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解式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2023-04-10王美丽

科技风 2023年9期
关键词:应用

摘 要:由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不断提升,使得护理工作变得十分重要。在高职院校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注重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使其具有较好的实际操作技能,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所以,从教学的角度来说,既要教授学生的理论知识,又要用适当的示教方法来训练实践技能,这样可以提高他们的整体护理素质和实践操作水平。儿科护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是未来护理工作中的一门必修课。通过对儿科护理职业技能操作的改革,可以使护理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关键词:分解式教学;儿科护理学;应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护理专业发展迅速,并逐渐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行业。护理专业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目标,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质,并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现代护理观念和发展潜能。在21世纪,高职医学院校正在加强护理专业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以促进其在新时期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但由于生源较为复杂、生源素质参差不齐,一些学生存在着文化基础知识薄弱以及记忆理解能力较差的问题,学习上缺乏自觉性和主动性。在实操课上,学生往往需要多次反复训练才能掌握相关操作技能,使得实操课教学难度有所增加。儿科护理实训是一门操作步骤多且复杂、细节要求严格的重要课程,学生很难掌握[1]。结合目前护理教学实际来看,学生的实操能力参差不齐,整体水平并未达到预期的高度,这就说明护理教学在培养学生实操能力这个方面,教学方法上还存在一定的短板。

分解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运用较广,运用此教学法,可以降低动作难度,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使学生易于掌握。分解教学法是指将某个完整的操作技术合理、有效地分解成几部分,逐步进行教学,最后把几部分合并,使之成为完整的技术,并不是排除完整教学法[2]。针对采用传统连贯教学法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为了解决护理技术实训中学生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将所学技能融会贯通,提高对儿科护理学实训操作的内化能力,因此尝试在实训课程中采用分解式教学法,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评价。

一、分解式教学法含义

分解教学法是将一个完整的操作技术合理有效地分解为若干部分,然后逐步地进行教学,最终将其整合成一套技术,从而简化并精确掌握所学的技术。分解式教学法主要用于复杂、难度大的关键技术中,以及预防和纠正错误动作。分解教学是师生双方的协作,通过对指定教材的理解,使其获得更多的体验和行为。

二、目前儿科护理实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师临床经验不足

儿科护理实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教师缺乏临床实践经验。高职学校的儿科护理员大多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任教,由于缺乏在医院工作的实际工作经验,所以在临床实践中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此外,许多高职院校的儿科护理教师由于长期从事理论教学,忽视了自身的专业技能提高,导致他们的专业知识无法及时更新,与临床实践脱轨,对高职儿科护理专业教学造成了不利影响[3]。

(二)实训教学课程设置不足

在课程时间方面,理论和实践占比不均衡。由于传统观念、就业压力以及结果的确认等原因,目前我国高等专科儿科护理学仍然是理论课程为主,实训课程为辅,理论课程所占比重远远大于实训课占比。

在教学方式上,由于设备和环境的限制,实际训练的内容比较单一,大部分是以观察为主,没有很好地训练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这与实际训练的目的是不相适应的。

在教学内容方面表现出滞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医疗技术的进步,儿童的疾病种类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但是,由于教材的编写滞后,儿科护理学教材中许多疾病并没有更新,因此,在实际训练中,也没有涉及新的疾病。

(三)实训考核设置不合理

由于实训教学受到的关注较少,实训教学中往往只注重理論而忽视实践。实践课的结果往往与理论课挂钩,考试分数只占本科目总分的10%~20%,甚至有些不考。目前的教学评价结果难以体现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必然导致学生轻实践、重理论,形成一个恶性循环[4]。在实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能力评估是不可忽略的。在一段时间内,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如何?还存在什么问题?只有了解这些问题,教师才能在以后的教学实训中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和优化,使其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但是,当前一些教师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评价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评价周期过长、方法单一、指标不够科学等。目前的实践训练主要是以技术操作为主,考核内容单一,评价标准不变,导致学生为了取得好成绩而死板地进行训练,机械地重复做一些动作,缺少主动性。而实际操作中,由于儿童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往往会出现一些突发状况和人际关系问题,目前的儿科实训难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三、分解式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学实训教学中的作用

