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PSR模型与AHP法的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探析

2023-04-07刘聪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23年1期
关键词:经济效益权重状态

刘聪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会计学院,辽宁 大连 116052)

新时代背景下,企业之间竞争越发激烈,而经济效益是企业竞争力的一个关键衡量指标。经济效益审计能够较为客观地对企业经济效益进行评价并提出整改意见。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受重视的程度逐渐增强,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范围也获得扩展。这是新的经济环境下审计工作精细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1 文献回顾

中国审计领域的监督制度萌芽于20世纪80年代初,那时审计概念较为模糊,相关制度、细则均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为顺应当时审计工作发展的需要,我国学界和经济界迅速投入到经济效益审计研究与实践之中。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效益审计则起步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为我们国家经济效益审计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参考资料。在总结国外经济效益理论实践和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国内专家学者在20世纪90年代基本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效益审计体系框架。2000年前后,国内经济效益审计的学术成果已经比较丰富,形成了各式各样的学术观点。王光远(2000)提出经济效益审计本质上是财务审计的升级[1]。李凤鸣、宋常、刘学华、赵保卿等学者在2000—2007年间发表较多的有关经济效益审计的学术论文。尽管对于经济效益审计存在不同观点,但是他们均认为“3E”审计的目标与经济效益审计的目标是一致的[2-4]。2010年后,我国学者更多地将经济效益审计与企业内部经营建立联系。闵代军(2011)认为要通过经济效益审计衡量企业生产成本与收益之间比例,间接地掌控企业[5]。杜建菊、王德礼(2016)对经济效益审计的理论进行新的探讨和较为精确的界定,包括经济效益审计的理论依据、目标和标准执行主体、客体与对象[6]。2018—2021年4年里关于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学术论文,中国知网上可以检索到86篇。其中刘宇博的《内部审计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分析》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论文提出,企业实施高质量的监督与管理活动应从外部和内部控制两个方面,双管齐下,稳定企业内部环境,防范企业外部风险,以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7]。

从以上研究成果不难发现,我国经济效益审计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效益审计”的内涵与外延上,侧重于定性研究,而从定量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经济效益审计评价体系与方法的成果相对比较匮乏。基于这样的研究现状,文章拟以PSR模型为理论依据,运用AHP法,吸取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优势,构建经济效益审计的评价模型,以期为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学术研究和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实践工作提供参考。

2 PSR模型与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及其内容

2.1 PSR模型简介与企业经济效益审计

PSR分别是英文单词Pressure(压力)、State(状态)、Response(响应)的首字母。在PSR模型中,它们分别代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学科中的经典评价模型中的三个维度。加拿大统计学家戴维·J·拉普特和托尼·弗兰德在1979年最先提出PSR模型,但当时并没有引起很大反响。到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开始用该模型探索环境发展问题[8]。进入21世纪,该模型的运用逐渐广泛起来,甚至超越了环境生态的范畴。该模型主要有压力、状态与响应三大类连续作用的指标,高度概括了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逻辑关系。人类在环境中生存与发展,从中获取生活资源,并对环境产生危害,如生产生活垃圾和排放的废弃物,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运用,这些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自然环境的原始状态和发展过程。与此同时,因人类行为活动而造成的自然环境的变化又反过来影响人类行为活动的响应与改变,如采取环保政策,制定环境保护法。这一系列的过程可以抽象地概括为“压力-状态-响应”。事实上,压力、状态、响应可以理解为所有事物都包含的维度。PSR模型目前除了用于生态环境方面的研究,在经济等领域亦越发频繁。文章运用PSR模型研究企业经济效益审计逻辑理路是:企业在建设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面临来自内部管理和外部竞争的重重压力(P),这些压力会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所以企业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或改革回应压力,即响应(P),进而把企业调整到某种状态(S),而使企业的经济效益获得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均从压力、状态和响应三个维度出发,建立更为详尽的指标体系,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经济效益审计与其他审计工作相同,是一种独立的经济监督活动[9]。独立的审计机构依据已定的审计标准和规范,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经济效果实施审计程序[10]。审计人员通过分析具体的经济指标,发现企业的优势,挖掘企业的潜力,指出企业在经济管理与经营决策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对应的解决措施,从而协助企业更好地利用现有的资源,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2.2 经济效益审计的内容

