有效地进行清缴、催款,尽量降低坏账发生的概率。通过这些手段和措施,最大限度地提升资金管理效率,夯实资金管理基础。在我国会计环境和经营体制改革的背景下,企业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加强财务管理对于企业经营体系建设的促进作用。在目前的市场大环境下,企业采取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模式,有的企业往往资金周转不灵,资金使用不足。对企业来说,要实现资本的最大化利用,就必须强化资本的管理,实现资本的合理利用。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张,一些企业将面临资金短缺、周转效率低下等问题。所以,企业财务管理要以生产为起点,使资金能够合理地投入到企业的经营中,以提高企业的资本利用率。企业要建立健全的预算管理体系,对财政开支的经费实行事前和事中控制,确保资金的正常流通。所以,要做到有预算编制,审批,执行;综合的综合预算体系,如控制和考核等。通过系统、全面地反映了企业未来的销售、成本、资金的流入和支出,以便对企业的运营进行有效的组织和协调,达到企业的早期目的。

(二)推行全面预算落地,实施岗位职责分离制度

全面预算的有效落地是资金管理的有效保障。第一,企业以自身的信息化系统为基础,积极引入ERP、财务服务共享中心系统,有助于全面预算数据在信息收集、分析和整理方面实现自动化处理,筛选和对比波动异常的信息,为全面预算顺利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二,从业务链角度对全面预算流程进行梳理,协调企业各个组织之间的关系,在企业内部各部门间逐步实施相互制约、相互均衡、相互监督、相互配合的预算环境,做好预算管理的基础性工作。第三,将全面预算的控制作用最大化。在制定企业预算的过程中会经常受到人为因素的干预,导致最终的预算方案严重脱离实际现状,超预算现象频出,甚至还会导致预算方案根本无法执行,针对这种情况应该设法改变人为控制的局面,从多个角度升级为“制度控制”、“系统控制”,最大限度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这对于全面预算控制而言势在必行。第四,积极实施岗位职责分离制度,通过该制度的实施,明确各个岗位之间的权利和责任,通过界定权责,避免在资金管理的过程中出现各岗位之间相互扯皮的现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资本的运用,企业拥有自主权和企业的所有权。而企业对资本运用是否合理,则会对其盈利状况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必须改变传统的投资理念,建立新的投资理念,强化投资管理,鼓励各部门积极参与到投资管理中来,对投资的合理性进行监督和分析。对投资收入较低的项目,要及时进行清理;对投资效益好的项目,要及时回收,为企业增加流动资金。对企业来说,资本经营要立足于市场,以提高资本利用效率为目的。这主要是因为企业的经营活动要靠资本的流通。因此,要加强对其资本运作的监督,就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管。而对经费的管理,不仅要对经费的使用进行监督,而且要对经费的预算进行有效的监控。加强对基金的监管,以提高基金使用效率。为了提高基金的经营质量和效益,我们需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加强企业内部的各种财务管理制度,防止人为的舞弊、越权等方面的工作,以达到有效的信息化管理。为了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必须把内部审计工作向前推,这样才能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从而达到对财务人员的控制。此外,对企业而言,内部审计的实施及其工作能力的发挥,不仅要重视财务资料、经营业绩的可信度和可信度,还要重视管理层在实施中的贯彻。

(三)强化资金监督和管理,构建贴合的绩效考核机制

强化资金监督和管理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企业可以建立内部审计委员会,发挥内部审计的职能,定期核对资金管理账项、成本费用、预算等内容,及时处理资金违规使用情况,避免企业资金账目混乱,杜绝资金使用违规现象发生;其次,强化信息系统建设,通过深度挖掘信息化系统的功能,强化资金管理模块的作用,借助信息化的平台,通过标准化、程序化的系统流程,提升资金管理水平;最后,制定贴合企业自身资金管理的绩效考核机制。将资金管理内容细化成不同的岗位考核指标单元模块,同时结合激励制度,对资金管理有突出贡献的人员给予一定的现金奖励和晋升机会,同时,在绩效考核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平衡计分卡绩效考核办法,平衡计分卡能够从财务、客户、运营、学习成长四个维度入手,对资金管理内容实施全面考核,权衡利弊,有奖有惩,为企业资金管理的顺利实施提供可能。

(四)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创建多元化的资金管理模式

首先,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不是一个部门、一个单一层面能够完成的,企业应结合内部控制的五个因素,从内部控制环境、信息沟通和交流、内部控制活动、风险评估、监督等方面入手,逐一递进、环环相扣,为内部控制环境的建立提供有效的保障;其次,应该将资金管理制度从其他管理制度中剥离出来,构建独立的、全覆盖的资金管理制度。同时不断完善资金管理制度,制度完善不是越多越好,而是针对性越强越好,通过优化资金管理制度可以更好地约束资金管理日常活动;最后,创新资金管理模式,企业可以根据现阶段资金管理的实际情况,将拨付备用金模式、资金结算中心模式、内部银行模式、财务企业模式等纳入资金管理的过程中,针对企业自身特点以及自身的运营优势,适度地选择合适的资金管理模式,优化资金结构,搭建管控有效的资金平台,解决企业资金管理问题,提高资金运用效率,为企业战略实施提供全方位的资金服务。

五、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明确企业资金管理的重要性、必要性及相关要点,以采取相关的措施,加强对企业的资金管理,从而提高企业资金的利用率与管理水平,对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社会效益及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相对于企业经营发展而言,实施资金管理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从当前的形势来看,由于企业经济业务的特殊性,因此,资金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企业能够不断地整合资源、转变思想和提升管理职能,深度剖析资金管理存在的内在问题,从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入手,将全面预算的控制作用发挥出来,将资金的监督和内部控制措施落到实处,配合绩效考核等多元化的手段,就能从根本上规避资金管理风险,进一步解决企业资金管理问题,更好地将资金管理推向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程新生,侯煜程.RS企业基于供应链营运资金管理的优化研究[J].会计之友,2019(06):69-76.

[2]王竹泉,王苑琢,王舒慧.中国实体经济资金效率与财务风险真实水平透析——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和水平不高的症结何在?[J].管理世界,2019(02):58-73,114+198-199.

[3]虞尚书.格力电器与美的集团OPM战略下的营运资金管理对比分析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8.

[4]李赫.制造业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分析价[D].昆明:云南财经大学,2018.

[5]朱少东.关于加强企业資金管理的相关问题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11(06):177-178.

[6]张加慧.现代企业加强资金管理的策略与措施探讨[J].商场现代化,2013(23):81.

[7]杨秀芬.企业资金管理的要点分析及强化对策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1(24):258-259.

(作者单位:上海星敏投资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探析要点措施
“三根”学习要点
健康烹调的要点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烹饪与食品安全的实践探析
A Teaching Plan —— How to Write a Summary of an Exposition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VR阅读探析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ABC法在中小企业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