在儿科护理实训教学中应用最广泛的是分解式教学法,采用这种教学方法,能降低实训动作难度,减少教学困难,由简单到复杂,便于学生学习并掌握,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氛围,提高教学质量。儿科护理实训是护生在实习前向临床过渡的实践性教学课程,其涵盖了多种儿科临床护理基础知识。学生只有熟练掌握了这些护理技术,才能更好地进入儿科护理的工作岗位。但是,在实施“分解式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下列几个问题。第一,分解动作不能持续太久,在学生初步掌握了分解动作后,应尽早进行组合动作训练。第二,在实施分解教学之前,要注重将技术动作的整体演示和分解演示相结合,以防止学生对整体技术动作的表现有误解。第三,在进行分解时,要注意到分解后的动作之间的有机联系,不要因为分割而影响整体的运作。第四,分解式教学是让学生完整掌握操作的过程,而不是排除完整教学法,分解是以完整操作为基础进行分解,一个完整的操作并不是对分解部分进行简单的组合,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使用分解式教学时要妥善处理好两者的关系。

(一)分解式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护理操作技巧的掌握既要不断地进行实践,又要不断地进行反馈和分析。将分解式教学法引入儿科护理教学中,使学生能够更全面地掌握儿科护理学的相关知识,从而使其在实践中更贴近实际,对所学到的操作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儿科护理学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其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的密切关系。传统的三个阶段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并不能很好地完成自己的工作,而且每一次的学习间隔都很长,以至于学生们都会忘记自己的理论。而将分解式教学法运用于儿科护理实训教学中,可以把教学、实训、社会实践三个环节结合起来,在学生完成了模拟教学的训练之后,就可以针对学生在教学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进行及时的指导,形成边学习、边实践、边总结三位一体的教学,使学生们的临床实践技能能够在分解式教学过程中得到进一步的强化。通过对分解式教学的评估,发现分解式教学法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锻炼了交流能力,提高了临床实际应对能力,提高了知识能力。把分解式教学法运用于儿科护理课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提前体验到儿科护理的工作态度,同时也可以让他们对自己未来的工作产生一种探索的渴望,特别是运用分解式教学法,可以让学生们体会到儿科的工作氛围,端正工作态度,最大程度地提高儿科实训教学的质量。

(二)分解式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分工合作和沟通能力

在新的医疗形势下,护理教育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人素质、临床思维和手术操作能力,而“分解式教学”是促进学生由学校走向临床的一种重要途径。在分解式教学法下,学生能够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围绕着儿科护理展开知识建构。在此基础上,教师对知识进行精练、归纳,使学生能够把握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形成一个清晰的知识结构,促进知识的灵活运用,促进学生解决问题、自主学习的能力。交流知识教育要注重实践,在教学中要有交流與锻炼的空间。由于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其心理发育还不够成熟,所以要运用一些特别的教学方法来进行交流。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为孩子们提供良好的沟通平台,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只是照搬老师的课堂语言,而不能适应幼儿的实际状况。同时,通过分解式教学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与病患人员的交流特点和基本原理,运用所学的交际技能与孩子进行交际,从而实现“活学活用”。在心理需要方面,大部分学生都可以提高自信心,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提高了交流的技能[5]。

(三)分解式教学法对教师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分解式教学中,由于教学方法的不断完善、教学手段的现化,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培养学生勇于打破常规思维、善于分析和指导的同时,还应熟练运用分解式教学内容,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设定教学场景。分解教学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教师的质量与水平,因此,教师要改变教学理念,加强对教学的认识,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四)改革考核方式

在实际操作中,如婴儿抚摸、沐浴等,应注重操作过程的熟练和人性化,以避免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而死板地照章办事,只按照操作步骤机械地进行操作,以达到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职业道德和灵活应用护理程序思维模式的目的[6]。其次,分解式教学法要考虑多种因素。可依据学生的态度、问答、操作考核、实习报告、学生互评等多种因素,给予学生的总分。同时,实习报告的编写也可以体现出学生的实际能力,因此,在评价过程中,要注意避免“一刀切”。如果学生只是照搬原文,可以给予及格分数;而对分解式教学的内容进行全面的剖析,具有自己的独到见解的学生,可以给予加分,甚至给予“优”级别。这种分解式教学评价有助于临床实践活动中的积极思维,从而促进临床实践教学的质量。

