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锁山河潼关固

2023-04-06徐冉编辑王芳丽

中国三峡 2023年1期
关键词:潼关黄河

◎ 文 | 徐冉 编辑 | 王芳丽

潼关明清古城示意图

航拍潼关古城

潼关的地势险固,天下诸多关隘中难出其二。即便粗略看中国地图,只需找到秦岭、黄河,自西向东找到两者相会最近之处,大体便是潼关所在。潼关南依秦岭余脉,北临黄河,利用群山大河的天然阻断作用,成为东西进出关中的唯一孔道。如此地理形势,潼关城如同一把锁,将连绵耸峙的秦岭诸山与万里黄河链接起来,形成关中地区防御地利的“山 河之固”。汉唐之时,大一统帝国的政治中心不离长安、洛阳两地,潼关地处两都之间,为京畿防御重地,潼关之名位列天下诸关之首。宋代以后,尽管政治中心东移,潼关仍为中原腹地联通西北的重要关隘。明代,远在关中的潼关却为京师直辖。但至清代,潼关地位迅速下降,仅为同州府下的厅治小城。

今天,潼关县在潼关故城所在的原港口镇(港口镇现已并入秦东镇)修建了潼关故城景区,以满足游人体味潼关历史文化的愿望。自连霍高速公路行至潼关境内的港口出口,便可看见一座巍峨雄伟的关楼耸立原上,为潼关故城景区的标识性建筑。城楼门楣上有“潼关”二字,内部则为潼关博物馆所在,登临其上,可以远眺黄河风陵渡,一览潼关周边山河形胜的壮阔景象。面对黄河滔滔洪流,再思潼关今昔之变,不觉令人感叹历史变迁中的沧海桑田。

帝宅门户

潼关修筑之后,其位置相对于函谷关更近都城长安,连山接河的有利地势,使得潼关逐渐取代函谷关,成为进出关中这座帝王宅院的门户。

潼关之名最早出现在东汉以后的记载中,在此之前,关中地区的东大门是函谷关。函谷关到潼关一路曾经是茂林遮天蔽日的幽谷,“自函谷至斯,高出云表,幽谷秘邃,森林茂密,白日成昏”。东汉筑关后,潼关之名始见记载。其得名于附近河流潼水,汉代此地曾设有潼亭,潼关之名也由此而来。潼关修筑之后,其位置相对于函谷关更近都城长安,连山接河的有利地势,使得潼关逐渐取代函谷关,成为进出关中这座帝王宅院的门户。唐代李吉甫在其编撰的《元和郡县志》中,称赞潼关“盖神明之奥区,帝宅之户牖,百二之固,信非虚言也”。

潼关古城门楼

关中南依秦岭,北障大河,“以山为城,因河为池”的地利优势,成为天下枭雄图谋王霸伟业的梦想之地。楚汉战争时,有人劝项羽居关中以制天下,项羽却心思东归,并留下千古名言:“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然而,最终项羽还是落得无脸回乡见江东子弟的结局。汉高祖听张良等人建议,最终定都关中,开启了西汉王朝数百年伟业。

潼关地处中原西通关中的必经之路,西进可据关中,东出则问鼎中原。

东汉初年,隗嚣仍据陇西自立,光武帝刘秀多次派人试图说服隗嚣归顺,但其属下却阻劝隗嚣:“请以一丸泥,东封函谷关,图王不成,其弊足霸矣。”唐玄宗时期身任宰相的张说,就以“不将千里隔,何用一丸泥”之句,来形容潼关之险。“丸泥”也自此成为形容雄关险隘地位的文学典故。此后,关中作为进争王霸之地,占据者必然会引发志得天下者的猜忌。东汉末年,马超、韩遂占据关中,尽管二人表面臣服,但有志一统天下的曹操始终不能释怀。最终,曹操率军西攻关中地区,马超等驻军潼关防御,双方激战,成为潼关进入历史记载的首次大规模战役。在小说《三国演义》中,此战中曹操一度败得极为狼狈,以至于割须弃袍,若不是马超心急一枪扎在树上,曹操当时性命休矣。受此影响,潼关附近有一棵树干有洞的古树,便被附会为当时马超追曹操时误刺之树。

