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2023-04-07陈凤玲
陈凤玲
(厦门晟宥科技有限公司,福建 厦门 361006)
企业的发展与资金密不可分,资金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等一系列经济活动最基本的要素,它影响着企业各个经营环节。资金管理是企业实施财务管理的核心,有效的资金管理有助于企业规避风险、防范风险及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一、企业加强资金管理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企业降低经营风险
货币资金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及其他货币资金,它是企业流动性最强的资产,同时也是企业风险最高的资产,在企业内部控制薄弱时,容易导致舞弊事件,此时货币资金更容易被挪用、侵占。而在企业内部加强对资金的管理与应用,可以有效避免资金被相关人员挪用、侵占的风险,也可以防止企业不合理资产的占用,有效降低资金的机会成本和企业的经营风险,提高企业整体的经济效率。
(二)有利于企业降低投资与筹资风险
企业活动除经营活动,还包括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相应风险除经营风险外,也会产生投资风险和筹资风险。企业投资活动包括构建和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投资活动中相关资产的投资多为长期投资,对投资项目合理预测未来的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通过加强企业资金管理,合理安排资金的投入与使用,可以保证投资项目顺利运行,降低非不可抗力因素导致投资项目中断甚至失败的风险。企业筹资活动包括银行借款、发行债券等,不同的资金来源与筹资方式,分别对应不同的资金成本与筹资风险。公司在筹集资金时,会充分权衡风险与成本之间的关系,选择最佳的筹资方式,以有效避免无效融资或因筹资成本过高导致企业发生债务危机。
(三)有利于企业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是企业进行资金管理的目的之一。对企业资金实施管理,需要企业各部门紧密协作,在企业内部制定规范、合理的资金管理预算制度,同时在数字化技术应用与支持下,可以加速资金周转速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四)有利于企业实现内部控制目标
在对法律法规遵守的前提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致力于实现以下目标:首先,合理保证企业资产安全;其次,合理保证企业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的可靠性;最后,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及效果并促进企业实现战略目标。控制活动作为内部控制五大要素之一,具体包括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预算控制及绩效考评控制等。而资金管理作为企业控制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加强资金管理不仅有利于企业提高内部管理水平,也有利于企业实现内部控制目标。
二、企业资金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缺乏资金管理意识和专业人才
资金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资金进行管理主要是在财务人员带领下并紧密配合相关部门与人员实施完成的,财务人员本身的素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资金管理的效率与效果。目前多数财务人员尚未形成资金管理意识,简单认为只要完成记账、对账及报账等工作即可,被动对资金进行收集、归纳与整理,尚不能对资金进行有效的分析与规划,对资金缺乏必要的敏感性。再者,企业管理层对资金管理也缺乏必要的管理意识,盲目追求销售收入最大化、企业利润最大化,忽视对企业现金流量的分析,忽视资金的时间成本与风险。此外,企业缺乏合理的资金配置规划和科学的管理机制,如将短期资金购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造成资金紧张,增加企业偿债压力与财务风险等。
(二)资产周转速度较慢
很多企业的资产周转速度较慢,直接导致资金匮乏,具体包括如下两个方面。
1.企业盲目追求销售收入最大化导致应收账款风险。很多企业盲目追求销售收入最大化,在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尚未全面了解客户的信用及财务状况,导致对客户的结算方式选择不当,盲目采用赊销模式导致应收账款回收不力,大量坏账、呆账与死账问题频繁发生。另外,企业管理层与治理层法律意识淡薄,对如何利用法律手段进行维权的认识还不足,导致对应收账款不能进行有效管理。
