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及治理分析
——以毕节市区2016—2020年为例

2023-04-11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23年2期
关键词:毕节市油烟天数

余 艳

(毕节市生态环境突发事件应急中心 贵州毕节 551700)

引言

2016—2020 年,随着脱贫攻坚战役的深入推进,毕节市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地方经济快速发展,中心城区大气污染防治压力增大。目前,有关环境空气质量和大气污染防治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和重点区域城市,对生态环境脆弱、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中小型城市关注较少[1]。毕节市位于贵州省西北部,境内喀斯特地貌发育良好,是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具有我国西南地区中小型城市大气污染的典型特征[4]。

毕节市作为贵州的金三角之一,是全国唯一一个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为主题的试验区,也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近年来,毕节市大力推进城区建设开发,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增长,市区环境状况发生了显著变化,环境空气质量一度出现下滑的情况[2]。2018 年9 月以来,毕节市深入实施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不断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力度并取得积极成效。本文针对2016—2020 年毕节市区大气污染物PM2.5和PM10 的污染变化特征及相关治理措施进行分析、探讨,为未来毕节市区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的协同管理和精细化管控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本文分析使用的PM2.5 和PM10 浓度数据源自毕节市环境空气自动站监测系统,时间跨度为2016 年1月—2020 年12 月,共计1827d。评价标准根据2012年生态环境部出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的二级标准进行年、季节、月三种不同时间尺度的统计评价,其中季节的划分依据气象学方法,将毕节市的四季划分为春季(3 月—5 月)、夏季(6 月—8 月)、秋季(9 月—11 月)、冬季(12 月—2 月)。

2 结果与讨论

2.1 毕节市区PM2.5和PM10的月变化特征

根据毕节市区2016—2020 年PM2.5 和PM10 浓度监测数据,本文绘制了毕节市区2016—2020 年每月PM2.5 和PM10 浓度变化趋势图,见图1。

图1 毕节市区PM2.5和PM10月浓度变化特征

从图1 中可知,2016—2020 年,毕节市区PM2.5和PM10 月浓度变化趋势相似,均为冬季浓度值最高,夏季浓度值最低,近似呈“U”型分布[3],具有典型的季节特征。冬季采暖期的月浓度值约为夏季月浓度值的2 倍,二者月浓度均达到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二级标准的年平均浓度限值。从变化趋势上看,PM2.5 和PM10 月平均浓度的高值出现在12月、1 月、2 月,自3 月起,月平均浓度值开始下降,一直下降到7 月到达最低值(“U”型谷底),8 月至10 月保持相对稳定,从11 月开始抬升,12 月大幅增长并达到高值,1 月、2 月保持高值状态。受毕节市区城市环境整治“19456”工程影响,2017—2019 年毕节市区夏季PM2.5 和PM10 月平均浓度抬升,出现谷底反弹现象。

2.2 毕节市区PM2.5和PM10的季节变化特征

对毕节市区2016—2020 年PM2.5 和PM10 季节浓度进行统计分析,如图2。

图2 毕节市区PM2.5和PM10浓度季节变化特征

由图2 可以看出,2016—2020 年,毕节市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期间,PM2.5 平均浓度为34μg/m3、26μg/m3、23μg/m3、17μg/m3,PM10 平均浓度为46μg/m3、43μg/m3、36μg/m3、30μg/m3,PM2.5 和PM10 在夏季浓度最低,在冬季、春季受地形和静稳天气影响浓度较高。

从表1 可知,毕节市区2016—2020 年共出现污染天数59 天,以颗粒物为首要污染物的污染天数有50天,其中PM2.5 为首要污染物的污染天数达48 天,显然,毕节市区大气污染物以PM2.5 和PM10 为主,特别是PM2.5。PM2.5 和PM10 污染天数主要出现在冬、秋、春三个季节,分别占总污染天数的59.3%、20.3%、5.1%,夏季无颗粒物污染的天气出现。秋冬季节,由于秸秆焚烧、冬季采暖散煤燃烧、烟花爆竹燃放等因素,加上冬季干燥少雨,大气层结稳定,导致大气污染物垂直输送受到抑制与对流扩散减缓[4],大气中颗粒物浓度增高。毕节市区秋冬季环境空气质量较差,应在秋冬季节加强环境空气质量管控工作。

