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MTI课程体系建设研究:德国经验及启示
2023-04-08张华南覃红波
张华南 覃红波
大连外国语大学 大 连 116044 中 国
一、引言
我国在2007年设立翻译专业硕士学位(MTI),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翻译专业硕士培养单位数量已达到316个(河北省人事考试中心,2022)。然而,在MTI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其质量和结构问题也开始显现。很多MTI培养单位课程设置缺乏专业性和市场导向性(黄忠廉等,2016;李芸昕等,2022),缺少职业发展类课程(任慧君等,2017),导致毕业生难以胜任翻译市场中的真实职业。如何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翻译人才,如何基于市场需要建设具有职业导向性的课程体系,是MTI培养单位亟待解决的问题。欧美翻译专业办学时间较长,很多翻译专业的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注重市场需求,重视翻译教学真实性和职业化(李继民,2019),其专业建设经验值得我们参考和借鉴。
随着现代传媒产业快速发展,语言服务市场对电视、广播、电影等音像制品以及网络文化产品的翻译需求不断扩大。为了应对这种变化,我国一些MTI培养单位开设了新闻翻译或传媒翻译课程。在德国,传媒翻译也被视为“拥有未来的职业”(Gerber, 2011)。德国希尔德斯海姆大学(Universität Hildensheim)在2011年设立了“传媒写作与传媒翻译”硕士专业,它所培养的传媒翻译人才广受业界好评。
希尔德斯海姆大学是德国下萨克森州的一所综合性大学,前身是成立于1946年的阿尔费尔德高等教育学院,有在校生8700余人,教师560余人(Universität Hildesheim, 2022)。与德国很多知名大学相比,这所大学规模不大,但其“传媒写作与传媒翻译”硕士专业却能跻身于德国知名翻译硕士专业之列,主要原因是该专业的教学清晰定位于培养媒体翻译人才,课程体系建设紧密对接传媒翻译职业能力要求,培养的人才广受市场好评。对该硕士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进行探究,可以为MTI翻译教学如何对接职业能力这一问题提供参考方案。
二、专业培养目标
翻译专业培养单位作为人才培养的主战场,应主动对接语言服务市场中的翻译职业能力要求。翻译职业能力指的是从业者从事翻译职业时表现出的各种能力,包括一般职业能力和专业职业能力。一般职业能力是包括计算机操作能力、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在内的各行业从业人员均需要的能力。而专业职业能力指的是翻译从业人员特有的能力,如外语语言与文化知识、两种语言或多语言互译能力、专业术语知识、翻译技术等(苗菊, 2010)。翻译职业能力在希尔德斯海姆大学的“传媒写作与传媒翻译”硕士专业设置中得到充分体现。
该翻译专业对接语言服务市场中的传媒翻译职业,翻译职业能力被具化为传媒产品翻译能力和生产能力,包括语际字幕翻译、语内字幕翻译、声画同步、电子媒体文本加工等(Universität Hildesheim, 2020)。就专业知识目标而言,该专业要求学生掌握单语和多语传播学基础知识,了解多模态传媒产品特征和功能,并且深刻理解不同文化中的翻译、传播和媒体相关知识,熟知相关职业规范和法规。就专业能力目标而言,要求学生能够制作并翻译媒体文本,能熟练运用专业技术软件,并有能力对该领域工作实践进行反思。为了实现这些教学目标,希尔德斯海姆大学的“传媒写作与传媒翻译”硕士专业设置了由12个模块组成的课程体系,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进行了统筹规划。
三、课程体系设置
该硕士专业设有12个教学模块,包括7个必修课程模块、2个选修课程模块、1个项目模块、1个实习模块和1个毕业模块。与德国很多其他翻译专业不同,该专业的教学模块并未提供多种课程让学生自己配置,选修课程也只能在两个模块中二选一,其教学内容基本固定,这主要是因为其课程设置紧扣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围绕职业要求统筹安排课程,教学指向性明确,课程设置强调专业性,而非多样性。
1.必修模块
在全部课程模块中,1至6模块和第9模块属于必修课模块。其中,模块1和模块2聚焦媒体写作与翻译的一般性知识;模块3和4介绍基础视听翻译的理论和方法以及工具,并训练视听翻译能力;模块5和6则针对真实行业视听翻译工作内容进行教学。模块9较为特殊,它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拓展和延伸,探究媒体文本的可读性,并传授语内翻译和直播翻译等特殊职业形式。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第9模块的“实地考察及视听翻译直播”课程中,学生要到直播字幕公司或广播公司进行为期两天的实地考察活动,亲身体验实际工作场景。