尽管关中周边有诸多关隘,但潼关地处中原西通关中的必经之路,西进可据关中,东出则问鼎中原。故唐代崔颢《题潼关楼》诗有“关门扼九州”之句,一座关城能与九州形势相关联,唯潼关不二。据统计,潼关历史上发生战争四十多起,潼关的战略地位可谓关系到王朝命运和历史转折。

隋末群雄逐鹿之时,唐高祖李渊自太原起兵,渡河进入关中后,立即遣李建成等率兵守潼关,以堵截隋朝援军及其他义军进入关中,唐军则可以固守关中,乘机进据中原,最终坐拥天下,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辉煌朝代。安史之乱时,唐玄宗强命哥舒翰出潼关迎敌,结果唐军大败,叛军乘势攻占潼关。玄宗只好仓皇西逃入蜀,原本一代盛世明君落得功败名丧。一百多年后,黄巢率领起义军再次攻破潼关,唐僖宗只得再次流落蜀地。时人以玄宗(小名阿蛮)故事作诗讥讽,“泉下阿蛮应有语,这回休更冤杨妃”。至金朝末年时,在蒙古大军的猛烈攻势下,金宣宗迁都汴京(开封),潼关成为金都汴京西面的防御屏障。此后金军固守潼关,蒙古大军始终未能破关东进,时人总结说,“金廷居汴将二十年,所持以安者,唯潼关、黄河耳”。

畿内首称

明代潼关城形成“依 山势而曲折”的关城布局,关城随地势高低呈现南高北低之势。

潼关与黄河

渭河入黄口现“黄夹绿”景观。

明代,潼关已经远离都城,但其地位依然重要。明初于潼关城设立潼关卫,属于京师直辖的军事要地,“潼关乃河南、陕西交界也,则设潼关卫为守焉。然卫城界华、陕之间,去京畿曰远,顾不以属河、陕二都司,而直隶京师,圣祖之意深矣”。在临近京畿的山海关被誉为“天下第一关”后,潼关依旧能与山海关齐名,“畿内之险,惟潼关与山海关为首称”。

潼关作为军事重地,自东汉以后经过多次修筑,城址也有过多次变迁。汉代潼关城建于自南向北延展的山塬之上,此塬名为麟趾塬,南接秦岭余脉,东临远望沟,西靠禁沟,北抵黄河南岸。古代传言麒麟之脚形似牛脚,半圆而中分。麟趾塬的北端近似半圆型,且恰好有一冲沟将塬头切分,如同麟趾。唐代,受黄河河道下切、摆动影响,塬与黄河之间形成能够东西通行的道路,故关城从麟趾塬迁移到塬下黄河、渭河南岸。此后,经过宋、明两代的扩建重修,潼关城规模显著扩大。

明代潼关城形成“依山势而曲折”的关城布局,关城随地势高低呈现南高北低之势。关城北墙临近黄河南岸,向西封断东西大道后,南上象山与南墙相接后,顺象山东坡而下,跨过潼河,又自麒麟山西坡东行,转而北行,截断东西大道,与北城墙相接,周长共计11 公里多。关城共设上南门、南门、北门、小北门、东门及西门六门。其中东门接近远望沟口,南门则在禁沟之中,如此布局不仅封锁东西通行大道,也封堵了自禁沟南来的交通道路。

此后,又在南城墙和北城墙的潼水穿城之处,修建了南水关和北水关。万历二十九年(1601),潼关城再次整修后,城门楼及瓮城建设日益完善,东门楼名“迎恩”,东郭门楼名“天险”,东瓮城名曰“占紫处”,其取自尹喜故事,当时尹喜为函谷关令,东望紫气而来,知有圣人来,不久果然老子骑牛到来。南门名“迎熏”,上南门名“凌云”,西门楼称“怀远”,西瓮城关楼名“大观亭”,西郭门名“地维”。潼关北临黄河,隔河与山西相望,故而有北门名“吸洪”,小北门则名“俯晋”。

为了对比菌渣、无机肥添加量对受重金属污染土壤通气状况的影响,分别设置菌渣添加组和无机肥添加组,对土壤孔隙率进行测定,结果如图2所示,图中a,b,c,d表示各处理组间的显著性差异(P<0.05).

