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需求视角下提升大学生幸福感的教育策略
2023-04-10蔡可路
摘 要:增強大学生幸福感体验已经成为高校发展建设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课题之一。切实提高大学生幸福感,既是学生本人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精神支撑,也是各高校教育水平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表现,更是将来为社会输送高层次人才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本文从心理需求理论视角出发,通过分析大学生在胜任需求、归属需求以及自主需求下幸福感的具体表现,分别从学生和学校层面阐述了提升大学生幸福感的可行性策略,以推动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关键词:心理需求;幸福感;教育策略
党的二十大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建设国家的核心人才资源,正处于生理健康发展和积极精神世界建构关键期的大学生群体越来越被社会各界所重视,学者对大学生幸福感研究不断发展。幸福既是个人层面的终极追求目标,也是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升大学生幸福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学校应积极引导大学生正确理解幸福感内涵,探索有效路径培养其追求幸福感的内在能力。通过梳理前人研究发现,从大学生需求视角下开展幸福感提升的教育对策的综合研究比较少,尤其是与心理需求相结合的研究更显匮乏。因此,本研究旨在从心理需求理论提出提升大学生幸福感的教育对策,丰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大学生幸福感体验。
一、幸福感定义及测量方法
科学范畴下的幸福感研究是以威尔逊于1967年发表的《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为标志。近几十年来,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学者们的目光聚焦在对人类幸福感的研究上,幸福感体验成为激发人们潜在优秀品质及积极力量的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美国心理学家Diener指出,幸福感是个体对其长期生活质量评估后的感知,主要表现在自身对生活的满意度以及快乐感体验上,这种评估标准是不受他人评价影响的[1]。我国学者从20世纪末开始对幸福感进行本土化研究,成果颇丰。苗元江提出,幸福感是个体在综合考虑所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外部环境的前提下,对自我身心发展状态的心理感知。这种感知是内外因的共同作用,因此,个体的幸福感报告也是主观心理感知客观心理状态的统一表现[2]。高良则认为,幸福感是反映个体心理健康、积极情绪以及个人社会价值的复杂心理现象。不难看出,学者们对幸福感的探究从早期仅仅关注个人评判发展到关注社会因素对幸福感的交互影响。对于大学生而言,其大部分时间是在校园内度过,因此,大学生幸福感则主要指向学生在校的生活质量和学习环境的综合评价下的心理感知[3]。
幸福感的测量方法主要包括对被试的真实行为观察、脑电指标测量以及问卷测量三种方法。其中,早期学者多采用对被试的真实行为观察来测量幸福感,但由于过分依赖主观观察到的表情来判断幸福感程度的科学性不足,缺乏信度与效度,行为观察法没有被后来的学者所重复使用。脑电指标测量虽然在技术上来说是有很高的科学权威性,但在实际操作起来学者发现,很难区别被试在快乐情绪体验下得到的脑电指标数据是否能预测幸福感的体验。因此,问卷测量成为目前主流的幸福感研究工具。凤四海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学校支持对大学生幸福感体验存在正向预测作用。自我报告学校支持度高的大学生有更高的幸福感体验和更好的就业心理状态[4]。在一项幸福感报告研究中发现,拥有乐观积极心理品质的大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当下生活,并对美好未来充满信心。教师对学生心理需求的支持与赞赏,可以显著增强学生的内在动机,并诱发学生更高的活动参与度和更多的幸福感[5]。
帮助大学生实现自我完善与提升,增强大学生在校幸福感是高校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幸福感体验在大学生的成长道路上发挥着极为重要的支撑作用,大量研究表明,大学生幸福感体验可以有效预测多种行为倾向和心理特征。其中,低幸福感体验的大学生会自我报告有较多的孤独感和消极情绪体验,学习动机及投入程度低,较少参与班级或社团组织的群体活动;而高幸福感体验的大学生自我报告则有更好地融入感和人际互动,有更多的积极情绪体验,更加乐观、自信,对生活和学习都有较好的自我掌控能力。而幸福感体验也会起到反作用,成为大学生更好适应大学生活,更积极融入学校集体,更好完成学业的助推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起源于心理的需求是人们强大的内生力量,心理需求的满足能显著提升个体的幸福感,推动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目标前进。本文将从大学生心理需求视角下阐述大学生幸福感的具体变现,并结合相关研究进展提出增进大学生幸福感体验的策略。