表1 必修课程模块
必修模块课程设置顺序和内容遵循职业能力发展规律,从基础职业知识传授,到视听翻译能力培养,进而对职业翻译能力进行拓展和延伸。每个模块对2至3门课程进行绑定,绑定的课程在授课内容和授课形式上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模块教学目标。
2.选修模块
模块7和8是选修模块。模块7用外语授课,是对视听翻译能力和字幕翻译能力的进一步巩固。而模块8是无障碍交际理论与实践,致力于为感官障碍人士提供语言服务,教学内容扩展到特殊群体需求。学生可以在二者中选择其一进行知识和能力的拓展。
表2 选修模块
3.研究、实践和毕业模块
模块10,11和12针对学生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和毕业论文写作设定。模块10为项目研究模块,要求学生通过参加研究项目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确定个人研究思路,为毕业论文写作做准备。该模块要求学生撰写15000词的项目报告。模块11为实习模块,要求学生参加为期至少6周的实习,在实践中积累传媒写作和翻译经验,通过撰写25000词的实践报告对实践经验进行提炼和反思。模块12为毕业模块,在完成其他所有模块学习之后方可进入该模块学习,学生需要在有限时间内对某个专业话题撰写50-60页的毕业论文,约11万至12万词。这三个模块均需要在第四学期完成,三个模块帮助学生整合专业知识,在实际工作场景运用知识,并通过反思提升个人实践能力,最后通过对媒体翻译相关话题的研究反哺传媒翻译职业发展。
表3 其他模块
四、课程设置的职业能力导向
希尔德斯海姆大学的“传媒写作与传媒翻译”硕士专业以传媒翻译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统筹安排课程体系,充分体现职业能力培养特色。
首先,课程模块开设顺序以及模块课程组合方式符合职业能力发展规律。第一学期的3个必修模块奠定理论和知识基础;第二学期必修课程模块专注于视听翻译能力培养,并且紧密围绕真实工作内容开展教学;第三学期则通过选修课拓展学生知识和能力边界;第四学期的实习和研究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翻译能力得到升华。整个专业设置的课程密度极高,学习强度大,学生始终面临高阶性、专业性、职业性的挑战。
第二,每个课程模块对2至3门课程进行绑定,共同完成模块教学目标。例如,模块2将“媒体语言学基础”“媒体语言交际策略”和“媒体文本写作”三门课程组合在一起,课型分别为讲座课、研讨课和练习课,学生可以通过听取知识,参与研讨以及写作实践,从多种途径获取媒体语言学相关知识和能力。
第三,教学内容凸显职业色。该专业所有课程均对接媒体翻译和媒体写作职业要求,充分体现职业导向性。例如,开设“媒体语言学”课而不是“语言学”课,开设“视听翻译理论”课而不是“翻译理”论课,大胆舍弃了一般性的理论知识课程。模块4中的“媒体翻译人员职业基础和法律基础”课更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职业要求和自身权利义务。此外,实地考察活动和实习也使学生在真实工作场景中获得职业体验,感受职业要求。
第四,实践和科研能力并重,学生在完成学习、实践、分析、反馈的过程中锻炼各类职业能力。尤其在第四学期,学生需要完成研究模块、实践模块和毕业模块,学生的合作能力、管理能力、工具使用能力等一般性职业能力和专业职业能力均得到有效提升。
五、结语
希尔德斯海姆大学的“传媒写作与传媒翻译”硕士专业课程设置紧密围绕职业能力培养进行统筹规划,其建设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首先,我国MTI培养单位要根据地方市场需求和自身优势,确定本专业所要对接的具体语言服务行业,明确该服务行业的实际职业能力要求,以自下而上的方式设计教学体系。其次,要大胆舍弃传统翻译专业的基础语言学、翻译学和文化学等理论课程,取而代之的是与职业能力挂钩的理论知识类课程,将课程赋予职业特色,这也意味着课程设置要重视专门用途语言理论,重视语言、专门知识和专门用途分析理论的结合(蔡基刚,2022)。第三,考虑组建课程模块,将专业理论知识、翻译能力和职业能力培养有机融合在各模块中,通过模块内的课程联动实现集中教学目标,避免课程“各自为政”,导致课程体系的专业性和职业性被“冲淡”。第四,MTI培养单位还要和语言服务企业建立关系,一方面可以为学生提供实地考察和实践机会;另一方面,也更易于引入真实行业标准与规范,有利于按照行业从业人员基本能力标准开展教学实践。
总之,MTI培养单位需要具有明确的市场导向意识,细化翻译职业能力要求,在课程体系设置中创新性融入职业能力培养特色,不断探索培养专精翻译人才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