潼关古城老建筑

古人曾总结中原进入关中之道有三条:一是从河南东来入潼关的正道,这条道筑有潼关城;二是从山西西渡黄河进入关中,但这条道路有大河所障,只要谨守河岸,大军想要从容渡过也十分困难;三是从商洛地区的武关道进入关中,这是刘邦当年入关之路,此道筑有武关,易于防御。三道之中,一方防守不固,则关中必破,三险俱失。所以,古人强化潼关防御的同时,逐渐在潼关城周围建设有十二连城、金陡关等外围防御设施,构成更为完固的潼关防御体系。

在潼关城之东有黄巷坂,为连通函谷关的必经之路。此段为两侧陡壁,中通一径,“空谷幽深,涧道之狭,车不方轨”。唐代潼关城曾以此为东门所在,潼关城西移后,东门改建为金陡关,成为西进潼关城的第一道关阻。潼关城之南的禁沟,亦称禁谷,为山塬之间的天然深沟,两侧陡峭壁立,难以跨越,“谷势壁立,望者禁足”,为潼关南侧隔断东西交通的天然屏障。但是禁沟向南直通秦岭,连通武关,成为北进潼关的一条大道,“故守关而不守禁沟者,守犹弗守也”。所以,在禁沟之西设有十二连城,“由南郊以抵山麓计三十里,而十二连城是三里一城也。每城设兵百人,而于中城益其兵多,设火器石弩,连络呼应,疾若风雨,即有百万之众,岂能超越而飞渡耶”。通过修筑十二连城加强对禁沟的控制,从而保障潼关南侧的军事安全,“建连城以控禁沟,控禁沟以固关”,实现了潼关城的防御稳固。

除金陡关、十二连城之外,潼关城以南的秦岭诸峪口还自东而西设置了西峪关、善车关、太峪关、篙岔峪关、潼谷关等关口,彻底封堵关外势力从山谷小道偷袭潼关的可能性。由此,以潼关城为中心的庞杂防御体系建设,使得潼关城成为扼守关中入口的终极障碍。明末,李自成自北京败退后,尚能退守关中。但八旗军进据潼关后,李自成只能放弃关中南逃湖北,不久死于九宫山下,终结大明王朝数百年基业的大顺军就此轰然倒塌。

厅治小邑

由于潼关北近黄河,潼水又穿城而过,一旦洪水形成,潼关城必然遭受重创。早在明天启四年(1624),潼关的北水关就曾被黄河冲塌。康熙十九年(1680),潼关一带骤降暴雨,黄河、潼水水势皆涨,潼关北城又被冲垮。雍正初期,为管控潼关要害之地,专门修筑满城,以便八旗军驻守。满城原本计划将潼关城西口外与关城连接建造,但因其地临近黄河,一旦水势上涨,容易冲毁城池。于是,满城改于潼关城西一里外修筑。然而,至乾隆初年,满城还是没有摆脱被黄河冲毁的命运。至乾隆十四年(1749),暴涨的潼河再次冲垮潼关城的南、北水关。此间,潼关城虽略有修补,但频遭水患的城墙亟须整修。

