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郊结合部学校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校本教研质量
2023-04-11毛良书
毛良书
摘 要:校本教研不仅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从党中央、国务院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机构,对教研工作都非常重视。校本教研作为教研工作的关键一环,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本文就如何提高城郊结合部小学数学校本教研的质量提出了三个策略,一是建立校本教研制度体系,二是规范校本教研基本流程,三是创新校本教研评价方式。
关键词:城郊结合部;小学数学;校本教研;质量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3)04-0240-03
中国校本教研的发展最主要的动因是来自于我国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和中小学教研制度的改进。笔者所在的学校地处城郊结合部,面临师资力量不足、校本教研低效、家庭教育薄弱等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作为学校数学研修团队的负责人,通过自身的实践与探索,总结了提高城郊结合部小学数学校本教研质量的三个策略,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建立小学数学校本教研制度体系
制度建设是校本教研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笔者通过实地观察、问卷调查和座谈访问等形式,对同样地处城郊结合部的几所学校开展数学校本教研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数学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些学校几乎都没有制定校本教研制度。这样的现状导致了校本教研活动开展得比较随意,不够规范。因此,提高校本教研质量的第一步应建立健全相关的制度。
(1)小学数学校本教研制度
小学数学校本教研制度应明确教研计划(总结)的撰写要求,规范校本教研方案(或研究报告)的撰写格式,固定校本教研活动开展的时间,规定每次校本教研活动时长,以及提出与校本教研活动有关的其他要求。
(2)小学数学教研组长岗位职责
小学数学教研组长岗位职责要明确教研组长的主要工作职责,加强教研组长对自我的身份认知,从而使教研组长有效地协助学校管理者做好校本教研工作。
(3)小学数学集体备课制度
集体备课制度的建立,主要解决教学计划、课程进度、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教学手段及方法等常规教学基本问题,以达到年级或年段组内教师的集体智慧和个人特长有机结合、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集体备课制度应规定集体备课的要素,包含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法等。同时,制定集体备课的基本流程,可以按照“个人备课→集体备课→实践完善→总结反思→再次实践”的流程进行。
(4)小学数学听评课制度
教研组组织成员听课评课是为了了解教师课程实施情况,掌握课程实施动态,倡导教学实践,研究存在的问题,以便互相吸纳教学经验,加强同伴互助。听评课制度要包含预先通知、每月活动次数、听评课要求、研讨记录要求及其他相关要求等内容。
(5)小学数学校本教研资料管理制度
校本教研资料是学校教研组开展研究活动的轨迹与成果,是反映教研组工作成效的一种依据,也是教研组建设的珍贵财富,必须加强管理。小学数学校本教研资料管理制度应明确指出校本教研活动要收集的相关资料,主要包括:学习材料、主题校本方案、教研计划、教研总结、每次活动的方案、通知、教研记录、简报、教师专题总结、教学案例,以及相关专题或课程研究的成果资料包等。
2.规范小学数学校本教研基本流程
一般来说,小学数学校本教研活动可以按以下流程开展。
(1)准备阶段
第一,确定主题。①收集问题。如何确定主题,首先要收集问题。校本教研主题应源于学校和教师自身存在的、并且亟需解决的问题,教研组长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师生访谈、课堂观察等方式收集问题。需要强调的是,收集问题不光是教研组长的事情,教师也要有收集问题的意识,要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及时记录所遇到的问题,可能你的问题也是别人的问题,大家都有的问题就有研究的价值。②整理问题。问题收集完后,要将所有问题进行分类整理,并进行数据分析,即每类问题所占的百分比。占比较大的问题是大家的共性問题,也是大家比较感兴趣的问题,以这样的问题作为校本教研的主题,教师在参与校本教研活动时会更主动、更积极。③提炼主题。当分析出大家普遍想研究的问题后,笔者认为还需要考虑国家、地方、区域的一些政策和工作,尽量将校本教研主题与上级部门的工作进行整合,这样可以减轻教师的负担,使教师参与研究的时间更充裕,从而提高校本教研的质量。另外,校本教研主题的表述要规范,一般主要反映研究的范围、内容、深度和方法。
第二,理论学习。确定主题以后,就要对与主题相关的理论进行学习,即文献研究。文献研究可以让教师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行,了解相关主题的研究动向,提高教师个人理论水平。需要注意的是,理论学习并不是在网络上随便找几篇文章看一看,然后随意写一篇心得体会交差了事。这样的学习是低效或者是无效的。理论学习要么就看相关的书籍(最好是读原著),要么就到比较权威的网站或数据库搜索相关的文献。可以选择一些有知名度的作者写的文章,或者是博士、硕士写的文章,这部分人写的文章已经对相关的理论进行了研究,理论支撑比较可靠。
第三,撰写校本教研设计方案。设计方案一般包括以下版块:研究背景(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概念界定)、研究目标和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步骤、预期成果。
第四,邀请专家进行培训和论证。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是校本教研的三大要素。在实施校本教研的过程中,如果缺乏专业引领,学校难免会走入闭门造车的困境,使研究迷失方向、停于表面和流于形式,研究效果会大打折扣,尤其是城郊结合部学校。因此,校本教研的问题是否找准、主题是否明确、方向是否正确、设计是否恰当等问题都需要专家进行把脉和把关。可以邀请市、区级教研员或名师到校进行培训和论证,保证校本教研的可行性。