企业的经营与管理最需要考虑的是经济效益,具体包括企业拥有的资金及其使用情况、支出成本与成果收益之间比例关系[11]。因此,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主要内容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二是企业财政经济活动取得的经济效率。20世纪60年代,美国提出“3E”审计,即通过对企业经济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做出评价。后来的经济效益审计基本上都是在此基础上演变发展,形成了多种分类的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方法。宏观经济效益审计和微观经济效益审计是从经济活动的层次性出发而进行的经济效益审计分类[12]。我国现阶段主要以每个企业或行政事业单位为审计客体的微观经济效益审计,审计的核心内容同样是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经济性是指分析企业经济活动对资源的消耗情况[13]。效率性一般用具体的效率指标来体现,反映企业投入和产出的关系[14]。效果性分析企业经济活动取得的最终成果。基于PSR模型的经济效益审计分别以压力情况审计(P)、状态情况审计(S)和响应情况(R)三个维度,从我国主流经济效益审计指标中选择二级指标,构建指标体系。

3 AHP法及建立模型的原则

3.1 AHP法

AHP法又叫层次分析法,是由美国数学家莎迪于1980年首次提出的一种综合评价方法,其本质是一种分解复杂问题的过程[15]。该过程结合了人类决策时的分解、判断、综合的基本步骤,相对而言避免了决策者的主观性。AHP法主要步骤如图1所示。

图1 AHP法流程图[16]

在计算出各项指标的权重之后,就可以根据指标的所属关系,构建评价模型,依据采集的指标值,进行综合测评。

3.2 建立模型的原则

3.2.1 代表性原则 基于PSR模型与AHP法的企业经济效益审计需要从企业众多的财务数据中选取指标,分别代表企业的压力、状态和响应。这就需要系统思考,选择重要、有代表性的指标进行评价,避免性质相同或接近的指标重复选择。如下文在状态指标的二级指标中分别选择:主营业务利润率反映企业的获利能力,资产负债率反映了企业的债务风险,总资产周转率反映了企业的资产质量,资本保值增值率反映企业的经营增长[17]。这四个指标全面地反映了企业的状态。

3.2.2 可操作性原则 可操作性原则, 就是指评价指标数据是企业财务统计中较为常见的数据,比较容易查找或者获取。因此,在选取指标的时候,既要考虑所选取的指标是否能够满足指标体系的构建,能否体现研究对象的普遍属性,即具有代表性,又要考虑所选取的指标是否能够在企业的财务统计中获得。如企业生态效益的指标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企业应对压力所体现出来的状态,但是“能源消耗比”等因素从目前来看取值尚存在较大困难,因此,最终没有选择该指标,而企业的社会贡献率相对较容易统计,所以选择社会贡献率作为企业响应的二级指标。

4 模型构建及计算检验

4.1 经济效益审计评价体系的构建

用PSR模型与AHP法对企业进行经济效益审计,首先要确定审计的各项指标,PSR模型中三个一级指标分别是压力指标、状态指标和响应指标。压力指标是指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或资金产生负面影响,是影响经济效益提升的指标。状态指标是指企业的经营管理情况在财务统计上的反映。响应指标是指为减轻压力(P)对企业的负面影响进行改革与调整,最终使企业达到的某种状态。在遵守上述建立模型原则的基础上,文章参考了《财政部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试行)》和申志东、姜智彬、郭钦颖、赵越、陈矜等学者的相关指标,分别选择了能够代表企业压力、状态和响应的二级指标,形成企业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指标体系[18-22](见表1)。

4.2 构造判断矩阵并赋值

4.2.1 构造判断矩阵 把属于一级指标的三个因素压力A1、状态A2、响应A3逐对按照重要程度进行比较判断,按其因素的重要程度,构造判断矩阵(见表2)。根据莎迪的1-9标度法,征求企业管理人员、财务人员的意见,形成一级指标的判断矩阵,见表2。

表2 判断矩阵表

4.2.2 计算矩阵每一行指标乘积(Mi)的n次方根Ai值

由式(1)得出,M1=1/12,M2=8,M3=3/2

4.2.3 计算特征向量Ai

其中,A1=0.122 0,A2=0.558 4,A3=0.319 6,所求特征向量W=[0.122 0, 0.558 4,0.319 6]T

4.2.4 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λmax

式(4)中,(AW)i表示AW的第i个元素。

由式(5)得出,(AW)1= 0.368 1,(AW)2=1.685 6,(AW)3=0.964 8

=3.018 2

4.2.5 进行一致性检验,确定指标的权重

因此,CR=0.010 1<0.10, 判断矩阵符合内部一致性要求。所以,所求得的指标权重值反映了各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即A1、A2、A3的权重值分别为:[0.122 0, 0.558 4,0.319 6]。