乾隆皇帝对此次工程十分重视,还亲自为潼关的六座城门分别题写了满、汉文匾额。

乾隆四十七年(1782),时任陕西巡抚毕沅奏请修葺潼关城,“潼关为全秦门户,豫晋通衢,系第一扼要之区,观瞻自宜宏状”。经乾隆帝同意后,工程所需的城砖、石料、木料、石灰等基础建材开始率先筹备。城砖可以就地取材,开窑烧制。石料方面,可在临近的华县境内采制。木料、石灰,潼关本地所产不优,便选取周至、富平两县采办。木料来源地为周至,木料采伐后,扎筏自周至境内的黑河顺流而下,进入渭河后漂运至潼关。在前期准备工作完成后,乾隆五十三年(1788),潼关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修缮工程开始动工。至乾隆五十六年夏(1791),历时4 年6 个月的潼关城墙整修工程结束。乾隆皇帝对此次工程十分重视,还亲自为潼关的六座城门分别题写了满、汉文匾额。此次工程预计要花费白银135 万两,是一笔巨额款项。在此之前,西安城墙整修花费约160 万两,但其城墙周长为潼关城墙的两倍多。即便是城周略长于潼关的兰州府城,城墙整修工程也只花了18 万多两白银。但是,乾隆皇帝得知数额后,依然认为“轸念金汤重地,不惜大费帑金”。

和大多数关城降级后的衰败命运不同,乾隆时期这次阴差阳错的“超标”建设,却留下了能与潼关辉煌历史相匹配的宏伟规模,成为后人追怀潼关历史的理想地标。

潼关古城博物馆内的解放潼关城雕塑。

按理说,作为皇帝关注的工程,负责官员自然会精心尽力,这是他们获得嘉奖、晋升的绝佳机会。然而,官员们最终等来的却是乾隆皇帝的震怒和严惩。尽管乾隆帝在潼关城墙整修之前说过“不可惜费”之语,但是工程花费之巨,还是引发乾隆帝的态度反复。乾隆帝认定工程显有滥用款项之嫌,派遣兵部右侍郎和琳等官员亲往核验。和琳等到达潼关后,感叹整修后的潼关城辉煌壮丽、各省所无。尽管工程没有发现明显的贪污耗费之处,但明白“圣意”的和林也必须“鸡蛋里挑骨头”,查明“巨额”工程的“过错所在”:比县级别还略低的潼关城,如此大张旗鼓的建设不仅是行政级别的“逾制”,也自然导致了经济上“超标”建设。最终,负责工程的工部左侍郎德成、陕西巡抚巴延三等相关官员均遭革职查办,还受到追赔70 万两白银的惩罚,部分款项直至嘉庆时才由受责官员的后辈子孙还清。

这一事件中,诸位部省大员浸润官场多年,仍然会错解圣意,只能说帝王心思难测始终、官场沉浮朝夕之间。对于潼关城而言,这一事件却凸显了潼关城在清代战略地位下降的客观事实。乾隆皇帝对潼关工程费用查勘奏报亲自批示说:潼关在汉唐时原为雄镇,安设重兵,今昔异势,潼关尚不如直省之一邑,并无重兵在彼驻守。所以,许多花费显然多余。潼关督工官员的悲惨命运,却造就了潼关城的“幸运”机会。和大多数关城降级后的衰败命运不同,乾隆时期这次阴差阳错的“超标”建设,却留下了能与潼关辉煌历史相匹配的宏伟规模,成为后人追怀潼关历史的理想地标。

民国时期,频繁战乱给潼关古城造成极大破坏。尤其抗日战争期间,潼关城高耸的城门楼因极容易成为日军空袭的目标定位,国民党军遂将潼关城部分城楼拆除。日军占领山西后,多次试图攻占潼关,经常自风陵渡炮轰潼关城,炮火波及潼关大部分建筑,潼关古城几乎不存。建国后,由于三门峡水库建设的影响,潼关城又处于水库淹没区。最终,随着县城的拆除搬迁,潼关古城为数不多的痕迹也消失殆尽。曾经雄壮恢弘的潼关城,也只能在近代过往潼关旅人的照片中管窥一二了。

猜你喜欢

潼关黄河
黄河娃
山河“表里”——潼关,岂止是一个地理的“关”
多彩黄河
黄河宁,天下平
黄河黄河,我爱你
『黄河』
潼关:优化营商环境
一路走来,一路歌——记潼关中学校长侯润生
潼关方言的文白异读
抗战大剧《兵出潼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