表1 2016-2020年毕节市区污染天气的季节分布表

2.3 毕节市区PM2.5和PM10的年际变化特征

从表2 可以看出,2016—2020 年毕节市区PM2.5和PM10 年平均浓度总体保持稳定,PM2.5 和PM10 超二级标准天数呈明显下降趋势。2017—2019 年,受毕节市区实施“19456”城市环境整治工程影响,毕节市区PM2.5 和PM10 年平均浓度较2016 年有所上升,2020年二者浓度回归到2016 年水平。

表2 毕节市区2016—2020年PM2.5和PM10年际变化情况

由图3 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情况进行分析,毕节市区2016—2020 年环境空气质量改善明显,2020年与2016 年相比,空气质量为优的天数增加12d,超二级标准天数减少6 天,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提升1.6%。特别是2020 年与2017 年相比,空气质量为优的天数增加57d,超二级标准天数减少20 天,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提升5.4%。这充分说明,2018 年9 月以来,毕节市实施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对改善市区环境空气质量有明显效果。

图3 毕节市区2016-2020年空气质量变化情况

2.4 毕节市区PM2.5和PM10来源及治理措施

毕节市区大气颗粒物的主要来源包括建筑工地扬尘、道路扬尘、机动车尾气排放、工业源排放、餐饮油烟、生物质燃烧、散煤燃烧等,以建筑工地扬尘、道路扬尘、机动车尾气排放及餐饮油烟为主,秸秆焚烧和散煤燃烧具有典型的季节污染特征,是秋冬季节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2018 年9 月以来,毕节市深入实施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治污,找准建筑工地扬尘、道路扬尘、机动车尾气排放、餐饮油烟等大气颗粒物的主要贡献源,有针对性地开展建筑工地和道路扬尘整治专项行动、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行动、工业企业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行动、工业炉窑整治专项行动、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专项行动、散烧燃煤治理等六大专项攻坚行动,进行逐个行业专项整治,强化扬尘污染过程和源头管控,最大限度控制和减少了扬尘污染排放,毕节市区环境空气质量改善成效明显。

2.4.1 扬尘污染治理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施工过程中土方开挖、场地平整、建筑物拆除、车辆运输等环节产生的扬尘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重要源头[5]。毕节市区大气颗粒物的主要来源是建筑工地扬尘和道路扬尘。由于在建工地管理不够规范,施工单位为节约成本,在施工过程中未严格落实湿法作业,缺乏相应的抑尘保洁措施,存在无施工围挡、无路面硬化、无车辆冲洗、无物料覆盖等防尘措施不到位的现象,导致施工过程中产生大量建筑扬尘,轻风一吹,沙尘四起。同时,由于部分市政道路路面破损未及时修复、道路机械化清扫率不高以及渣土车辆封闭运输未到位、道路遗洒等导致毕节市区城市道路扬尘污染。针对以上扬尘污染的原因,毕节市实施扬尘治理攻坚行动计划,全面加强扬尘污染防治。

首先,要求在建施工工地安装雾炮机、外架、塔吊等喷淋系统,并严格落实工地周边围挡、物料堆放覆盖、土方开挖湿法作业、路面硬化、出入车辆清洗、渣土运输车辆密闭运输“六个百分之百” 扬尘治理要求,1个月以上暂不施工的裸露工地采取覆盖或者绿化等防尘措施,不覆盖的裸露工地和施工作业面采取喷淋等措施防止扬尘产生。

其次,毕节市加强市政道路路面改造硬化,对破损路面和人行道及时修复,对城乡结合部连接市政道路的泥土路路口进行改造硬化,防止车辆带泥上路。

最后,毕节市强化建筑垃圾运输车辆管理,严禁建筑工地渣土运输车辆沿途丢弃、遗撒,要求垃圾运输车辆进行密闭化运输,并提高道路机械化清扫率,加大对主干道和背街小巷机械化作业力度,增加主城区及北向主要道路洒水及清扫频次,时时保持路面洁净,切实减少道路扬尘污染。

2.4.2 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

机动车尾气污染危害巨大,已成为许多大城市的首要污染源,是造成雾霾污染的重要原因[6]。近年来,毕节市区机动车保有量逐年上升,机动车尾气污染现象突出,尤其是重型柴油货车等污染物排放量大的车辆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很大。毕节市抓住机动车污染的主要来源,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量。

