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初衔接视域下教师教学方式对学生学业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
——基于2022 年N 市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学情分析报告

2023-04-10江苏省南京市教学研究室

小学教学研究 2023年4期
关键词:四区学业教学方式

江苏省南京市教学研究室 陈 静

一、研究背景

2022年4月,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中明确指出:“注重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各学段之间的衔接,体现不同学段目标要求的层次性。打好共同基础,关注地区、学校和学生的差异,提高课程适宜性,促进教育公平。”做好小学和初中之间的学段衔接,实现学生在不同发展阶段之间的平稳过渡,不仅体现“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国家意志,更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价值导向。

即使对“小初衔接”的重要性有着深刻了解,但其仍然成为义务教育阶段难以消除的现实痛点,主要原因是小学和初中分属两个不同学段,且各自有不同的管理模式、课程结构、学习内容、教学方式,巨大的差异让两个学段难以相互走近,更难以彼此融通。在小初衔接的关键阶段,影响学生发展和学业质量的关键因素是教师。墨尔本大学约翰·哈蒂教授及其团队通过综合900多项元分析发现,在学校教育所有可控变量中,对学生成就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教师,高效应教师和低效应教师的差异主要与教师决策教学关键问题时的态度和期望有关,也就是教什么、什么难度及他们对自己教学过程和影响的理解。

教师因素也成为国际大规模学业测试中的重要调查内容,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测试主要通过学生问卷和学校问卷收集教师因素的相关数据,学生问卷主要包括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和师生互动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对教师因素的调查与分析,可以有效揭示学习过程中教师因素与学生发展、学业质量之间的内在关联,从而对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提出精细化的数据支持,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基于此,2022年1月,N市开展义务教育学生学业质量监测项目,针对小初衔接过程中教师因素对学生学业质量的影响进行全面调研。本次质量监测采用学生问卷的方式进行,监测内容聚焦影响学业质量的相关因素,项目实施范围为N市内4个区域,分别以A、B、C、D表示,其中A区为主城区,B区为近郊区,C、D为远郊区(以下简称“四区”)。监测年级为六年级和七年级,监测目的是更好地分析小初衔接阶段教师教学方式因素对学生学习及学业质量的影响。

二、研究方法

(一)项目概况

本研究使用的全部数据均来源于N市2022年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参测样本信息如下:六年级参测学校共123所,参测学生共计25529名,其中男生13416名,女生12113名;七年级参测学校共86所,参测学生共计22593名,其中男生11872名,女生10721名。参测学校按所在地及学校性质划分,情况见表1。(说明:根据《统计用城乡划分代码》,城区包含主城区和城乡结合区,镇区包含镇中心区、镇乡结合区、特殊区域,乡村包含乡中心区和村庄。本次监测,小学阶段乡村学校学生人数占比不足2%,单独分类统计意义不大,因此将其并入镇区。)

表1 参测学校信息统计

(二)研究框架

《教育大辞典》将“教学方式”定义为教学方法的活动细节,即教学过程中具体的活动状态,表明教学活动实际呈现的形式。师范类教育学教材对“教学方式”的定义是为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手段而进行的,由教学原则指导的一整套方式组成的、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包括讲授、探究、讨论、体验、对话合作等多种形态。教师教学方式不仅与学生的学业成就密切相关,同时对学生的责任心、学习意志力、人格发展以及师生关系等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影响。本研究共设计A1~A7七个一级指标框架,分别从学生学习动力指数(A1)、学业负担指数(A2)、学校环境指数(A3)、家庭成长环境指数(A4)、学生学习方法指数(A5)、教师教学方式指数(A6)、教师课后作业设计指数(A7)七个维度对影响学生学业质量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本文重点分析A6指标,即教师教学方式指数。该项指标借鉴PISA2012 中关于教师教学方式的相关量表(PISA2012 主测领域是数学), 其中涉及的相关变量二级指标见表2。

表2 教师教学方式指数指标评价框架

(三)数据处理

本次监测以数学学科为切入口,主要聚焦数学教师的教学方式研究,所有数据均取自参测学校、学生样本相关指标的平均值,在此基础上对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为获取精准数据,本问卷中依托第三方机构专业人员设计问卷框架及相关试题,从而保证本次测试有较好的信效度,其中教师教学方式各维度指数是通过设计学生问卷,细致询问学生对教师所实施具体教学方法的真实感受,从而采集问卷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得到结果,以此调查教师教学方式对小初衔接阶段学生学习的影响。教师教学方式各维度指数定义为平均值为0、标准差为 1 的标准分数。指数越高,表示该区域该维度教师的教学方式表现越好。本研究指标呈现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呈现与该指标相关问题的学生问卷调查结果;第二部分呈现区域内该指标不同群体的指数值。

