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油茶高产栽培与低产林改造技术的探讨
2023-04-07李金光
李金光
摘要:油茶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木本油料树种之一,对粮油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国家对油茶产业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油茶的种植面积也不断扩大,不同地区、不同栽培技术、不同经营措施,油茶单位面积产量差异较大,探讨油茶高产栽培技术及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对提高油茶产量与质量具有积极作用,可为山区群众发展油茶产业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油茶种植;高产栽培;低产改造;技术探讨
0 引言
油茶是重要的木本油料植物,茶油则是绿色健康的食用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长期食用可降低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发病率,同时茶油可用于药用、化妆品,是重要的原材料,油茶籽可提取茶皂素,茶皂素在有机饲料中是重要的构成部分,属于高性能活化剂,由此可见油茶的综合应用价值高。为发展好油茶这个优势产业、潜力产业,促进乡村振兴,助农增收,笔者结合所在地区多年油茶种植和油茶低产林改造的实践,探索分析油茶高产栽培技术及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
1 油茶生物学特性与分布
油茶为常绿小乔木,喜温暖湿润气候,要求年平均温度14~22℃,相对湿度在70%~85%之间,年降雨量大于1000mm,喜酸性、微酸性(pH值4.5~6.5)土壤,油茶国内分布在长江流域及以南的省、区。在广西除石灰岩地区外,各地均有分布,垂直分布海拔高度可达700m,在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有机质含量高的红壤、赤红壤、黄壤土上生长良好,在地形平整开阔、阳光充足的缓坡、丘陵、低山地带,结果较多。
2 油茶种植基本概况
在藤县油茶栽培历史悠久,油茶是传统特色经济林,是林业重要资源和优势产业,目前全县有油茶纯林面积0.52万hm,其中油茶良种造林面积0.30万hm,实施低产林改造353hm,普通油茶面积2873.33hm,主要分布在平福乡、东荣镇、大黎镇、藤州镇、塘步镇、金鸡镇。普通油茶普遍存在粗放经营、产量低的现实问题,油茶工程造林及实施油茶“双千”计划,采用油茶良种造林,部分油茶林从初产期情况看,茶油年平均产量只有5~10kg/667m,与高产仍有一定的差距,藤县采取积极措施,实施油茶“良种良法”高产栽培技术、切实改造提升油茶低产林、创建油茶“双高”示范园,以示范带动促进油茶产业发展。
3 油茶栽培和低产林改造常见问题
平均人口占有林地面积约0.27hm,农户林地分散,相当部分山区群众维持传统的油茶种植模式,粗放经营,常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林地选择缺乏科学性
因林地资源少,在使用林地上没有选择,部分林地比较贫瘠,土层浅,缺乏有机质,但群众仍然选择此类林地栽培油茶,没有考虑油茶生长对土壤的要求,导致所栽培的油茶生长质量差。
3.2 良种造林意识不强
思想认识不到位,选用普通油茶种苗(实生苗)造林,实生苗造林变异大,对产量造成的影响是必然的;油茶良种嫁接苗、嫁接大苗价格高,有的种植户考虑造林成本,不愿意使用良种嫁接苗和嫁接大苗造林,自然难以培育出高产油茶。
3.3 经营管护不到位
种植户因种植面积少、不成规模,存在“重种轻管”的现象,种后只开展除草抚育和施肥工作,如树体的修剪整形、病虫害防治、垦复改良土壤等工作完全缺乏,似乎是让油茶自然生长。
3.4 密度设计不合理
存在种植密度大现象,没有根据林地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密度,有的普通油茶林因生长时間、受人畜损害、病虫危害等诸多因素,部分植株死亡,林内空地大,没有补种补植,造成油茶树密度小且分布不均匀。
3.5 低产林改造措施单一
在低产林改造提升工作过程中,往往只会加强除草抚育、垦复林地、增加施肥次数和施肥量,没有依据低产林的现状,开展密度调节、嫁接换冠、修剪整形、伐除萌芽更新等多种措施,导致低改成效不显著。
4 油茶高产栽培技术分析
4.1 合理选择林地
