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老旧小区社会设计改造路径研究
2023-04-08宋倩
摘 要:改造老旧小区已经成为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民生焦点问题,尤其在当下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的背景下,针对老旧小区加强改造工作愈发迫切。了解老旧小区存在的问题,基于解决问题的角度,加强对老旧小区的改造设计工作,同时考虑深入挖掘当地特色文化,从保护传承传统文化角度加强对老旧小区的社会设计改造工作,是现阶段“文化栖居”理念下老旧小区改造的重要目标。以广州老旧小区为研究对象,针对其现阶段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继而以“文化栖居”理念为前提,阐述加强广州老旧小区社会设计改造的对策,以期为实际工作形成有效理论支持。
关键词:老旧小区改造;特色文化传承;广州地区;“文化栖居”理念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共建课题“‘文化栖居理念下广州老旧小区改造路径研究”(2021GZGJ295)研究成果。
针对老旧小区加强社会设计改造工作,主要围绕城市中建造年份较早、设施老化、功能不全的小区进行改造更新,从中解决老旧小区存在的房屋破损、设施陈旧、环境过于恶劣等问题,这有利于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在实际社会设计改造工作中,普遍以基础设施改造、环境品质提升、公共服务设施完善以及智能化改造等方面为主,针对老旧小区水、电、暖、气等基础设施加强改造升级工作,并及时针对破旧的照明设施进行修缮,在进一步增加公共休闲设施数量的基础上,引进社会服务用房及卫生服务站等公共服务设施,对改善民生、提升城市形象具有重要影响。
一、“文化栖居”理念概述
“文化栖居”理念属于一种将文化传承和现代科技进行相互结合,在此之间满足人类居住环境条件改善要求的思想理念。该理念在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首次提出,是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民众生活居住品质要求不断增长的趋势下产生的。其核心观点是在尊重、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前提下,使其中的文化元素和现代建筑与城市规划相互融合,并在满足文化传承与现代发展有机结合的要求下,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工作,积极发挥现代科技手段应用优势,从而创造出更安全、更具可持续发展前景的优质居住环境,对促进文化传承与社区发展具有重要的理念价值和意义。
二、广州老旧小区社會改造设计的意义
(一)提升老旧小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针对老旧小区加强社会改造设计,有利于改善老旧小区中出现的问题,同时促进居民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提升。比如在供水、供暖、供气等基础设施改造设计工作中,改善老旧小区通风条件、加装电梯等,均可以有效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完善社区治理服务体系,是提升居民幸福感和归属感的重要途径,对于保障小区生活的安全性和便捷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传承与发扬地方文化
针对老旧小区加强社会改造设计工作的同时,注重对当地文化特色的保护传承,有利于增强居民的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对提升城市文化形象和吸引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比如在实际社会改造设计工作中,将老旧小区中具有丰富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景观进行保留,并将其中的文化元素融入社会改造设计中,从而为当地特色文化传承与发展巩固重要基础。
三、广州老旧小区现存问题
广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不仅具有数量众多的老旧小区,而且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环境条件较差的情况。因此,对老旧小区开展更新改造工作尤为迫切。尤其在城市化快速推进与民众对生活品质要求不断提升的今天,针对老旧小区加强改造工作变得越来越紧迫。从目前的广州老旧小区中可以看到,其中普遍缺少完整的社区治理服务体系,存在老旧小区安全问题较多、环境卫生条件较差的情况,加上小区缺少有效管理维护工作,导致小区各种设施设备时常产生异常,对居民正常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如何针对这些情况加强对老旧小区的社会改造设计、促进社区治理服务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是现阶段所需要解决的重要难题[2]。
(一)物质空间环境恶劣
