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观定量分析方法在公路路基改良中的应用

2023-04-07李霞

中国公路 2023年3期
关键词:微观骨架孔隙

李霞

(张家口市公路施工管理处,河北 张家口 075000)

研究土体微观结构对合理解释各种土力学现象具有重要意义。自然界中频繁的降雨和蒸发、地下水位的升降易引发干湿循环,其中降雨和地下水位的上升会导致水分向路基土渗入,导致压实的路基土体发生膨胀、孔隙增大。而水分的蒸发和地下水位的下降,使孔隙结构部分回弹,造成原本压实的路基土体压实度降低、土体变得松弛、土体性质发生变化。干湿循环后的土体渗透性、强度及变形特性与土颗粒的粒径大小、排列顺序、土颗粒间的接触方式及土体孔隙结构等因素密切相关[1]。因此,从微观角度分析经历干湿循环的路基土极为重要。随着实验室技术的不断提升,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的定量分析逐渐成熟,利用光学仪器测量土体、结合图像处理的分析方法得到普遍应用。基于此,本文就经历干湿循环后的水泥改良路基土开展微观定量分析,研究其微观结构性质。

一、微观结构特征定量研究方法概述

目前广泛应用于实验室的微观结构定量研究方法有扫描电镜、压汞法、核磁共振技术等。

扫描电子显微镜是一种利用高能聚焦电子束扫描样品表面,从而获得样品信息的电子显微镜。具体操作步骤[2]:试样真空冷冻升华干燥处理,选择有代表性的位置做表面整平喷金,并在真空中开展电镜扫描,最终得到孔隙结构分布图像。

压汞法[1]是基于汞对土颗粒体不润湿、表面张力抵抗其进入孔隙、必须施加外部压力使汞进入孔隙的原理,通过测试不同外压作用下进入孔中汞的质量得出孔隙的等效体积。具体操作步骤:试样采用液氮冷冻1h,并干燥24h处理,土中的冰升华为气体后开展压汞实验,通过记录压汞仪的压力和体积变化,即可计算得到孔隙分布状况。

核磁共振技术[1]是基于核磁共振信号的谱峰面积正比于氢质子数的原理,用于含水率的定量测试。弛豫时间表征的信号衰减快慢能够反映孔隙水所处的环境,进而反演出多孔介质孔径大小及分布。具体操作步骤:将试样抽真空饱和,放入核磁共振仪即可得到孔隙分布状况。

二、光学显微镜微观定量分析方法在公路路基改良中的应用

除了上述微观结构定量研究方法,光学显微镜也可对细观尺度作简单的定量分析,相较于上述操作复杂、存在一定危险的研究方法,光学显微镜可依托大气环境下的光源,将试样直接放置在试样台观察其微表面形貌,结合图像处理工具,得到直观孔隙分布结果。

(一)试验测试

对某路段路基粉质黏土做水泥改良,掺量设计为4%、6%、8%。制件养护28天后分别开展3、9、15次干湿循环,试样内部结构采用光学显微镜放大320倍观察,拍摄图片后采用imageplus8.0处理图像,可分辨骨架与孔隙分布情况,具体示意图如图1所示,亮色部分为试样骨架,暗色部分为孔隙。

图1 图像处理后微观结构示意图

(二)结果分析

如图1所示,由于断面凹凸不平,图片存在模糊区域,为较低位置的区域不在焦距范围内导致。通过imageplus8.0处理图像后微观结构如图所示。

对比同种干湿循环次数条件下不同水泥掺量的微观结构图,随着水泥掺量增加、亮度加强,图片中断面颗粒感降低,平整度提升,说明随着水泥含量的增加,颗粒间连接更加密切,形成更加紧密的骨架结构,主要原因是水泥掺量增加促进了水泥水化反应,产生更多胶凝物质将土颗粒胶结。图2为经过imageplus8.0图像处理后的微观结构,更能直观看出,随着水泥掺量增加,图片中白色区域分布更加广泛,裂纹含量减少。

同一水泥掺量下,对比不同干湿循环次数作用后的微观结构,3次干湿循环后土颗粒相对松散,颗粒间存在微小裂隙。当干湿循环次数达到第9次后,颗粒间定向排列良好,骨架结构性增强。经历15次干湿循环后,土样中未出现明显裂缝,骨架以粒状为主,颗粒之间的连结减弱,形成松散的结构。由图2可知,3次干湿循环后,白色斑状区域呈零散分布,表征骨架结构的离散性。9次干湿循环后,原本白色斑状零散区域融合出现白色块状区域,表征颗粒间相互粘结形成紧密骨架。15次干湿循环后,白色区域再次呈现斑状分布,骨架密实性受到破坏。骨架结构变化是由于干湿循环次数增加,前期可为水泥水化作用补充水分,促进胶结物质的产生,使试样内部骨架逐渐密实,后期水泥水化完全后,干湿循环开始损害试样结构,土颗粒间黏结作用劣化,造成土样骨架疏松。

图2 干湿循环作用下不同水泥掺量试样处理后微观图像

图3 骨架面积与回弹模量对比图

(三)定量计算

骨架是试样的主要承载结构,可尝试利用试样骨架面积间接反映试样承受变形的能力。回弹模量是反映土体刚度的参数,根据图像处理结果计算骨架面积,对比试验所得回弹模量,其中折线图为回弹模量随干湿循环的变化规律,柱状图为骨架面积随干湿循环的变化规律。可以发现,二者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现象,骨架面积的变化趋势与回弹模量的趋势较为一致,说明试样的刚度与试样骨架面积成正相关性。可通过骨架面积反映土样承受变形的能力。

三、结语

本文采用光学显微镜对经历干湿循环后的水泥改良路基土开展微观研究,结合图像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了土体孔隙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可通过计算骨架面积反映土样承受变形的能力。

猜你喜欢

微观骨架孔隙
浅谈管状骨架喷涂方法
二氧化碳在高岭石孔隙中吸附的分子模拟
骨架密度对炭/炭多孔骨架压力浸渗铜的影响
一种新的结合面微观接触模型
Preparation of bimodal grain size 7075 aviation aluminum alloys and the ir corrosion properties
页岩孔隙结构研究进展
微观的山水
内支撑骨架封抽技术在突出煤层瓦斯抽采中的应用
微观中国
微观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