油茶属喜温、喜阳、喜酸性土壤树种,栽培油茶选择造林地时,应选择立地条件好的林地,土壤pH值一般在4.5~6.0,以红壤土、赤红壤土以及黄壤土为最佳,要选取土地肥沃且疏松,排水性能良好、土层深厚且光照充足、地形开阔的林地,如条件允许可选择坡面向阳方向的,种植区垂直分布海拔高度控制在700m以下,坡度25度以下。通过合理选择林地,为栽培高产油茶奠定基础。
4.2 科学整地
根据所选择的造林地地形地貌特征、坡度情况,整地可选择带状垦、块状垦以及全垦等整地方式,确保达到最佳的造林成效,在整地工作中,对林地中的灌木以及杂草进行必要的清除,轻挖表土堆放一边,深挖土层,让挖出的土壤充分暴晒一段时间;整地回土将表土回填底部,深挖出的土壤覆盖上面,可结合整地回土施放基肥,在每个种植穴施放1.5~2.5kg农家肥或0.25~1kg有机复合肥。
4.3 良种选择
在油茶种植中,种苗选择是关键,必须选择油茶良种种苗,良种是在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栽培的过程中,受环境影响,演化而成的新品种类型,特定条件下形成适应能力、生态特征,具有性状稳定、品质优良、稳产的特性。另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气候情况、环境情况,选取高产稳产,生长能力强,与当地气候相符的油茶优良品种,可选取岑软系列、桂无系列或香花油茶等优良品种。
4.4 壮苗培育
以培育壮苗为基础,苗木规格符合国家和地方的苗木品质标准,为确保造林成效,采取无性繁殖的嫁接育苗技术,培育容器苗,实行油茶“双千”计划政策种植的油茶,要求采用2~3年生的营养杯嫁接良种苗木进行造林,2年生营养杯嫁接良种苗木的标准:容器规格为直径≥12cm,高≥25cm,苗高≥50cm、接穗径(嫁接口以上)≥0.5cm,苗木生长健壮、无检疫对象。
4.5 密度设计
根据《油茶栽培技术规程》,结合造林地情况,一般情况下,种植74~100株/667m,即株行距为2.2~3m×3m。
4.6 茶苗种植
植苗时间选择当地最适合的造林季节,以1~4月份最适宜,雨水充足,空气湿度大,气温不高。植苗时尽可能选取阴天或下透雨后的晴朗天气植苗,不宜在雨天植苗,植苗时需将苗木放在种植穴中间位置,使油茶根系获得最适宜的生长土壤环境,而后将土回填压实,回填土的深度,视苗木高度而定,以盖过苗木营养土3~5cm为宜。为确保苗木根系能正常生长,植苗前须去掉营养杯(容器)。为确保造林成活率,植苗后20~30d内检查成活率,对发现有苗木死亡的,及时进行补种补植。
4.7 新造林管护
油茶幼林期需要进一步加强抚育管理,造林当年如果出现死亡苗木的,及时使用基本一致良种壮苗补植,使补植的苗木能够与原种植树苗处于基本相同生长水平,方便后续进行集中化管理。除草抚育:造林当年第一次除草抚育以种植后2~3个月为宜,开展人工除草,除草时注意防止造成幼苗根部受到损伤,辅以浅耕方法对周围土壤进行适当疏松,增强土壤透气性;9~10月份开展第二次抚育,主要对林间杂草、灌木进行清理,防止其生长对油茶幼苗养分进行抢夺。第二、第三年除草抚育,在夏、秋各进行一次,清除林内杂灌木、杂草,将杂草培育油茶根兜。施肥管理,造林当年施肥1~2次,以氮肥为主或以含氮量高的复合肥为主,视树体大小每株施肥量50~100g。第二、第三年在油茶幼林的春梢萌发期,施放以氮肥为主的复合肥,施肥量为每株250g,秋季结合除草抚育施肥一次,施肥量为每株250g。油茶幼树修剪整枝,主要修剪砧木的萌芽枝、弱小枝侧枝,促进油茶的高生长,在幼树长到第三年时,保留侧枝以及副枝,形成合理树冠,提高初产量。由于油茶树自身萌发能力相对较强,在进行实际修剪整形时,要确保操作科学合理,以有利于油茶幼树的生长。第一至第三年的油茶幼树,要做好摘花摘果,确保油茶生长良好。新造油茶林,林内可利用林地空间较大,可以在林地内种植其他经济作物,实施复合经营,提升林地的综合效益,通过其他经济作物的抚育管理,起到间接抚育油茶的作用。
4.8 初产期油茶林管护
每年夏秋季开展中耕、除草、施肥各一次,除草后将杂草培于树根,增强储水能力,施肥每株施复合肥250~500g。修剪整形剪除徒长枝、过密枝、病枝、干枯枝条、弱小枝,促进树冠成形和结果枝条生长。
4.9 成林管护
进行更加高效的油茶树体施肥管理,以期提高油茶产量,处于成林阶段的油茶树需要大量的养分,需施放平衡而充足的氮磷钾肥量。条件许可下,可对油茶林地的土壤进行测土配方施肥,依照土壤氮磷钾及微量元素测定具体情况,合理配比氮磷钾复合肥进行施肥,确保油茶树生长所需养分与肥力更为充足。除草工作,及时对林内杂草及灌木予以清除,必要时可集中焚烧处理。对于生长过密的树木,需及时进行疏伐,对于弱枝、病枝、寄生枝、徒长枝予以剪除,改善环境条件,增强林分光照,通风透气,促进成林树生长,同时有效防止病虫害发生。定期对林地全面垦复,垦复时间选择冬、春为好,通过垦复可大幅度增加油茶产量。
4.10 病虫害防治