首先,老旧小区建成年份较早,其建筑结构和材料逐渐产生老化现象,墙体脱落、裂缝增多、保温性能下降等诸多问题频繁出现;其次,早期小区的公共设施配置标准相对较低,且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缺少必要的维护更新工作,从而引起较多公共设施破损、缺失等问题,比如时常出现电梯故障、路灯昏暗或损坏、停车位明显不足等问题,给居民的正常生活带来负面影响;最后,缺乏卫生管理维护工作,在老旧小区时常可以看到垃圾堆积、绿化带无人清洁等现象。
(二)社区文化衰落
首先,广州老旧小区居民以中老年群体为主,这些居民的身体健康状况普遍较差,同时存在经济收入水平不高等问题,因此对老旧小区进行社会改造升级工作缺少相应的参与积极性;其次,大多数老旧小区的居民来自不同地域,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彼此之间普遍缺少日常交流,从而导致邻里关系过于淡漠,同时也很难促进居民共同参与老旧小区社会改造设计工作;最后,早期老旧小区缺少应有标准的社区文化活动配置,且现有的相关配置也缺少定期维护与改进工作,使老旧小区文化活动逐渐呈现落后的态势。这不利于满足社区居民的正常需求,导致多样化文化活动的组织与开展具有一定的难度。
(三)公共服务设施不足
大部分老旧小区在早期建设工作中缺少公共活动空间设计规划思想理念,导致许多小区未配有专业的社区活动中心、公共图书馆等,对居民的正常社交与娱乐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制约,不利于提高居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另外,在小区安全管理方面,因为部分建筑结构与材料老化问题,普遍存在缺少监控设备、安全设施等安全隐患问题[3]。
四、“文化栖居”理念融入老旧小区改造的必要性
(一)顺应城市更新趋势
现代城市更新的方向已从单纯地改善物质环境转向注重社区邻里环境的综合整治,涉及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等多个方面。因此,在当前城市建设进入存量阶段时,重视城市历史、文化传承,并将其融入老旧小区改造中,是满足居民物质和精神需求、顺应城市更新趋势的必然要求。
(二)解决城市发展趋同
在城市发展的进程中,许多老旧小区位于城市中心区域,承载着城市的发展历史。因此,在对其进行改造时,融入当地的文化元素,打造出独具特色的社区或街区,成为突出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质的关键措施。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解决城市发展趋同的问题,还可以实现“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的重要目标。
(三)重塑精神家园
从居住角度来看,随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不断增长,提高教育、就业、医疗、社会保障和居住条件成为迫切需求。特别是老旧小区居民对改善居住条件有着强烈要求。改善居住条件不仅包括满足基本生活和物质需求,也要满足各类精神需求。社区是一个有共同文化的群体组织,共同文化的缺失将削弱社区的凝聚力和归属感。为了维持共同文化,需要周边环境长期的熏陶。因此,拥有良好的社区居住环境和文化氛围更有利于社区精神文明的建设。
五、“文化栖居”理念在广州老旧小区改造中的应用
(一)挖掘与传承地方文化
在开展社会改造设计工作前,需要及时了解广州老旧小区所处地区的文化特色,以文献查阅、调查研究、线下交流等方式,对当地历史文化、建筑风格以及民俗传统进行基本的了解與认识,明确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文化元素,并将其应用于改造设计工作中。例如: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增加带有岭南特色的亭台楼阁元素,在建筑立面装饰中加入广府文化元素等,借助地方文化特色营造社区文化氛围。要定期组织开展地方文化活动,比如粤剧表演、广绣工艺品制作等,在吸引老旧小区居民参与地方文化活动的同时,促进邻里之间的交流互动。这不仅可以进一步丰富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还可以使居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指数得到有效提升。在小区内部建立展示当地历史文化、民俗传统的展示空间,使居民和游客从中感受到地方文化的独特魅力,可以借助展示墙、展板、多媒体展示柜等,将当地传统手工艺品、名人故居、历史事件展示出来,有利于人们了解、传承地方文化。在老旧小区社会改造设计过程中,还要注重培养地方文化人才,可以邀请当地的艺术家、文化传承人等为居民提供培训指导工作,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掌握地方文化的表现形式和技艺方式,为传承、发展地方文化奠定良好基础。这对提升老旧小区的文化价值和吸引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提升物质空间环境品质