2.采购计划不合理,造成存货积压,导致流动资金占用过量。合理的采购模式为企业提供具有指导性、全局性、长期性的纲领和规划。随着社会经济、技术水平、管理理念和管理实践的发展,先后产生多种采购模式,从传统采购模式、MRP采购模式、JIT采购模式、VMI采购模式至现代化孕育而生的数字化采购模式。但是目前多数企业的采购模式仍是传统采购模式,即企业的采购部门在每个月末或季末,根据库存情况制定下个月或下个季度的采购计划,这种采购模式以补充库存为目的,缺少考虑生产需求及市场变化,因而经常造成库存积压、增加存货跌价过时的风险,及存货占用资金增加的风险,且存货资金占用过量大大降低了企业存货的周转速度及资金使用效率。
(三)资金预算管理制度不健全,预算管理流于形式
预算是围绕企业的目标,对一定时期内企业资金的各项收支、取得与投放、经营成果及其分配等资金运动做出的具体安排。部分企业不编预算或预算制度不健全,导致对企业资金收支不能有效地控制,同时投资决策缺乏约束,在实际中容易出现盲目投资,部分企业投资后并不关注其投资回报率,最终导致投资失败,甚至造成企业严重的经济损失。另外,尚未结合自身经营情况、企业文化和公司目标提供一个涵盖企业各层次、各方面规范、合理和科学的资金预算编制制度,促进企业预算目标的最终实现或者企业资金预算编制制度缺乏刚性、执行不力,未检查预算执行情况,未检查预算与实际支出之间产生差距的原因,不能促使企业管理层、职能机构、业务部门及时发现预算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和偏差,且不能采取必要的解决对策和纠正措施,最终导致预算管理流于形式。
(四)资本结构不合理,资金使用效率较低
资本结构不合理导致资金使用效率过低主要有以下因素:一是债务筹资比例过高,目前多数企业对资金的需求是通过银行借款,不能有效利用资本市场进行多元化筹资,融资渠道单一导致融资成本过高,且增加企业支付利息、偿还债务的压力;二是缺乏对流动负债的管控,资金运用效率低,不能通过提高短期资金的使用效益来降低成本,以保障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需要;三是缺乏对企业资产的管理,导致资产运用效率低,如应收账款、存货等资产周转率低,造成企业占用资金增加,极大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五)信息化管理程度较低
在我国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形势下,有的企业仍依靠人工管理模式对企业资金进行管理,尚未对资金管理形成信息化管理意识,也尚未投入资金进行信息化建设,从整体上阻碍了企业建设资金管理体系,也阻碍了有效管理企业资金,导致难以保证资金管理的有效运行。
三、加强企业资金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提升资金管理意识,加强专业化人才的培养
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资金是企业生产、发展与竞争中最基本的要素,因此要重视对资金管理方面人才的管理。首先,充分认识资金管理对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参加资金管理方面知识的学习与培训,强化资金管理意识,提高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协作。其次,加强资金管理体系的建设,如设置独立的部门,专职负责投资、筹资等资金有关的工作,或加强专业化人才队伍的建设,通过招聘引进专业的资金管理方面的人才,通过专业化分工提高资金管理的水平。最后,将资金管理纳入绩效考核评价内容,并对资金使用实行责任制,将资金管控的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与人员,逐步提升各部门、各人员的资金管理意识,确保资金管理制度在企业内部能够得到严格执行。
(二)提高资产周转率
资产周转率用来衡量企业资产管理效率及运营能力高低的重要指标,因此加强资产周转速度,对防止资金不合理占用及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从下面两个方面入手。
1.完善应收账款管理