首先,毕节市强化用车监督执法,加大联合路检路查及入户监督抽测力度,严厉打击机动车超标排放等违法行为,基本消除柴油车排气口冒黑烟现象。

其次,强化在用车排放检验和维修治理,推进老旧车辆淘汰报废和高排放车辆深度治理,严格实施汽车排放检验与维护(IM)制度,对超标排放汽车实施闭环管理,积极推进柴油车(机)远程监控工作。

最后,在污染天气应急管控期间,加大道路交通管控力度,优化交通疏导方案,提高车辆通行速度,减少机动车怠速滞留,加大脏车入城及运渣车“跑冒漏”检查力度,启动柴油货车限行、禁行方案。同时,毕节市加强机动车尾气污染的源头控制,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使用,增加新能源公交车和新能源电动出租车,建设电动汽车充电桩,增加公交运力,倡导低碳出行,进一步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

2.4.3 散煤和餐饮油烟污染治理

餐饮油烟污染主要来源于露天烧烤和油烟直排,是老百姓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影响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毕节市区共有各类餐馆1939 家,以小型餐馆为主。由于规模较小的餐馆无力承担油烟净化器购置维护等费用,加上部分餐馆已安装的油烟净化器处理效果不理想,毕节市区餐饮油烟污染情况严重。在秋冬季节,大量散煤燃烧对毕节市区大气环境也有较大影响。

为着力解决毕节市区餐饮油烟污染及散煤燃烧的突出问题,一方面,毕节市深入开展露天餐饮油烟常态化整治工作,彻底查处县城以上建成区无证照餐饮服务经营行为,对产生油烟排放的固定餐饮门店开展常态化专项执法检查,未安装油烟净化设施的,督促其安装油烟净化设施;已安装设施的,对其油烟净化设施、运行台账记录等情况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油烟排放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 18483-2001)要求。同时,全面禁止室外烧烤、路边燃煤餐饮、柴火餐饮等高油烟排放餐饮,推广使用无烟烧烤炉具或带油烟净化功能的烧烤炉具。另一方面,毕节市积极开展县级以上城市限制燃煤区和禁止燃煤区划定,加强散煤燃烧管控,禁燃区内禁止销售、使用煤炭、石油焦等高污染燃料,依法取缔经营性燃煤炉灶和建成区内每小时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并积极推进城区天然气供应和集中供暖。

2.4.4 秸秆焚烧污染防治

秋冬季节,毕节市区周围乡镇、街道办农户有露天焚烧秸秆的习惯,对空气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极易引发污染天气。毕节市采取“减量+禁烧”相结合的方式。

首先,以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利用为重点,因地制宜推广应用秸秆还田、秸秆青贮、秸秆热解气化、秸秆种植食用菌等技术,积极推广秸秆综合利用。

其次,建立健全政府推动、秸秆利用企业和收储组织为轴心、经纪人参与市场化运作的秸秆收储运体系,降低收储运输成本,完善信贷扶持等激励政策措施,推进秸秆综合利用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积极归集消纳秸秆,切实减少秸秆焚烧量。

最后,建立市县乡村四级秸秆焚烧管控制度,压实部门、街道办、社区巡查管控责任,强化巡查力度,及时发现并制止露天秸秆焚烧行为。在不利于扩散条件下,全面禁止焚烧秸秆,在有利于扩散条件下,有序组织焚烧秸秆,切实减少因秸秆焚烧引发的污染天气。

结语

2016—2020 年,毕节市区主要大气污染物为PM2.5 和PM10,二者月浓度均呈“U”型单谷变化趋势,夏季和秋季环境空气质量优于冬季和春季,PM2.5和PM10 的主要来源为道路扬尘、建筑工地扬尘、机动车尾气排放及餐饮油烟,秋冬季节,秸秆焚烧、散煤燃烧是环境空气质量管控的重点。

毕节市通过深入实施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大气颗粒物减排效果明显,市区环境空气质量得到较大改善,2020 年,毕节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98.6%。

猜你喜欢

毕节市油烟天数
毕节市统筹推进项目实施 推动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高质量发展
质量管理工具在减少CT停机天数中的应用
毕节市旅游文化现状与创新发展研究
抑郁筛查小测试
一种解决中小型餐馆油烟处理难题的油烟分级处理系统设计
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幸福感调查研究——以毕节市某特殊教育学校为例
最多几天?最少几天?
烹饪油烟污染与处理技术探讨
生日谜题
二级抽油烟机排油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