二、大学生心理需求的幸福感具体表现
高校大学幸福感体现在学校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本文以心理学家Deci和Ryan提出的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SDT)开展分析,分别从胜任需求、归属需求以及自主需求阐述大学生幸福感的具体表现。
(一)以提高自身能力为主的胜任需求
能力需求指的是个体对某种任务感到有能力做好任务的需求,这主要表现为一种胜任感,即自身可以胜任一项任务或工作[5]。现如今,随着我国社会就业人口的不断增加,庞大的劳动力群体更对大学生就业带来不小的竞争。对提升自身能力的需求是人生来就具备的动力,大学生群体在社会就业高压下也在积极做出改变,在一项针对高校大学生阅读类型及推广的研究中发现,为避免毕业后就业如“白纸”一张,大学生阅读对日后
就业有
帮助的工具书的比例在逐步提高,以提高未来就业机会[6]。自我能力提高带来的满足会大大激发大学生幸福感体验,并且对自信心产生重要牵引作用。
(二)以融入学校、良好互动为主的归属需求
归属感需求是个体对自身与他人、团体建立友好积极的联系需求,这种需求其实和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归属与爱的需要”一致,主要体现在个体收到他人支持和良好的融入感体验。大学生归属感需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对学校社会环境及文化的归属感。学校作为大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学生积极融入其中,在与校园环境、文化互动中逐步形成学校成员认同的积极认知是幸福感体验的重要形式。研究表明,诸如学校设施建设质量等“硬实力”表现成为学生在校幸福感体验的重要载体,可以有效缩短大学新生的适应周期,提高生活质量,增加对学校的心理认同,体验着强烈的学校归属感,从而可以更好地融入学校。第二,在良好人际关系中的归属感体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作为学校人际关系两条重要线路,越来越被学者们重视,教师和学生的积极互动使学生在学习中更加感受到来自学校的支持与帮助,感受到获得感。与同学和睦相处,关心互助,在交往中获得情感支持,体验着人际归属感,黄慧华通过随机抽样调查发现,归属感体验对大学生积极人际互动有正向预测作用,归属需求越得到满足,学生的人际关系程度越高,培养学生更多的积极品质,提高其幸福感[7]。
(三)以提升自我決定为主的自主需求
大学生自主需求的满足是大学生适应学校生活,提高满意度评价的重要前提之一。自主需求是指个体可以根据内在意志所采取行为的需求,这种需求主要体现在个体自主发挥能动性,满足自我决定,比如,大学生能够自主参加活动、提出建议、不受他人影响地做出个人决策选择等。这其中,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自主选择又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研究表明,高校通过对学生非本专业的学习领域和内容的兴趣调研,并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设符合学生意愿、产生良好社会影响力的选修课,可以大大提升学校在校幸福感,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9]。
三、心理需求视角下提升大学生幸福感的教育策略
关于高校大学生幸福感提升路径的探究,为保证教育路径及对策更具针对性,可以分别从学生和学校两个主体进行阐述。
(一)大学生层面
发挥能动性、积极主动社交是增强幸福感的有效途径。学生应积极参与到社团、班级甚至是宿舍为单位的集体活动,善于与他人交流,坦诚相待,提高交往水平。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在无形中给人心理上的寄托,使个体相信在必要时可以得到社会支持。王琴等人指出,大学生应建立积极正向的心态,建立合理可行的人生目标规划,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圈,拉近自己与整体的距离,增加自身在学校和同学中的认同感[9]。坚定而积极的意志品质同样对提升大学生幸福感有重要的牵引作用,乐观开朗、坚持不懈等优秀品质的养成在于学习生活中不断给予的积极强化与正向反馈,每一次成功、每一个收获都是幸福感积累的过程,同样又推动着大学生优秀品质的培养。
加强在学习、生活中的自我掌控力。经历过高中严格而紧张的阶段后,大学生普遍在高校相对自由的环境中失去对学习和生活的规划与掌控,进而出现学习成绩下降、生活习惯无规律等现象。因此,大学生应加强对自身行为的监管,尤其是对时间和目标的管理,细化学习时间及任务,分解成适合自身实际的计划,通过在小步骤、阶段性学习目标和生活习惯的完成中逐步训练自己的掌控力。同时,养成“三思而后行”的思维模式,综合分析遇到的各种问题,坚持在自我决策中进行总结反思,真正做到对学习、生活的掌控,体验着自主决定带来的成就,进而增加幸福感体验。
拓宽知识学习的广度,从实践中掌握本领。现代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对进入工作岗位的大学生基本素质要求也不断提高,大学生拓宽学习广度、掌握更多本领将大大提高其社会适应度。因此,大学生要在掌握本专业知识外,多领域地学习专业知识,关注交叉学科的前沿研究,尤其是要对本专业就业发展有前瞻性的掌握,了解自身学习方向。同时,大学生应充分调动自身兴趣爱好,通过付诸行动中,用内在动力推动学习行为,做到“善学”“乐学”,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在有充分能力适应各种学习生活场景中体验幸福感。
