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认语言学视角下的诗歌意象翻译策略研究
2023-04-08张琦琳霍跃红
张琦琳 霍跃红
大连外国语大学 大 连 116044 中 国
引语
诗歌是我国古代文学的精华与瑰宝,同时也是我国在国际交流中的文化载体。然而,诗歌中包含了大量的寄托了作者情思的景物意象,这些意象蕴藏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由于中西方读者对事物的理解和认知不同,因此诗歌中的意象再现成为了文学翻译中的一个难点。如何在翻译中还原诗歌的意象并带给西方读者相同的情感体验值得更全面的思考与讨论。在2014年,王寅教授提出了体认语言学理论, 强调了语言的体验性与认知性。体认语言学视角下的翻译观则表现为:翻译不仅只是语言层面的对应转换,更是对体认过程的一种追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的翻译实践证实了体认语言学“现实—认知—语言”的“三层次观”可以用来指导诗歌意象的翻译。因此,本文将从现实、认知、语言三个层面对诗歌中意象的翻译过程进行分析,探讨并总结体认视角下的诗歌意象翻译策略。
一、体认语言学在诗歌翻译中的应用
体认语言学起源于西方的认知语言学,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反映了人类大脑中的概念结构,而概念结构来自于人类的生活体验”。体认语言学继承了认知语言学的基本原则,并强调了语言研究的体验性与人本性。体认语言学的核心原则为:现实-认知-语言,即心智和语言都来自对现实的“体(互动体验)”和“认(认知加工)”。例如,面对同样的物体,一些人会注意观察它的结构,另一些人会细心调试它的功能,其他人则会深入考虑它的制作方法或者销售情况。因此,体认语言学不仅关注事物的表象,更关注人的主观意识与情感体验。总的来说,从现实层面来看,人的身体结构与所生活的客观世界是相同的,因此在情感体验上也是相似的,不同的就在于各民族人民长期以来形成的思维方式,即体认中的“认”。因此,译者必须透过语言的现象看到其背后的体认本质,才能使译文读者和原文读者产生相同的认知。
近年来,体认语言学在文学作品的翻译中展现了较强的实用性与解释力。2019年,王寅教授运用了体认语言学的核心原则辅助了《红楼梦》中的成语翻译,并提出了成语英译的体认翻译观。体认翻译观坚持:翻译不只是语言上的转化,还要通过读者所在的现实世界去推断其脑海中的认知机制以保证译作与原文思想内涵的一致性。在翻译我国古典文学著作时,译者应灵活使用不同的翻译方法:如果想强调诗词中所涉及的人物或景象,将翻译重点放在直觉性的“体”上,译者一般应采用直译的方法将原文中出现的内容对等地转述出来;如果重点放在“认”的维度上,那么译者需要忖度目标读者的认知方式,采用意译或者归化的方式精准的表达原文抒发的感情与思想内涵。在诗歌意象的翻译中,我们可以采用同样的思路拆解翻译过程,从现实—认知—语言三个维度进行考量,在译文中最大限度还原诗歌中的意象。
二、诗歌意象的翻译难点
根据张友平的中国古代诗歌理论,诗歌意象指的是“客观的物境与诗人的主观情感相结合的艺术效果”。诗歌的中描绘的景象即为“体”,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所描绘的“夕阳西下”;诗人在此景象下的哀思“断肠人在天涯”即为“认”。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诗歌意象也承载了我国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与风俗习惯,意象的描写采用了大量的隐喻、借代与通感的手法,无疑增加了诗歌翻译的难度。为了精准克服诗歌意象的翻译障碍,我们需要明确翻译中的难点并结合体认翻译理论去解决。
首先,译者应该认识到诗歌本质上的模糊性,也就是诗歌内涵的多样性与不确定性。诗歌的表达是含蓄而隐晦的,诗人不是将内心的感受全盘托出,而是借助景物描写使读者与之产生共鸣,因此每位译者和读者对诗歌本身都有在细微处不同的解读。其次,中西文化和历史的差异导致了中西方读者思维方式及语言使用的差异。中国文化主要受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影响,而西方文化主要发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诗经》中经常出现一些植物与动物的意象,如“麟之趾,振振公子,于磋麟兮”,麒麟威严而骁勇的形象为中国人所熟知,然而西方读者却无从知晓麒麟为何物,没有“体”的经验也就没有了“认”的结果。因此在翻译我国独有的文化负载词时,译者应考虑意象的替换或者添加注解的方式寻求西方读者的相似体验。最后,诗歌意象翻译中含义与形式的矛盾不可避免。例如,“秦时明月汉时关”中涉及到两个景物,如果完全按照字面进行对应翻译的话则译为“the moon of Qin dynasty and the passes of Han dynasty”, 完全不能表达出《出塞》这首诗中所表达出的历史纵横感。这种情况下,许渊冲认为译者应该舍弃形式上的对等而选择意义与认知上的还原将其翻译成“the moon still shines on mountains passes as yore”。由此可见,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需要具备坚实的翻译理论基础和卓越的文学素养才能最大限度的还原诗歌的形式美、意境美和韵律美。