要想有效提高老旧小区物质空间环境品质,针对老旧小区建筑开展修缮改造工作十分关键。首先,可以通过修缮建筑外立面、门窗、屋顶等区域,使建筑外观形象和使用功能得到有效改善,并针对建筑内相关设施设备如厨房、卫生间、电器设施等,加强改造升级工作,以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其次,尽快完善老旧小区的公共基础设施,对提高居民生活便利性有重要帮助,可以建设社区公共图书馆、卫生服务站等基础设施,也可以通过设置便利店、菜鸟驿站等商业设施,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这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居民在社区生活中的幸福指数和满意度。再次,针对老旧小区加强美化改造设计工作,可以通过增加绿化景观、设置草坪绿化带等,促进小区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也可以在小区内部公共空间应用广州五羊石像设立雕塑装饰品,从而在小区内部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和艺术文化气息。最后,针对小区道路做好优化设计工作,能够提高小区的交通安全性与便利性,通过改善小区道路状况、增加停车设施、设置鲜明的交通标识物等方式,为小区居民的安全出行形成有效支持,有利于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三)加强社区文化建设
通过专门规划建设社区文化中心,为老旧小区居民提供文化活动场所,可以建设图书馆、展览厅、活动室等,使社区居民在其中获得阅读、交流、学习、展示等机会,有利于居民在交流互动过程中为建设社区文化形成有效支持。其间,还可组织多元化文化活动,并鼓励小区居民共同参与活动,比如可以通过组织传统文化展示活动,帮助居民了解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居民对传统文化的归属感和自豪感,激发居民对于多元化文化活动的参与积极性,使社区整体凝聚力得到有效提升。在完成社会改造设计目标后,可以鼓励居民以自主的形式开展文化活动,进一步提高社区凝聚力,比如可以在社区内部组织文艺演出活动,并在其中成立居民组织机构、文艺团队等,使居民可以自主管理、策划、组织、执行各种社区集体文化活动。这不仅有助于增强居民归属感和参与感、提高社区凝聚力,还可以促进老旧小区社区文化建设工作得到发展。
在建设社区文化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强宣传推广工作,以有效增强小区居民的文化意识,可以借助海报、宣传栏、微信群等方式,定期宣传社区文化活动、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等,也可以借助讲座活动、线下培训等方式,使居民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在加强宣传推广工作的同时,促使居民的文化意识和社区文化认同感进一步提升。这对于促进社区文化建设、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和专业机构进行合作,促进社区文化活动品质得到进一步提升,比如可以和当地博物馆、图书馆以及艺术馆等机构进行合作,通过引入专业文化活动和展览会的方式提高居民的文化品位。与此同时,也可以和当地文艺团体、艺术院校进行合作,邀请专业教师、文艺人才支持社区文化建设工作,从而有效促进社区文化活动品质的提升,增强社区文化建设工作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四)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与安全管理
在老旧小区社会改造设计过程中,能够通过建设、完善社区活动中心、卫生服务站或公共图书馆等形式,为居民营造更加便利的生活环境。第一,可以设立快递收发站、便利店、小型ATM机等,满足居民日常购物需求;其次,加强对老旧小区的安全管理工作,比如可以强化小区监控系统建设工作,在满足全方位无死角监控的基础上,设立门禁系统、报警装置等安全设施,以提升小区的安全防范能力,同时加强日常巡逻,做好安全宣传工作,提升小区居民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最后,引进智能化安全管理系统,以实现高效管理的目标,比如在小区内安装智能门禁系统、智能停车系统等,将智能化系统作为快速响应、处理安全事件的重要设施,促进小区整体安全防范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得到有效提升[4]。
在完成改造工作后,还要及时建立社区公共服务平台,其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对居民的社区公共服务质量。比如可以建立线上平台、线下服务中心等,为居民提供更方便快捷的公共服务,如家政服务、维修服务等,也可以提供文化活动、教育培训等公益服务。通过建立社区公共服务平台,进一步提高社区公共服务水平,从而更好地满足居民的公共服务需求。同时,还要做好和居民的沟通交流工作,使居民提高对改造队伍的信任感及对社会改造设计工作的认可度。可以借助座谈会、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居民在小区社会改造设计中的实际需求和相关意见,并及时回应居民的问题,帮助居民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难题,也可以在开展社区活动、志愿者服务等公益性活动中,使居民在小区社会改造设计工作中增强参与感和归属感,为社区的和谐发展形成有力支持。
六、基于“文化栖居”理念的广州老旧小区
社会设计改造策略
(一)因地制宜,注重特色打造
