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普惠金融支持农产品出口问题研究
2023-04-10张欣悦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文/张欣悦 (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一、引言
河北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其农业用地约占全省总面积的69.2%,生产的棉花、粮食、油料、肉类及蔬菜瓜果等农产品的产量在全国连续多年排名前十。可见,提高农业发展水平是推动其经济增长的必要要求。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发展,农产品进行外贸业务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并成为农业经济的重要一环。农产品出口有利于推动河北经济的发展,一直以来国家和政府对农产品的生产和贸易问题都非常关注。河北省发布了《加强农业对外开放工作建议》,文件中政府为了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支持采用了“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的方式。与此同时,政府还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农产品出口企业的信贷投放,加快退税进度和提供更多的出口费用补贴。普惠金融的发展为农产品提供更加优质的金融环境,拓宽农民的融资渠道,提高企业活力,为农业发展提供更多的便利。探讨普惠金融对农产品的支持作用,有助于提高当地农产品出口质量,提高竞争优势,从而推动农产品出口。
二、河北省农产品出口现状
(一)河北省农产品出口规模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扩大,河北省农产品出口贸易越来越普遍,河北省农产品市场也随之不断扩大。由表1 可知,河北省农产品出口额整体呈上升趋势。2020 年,河北农产品出口额为16.48 亿美元,增长率为2.87%,出口总额较2011 年增加1.46亿美元。农产品出口额虽不断增长,但其贡献率却出现了小幅度下降,从5.26%下降到4.52%。
表1 2011-2020年河北省农产品出口额及变动情况
(二)河北省农产品出口结构
从农产品出口结构来看,当前河北省主要出口的产品为水产品、干鲜瓜果及坚果、蔬菜、肉类、罐头、粮食和酒类等。据2022 年石家庄海关数据可知,河北省农产品出口的种类中,水产品出口额最多,约为2.53 亿元;干鲜瓜果及坚果次之,约为2.03 亿元,酒类最少,约为0.18 亿元。从河北省出口的结构来看,出口的商品中初级商品所占比重较大,农产品的深加工水平较低。另外,农产品出口结构趋向单一化,农产品种类有待丰富,出口结构应多元化发展。
(三)河北省农产品出口主要市场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水平的不断提高,河北省农产品出口贸易越来越普遍,河北省农产品市场也随之不断扩大。虽然欧盟目前是河北省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但是受地理位置和本国外交情况的影响,亚洲才是河北省主要的农产品出口市场。
河北省农产品主要出口的地区有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其中,出口亚洲的农产品数量最多,约占全部出口额的45%,其次为欧洲。根据已有的数据显示,在亚洲市场中周边的国家占大多数,例如日本、东盟和韩国等;欧洲市场主要有俄罗斯、欧盟等。
三、河北省普惠金融支持农产品出口的主要方式
(一)增加农业财政预算和优惠政策
为了进一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带动农民就业增收[1],河北省农业厅和财务厅一起出台的文件中强调利用财政支持农业发展。农业公共财政预算的增加,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多的财政补贴,节省农产品生产成本,进而使农产品在贸易过程中形成价格优势,有益于扩大农产品的出口数量,形成贸易顺差,促进河北省经济增长。
近年来,农业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整体上呈现上升的趋势且增长速度较快。仅在2017 年出现了小幅的减少,为去年的2.25%。由此可以看出河北省正在不断地加强财政支农力度,进而促进农业经济增长,促进农产品出口。此外,石家庄海关还为农产品出口提供绿色通道,助力农产品出口。第一,一些农产品出口的货单可以优先进行海关审查,进而提高企业农产品出口效率。第二,石家庄海关还采取了分类通关政策,缩短产品通关时间,节省企业成本。第三,积极落实出口退税政策,并减免一些出口费用。