四、分解式教学法在儿科护理技术实训中的应用

(一)教材准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准确地把握教学大纲和教学材料的内容,并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来安排教学内容;反复研读,把课本融会贯通,从课本中提炼出论点、论证、概念、观点、层次逻辑,并通过阅读材料来充实课本的内容;熟练掌握实际操作的内容,归纳出方法、步骤、动作要点、技术和注意事项。在备课过程中,护理教研组的老师根据实际情况与教学内容,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进行调整;通过对教学大纲中关于实际训练的要求和课时的安排进行探讨,了解临床实践与当前教科书所规定的异同之处,并安排老师进行示范,最后进行小组讨论,最后制定出具体的操作步骤和要点。实践教学中,老师要按照集体备课后的统一规范来进行示范、引导。

(二)动作分解

根据教科书的教学要求和实际情况,对所教的作业进行了分解。在进行分解时,要注意各个动作的有机关联,这样才能避免各个动作的整体结构发生变化。例如,选取儿科护理学操作技术中“婴儿沐浴法”的实训内容,将其分解为“用物准备—头面部擦洗—身体洗浴—沐浴后护理”这四个内容进行。

(三)教学过程

第一,准备。向同学们提问,平时应如何给婴幼儿洗澡?让一位同学上台讲述,教师不做任何评论,然后再根据以后要讲的内容再讲一次。学生们会在心中对比一下这两个结论,以此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提高他们以后的学习信心。在进行分解教学之前,老师会将整个作业过程详细地演示给学生,让他们明白分解过程的各个环节在整个作业中的先后次序,以便日后完成整体的组合。在演示分解时,要让同学们站在一个开阔的视野中,无论从哪个角度都可以看到老师所做的示范动作,并且要把所学到的知识讲解得非常清晰。

第二,过程。将学习本课程的护生分为两组,然后随机分为实验组40人和对照组40人,实验组和对照组又均分为8小组,每小组5人。对照组采用传统连贯式教学法,实验组采用分解式教学方法。对照组和实验组都是由教学能力相当的资深教师进行示教讲授,授课前教师已经经过备课,统一了操作标准、流程以及注意事项。对照组教师从婴儿沐浴法的介绍直到评价,连贯完整地讲授完。实验组教师进行合理分解示范,每次只做一个分解内容,当护生熟练掌握后示教下一阶段内容,以此类推,直到护生完成全部分解动作,再进行整体练习。学生练习时,教师巡视,严格按照备课时统一的操作流程进行指导。在课程结束前,教师要抽出时间来总结本节课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第三,考核。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主要评估学生的学习专注力与课堂参与度。操作结束之后,对学生进行一对一评估。两组通过统一的操作评分表进行考核,最后再对两组护生进行相关问卷调查。根据评分成绩以及调查问卷,分析分解式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学实训课的实际应用效果,提出不足之处,完善教学方法。

结语

儿科护理教学必须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只有掌握了较强的实践技能,才能使其成为水平的专业人才。运用分解式教学法,既可以使儿科护理的知识更加灵活,又可以提高护理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当前和今后社会对儿科护理人员素质要求的要求。但是,在实际的分解式教学中,要按照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对分解式教学法的内涵和形式进行深入研究,使其在实际教学中得到最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萍,刘莉敏.分解教学法在护理技术实训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11):77-78.

[2]石垚.分解教学法在护理技术实训中的应用[J].赢未来,2018(4):43.

[3]楊金玉.探讨分解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农村科技,2019(8):84.

[4]张晓晓,李丹丹.示错法在基础护理学实验操作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20,38(2):91-92.

[5]潘一楠,李莹,周瑾,等.多媒体操作平台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0,25(13):69-70.

[6]舒艳.参与式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5):2.

[7]陈敏,蒋建平,邹华,王从林.CDIO教学模式在儿科护理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21,39(21):87-89.

[8]张永梅.情境案例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实训课教学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08):1375-1377.

基金项目:本文系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青年骨干教师项目(项目编号:2022qngg06,项目主持人,王美丽)

作者简介:王美丽(1988— ),女,汉族,河南郑州人,学士,中级职称,研究方向:护理教育及母婴护理。

猜你喜欢

应用
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探讨
带压堵漏技术在检修中的应用
行列式的性质及若干应用
癌症扩散和治疗研究中的微分方程模型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微课的翻转课堂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