三、研究结果

(一)课堂纪律氛围指数

课堂教学氛围对学生学习效果具有显著影响,已有研究表明,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并提高学习效率。本次监测反映出六年级学生对数学课堂常规纪律及学习氛围的认可度高于七年级学生。图1和图2分别反映了六、七年级学生关于课堂纪律氛围指数的问卷调查结果,图3和图4分别反映了六、七年级不同群体教师课堂纪律氛围(B13)指数值。从图中不仅可以看出六年级学生数学课堂纪律氛围优于七年级,还能看出以N市四区为整体,把相关数据处理成平均值为0、标准差为 1 的标准分数后,六年级不同群体教师该维度指数A、B区高于C、D区,七年级A区该维度指数显著高于B、C、D三区,城区指数高于镇区,民办学校指数显著高于公办学校。(说明:参照PISA2012数据处理方法,相关指标数据处理为平均值为0、标准差为1的标准分数。指数大于0,表明该指标表现好于四区平均,反之则低于四区平均。)

图1 六年级学生对教师教学方式的评价——课堂纪律氛围

图2 七年级学生对教师教学方式的评价——课堂纪律氛围

图3 六年级不同群体教师课堂纪律氛围指数

图4 七年级不同群体教师课堂纪律氛围指数

(二)认知激活策略运用指数

2020年J省义务教育学生学业质量监测结果显示,与学生学业质量相关度最高的教师教学方面的因素是教师能否采用认知激活策略开展教学。因此,教师开展教学时,应设法提供某种认知冲突,这种冲突通常表现为“以问题驱动”“设置高阶目标”“创设可供迁移的情境”等。表3中列出了认知激活策略(B14)指标中4个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如该表所示,六年级学生认为,小学数学教师在大多数方面较好地运用了相关认知激活策略,为学习提供了积极的支持,而相同的问题在七年级学生中收集的数据与小学有明显差异,说明小学教师在结合学生已有经验开展教学方面有较多实践,而初中教师尚有待提高。

表3 教师采用认知激活策略的情况

(三)适应性教学指数

在课堂上,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安排,对学生学习进度和学习任务完成状态细致分析,适应性教学策略有利于教师为每个学习者提供精准的教学支持,促进学生的学习。如表4所示,教师适应性教学(B15)指标由4个问题构成,要求学生对表格中的问题分别陈述表示同意的程度,多数六年级学生对其中的问题都表示同意或非常同意,回答“总是或几乎总是”的学生占比为84.7%~93.1%,七年级学生回答“总是或几乎总是”的学生占比为68.4%~84.5%,其中关于“当大多数学生对某一主题理解有困难时,老师会改变课堂的教学安排,针对性讲解”这一问,七年级教师的教学获得学生认可度最低,占比仅为68.4%。

表4 教师适应性教学的情况

(四)教师导向性教学指数

本次监测中对学生询问了数学课中教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频率,其中有3个问题针对教师主导教学情况进行提问,数据显示,无论在小学还是初中,在大多数数学课中,教学常常以教师主导的方式开展,主要是在教学设计中设置清晰的教学目标、当堂安排专项复习环节、了解学生对前拥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课堂上常常通过提问来检查学生是否理解新知等。其中,学生对“教师在每节课中都给我们设置明确的教学目标”这个问题的认可度最高,回答“总是或几乎总是”的六年级学生占比88.7%,七年级学生占比78.6%;问题“每节课开始时,教师都会简要复习前面所学内容”,89.3%的六年级学生和81.7%的七年级学生表示出高度认同,认为在数学课上,每节课前几分钟通常教师会安排“回顾与复习”内容;问题“课堂中教师会用提问来检查我们是否理解所学知识”,六、七年级学生回答“总是或几乎总是”的比例最高,分别是90.5%和83.3%。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群体教师导向型教学指数存在显著差异,如小学、初中城区学校指数均高于镇区学校,民办学校指数显著高于公办学校,四区中A、B区指数高于远郊区C和D。

(五)教师课堂反馈指数

有效的学习反馈是成功教学最常见的特征之一。反馈的目的在于缩短学生“所在的此地”和他们“要去的彼地”之间的差距,即缩短先前或当前成就与成功标准之间的差距。因此,为了做出有效反馈,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所在的阶段和将要到达的阶段。有效的课堂反馈类似于一种学习过程中的信号,便于引起学习者个体的关注,帮助其将注意力更加聚焦于某个特定的学习任务,以驱动学生不断调整和完善学习策略,更好地投入下一阶段的学习。图5、6给出本次监测中用于调查教师开展有效课堂反馈的问题以及学生对教师教学反馈的评价数据。从图中可以看出,六年级学生对教师运用有效反馈情况评价较高,其中针对问题“老师会告诉我在数学课上的表现情况”回答“每节课或几乎每节”及“有很多课”的学生占比为72%,显著高于七年级学生49%的比例。