(二)增加信贷投放,提高金融服务
公益性小额信贷是普惠金融发展的第一阶段。在出口农产品生产的过程中,有些小企业常常因资金链断裂而无法进行生产,这时我国的各大银行会增加信贷投放和推出新的金融产品来帮助企业渡过难关。2016 年末,河北省农业银行分行推出的金穗“惠农通”工程在乡镇实现了100%的覆盖率,金融服务进一步深化。省财政厅还对农产品出口企业推出专项保额支付政策,并对农产品出口使用优惠费率,还对涉农企业加大再贴现力度。信贷投放的增多,不仅有助于解决农产品出口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还会帮助企业进行资本积累,进而促使企业进行扩大再生产。企业的规模变大,农产品成本会相对下降,进而增强在贸易中的竞争力。金融服务的不断提高,会使金融的覆盖面越来越广,进而推动农业贸易的发展。
(三)提供互联网金融产品,降低出口成本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普惠金融与互联网的结合而产生的金融产品越来越多,传统的存贷款方式在不断地减少。例如P2P 借贷平台的出现可以使农户得到足够的融通资金,减少农产品的生产成本,使其在贸易中形成竞争优势。普惠金融的网络化不仅可以实现金融机构之间数据资源共享,还可以改善分散的农户因信息不顺畅引起的不便,防范金融风险。能够更加全面地为农业服务,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产品出口效率。ATM 机、网上银行等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开发与使用很大程度降低了农民使用金融服务的时间成本、交通成本和价格成本,有利于河北省农产品出口形成竞争优势[2]。
四、河北省普惠金融支持农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
(一)出口规模较小
2020 年,河北省总出口额为364.48 亿美元,相对于2010 年增长61.49%。而河北省农产品出口额增速为34.04%。农产品增长速度慢于总出口增长速度。2016 年到2020 年间,农业出口总额在农业生产总值中的比例一直都低于5%,且农产品出口额起伏变动不大,有些年份甚至出现了下降趋势。虽然河北省农产品出口额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其占全国农产品出口额的比重相对较低。
(二)出口面过于集中
近年来,虽然不断完善的“一带一路”政策,推动了河北省农产品贸易发展,拓宽了河北省农产品出口的渠道,为河北省农产品贸易带来了更多的合作伙伴。但河北省农产品出口主要还是集中于亚洲和欧洲地区,这两个地区的农产品出口数额占到了河北省农产品出口总额的80%左右。出口过于集中不利于出口产品的多元化,抑制河北省出口产品的创新发展,还会增加河北省农产品出口对亚洲和欧洲市场的依赖性,进而使河北省在农产品贸易时处于相对劣势地位,增加贸易时的风险性。风险性的增加不利于农产品价格的稳定,更会对河北省农产品贸易的长久利益产生危害。
(三)农业基础设施落后,生产力低
当前河北省农业的基础设施仍比较比较落后。一方面,河北省农业机械主要以小型配套农具为主,大中型拖拉机和农具的拥有量在整体中占比较少,导致土地的利用效率变低,阻碍农民扩大生产规模[3]。另一方面,河北省农业生产比较分散,难以形成规范化管理。大多数的农户由于资金有限,未能引进先进的机械,农民的生产力难以提高。虽然,近些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兴起对农产品生产有一定帮助,但现有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并未形成规范化管理,不能为农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支持[4]。
(四)太过注重效益,涉农贷款偏低
在国家鼓励支持“三农”工作的背景下,各大银行机构和金融机构在不断地推出新的金融产品,为农民提供更多的融资选择,但有关“三农”的贷款需求仍然不能得到满足。一方面,大多数金融机构都具有营利性,由于有关农业的贷款盈利较低,各大金融机构不愿把多余的款项贷给农民,在选择方面大多偏离涉农贷款转向商业性贷款[5]。另一方面,进行农业贸易的企业大多都是小微企业,龙头企业较少。商业银行在进行贷款时,一般都认为小微企业的风险承担能力较弱,还贷能力弱,不愿将贷款贷给相关企业[6]。因此,这样就导致金融未能更好地为农业提供服务,农民也并没有得到更多的优惠。农业生产中存在的融资难问题并没有得到实际解决。普惠金融政策未落到实处。
(五)农村地区人才匮乏,普惠金融得不到普及