“文化栖居”理念要求广州老旧小区社会改造设计工作在开展的前阶段做好对老旧小区的调查研究,在了解老旧小区基本特点和居民改造需求的基礎上,结合小区地理位置、建筑风格以及人口结构等诸多优势,针对性制定个性化设计改造计划,注意在其中保留老旧小区的特色文化,在满足居民生活需求与审美要求的基础上完善改造设计规划方案,将其中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建筑以规范的保护措施加强保护管理,在尽可能还原历史风貌与文化特色的基础上,满足传承与创新相互融合的基本目标,使传统元素和现代设计有机结合,促使老旧小区社会设计改造效果体现出应有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现代艺术气息。此外,还要确保改造设计和周边环境的协调,基于小区特色与需求,与周边小区改造计划进行协调,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在政策与资源的支持下通过协调周边环境,提升整体改造工作的质量。
(二)加强技术研发与改造创新工作
技术研发和改造创新工作属于老旧小区社会设计改造工程中的关键环节,对于提高改造质量和效率、提升小区生活品质和整体形象具有重要意义。在其中引进先进的工程技术、绿色建筑技术等,可以有效减少改造工程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使改造工程体现出应有的节能性和可持续性。在关注对传统工艺和技术的传承保护工作中,为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形成有效支持。因此,在实际技术研发和改造创新工作中,建议从以下方面开展工作:首先,尽快建立专业团队,负责研究开发针对老旧小区改造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结合改造项目实际状况进行研究与创新;其次,通过和高校、企业、科研机构进行合作,加强技术交流,促进相关技术的创新研发,如定期举办技术交流会、研讨会等,及时分享最新的技术和科研成果,为技术合作与成果转化提供有效支持;再次,通过引进“互联网+”、智能化管理等先进技术理念,借助智能化物业管理系统、智能化设备,提高小区管理水平,为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改造工程效率形成保障条件;最后,在改造设计中关注节能环保理念的渗透及可持续发展要求,以节能减排技术、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减少改造工程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从而实现老旧小区改造工程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三)关注节能环保改造工作要求
为了避免老旧小区社会设计改造过程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进一步扩大,建议在实际工作中从以下方面强化生态环保工作质量:第一,可以应用一系列节能改造措施,如及时更换节能灯具、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使用高效节能空调设备等,以减少能源消耗,同时及时升级改造小区内供暖制冷系统,以更高效的系统设备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第二,在老旧小区内积极推广可再生能源,比如可以安装太阳能电池、风力发电等设备为老旧小区提供电力能源,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程度,使老旧小区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优势;第三,建立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将有害垃圾和可回收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处理,减少对环境产生的污染,以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的目标;第四,在小区内部进一步增加绿色植被覆盖率,通过绿植大量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净化空气,同时减少噪声对居民的影响;第五,建立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将雨水进行收集并应用于老旧小区绿化灌溉、道路清洁等,减少对自来水的使用量,降低小区绿化维护成本。
综上所述,在广州老旧小区社会设计改造工作中,为了能够有效突出“文化栖居”理念,不仅需要遵循科学合理的改造原则,还要基于老旧小区的基本特点、居民需求以及文化特色,综合协调各方意见,鼓励居民共同参与老旧小区社会设计改造工作,进一步完善老旧小区公共基础设施,提高居民生活品质,有效提升整体设计改造的工作质量。这对促进社区和谐发展、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曾艳婷.探讨广州老旧小区更新微改造维育路径[J].城市地理,2018(2):26-27.
[2]刘华东.广州市老旧小区更新改造可持续路径探析[J].城市建筑,2021(24):11-13,32.
[3]万玲.广州市老旧小区可持续微改造的困境与路径探析[J].城市观察,2019(2):65-71.
[4]李振锋,张弛.城市老旧小区协同治理路径探究:以广东省H市为例[J].社会治理,2022(2):88-93.
作者简介:
宋倩,博士,广州美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公共艺术与社会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