图5 六年级学生对课堂教学反馈的评价

图6 七年级学生对课堂教学反馈的评价

(六)教师课堂教学支持指数

课堂上教师给予学习的支持,可以帮助学生更充分地理解学习内容和达成学习目标。PISA2012中共有两个指标反映出数学教师对学生提供支持的情况,即数学教师的支持程度指标和数学课中教师支持程度指标,而数学教师的支持程度指标每增加一个单位,学生的数学成绩增加16.6分,可以解释2.4%的数学成绩差异。在控制了学生和学校生源家庭、社会经济背景以后,该指标仍然能够显著预测学生的数学成绩,这充分说明,对背景情况相似的学生而言,教师为学生提供更加充足的支持有益于提高学生的学业表现。

表5提供本次监测对教师课堂教学支持指数的相关问题与学生反馈,数据呈现的是回答“总是或几乎总是”的学生比例,六年级有82.5%的学生认为数学课上教师能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有75.3%的学生认为在课堂上能获得教师额外的帮助,有74.2%的学生认为教师会在不懂的地方反复讲解,而七年级学生对表中三个问题的回答数据分别是64.1%、56.4%和51.5%,可以看出,小学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支持表现显著高于初中教师。

表5 教师课堂教学支持指数的情况

四、主要结论及教育启示

(一)主要结论

1.教师教学方式指数与学生学习动力、学习方法指数显著相关

本次监测共有7个一级指标,其中,A1指标为学生学习动力指数,包含B1、B2两个二级指标;A5指标为学生学习方法指数,二级指标为B12(见表6)。通过数据分析发现,B1指标四区均值六年级是82.1%,七年级是 56.3%;B2指标四区均值六年级是78.7%,七年级是 60.9%;B12指标四区均值六年级是89.2%,七年级是 69.5%。这些数据说明,在小初衔接过渡阶段,教师的教学方式将对学生的学习动力指数、学习方法产生影响,教师教学方式指数越高,说明对教师教学方式评价较高的学生占比越高,即教师教学方式相对较好。教师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学习动力也会产生积极影响,因此,可以认为学习动机指数、学习方法指数与教师教学方式指数成正相关。

表6 学生学习动力指数数据分析

2.不同学段、不同区域、不同学校之间教师的教学方式存在差异

本次N市四区质量监测数据显示,教师教学方式指数的6个二级指标中,不同学段教师在认知激活策略指数、适应性教学指数、教师导向型教学指数、课堂反馈指数和教学支持指数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六年级学生对教师教学方式的评价整体优于七年级。不同区域、学校教师教学方式指数也存在差异,四区中A、B区作为城区和近郊代表,无论六年级还是七年级,教师教学方式指数均高于作为远郊代表的C区和D区,城区学校均高于镇区学校,民办学校均优于公办学校。

(二)对小初衔接教育的启示

小初衔接的教育价值,是对学习者生命成长连续性、完整性和发展性的观照,本研究通过学情监测,试图探寻小初衔接中教师教学方式对学生学习的影响,研究结果和结论对小初衔接的教育启示如下。

1.构建小初衔接教师研究共同体

“儿童在某一阶段的发展变化总是在前一阶段积累的基础上发生,后一阶段的发展总是以前一阶段的发展为基础。先前的发展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是以后发展的前提;后一阶段既包含前一阶段的因素又萌发着下一阶段的新质。”本研究数据表明,即使六年级学生和七年级学生年龄只相差1岁,但是其在身体、心智、情感和社会性发展上却可能存在较大差异。衔接教育的本质是从“人”的发展角度去思考教育教学工作,需要两个不同学段的教师相互理解、彼此走近,形成教育研究共同体,打破小学和初中在课程、教育、教学等方面的隐性“壁垒”,强化教学研究,通过研究为学生提供一体化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支持,以更加科学、完善、适切的教学方式,助力学生学程的持续发展。

2.教师成为适应并支持学习的专家

本研究依据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数据来分析并判断教师的教学行为,研究数据显示,七年级数学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六年级的存在显著差异,尤其在基于学生已有的经验开展教学、采用多种方式建构新旧知识之间的关联以及帮助学生将不同事实、技能和学科概念之间产生联结的多元策略运用等方面,小学教师的教学表现优于初中教师,其原因主要是基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小学教师在教学中更广泛地使用多元的对话方式、多样的教学形式、多维的互动反馈等开展教学,而初中教师较少关注教学的形式,更多关注学习内容和学习效果。奥苏贝尔认为,有意义的学习应该是在新知与旧识之间建立逻辑关系,形成有意义学习的心向,使旧知与新知之间产生意义联系。在小初衔接的关键阶段,无论小学还是初中,学科教学都应遵循学生认知发展的内在规律,基于有效衔接的教育理念,立足所在学段,兼顾相邻学段,以一致性、整体性、发展性的教学思路帮助学生在小学和初中的学习内容、知识结构上形成内在关联和逻辑结构,创设适宜的学习情境、关注个体学习差异、设计坡度合理的思维挑战,以更好的教学行为适应并支持学生的学习,打通小初衔接的学习断层。

猜你喜欢

四区学业教学方式
艰苦的学业
中心四区 买少见少,地价赶超房价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中心四区人气代表:中海学仕里——广钢板块少见小户型多房产品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树起学业担当之心
全力打造“四区”,建设美丽幸福新崇义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