三、体认翻译关照下的诗歌意象翻译策略
根据王寅教授提出的“现实—认知—语言”的英译三层次观念,当译者翻译诗歌意象时,可选择体认三要素中的其一或则其二作为翻译重心,可以在语言或认知层面还原其意义,亦或是表明原文中的具体物境,同时译者也可以酌情将认知与语言相结合。本节将根据此核心原则对诗歌意象的翻译策略进行论述,具体思路如下图所示:
图1 体认翻译关照下诗歌意象翻译思路图
1.语言层面的意象翻译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与读者最直观接触的就是语言表达。由于人类对于外界世界的体验有很多重合且一致的部分,所以在这种情形下可以根据原文的字面意思进行翻译,将其呈现在读者面前。从操作方式来看,语言层面的翻译可以较好的保留原文的语言形式,在表达上取得最大程度的一致,准确传达原文词汇的表达风格,可以让目标语读者享受到东方的异国情调,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在《离骚》中,屈原使用了大量的植物意象来表现他被流放之后的痛苦与高洁。在楚文化中,兰花作为一种纤柔芳香的植物,代表着纯洁与忠贞的美好品质。兰花的形象给人的感官可以触发不同民族的思维共性,正如全世界的人们都认为郁金香骄贵柔美一如含苞待放的少女。在此前提下,译者可将其直译为“orchids”以塑造生动的植物形象,提高译文的文学色彩。
在源语言读者与目标语言读者有相同的体验情况下,译者只需要采用对等的词汇与句法结构去呈现原汁原味的诗歌意象,这也是三层次中使用方法最为直接同时具有最高翻译经济性的方法。按照前文所述,在语言层面,译者一般采用直译或者半直译的翻译方法保留初始意象与语言风格。例如: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雁门太守行》李贺
《雁门太守行》描绘了奇异的边塞风光和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表达了守军将士的威武雄壮与战争的悲壮与残酷。其中,第一句“黑云压城城欲摧”既是写景也是写事,成功地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险形式。黑云不仅指天空的阴沉,也暗指战争中的尘烟铺天盖地的袭来,弥漫在天空之上。在此处,黑云被直译为dark clouds,译者不必翻译出黑云给读者带来的认知感受,因为中西方读者都可以根据其自身经验与观察构建出“大敌将至,天空灰暗”的场景。后半句“甲光向日金鳞开”中“甲光”指的是士兵的铠甲折射了穿过云中缝隙的阳光,耀眼夺目。“甲光向日”显示了守军的阵营和士气,将真实的战前场景进行了艺术加工。正如斯巴达勇士在决战前擦亮自己的铠甲,西方读者这一直接从语言层面的描述觉察到士兵战斗前勇敢决绝的气质,顺利完成“体”和“认”的过程。需要注意的是,此处的甲光并不是铠甲自身发出的光,所以不能直接翻译“armor’s light”,实际上是铠甲在阳光的照射下发出了金色的光,所以光要转化成动词“发光”,译成“armour glistens”。结合直译与半直译的方法,这两句诗词可以被翻译成:
Dark clouds over the town threaten to crush it down;
Like golden scales are armor glistens in the sunlight.
—— Song of the Swan Gate Li He
2.认知层面的意象翻译
体认语言学一直强调人本观,认为人的认知是现实世界与语言表达的必由之路。诗歌中意象的形成一定包含了人的认知加工过程,翻译时可依据这一要点进行翻译的调整。大多学者认为,翻译应该是一项传递思想与文化的活动,尤其是在翻译文学作品的时候,一定要译出文字背后的人文思想内涵。字表表达是传递认知意义的载体,后者才是诗歌意象的核心。因此,当中西方读者对同一事物认知不一致或者带有显著的民族特征时,译者可以抛弃其中所涉及的物象而直接将其原型翻译出来。虽然失去了该成语中的物象,抛弃了意象的隐喻手段,但可以使原文所欲表达的意义一目了然地呈现在英语读者的面前,意思清晰,表达简练,有“一步到位,直至要害”之效。
在我国古诗词中,经常出现一些西方文化所没有的而中国所特有的概念,例如“琼茅”“蛾眉”“飞廉”等等。在古代的中国,“琼茅”是一种专门用来完成占卜的灵草,它本身是青茅的一种。然而在西方国家,茅草不会被用作占卜或者祭祀,琼茅的概念在英语中是缺失的。如果直接将琼茅翻译成qiongmao或者couchgrass都会引起读者的迷惑,无法完成体认的过程。面对植物意象的缺失,译者应该从认知的层面直接指出琼茅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即占卜用到的灵草。使用意译法将其译成holy grass,西方读者就会很容易意识到这种植物是和神灵相关的,并迅速理解原文意象的含义。由此可见,虽然不同民族都生活在同一个客观世界,但是由于地理环境和生活方式的不同导致了人们对周围的一些事物有了不同的认知。在诗歌翻译过程中,着眼于认知层面会更加关注其背后的文化内涵,有效规避中西方读者间的认知差异,更全面准确地传达原文的真实含义。
