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
2023-04-11陈敏
陈敏
摘 要:随着我国小学教育体系的变革发展,高效课堂建设也提上了日程,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充分重视,积极转变传统课程教学理念,逐步引入现代化教学理念,丰富课堂教学元素,提高课堂教学的综合效率。本文先阐述了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建设的积极意义,在明确高效课堂建设原则的基础上,从引入生活场景元素、强化课堂互动交流、开展小组合作教学、运用好过程性评价、设计学科实践作业等五个方面,探讨了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建设的有效途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以生为本;小学数学;高效课堂;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3)04-0087-03
在我国小学新课标体系全面推行的背景下,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也发生了较大变化,要求教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要增强课堂教学的效率,打造学科高效课堂。目前很多小学数学教师都已经开始明确高效课堂建设的重要价值,同时也开始着手开展这项教学工作。但是结合实际情况来看,部分教师最终建设的高效课堂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导致课堂教学无法完成预先设计的任务。下面也以此为切入点,谈一谈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建设的具体策略,推动小学数学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1.小学数学高效課堂建设的积极意义
(1)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建设可以较好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热情,强化他们对数学学科的兴趣。这是因为教师在构建高效课堂的时候,会引入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将注意力放在课堂教学知识点中。不仅如此,高效课堂的建设也使数学课堂变得更加精简,避免出现节奏拖沓等情况,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枯燥性。这样,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参与热情能够被充分调动起来,改变了数学课堂教学的整体格局。
(2)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建设也能够显著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促使师生完成预先设计好的教学任务。这是因为高效课堂建设本身就非常重视教学效率,要求教师可以灵活使用各类教学方法,将原本比较枯燥困难的教学知识点转化为生动简单的教学内容,学生学习的效率和教师授课的效率都会得到一定的提升,这也使各个教学任务都可以在课堂环境中取得预期的效果。
(3)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建设也能够较好地配以学生的综合素养,增强学生的学科能力。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从以前的知识传授转变为素质导向,通过课堂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在建设高效课堂的时候,教师需要在课堂环境中培育学生的学科实践能力,促使学生将自身学习到的学科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环境中。不仅如此,在高效课堂建设过程中,学生也需要跟其他同学进行互动合作,并进行学科思维的碰撞,这都能进一步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
2.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应遵循的原则
(1)以生为本的原则
小学数学教师在构建高效课堂的时候,应该全面贯彻以生为本的相关原则。以生为本是小学数学新课标体系的重要内容,同时是学科教学创新的重要方向。突出以生为本的相关原则,可以较好提高学科教学与学生实际情况的契合度,教师也能够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层次和学科基础水平,设计针对性较强的教学方案。这也要求教师在平时做好对小学生基本现状的深入调研,同时也要多站在小学生角度思考问题,保证高效课堂建设的和谐性。
(2)趣味性原则
小学数学教师在构建高效课堂的过程中,也需要遵循趣味性原则。结合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来看,部分教师之所以无法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就是因为课堂教学内容比较枯燥,导致小学生对学科教学产生了显著的心理抵触。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能够引入一些小学生感兴趣的元素,就可以较好地改善小学生对数学学科的态度,并对数学学科充满兴趣,最终激发他们参与学科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3)有效性原则
小学数学教师构建高效课堂的时候,也应该全面贯彻有效性原则,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事实上,高效课堂构建的重要目的就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变课堂教学僵硬等问题,在构建高效课堂的时候,教师应从多个层面明确课堂教学的最终效果,探索课堂教学存在的不足与问题,并在后续教学中进行针对性的改善与调整。
3.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建设的有效策略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建设比较复杂,要求教师积极转变课堂教学理念,同时要引入生活化教学、信息化教学、小组分工合作教学等多种方法,强化课堂互动水平,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
(1)引入生活场景元素,降低学科教学难度
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考虑引入一些生活场景元素,引导学生借助于他们熟悉的生活环境感知课堂教学知识点,以此有效降低学科教学的难度。这是因为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层次有限,而数学学科很多教学内容都比较枯燥与抽象,强行讲解很难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此时教师引入合适的生活场景元素,就能够较好改变这种现状,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知识点的接受程度。事实上,当前小学数学教材中已经引入很多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并依托于这些场景引出数学知识。因此教师可以深层次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化内容,再结合学生的真实生活场景,设计针对性较强的生活化教学情境,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例如,在小学数学一年级“生活中的数”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真实生活场景,引入一些学生熟悉的生活元素,引导学生基于生活元素认知数学知识。在具体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可以考虑使用多媒体信息化技术,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数字场景,具体有红绿灯、电子表、水杯等。这些极具生活气息的事物可以激起学生的生活回忆,使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感知数字元素,提升他们对数字的感知水平。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一些学生喜欢看的动画片,选取这些动画片中的数字场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以此起到较好的教育作用。教师在引入生活场景元素的时候,也需要关注学生的具体表现,给后续课堂教学的优化调整提供较好的参考与指引。
