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围绕科学概念 展开探究教学
——试析“盐到哪里去了”的教学设计

2023-04-10江苏省扬州市文峰小学

小学教学研究 2023年4期
关键词:肉眼沙子物质

江苏省扬州市文峰小学 赵 政

江苏省扬州市汶河小学东区校 毛维佳

苏教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是引导学生认识水的初始单元,本单元的主要定位是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让学生了解水的特征与特性,如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水没有固定的形状,水可以流动,流动的水有力量等。本单元,教师需要通过科学的内容设置,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引领学生较为全面、系统地认识水。科学词汇主要涉及水的基本特征、水的形状、流动性、水位、水流量、水力资源、溶解等。一年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大量关于水的经验,对于水的重要性也有一定认识,但大多比较零散,还不太能用科学语言来描述。如何让学生通过较为系统深入地探究理解这些科学概念成为这一单元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有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是水的特征之一,本单元也有所提及。本文将在充分了解学生“前概念”的基础上,围绕“溶解”这一科学概念步步深入地进行探究,让学生真正理解“溶解”的科学内涵。

为此,笔者进行了如下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溶解是像食盐、糖这样,在水中能变成肉眼看不见的极小颗粒,并均匀、稳定地分布在水中的过程。

·有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里,形成不同的溶液;有些物质在水里不会溶解。

·可溶解于水的物质并不是无限可溶的。

【探究能力】

·观察和描述食盐、沙子等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和不溶解现象。

·根据多种物质在水中发生的不同现象,对物质进行分类。

·归纳、总结某些物质溶解于水的依据。

·利用溶解的依据分辨某些物质是否可溶解在水中。

二、教学准备

学生实验材料:

食盐、白砂糖、红砂糖、洗净的沙子、芝麻、橡皮碎屑、托盘、烧杯、水、搅拌棒、密封袋等。

教师准备材料:

纯净水、吸管、红砂糖、高锰酸钾、1包盐、玻璃棒、烧杯、小组记录单和多媒体课件等。

三、安全须知

·烧杯、玻璃棒等玻璃仪器轻拿轻放,防止摔碎。

·此活动的溶液需要品尝,玻璃仪器、吸管需洗干净,盐、糖、水等需可食用。

四、教学过程

【集中话题】

1.用实物投影展示盐、沙子、白糖、红糖、芝麻、橡皮屑等6种物质,让学生描述其特征。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东西,分别是盐、沙子、白糖、红糖、芝麻和橡皮屑,请大家仔细观察和描述一下,它们有哪些特征?(是什么样子的)

师:看看哪位同学足够细心,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都是颗粒状的,为后面引出“变为极小的颗粒”做铺垫)

2.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做出猜测。

师:猜测一下,如果我们从中分别取一小部分放入水里,它们会有怎样的变化?

师:你猜测的理由是什么?(让学生认识到猜测也要有一定的依据)

【探索与调查】

活动一:

1.教师呈现小组探究活动中需要的材料:6杯水、6个密封袋(分别装有少量的盐、沙子、白砂糖、红砂糖、芝麻和橡皮屑)、搅拌棒等。教师台上演示,并提醒学生组内分工、小心操作,认真观察它们在水中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师:用玻璃棒轻轻搅拌,仔细观察,这6种物质在水中有什么变化?(进一步强调观察的重点)

2.每组的材料员领取实验材料,开始实验。教师四处巡视,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师:我们应该观察什么?

师:它们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师:我们可以怎样进行记录?

3.实验完毕,记录员整理记录单,材料员收拾实验材料,并送回原处。

4.对照小组记录单,进行小组间的汇报交流。

师:描述一下,老师提供的那6种物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5.引导学生根据观察到的现象,给6个烧杯分分类,说说分类的理由。

师:分析一下,我们可以怎样对这些变化进行分类。

师:可以分成几类?为什么这样分类?(肉眼是否能看得见原来的颗粒)

呈现板书:

盐、白糖、红糖 肉眼看不见的极小颗粒沙子、芝麻、橡皮屑 肉眼能看见的颗粒

活动二:

1.继续让学生思考,猜测看不见的物质去了哪里。

师:呈颗粒状的盐、白砂糖、红砂糖等不见了,它们去哪里了?(有的学生可能会说去了空气中,暂且不处理,后面的实验会证实;大部分学生会说去了水中,那就继续追问)

师:它们到了水中的什么地方?