在油茶栽培至成林期的全过程,对油茶病虫害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做到早发现、早防治。根据病虫害发生的规律与特点,可采取生物防治、化学防治进行治疗。油茶主要病害有煤污病、炭疽病、根腐病,虫害主要有茶尺蠖、茶毛虫、金龟子、象鼻虫等。结合实际,采取的防治措施有:炭疽病可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洒;茶毛虫用90%敌百虫或80%敌敌畏或50%马拉硫磷的1000~1500倍液喷洒;茶尺蠖可使用Bt制剂或植物源农药0.6%清源保水剂,使用剂量为800~1000倍液喷洒。
5 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
5.1 密度控制与调节
对于已经进入盛产与衰减期油茶,依据林分现状和相关的技术规程,密度过大的,需对结果少、品质差的植株进行疏伐,对于稀疏部分视情况及时补栽大苗,同时注意补种苗木不受原有茶树覆盖,维持合理的株行距,通过密度控制与调节,确保林内光照充足,提升光合作用,以保持丰产的林分结构,密度要求70~100株/667m2。
5.2 树体修剪
可参照果园修剪技术,对病虫害枝、枯死枝予以剪除,同时剪掉内堂枝、徒长枝,此外需对老龄枝、重叠枝以及细弱枝予以剪除,减少树体养分消耗,促进结果枝生长和保持充足养分,在修剪过程中需要把握轻重,掌握分寸,区分结果枝以及非结果枝。通过有效的修剪整形,能够使树体结构更为整齐,疏密度更为合理,拥有更为优质的透光性、透气性,增强油茶结实率。
5.3 嫁接换冠
嫁接换冠是油茶低产林改造的技术措施之一,对结果少、油茶果品质差的植株进行伐除,培育一定数量的萌芽枝作砧木,选用高产良种油茶的枝条作穗条,进行嫁接,无性繁殖,嫁接后做好嫁接成活率检查、及时解绑、嫁接植株管护、除萌等工作,保證换冠油茶生长。本地嫁接换冠选择的油茶穗条(接穗)主要是岑软系列油茶良种的岑软2号和岑软3号的枝条。
5.4 林地垦复
油茶林地全面垦复,对杂草、灌木予以清除,整体土壤需要进行深挖,其深度需大于10cm以上,此措施能够对土壤环境进行改善,在复垦过程当中,需要依照等高线形成反斜坡土壤带,防止大雨冲刷土壤,避免土壤肥力大幅度下降,通过垦复改良土壤,为油茶树体提供充足的土壤养分条件,利用油茶植株生长良好,促进增产、丰产。
5.5 合理施肥
低产林改造施肥,可结合林地垦复进行施肥,同时要依据树体大小定施肥量。每年施肥2次,即3~4个月施肥一次,8月施肥一次,施肥以复合肥或有机肥为主,施肥量视树大小而定,复合肥每株500~1000g,有机肥每株3000~5000g,施肥方式需要依照实际情况而定,选择肥力持久的肥料,在丰产年份需进一步添加磷钾肥。
5.6 病虫害防治
油茶病虫害防治以预防为主、防治为辅,预防为先,做到及早发现、早防治,对油茶产量产生影响的病虫害种类有多种,主要病害有炭疽病,其会引起油茶落果和枝叶枯死,常见的虫害有油茶毛虫、油茶尺蠖,如大发生可吃光树叶。炭疽病防治:可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洒;茶毛虫防治:用90%敌百虫、80%敌敌畏、50%马拉硫磷的1000~1500倍液喷洒;茶尺蠖防治:可使用Bt制剂或植物源农药0.6%清源保水剂,使用剂量为800~1000倍液喷洒。
5.7 复合经营 提升土壤肥力
在油茶低产林内视林分郁闭度情况,可在林间适当种植花生、需要一定遮阴度的中药材,以及茶叶等作物,通过林下作物的抚育、施肥,改善林分环境条件,使林间小气候得到改善和提高土壤肥力,有利于促进油茶的生长,从而提高产量。
6 结语
油茶种植有着悠久的历史,各地有不同种植经验,但各地区因油茶种植的土壤、品种、气候、栽培技术和管理措施的不同,油茶产量也不同。为此,需要结合更为科学的高产栽培技术和低产林改造技术,对当前常见的种植问题进行分析,采取更为合理技术措施和管理模式,对油茶新造林进行科学的栽培、经营,改造提升低产林,促进油茶高产、稳产,提高油茶种植的综合效益,助力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 庞正轰.广西主要树种造林技术[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2] 莫东福.浅谈良种油茶高产栽培管理技术要点[J].新农民,2022(15):72-74.
[3] 蓝桂艳,梁翔.广西油茶大杯苗高产林栽培核心技术与管理措施探讨[J].南方农业,2022,16(16):4-6.
[4] 温延彬.高产油茶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要点分析[J].农村青年,2022(8):150-152.
[5] 何晨斯,何梅,胡玉安,等.上思县五马山森林公园高产油茶基地规划设计[J].南方农业,2022,16(13):197-200.
[6] 郭晓春,徐德兵,刘倬志,等.山地油茶高产栽培管理实用技术研究[J].南方农机,2022,53(2):18-2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