(2)强化课堂互动交流,优化课堂教学氛围
小学数学教师在打造高效课堂的时候,应该强化课堂互动交流水平,优化课堂教学的整体氛围。这是因为通过高质量的课堂互动交流活动,可以引导小学生全方位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并营造一个和谐自由的课堂教學环境。在具体开展教学互动的时候,教师可以考虑使用课堂提问法,提出一些跟教学知识密切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与探索,并跟教师交流。在课堂教学刚开始的时候,教师就应该提出一些趣味性较强的简单问题,保证每名学生都可以参与到课堂互动中。随着课堂教学的进行,教师也可以结合教学重难点知识提出一些具有深度的课堂问题,并给学生留下一定的思考时间。通过这些提问互动环节,学生在课堂环境中的主体地位可以得到更好的体现,同时也能够深层次探索学科知识,保证课堂学习的成效。例如,在小学数学三年级“图形的运动”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引入课堂提问法,强化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在课堂教学刚开始的时候,教师可以先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一些学生在生活中常见的轴对称图像,如汽车、雪花、蜻蜓等,并询问学生这些轴对称图像的特点。此时学生很容易可以说出这些图形左右都一样。在学生回答完以后,教师就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一些图片,让学生判定其是否为轴对称图形。随着课堂教学的深入,教师可以在课堂环境中组织进行剪纸活动,让学生观察剪纸过程,在脑海中想象剪纸以后的成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轴对称的概念要点提问,并给学生留下一定的思考空间,最后基于学生的剪纸作品进行讨论总结,使学生能够在互动与实践中掌握相关数学知识,提高学科教学的最终效果。
(3)开展小组合作教学,发散学生学科思维
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可以考虑引入小组分工合作教学模式,使学生通过组内交流与合作,完成预期的课堂教学任务。相较于师生互动,小学生在生生互动中可以更好地放开心扉、畅所欲言,交流数学学习过程中的经验。教师在具体应用小组合作分工教学模式的时候,可以考虑使用任务驱动法,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设计一些分层教学任务,引导学生通过组内讨论和完成任务一步步探索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在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的时候,教师也应该做好组间巡视工作,观察每一组的讨论情况。如果发现学生在分组讨论过程中遇到显著困境,教师也可以考虑介入其中,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指导,保证分组讨论可以顺利进行下去。就与小组合作,学生在课堂环境中就可以较好发散自身的学科思维,培养他们的综合学科素养。例如,在小学数学二年级“购物”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在课堂环境中引入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发散学生的学科思维。“购物”章节主要引入购物场景,学生可以在生活购物情境中学习不同商品的价格单位,并学会计算购买商品的价格。在教师完成基础的课堂教学以后,可以将班上学生分为3~5人一个小组,组内扮演顾客、收银员、监督员等角色,其中扮演顾客的学生结合去超市的经历,要列出自己想要购买的商品,并写明商品价格,收银员则要计算每一个顾客购买商品的总价,监督员则要对收银员的计算结果进行审查。在这个过程中,各个学生的计算能力都可以得到较好锻炼,能有效提高数学学科教学效果。
(4)运用好过程性评价,激励学生主动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积极使用过程性评价,可以保证教学评价的合理性,激励学生主动学习。但是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偏向于使用结果性评价,即通过数学考试成绩等测验方式明确学生的学科能力,并没有关注学生在学科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表现。这种情况会导致教学评价结果失真,无法真正反映学生在学科学习方面的实际水平。因此,教师在后续开展教学评价的时候,应该积极使用过程性评价,收集各个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以及他们在学科学习过程中的收获,显著提高教学评价的合理性,真正反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具体收获,并在后续时间里优化与调整数学教学。例如,在小学数学四年级“线与角”教学中,教师可以积极引入过程性评价,综合展示学科教学的成果。“线与角”的教学知识点主要在直线位置关系和角的度量等方面,教师在讲解这些知识点的时候,需要关注不同学生在课堂环境中的具体表现,收集学生的学习态度等信息,作为过程性评价的关键要素。在课堂教学结束的时候,教师也要积极开展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学生对教师评价、学生对课堂评价等多种模式,突显学生在教学评价中的主体地位,使课堂教学评价更加全面。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教师应该尽量使用正面评价,发现学生在学习中的闪光点,给他们更多自信,激发他们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科教学效果。
(5)设计学科实践作业,实现课堂教学延伸
小学数学教师在打造高效课堂的时候,还应该做好学科作业的优化设计。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体系中,学科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能够帮助学生较好地巩固课堂教学的成果,提升学生的综合学科素养。因此,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科作业的质量,并结合课堂教学知识点设计针对性较强的学科作业。特别是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需要在设计学科作业的时候全面贯彻“提质减量”的相关理念,在降低学科作业总量的基础上有效提高作业质量。这也要求教师积极推动学科作业设计内容与方式的创新,优化学生完成学科作业的体验,使学科作业可以发挥预期的效果。例如,在小学数学四年级“方向与位置”教学中,教师可以考虑布置学科实践作业,引导学生将学科学习知识应用到实践环境中。结合课堂教学知识,教师可以布置“我如何上学”的实践作业,引导学生结合课堂教学知识以及自己家与学校的方位关系,粗略绘制每天上学的路线图。四年级学生对每天上学的路线已经比较清晰,他们在脑海里回顾上学路线以后,可以比较轻松完成作业,同时也能起到提升数学核心素养的作用。如果学生无法有效回忆上学路线,可以在以后上学路上进行实践感悟,最终完成学科作业。
综合来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建设具有较为显著的现实意义,可以较好地提高学科教学的效率,并提升学生的综合学科素养。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在具体建设高效课堂的时候,应该全面贯彻以生为本的相关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保证课堂教学内容跟学生的实际情况具有较高的契合度。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强化课堂交流互动,并引导学生自由探索教学内容,全力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耿帅.浅谈依托信息技术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2022(07).
[2]王明. 微课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研究[J].学周刊,2022(24).
[3]罗春红.重视深度学习,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更高效[J].学苑教育,2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