为了保障弱势群体能够平等地享有金融服务,普惠金融要在农村地区大力普及。但是,目前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留在村里的大多都是老人小孩和受教育水平较低的成年人。这些人由于对有关金融方面知识的匮乏,不能很好地利用普惠金融中的优惠政策,甚至对有些金融产品产生抵触的情绪。进而使普惠金融不能很好地在农村地区得到发展,农业发展也因不能得到很好的金融支持而受到阻碍[7]。
(六)创新能力低,金融产品单一
目前,存款和贷款等传统的金融服务是河北省大多数农村地区金融机构所提供的主要金融服务项目,农村信贷产物只有农户小额信贷、小组联保贷款和抵押贷款等。与其他经济发展较好的省份相比,河北省金融产品的种类较少,金融产品创新能力较弱,金融产品较为单一。另外,河北省内县域金融机构中大多都是邮政储蓄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他们提供的涉农贷款有一部分不接受农村产权抵押,这就造成农户融资难。再加上农户对金融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最终导致河北省金融服务的供求不平衡。
五、河北省普惠金融发展促进农产品出口的对策
(一)加强政府支持,完善普惠金融体系
一方面,不断加强政府财政支农政策的补贴力度,出台相应的政策文件鼓励各大金融机构积极提供涉农贷款。在农业税收方面继续为农产品提供补贴和减免税费,为农民和企业争取最大的利润空间。另一方面,不断强化有关普惠金融的法律法规,减少徇私舞弊现象的发生,尽量使每个人都享有相同的金融服务。与此同时,政府还应加强对县级以下金融机构基础设施的建设,增加银行网点的设立,在业务方面,积极推进银行卡和网上银行等新型业务,增加金融服务的多样性,吸引更多的用户,进而增强金融的可获得性和使用度。
(二)加强金融产品创新意识
摸索“政府+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金融机构”五位一体的新模式,渐渐形成“龙头企业+基地+贫困农户”“企业+家庭农场”“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模式,引进更多或者创造更多金融扶贫的方法[8]。与此同时,金融机构应该设置合适的奖励制度,鼓励更多的员工发散思维,打破原有的经营模式,去创造更多功能的金融产品,满足大众的多样化需求。银行机构在保留现有的存、贷和汇款等业务时,也应该适当地尝试有关农产品的期权、期货和基金方面的新产品,以便为从事农业贸易的企业提供更多的选择,从而获得更多的金融支持。
(三)增强金融知识普及
定期安排金融方面的专业人士下乡为村民开展讲座,让村民对普惠金融能够有初步的了解。讲解的过程中要因地制宜,尽量用一些简单易学的办法,这样既可以调动农民学习的积极性,又可以避免出现听不懂的现象。各地的银行机构应多增加员工学习培训的机会,增加员工的金融素养。尽可能地让员工掌握各种金融的基础知识和熟悉本行推出金融产品,以便日后为需要服务的客户进行更好的讲解。
(四)拓宽出口市场,结构多元化
一直以来河北省的农产品出口市场较为集中,农产品出口对进口国的依赖性不断提高,不利于河北省农产品贸易更好的发展。农产品出口企业应该借助“一带一路”政策的实施,摆脱地理位置的约束,与更多地区进行农产品贸易。
在进行农产品生产时,多引入深加工技术,逐渐减少缺乏优势、质量差和产量过剩的农产品的生产,提高优质农产品产量,增加高附加值农产品出口供给,控制初级产品的出口量,实现农产品结构多元化。
(五)建立健全产业化组织体系
河北省农产品的生产过于分散,不易管理。因此,应该建设一条从农产品种植到农产品销售的完整产业链,这样不仅有利于产业的管理,还为农产品出口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另外,政府应该多出台相关政策支持龙头企业的发展,激励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农民联合经营,充分发挥三者各自的优势和功能,促进农业生产机制更加完善,创造更高经济效益。在鼓励龙头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应加强农产品的品牌效应。
品牌的建立对农产品有一定的宣传作用,可以让农产品走向更多的国家,拓宽河北省农产品的出口市场。首先,通过各种培训和讲座,让农户和企业知道如何创建和经营产品品牌,认清品牌在农产品销售中的重要性。其次,不能盲目地为所有农产品都创立同样品牌,要因地制宜,不同类型的农产品应突出不同的重点和采用不同的策略。
(六)提高农产品的科技质量
当前河北省农产品加工企业技术落后,创新能力弱。引入科技是提高农产品创新能力和出口竞争力的关键一招。攻克科技这一难关时,第一,政府要加大财政对科技的支持,保证研究资金充裕。第二,各企业和农户要积极招聘科技人员,采用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知识,提高农产品生产率,优化农产品质量。第三,要引入新品种,增加产品种类,以满足市场的不同需求,在贸易中形成产品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