4.3 求二级指标的权重

按照一级指标权重的求法,分别求得各二级指标的相对权重,并折合成在整个指标体系中的最终权重(合成权重),如表3(前四列):

表3 企业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指标权重表

将权重带入评价体系中,得到评分模型为:

=B1×0.068+B2×0.039+B3×0.015+B4×0.261+B5×0.127+B6×0.089+B7×0.053+B8×0.173+B9×0.095+B10×0.052

(7)

由一级指标(A1,A2,A3)可以看出,压力的权重为0.122,状态的权重为0.558,响应维度的权重为0.320,可见状态指标的权重远远高于压力和响应指标,说明企业面对挑战与竞争,最为重要的还是做好自身工作,调整好状态是最为关键的。

在压力维度的三个二级指标(B1,B2,B3)中,客户流失率(B1)显示了企业经营与管理的现状,也是权重最高的。原料价格涨幅(B3)为0.015,是所有二级指标中权重最低的,这可能是因为原材料无论是涨价和跌价,对于竞争对手是一样的,所以这里的压力在很大程度上是彼此抵消的,所以权重较低。状态维度方面,主营业务利润率(B4)权重最高,为0.261,同时它也是所有二级指标中权重最高的,主营业务利润率反映公司的主营业务获利水平,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以对于此项指标,企业要高度重视。在响应维度方面,市场占有率(B8)权重最高,为0.173,是所有二级指标中权重第二高的,反映企业在市场上的地位,因此也是对企业审计的标志性指标。

5 二级指标量化方式和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分值计算

5.1 二级指标量化取值方式

各二级指标均为连续性指标,本文为了便于计算,把每个指标进行简化,划分为三个等级区间,处于正常区间的比例为6分,优于正常区间的为10分,低于正常区间的为0分,然后用取值乘以权重,即可计算出被审计的企业在某二级指标上的实际得分。按照这种赋值方式,可以推断某企业按照PSR模型审计最终得分为6分,说明该企业经济效益处于正常水平。本文所规定的“正常区间”是在参考MBA智库百科分类索引的相关词条的解释基础上,以年为周期,咨询相关学者和企业家而最后确定的,可以基本做到取值的普适性和科学性。需要指出的是,不同行业在上述指标的取值区间会有很大差别,所以本文所采用的取值方式在实际运用中应进一步细化和调整。

5.2 案例演算

某企业各项各级指标如表3“企业指标值”所示,根据表3确定各项指标的“实际取值”,再将实际取值乘以对应权重,即带入式(7)即可计算出企业经济效益得分。

=6×0.068+6×0.039+0×0.015+10×0.261+0×0.127+10×0.089+0×0.053+6×0.173+6×0.095+6×0.052

=6.062

该企业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最终得分为6.062分,说明该企业经济效益处于正常水平。其中主营业务利润率(B4)和总资产周转率(B6)处于较高水平。与此同时,从演算过程表3中最后一列“实际取值”能够清晰地看出,反映企业债务风险的指标值资产负债率(B5)和反映企业经营增长的指标资本保值增值率(B7)两项重要指标均处于较低水平,是需要企业给予重点关注和提升的。

6 结语

文章在回顾国内外有关经济效益审计的基础上提出基于PSR模型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模型的设想,运用AHP法构建企业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了计算推导,形成了基于 PSR企业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模型,最后运用实例进行了演示。研究结果表明,基于 PSR模型企业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模型建立过程科学简便,最终形成的评价模型可操作性强。文章不足之处可能有两点:一是,文章在邀请专家对评价指标按照重要程度进行判断比较时,由于专家的经历和立场不同,形成的各项指标的权重出入较大,这不同于国内已有成果各项指标权重分配相对平均的情况。二是,文章选取的各项评价指标均为连续性的,而文章为了简化计算,采用三段式取值,容易造成测量结果不精确的情况。总之文章基于PSR模型构建的评价体系模型只是为实务操作提供借鉴与参考,在具体操作时,仍需根据实际研究需要和工作需要进行优化与完善。

猜你喜欢

经济效益权重状态
造价人员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中如何发挥积极作用
权重常思“浮名轻”
状态联想
如何提高农村合作社的经济效益
新形势下经济效益审计的新措施
为党督政勤履职 代民行权重担当
生命的另一种状态
园林绿化工程的经济效益初探
基于公约式权重的截短线性分组码盲识别方法
坚持是成功前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