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术后化疗患者采取肺康复训练的意义研究
2023-04-08赵颖陆佳
赵颖 陆佳
肺癌是胸外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居世界首位。手术切除是肺癌的临床治疗首选方案[1]。由于患者手术切口大,局部胸腔肌肉受到的压迫,胸壁结构被破坏,不利于肺扩张,同时全身麻醉(全麻)时,需要气管插管,其对气道的物理刺激可引起患者分泌物增多[2]。患者术后常规使用镇痛药治疗,但其手术切口仍会产生疼痛刺激,导致其不敢咳嗽,造成痰积聚,引起呼吸道并发症[3]。对患者进行临床康复功能训练可有效避免其缺氧及肺部感染、肺不张等并发症[4]。作者对肺癌术后化疗患者进行肺康复训练,以探讨肺康复训练的优越性,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6 月~2021 年4 月大连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60 例肺癌术后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 例。对照组患者男18 例,女12 例;年龄55~69 岁,平均年龄(59.10±3.90)岁。试验组患者男17 例,女13 例;年龄55~69 岁,平均年龄(59.72±3.09)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n,)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n,)
注:两组比较,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肺癌诊断标准;患者年龄30~70 岁;手术方法为全麻、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加淋巴结切除术,后病理证实肺癌,接受化疗;患者无神经、肌肉等影响运动的疾病;患者无恶性肿瘤病史;无心、肝、肾疾病;思维清晰,具有听说读写能力;无凝血功能障碍;无胸部手术史;了解研究内容,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存在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等并发症者;存在心脑血管,或其他严重并发症者;有严重器质性病变者;出现心力衰竭、休克等严重并发症患者;合并其他恶性肿瘤,有重要器官转移者。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干预,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鼓励其早下床运动。试验组患者术后在临床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采取肺康复训练指导,训练方法如下。①缩唇呼吸法:患者通过鼻子吸气,缩唇呼气,呼气时嘴唇呈口哨状,使气体慢慢呼出,吸气和呼气的时间之比为1∶1.5,5 min/次,5 次/d。②腹式呼吸法:指导患者将手放在上腹部,用鼻子慢慢吸气时,保证其隔肌最大程度放松,腹部的手保持原位,以抑制胸部起伏;呼气时,收缩腹部肌肉,使其感觉下降,帮助隔膜放松,5~10 min/次,3 次/d。③呼吸体操训练:指导患者进行腹式呼吸、扩胸相结合,进一步改善肺功能,增强患者体力。3 次/d,5 min/次。第一节侧屈运动:患者采取坐姿,双手叉腰,躯干向左弯曲,同时左臂自然下垂,呼气;恢复时吸气。第二节胸部按压康复:患者采取坐姿,双臂前屈,交叉于胸前,上臂贴近胸前。患者呼气时,进行弯腰动作,双臂自然挤压胸部;吸气时,伸直腰,回到直立姿势。第三节旋转动作:患者采取坐姿,双手叉腰,腰部左旋转,右掌向左前推,呼气,返回原姿势,吸气,之后朝相反的方向进行。第四节抬腿训练:患者坐在椅子前缘,双手支撑椅子边缘,同时左腿尽量抬高,吸气;呼气时放松,转动双腿。第五节收尾训练:患者放松站立,双手交叉于腹前,抬头并吸气,同时保持两臂左右分开,回到准备姿势,呼气。④运动训练: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制定自拟运动处方。为了保证其运动的安全性,在医院进行训练,并在心电监护下进行运动,如果患者运动后出现恶心呕吐、下肢疼痛等症状,应停止运动。运动以在病房内散步、爬楼梯、太极拳等为主,待患者康复状态良好时进行慢跑、骑自行车等运动。运动强度以达到靶心率20%以下心率为低强度,20%~50%为中等强度。患者运动前,做5 min 的准备活动,如脚踝运动等,后逐渐提高强度,达到目标心率。运动后要做好分类活动,每天按目标心率确定运动时间;根据既往运动项目及强度,建议逐渐增加锻炼频率。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FEV1/FVC、FEV1 占预计值百分比、6 min 步行距离)、生活质量评分、疲乏量表评分、疼痛数字评价量表评分。①静态肺功能采用FEV1/FVC、FEV1 占预计值百分比指标来反映患者的肺通气功能,为消除患者身高、体重等因素对试验影响,将检测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采用6 min 步行距离来评价患者的运动耐力。②生活质量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进行评估,该量表包括认知功能、情感功能和社会功能3 个功能量表,疲劳、疼痛、恶心3 个症状量表及失眠、食欲不振、便秘、经济困难等单项测量项目。其中,每个单项得分通过将每个领域的得分相加,然后经过线性换算折算到0~100 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功能状态及生活质量越好。③疼痛数字评价量表由0~10 分组成,数字越大表明患者疼痛越严重。无疼痛为0 分,轻度疼痛为1~2 分,中度疼痛为3~5 分,重度疼痛为6~9 分,剧烈疼痛为10 分。④疲乏量表包括7 个条目,前4 个条目评估患者当前的疲乏程度、过去2 d 的疲乏平均水平和最坏水平,后3 个条目评估疲乏对患者生活的影响。采用线段评分法,两端分别为0 分和10 分。0 分代表无,10 分代表疲乏程度最严重,被测者要求在适合自己处做标记。0~4 分为轻度疲乏,5~7 分为中度疲乏,8~10 分为重度疲乏,其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并易于理解,能区分疲乏程度,评分越低,表明患者疲劳程度越低。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试验组患者FEV1/FVC(81.20±0.57)%、FEV1 占预计值百分比(87.20±0.42)%、6 min 步行距离(361.10±15.36)m 均优于对照组的(78.60±0.52)%、(81.90±0.39)%、(304.90±10.22)m,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疲乏量表、疼痛数字评价量表评分比较 试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71.50±3.70)分高于对照组的(60.50±2.70)分,疲乏量表评分(3.20±0.20)分、疼痛数字评价量表评分(4.50±0.21)分均低于对照组的(5.20±0.90)、(6.80±0.28)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疲乏量表、疼痛数字评价量表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疲乏量表、疼痛数字评价量表评分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3 讨论
近年我国肺癌的临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及时进行根治性手术是治疗的关键,开胸手术无疑是对患者巨大的挑战。患者因对手术过程不熟悉,对治疗效果不确定,可能出现神经内分泌功能障碍,导致心率加快、血压突然升高,并引起支气管痉挛等症状,不利于肺通气,削弱患者肺功能[5,6]。另外,开胸手术最终会削弱患者的肺功能,引起细胞缺氧,并导致患者术后出现手术创伤后遗症[7],及伤口疼痛、精神崩溃等[8],是影响手术后患者康复的主要因素,并延长住院时间,最终引起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不良事件[9,10]。对肺癌术后化疗患者采取肺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掌握呼吸运动的基本训练方法,使其进行呼吸管理,已成为提高其术后肺功能康复效果的重要手段,对提高患者运动耐力、减轻呼吸困难症状、促进心肺功能康复具有重要作用[11,12]。从本试验可以看出,试验组患者FEV1/FVC(81.20±0.57)%、FEV1 占预计值百分比(87.20±0.42)%、6 min 步行距离(361.10±15.36)m 均优于对照组的(78.60±0.52)%、(81.90±0.39)%、(304.90±10.22)m,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71.50±3.70)分高于对照组的(60.50±2.70)分,疲乏量表评分(3.20±0.20)分、疼痛数字评价量表评分(4.50±0.21)分均低于对照组的(5.20±0.90)、(6.80±0.28)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肺康复训练对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效果显著,可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