应收账款是企业在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过程中形成的,其回收金额对企业的偿债能力、财务风险及经营状况有着直接影响,因此必须对应收账款回收进度、大小进行动态监控,以提高应收账款周转速度,缩短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第一,结合信用政策选择合理的结算方式,企业在采取赊销模式前,为避免赊销风险应详细调查分析客户的信用等级及财务状况等,并结合客户的资信与风险评估情况分别采取不同的销售方式和结算方式。第二,加强应收账款回收进度的监控,充分、合理利用账龄分析法、现金折扣法等提升应收账款回收率和周转率。第三,建立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系统,根据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原则,将销售、收款等一系列活动构建销售与收款的内部控制体系,防止销售与收款过程中舞弊现象发生。第四,在企业内部制定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并根据企业内外部情况及时更新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如定期检查应收账款回收情况,及时清理坏账、死账,由不负责销售和应收账款的人员定期向客户寄发对账单,对不符事项及时进行调查,及时编制对账情况汇总表并交企业管理层审核。
2.完善存货管理
存货通常构成企业运营资本最大的项目,其变现能力的强弱也直接影响企业的偿债能力及经营状况,因此加强存货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其一,建立与存货有关的内部控制系统,将采购、验收、仓储、领用、装运等根据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原则分别由不同人员负责,防止与存货相关的舞弊风险。其二,根据经济订货原则合理制定采购计划,避免存货积压,减少存货资金占用,提高资金周转率。其三,对存货定期盘点、清查,将盘点结果与存货账面数量进行核对,对不符事项及时查明差异原因,并进行适当调整。其四,定期编制存货货龄分析表,结合在存货盘点过程中对存货状况的检查结果,分析可能导致滞销、跌价等降低存货价值的情况,并计提相应的存货跌价准备。
(三)加强资金预算管理,提高预算刚性
科学合理的资金预算在兼顾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原则下合理分配资金,确保预算目标的实现,且有助于协调企业各职能机构、业务部门的活动,确保它们向共同目标一起努力。首先,实现预算全员化、全部门和全过程管理,将资金预算编制分解到各资金使用部门,明确各部门对资金预算编制的责任,全面落实预算责任,奖惩分明,严格执行预算管理,避免形式主义。其次,预算编制方法多元化,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将增量预算与零基预算、固定预算与弹性预算、定期预算与滚动预算等预算编制方法有机结合。再次,建立预算管理部门,专门负责与预算有关的工作,对预算进行全过程管理,对预算数据及时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及评价,以提高预算执行的效率。最后,加强对资金预算执行效果的评价,将其纳入相关责任部门及责任人的考核指标,通过对执行效果的考核评价,提高企业资金预算管理水平。
(四)多渠道融资,促使融资管理多元化
不同的资金来源与筹资方式,对应不同的资金成本和风险。在筹集企业资金时,必须合理权衡风险与成本之间的关系,选择最佳的筹资方式。企业在实施多元化融资渠道的过程中,可以基于以下方面考虑:第一,依靠内源融资。内源融资包括企业的自有资金和经营过程中的资金积累部分,如企业利润留存,选择合理的股利分配政策,如剩余股利政策,增加企业利润留存。第二,增加权益资金,如通过发行股票、可转债、永续债等进行融资,调整负债与权益比,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第三,合理利用融资工具,如融资租赁。对于资金并不充沛的中小企业,由于自身原因向银行借贷缺乏信用与担保,很难从银行取得贷款,通过融资租赁能够满足企业对资金的需求。第四,合理利用商业信用,在经济发达的市场环境下利用商业信用融资已逐渐成为企业筹集短期资金的重要方式之一。如赊购商品延期支付、推迟负债支付、采用商业汇票结算等。
(五)增强企业信息化程度
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而财务管理以资金管理为核心。当代社会数字化技术快速发展,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统一的财务管理软件将成为企业对资金实施集中管理和有效监控的必然选择,因此要在企业内部大力应用信息技术,加强与改善企业资金管理。首先,积极推广资产管理应用软件,在推广软件时,同时推广科学、先进的管理思想、管理模式和管理技术。其次,建立以资金管理为核心的内部信息管理体系,逐步利用计算机管理软件进行监控,减少人为干预,从技术上解决企业信息不对称、监督乏力和滞后等一系列问题。
四、结束语
资金是一系列经营活动中最基本的要素,贯穿于企业整个经营活动的始终。有效的资金管理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可持续发展及实现战略目标,因此在企业内部加强对资金管理将成为企业管理的重心与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