2.教师提前将适量的红砂糖放入半杯纯净水中,引导学生通过用眼看、用嘴尝的方式寻找可溶解物质的去处。

师:为了让现象更明显,老师多放了一点红糖,原来的颗粒找不到了,我想知道,它去哪里了?(水中)

师:到了水中的哪个地方?(每个角落)

师:怎样分布的?像沙子、芝麻、橡皮屑吗?看一下、尝一尝,哪个地方多,哪个地方少?(均匀分布)

师:老师昨晚就制作了这杯红糖水,现在还是这个样子,这说明了什么问题?(稳定)

3.教师归纳总结,引出科学概念“溶解”,即溶解是像食盐、糖这样,在水中能变成肉眼看不见的极小颗粒,并均匀、稳定地分布在水中的过程,形成的液体叫“溶液”。

呈现板书:

盐、白糖、红糖 肉眼看不见的极小颗粒均匀、稳定地分布在水中沙子、芝麻、橡皮屑 肉眼能看见的颗粒 出现沉淀和分层

【回顾与解释】活动三:

1.讨论溶解的两大依据:(1)放入水中的物质变成肉眼看不见的极小颗粒;(2)能够均匀、稳定地分布在水中。

师:分析一下,要判断某种物质是否可以溶解在水中,我们可以有哪些依据?

2.利用总结出的依据,判断适量的高锰酸钾放入水中(充分搅拌),是否属于溶解的现象。

师:这是科学中经常使用的药品——高锰酸钾,我把少量的高锰酸钾放入了水中,现在这种现象是否属于溶解?

师:你有什么依据?

师:这是什么溶液?

【延伸与拓展】

1.了解生活中可以溶解于水的一些物质。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

2.引导学生思考可以溶解于水的物质是否无限可溶。(学生理解不了这样的词汇,因此教师发问时要变换得通俗易懂)

师:通过这节课的实验,我们了解到少许盐可以溶解在水中,如果我不断地往这半杯水中加盐,是否也会不断地溶解?

师:你的理由是什么?

师: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可以探究的问题?

五、学生记录单

小组记录单(见下图)

盐到哪里去了?

六、教学反思与建议

教师选取较为干净的颗粒状物质作为实验材料,一是可以避免无关因素的干扰,二是可以锁定在“颗粒”的变化上,即肉眼可以看得见的颗粒变成了肉眼看不见的极小颗粒。

课堂上与学生交流的时候,学生会在归纳出“溶解”之前说出这个科学词汇,教师可以采用追问的方式让学生解释什么是“溶解”,保证其神秘色彩。而一旦归纳出来,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科学用词,避免“化了” “融化” “熔化”等非科学词汇的出现。

建议教师用活教材,课本上的探究活动和实验材料可做重要的参考,但不要受到拘束,只要能够建构科学概念、达成教学目标,教师可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设计探究活动,取材于身边。

随着教学实践的深入和对科学教育认识的提升,笔者愈加体会到围绕科学概念展开探究教学的重要性,即在科学教学中学什么、怎样学。

近30年的研究表明,概念是人类进行学习和思维的有力工具,人类在幼年时期就打开了认识世界的大门,从而形成一些概念,但这些概念(也称为“前概念”)往往是不精确的或带有偏见的,需要通过科学教育来加以纠正。

本节课通过猜测环节了解学生的“前概念”,有些学生认为有些物质进入水中就变没了;有些学生觉得那些物质还在水中,但会凭“经验”认为糖、盐等进入水中不是均匀分布的,而是更多地分布在水的底层。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教师需要将学生的“前概念”作为科学教育的起点,通过前后的描述和观察,让学生认识到糖、盐等进入水中后并没有消失,而是变成了肉眼看不见的极小颗粒;通过进一步观察和品尝,让学生了解到这些极小颗粒均匀分布在水中,从而帮助学生逐步建构科学的概念。

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中要紧紧抓住科学概念不放松,这样就可以用活教材,组织更多适合学生口味的探究活动,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小学科学课程要求学生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掌握课标中列举的主要科学概念,发展科学思维和语言能力,获得与科学探究有关的技能和方法的训练,并且需要通过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为了达成这些目标,探究式教学成为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有效教学方式。

本节课就是基于一个开放式的探究模型,引导学生一步步地进行科学探究。教师首先让学生描述6种物质的特征来集中话题,从而设置了一个相应的学习背景,随后以一个探究问题把学生引到科学探究中。学生结合自身的已有经验做出了不同的猜测,并呈现在教师设计好的记录单上。教师预设了三个有层次的探究活动让学生进行有序、深入的探究,先让学生用比较、分类的方式发现糖、盐的颗粒已变得看不见了,提问这些颗粒是没有了还是去哪里了。带着衍生出的问题,学生进入第二个探究活动,通过观察和品尝教师提前制作好的红糖水,意识到这些颗粒并没有消失,而是均匀、稳定地分布在水中。探究式教学是一种归纳式的教学方式,即通过一系列研究、发现的求证过程,归纳总结到“溶解”的科学概念上,再通过第三个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对科学现象做出有依据的解释,并通过拓展产生一些新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笔者认为,通过探究的教学方式进行科学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知道是什么,还可以让学生理解为什么、怎么样;这种教学方式虽然要使用更多的课时,但是可以给学生带来无尽的思索和更多收获,这也是科学学科的魅力所在。

猜你喜欢

肉眼沙子物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一粒沙子的历史
沙子为什么会"唱歌"?
3C 273挑战肉眼可见的最远天体
绝望的沙子
一粒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