基于认知层面的诗歌意象翻译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舍弃原意象中的物像,直接将其认知意义传达给读者,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代替读者完成从体到认的过程。这种翻译方法极大的降低了诗歌理解的难度,使译文更清晰明了;第二种是使用替换的方法将诗歌中所特有的中国文化意象替换成西方文化下含义相同的意象。例如: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蜀道难》李白
这句诗词的意思是说如果在这里守关的人不是朝廷的亲臣忠士的话,他们就会据险作乱,化为豺狼一般的匪徒。此处,狼与豺的形象可以在读者脑中映射出背叛者占地为王气势汹汹的画面。在中国文化里,狼经常被认为是邪恶又不忠诚的动物,“狼心狗肺”“狼狈为奸”都显示出了狼的文化内涵。在这句诗中,狼与豺指代的就是邪恶的背叛者。然而,在许多西方国家的认知里,狼是团结又勇敢的动物,很多部落和民族使用狼的形象作为图腾。因此,面对如此鲜明的认知差异,译者可以采用第一种方法,将豺狼直接译出其认知意义,即邪恶的“vicious people”。
3.现实层面的意象翻译
无论是汉语还是英语,本质上都是客观现实和生活经验的语言表达,最终再用于描述现实世界的事物与场景。每首诗歌中意象的塑造都离不开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和当时语境下的情感体验。体认翻译观建议译者在对意象的背后意义进行原型解读后,将其与上下文语境相结合,便是指向现实层面的语境化翻译。基于现实层面的翻译也贯穿着对认知意义的理解,通过语言字面意义还原诗歌中描述的真实事件。虽然认知层面的翻译有高度的概括性与解释性,适用于很多和文化相关的翻译情形,但是也会缺失一部分现实信息,增加了意象的模糊性。为了弥补这一缺陷,译者可以适当添加与当下意象所描写的现实场景相关的信息,保证读者能较好地理解作者原义。例如,“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中美人迟暮的意象代表了君王身体衰老,精神糜颓。美人一词具有一定的模糊性,既可以指君王也可以指现实中真正的美丽女性。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需要兼顾认知意义,也要保留现实层面的场景,所以美人不必被直译为the beauty, 而是采用另外一种表达方法the fairest one,既可以精准传达原文最真实的现实场景,又可以保留读者对诗歌的想象空间。
为了还原现实层面的翻译,译者一般采用添加法或者诠释法来保留最初的意象,例如: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长恨歌》白居易
这句诗词描写了唐玄宗返回长安途径马嵬坡,杨贵妃的葬身之处,不见杨贵妃的容颜如玉,只剩高高隆起的土冢。玉颜空死处的意象表达了一种今夕之对比,原来陪伴在君王侧的美人如今已经魂断马嵬坡,让读者体会到了悲痛与寂寥之感。而此处的玉颜指代的就是杨玉环如玉般温润又洁净的面庞。如果按照语言层面直译成the jade face则会造成西方读者的误解,如果依据认知层面的内涵意义将其译成Yang Yuhuan则会损失原语言的美感。因此,这种情况下,译者可以采用添加的方法,既还原诗歌意象的现实表达,又补充出其背后的指代意义,帮助读者进行体认。由于中西方读者对玉的感官是一致的,因此玉颜可以翻译成jade-like beauty。为了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译者可以在jade-like beauty之后添加杨贵妃的姓氏Yang,点明意象背后的隐喻。因此这句诗词可以翻译成“where mid the clods beneath the Slope, the jade-like beauty Yang was unfairly slain”。
四、结语
体认语言学是王寅教授在西方认知语言学基础之上,经过思考与验证所构建的语言学理论。在此之下衍生的体认翻译观,秉承着“语言在本质上具有体认性”和“翻译是一种体认活动”的思想内核,具有指导文学作品翻译的重要意义。本文以我国古代诗歌中的意象为研究对象,从体认语言学核心原则“现实—认知—语言”三个层面出发,将体认翻译的三层次观引入到诗歌意象翻译中进行分析与研究。当中西方读者对同一事物拥有相同的认知时,译者可以采用直译或者半直译的方法从语言层面实现原文与译文的文字对等,保留诗歌初始的形式与表达方法。当同一件事物在不同的文化中的内涵有所分歧时,译者可以运用解释或者替换的方式帮助读者完成“体”的过程,达到“认”的目的。如若译者在翻译中力图还原意象中真实的场景,那么现实层面的翻译是实现此目的的手段,利用添加补充或者解释说明的方式将读者带入到真实的语境下完成翻译的体认过程。中国诗歌的意象蕴含了我国丰富的传统文化思想,引入体认语言学的三层次翻译观可以帮助译者更好地选取合适的翻译层面,从而更好的展现我国古代诗歌之美,传播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