第五,撰写阶段小结。准备阶段(或其他阶段)完成后,要根据本阶段的计划及实施情况,及时撰写阶段小结,为撰写校本教研主题研究报告做好准备。
(2)实施阶段
全国各地在校本教研中探索了形式多样的活动方式,而课例研究逐步成为校本教研普遍认可的基本模式。校本教研在实施的过程中应坚持以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导向,以课例研究为载体,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从而强化校本教研对改进和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作用,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学生的学业水平。课例研究可以参照以下流程和要求进行。
第一,选定课例,集体备课,预设策略。结合校本教研主题,选择合适的课例,开展集体备课活动,讨论和预设解决问题的策略,以点带面开展研究。
第二,观课议课,验证策略,反思改进。根据课例研究的内容,将本节课的观课任务分解成不同的观课点,然后将全校数学教师根据年龄、信息技术水平、教学技术和理论水平等均衡分成几个小组,对应不同的观课点,全方位观察课堂中师生的具体表现,验证预设策略的可行性。观课后,每个小组围绕校本教研主题和自己的观课点展开充分的研讨,并进行集体交流,从而梳理出成功与不足之处,提出下一轮课例研究的改进策略。
第三,再次实践,再次反思,再次改进。每一次课例研究都是一轮行动研究。根据上一轮课例研究提出的改进策略,再次进行新一轮的课例研究,然后再次反思,再次改进,再次实践,形成“实践→反思→改进→实践”的闭环,反复多轮,螺旋上升,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3)总结阶段
第一,整理资料,梳理成果。这里所指的整理资料,并不是在最后才开始整理研究资料。教研组应根据小学数学校本教研资料管理制度,将研究的每一次、每一阶段的资料及时整理好。到总结阶段时,由专人将所有的研究资料进行收集、分类整理和归档,方便教研组梳理研究工作和研究成果。
第二,撰写报告,组织交流。根据资料梳理和各阶段研究情况,教师个人和教研组长都需要认真撰写校本教研主题研究报告,并在组内交流研讨,达成共识。
第三,提起申请,学校评审。校本教研主题研修工作全部完成后,教研组长需向学校提出结题申请,由学校组织结题评审工作。
(4)应用推广阶段
第一,学校推广应用。开展校本教研的最终目的是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当校本教研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之后,教师一定要将研究成果有意识地应用到学校的教育教学中,解决研究前不能解决的问题。例如,开展了“小学数学练习课和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实践研究”之后,要将上好练习课和复习课的教学策略应用到平时的教学中,提高学生对练习课和复习课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从而夯实基础,提高学业成绩。当然,在推广应用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新的问题,教师可以针对出现的新问题再次进行研究,不断完善和改进之前的研究策略,提炼出新的研究成果。这样既能更好地解决问题,也能促进教师成长为研究型和专家型教师。
第二,学区或区域推广应用。当校本教研的研究成果得到专家的认可之后,还可以将研究成果推广应用的范围稍微扩大,在学区或区域内的同类别学校进行推广。这样可以检验校本教研的研究成果对于同类学校是否适用,证明其价值所在。如果效果良好,可以进一步辐射到区域内其他类别的学校,进一步检验研究成果是否具有普适性和借鉴性,为区域教育教学质量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3.创新小学数学校本教研评价方式
(1)教师自评
在完成校本教研主题研修之后,教师要回顾自己本学期或本学年参与校本教研的情况,根据参与次数、承担任务、资料整理、研究成效和研究报告的撰写等对自己的教研行为进行客观评价,教师自评分值可以占评价总分的10%。
(2)教研组自评
教研组长根据制度建设、校本教研计划制订和实施、开展校本教研次数、资料收集整理、研究的实际效果、教师自评以及校本教研主题研究报告的撰写等情况进行自评,教研组自评分值可以占评价总分的20%。
(3)学生评价
校本教研的最终受益者不仅是教师,还有学生。因此,学生必须作为评价主体之一对教研组开展校本教研的成效进行评价。教研组需设计相应的学生问卷,从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实际收获两个维度进行调查,客观反映校本教研开展的实际效果。学生评价的分值可以占评价总分的20%。
(4)教研組互评和学校评价
教研组完成主题研修之后,组长应向学校提出结题申请,由学校组织召开校本教研研究成果汇报专题会议,并组建相应的评委会,成员由区级教研员、学校校级领导和中层干部组成。汇报时,教研组可以采用个人汇报或团队汇报的方式,将本组开展校本教研的背景、具体研究过程、取得的研究成果(如形成的策略、构建的模型或模式……)和下一步研究的方向等情况进行汇报。评委会与其他教研组一起对评价对象的选题价值、研究思路、具体做法和研究成效等方面进行客观评价。教研组互评的分值可以占评价总分的10%,学校评价的分值可以占评价总分的40%。
(5)最终评价
当所有评价环节完成后,由学校统计教研组获评总分,并根据总分情况颁发相应的证书,出具校本教研实施效果证明。60分及以上为合格,颁发校本教研结题证书;90分及以上为优秀,颁发结题证书和优秀教研组证书;60分以下为不合格,教研组需继续开展研究,直至达到合格标准,但最迟不超过半年。
总之,小学数学校本教研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也是推动学生、教师和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城郊结合部学校的数学教育教学在面临师资力量薄弱、生源参差不齐和家庭教育缺位等困难的情况下,唯有提高小学数学校本教研质量,加快构建完善的小学数学校本教研体系,并加强校本教研工作管理,这样才能闯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刘良华,谢雅婷.校本教研在中国的演进[J].全球教育展望,2021(11).
[2]张武英.提高小学数学校本教研的有效性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0(03).
[3]姜丽华.校本教研:内涵、特征及其价值[J].教育科学,20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