(二)学校层面
“以学生为本”,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学校作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场所,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可以直观地反映学校对“解学生所需”的重视。不可否认的是,学校宿舍情况、食堂饭菜满意度、教室环境等场所越来越成为不同学校大学生之间幸福感对比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学校要统筹规划,积极改善设施建设,不断优化办学条件,学校建设凸显人性化理念,重点维护学生公寓、教学楼、食堂硬件,做到学校“硬实力”不掉队,应拓展学生诉求反应渠道,切实增加学生在学校建设中的参与程度,发挥学生是学校的“主人”作用,不断提升学生幸福感[10]。
积极组织集体活动,增强对学生幸福感牵引。积极参与集体活动是大学生融入学校、建立同伴友谊的最有效的方式,发挥班级团建、学院活动以及学校比赛的“三级”联动体系,使大学生充分沉浸在集体并扮演重要角色,产生集体认同感,在心理上得到情感寄托。研究表明,良好的宿舍文化构建对大学生幸福感有预测作用,以宿舍为单位的文化氛围营造是推动学生舒缓压力、增加幸福体验的有效手段,舍友间的相互鼓励加深了友好、和谐的氛围,从而满足学生幸福感体验的目的。
紧扣时代需求,开发提升学生社会能力课程。培养、提升大学生综合能力是引导其将来更好适应社会的重要知识基础。现阶段,应届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学生本人也能够深刻感受到就业压力,并且愿意从大学阶段学习除本专业知识外的能更好服务于毕业后就业岗位的其他能力。因此,高校应积极以学生对能力提升的需求为出发点,综合分析专业特点,结合学科发展前景及就业岗位,开设综合课程,增加社会实践活动,尤其是增加学生实地进入企业的学习,引导学生了解工作中实际要求以及应掌握的技能,并通过开发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校本课程,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提升综合素质。
结语
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是高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任务,高校应突出“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积极关注学生身心发展,解学生之忧,排学生之难,提升学生幸福感。心理需求是人们生来就渴望得到满足的需要,具有强大的内部动力,对指导人们追求目标有着重要牵引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心理需求的具体变现,并分别从学生和学校两个主体提出增进大学幸福感的可行性策略,为高校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新的策略支持。
参考文献:
[1]Diener,Ed,Suh,Eunkook M.,Lucas,Richard E.,Smith,Heidi L..Subjective well-being:Three decades of progress[J].Psychological Bulletin,1999,125(2).
[2]苗元江.心理学视野中的幸福[D].南京师范大学,2003.
[3]高良.大学生幸福感的结构、测量及相关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12.
[4]凤四海.大学生社会支持、职业成熟度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J].心理研究,2012,5(04):53-57.
[5]Deci E L,Ryan R M.A motivational approach to self:integration in personality.[J].Nebraska Symposium on Motivation.Nebraska Symposium on Motivation,1990,38.
[6]张勇.我国高校阅读推广研究演进路径、热点与趋势分析[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20(08):87-97.
[7]黄慧华.大学生学校归属感、自我价值感和人际关系现状及其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8]Brown K W,Ryan R M.The benefits of being present:mindfulness and its role in psychological well-being.[J].J Pers Soc Psychol,2003,84(4):822-848.
[9]王琴,王绍福,吴歧范.大学生学校归属感与心理健康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3.
[10]黄其昌,张娜琦.提升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的价值依归与实践逻辑——基于文化自信的视角[J].教育教学论坛,2021(7):4.
作者简介:蔡可路(1994— ),男,汉族,山东济南人,硕士,研究方向:幸福感、社会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