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教融合背景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理论与策略*

2023-04-06陆俊杰

高等职业教育探索 2023年1期
关键词:创新型产教职业院校

陆俊杰

(中原工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7)

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是一个包括数量和结构的综合问题,但学界研究呈现出偏数量(规模)而弱结构(内部构成)的特点,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即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中关涉结构的论题之一。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关键平台与途径。从产教融合视角研究技术技能人才中的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问题,既具有可行性,也具有必要性。

一、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基本成就与问题

创新型人才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也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我国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上也有过长足发展。但是,创新型人才培养往往在工程类、综合性人才范畴内讨论,国际范围内对创新人才的研究也多指向高端领军人物,若将创新型人才拓展到技术技能人才领域,则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一)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时代价值

在关注技术技能人才规模的基础上,从人才结构优化出发关注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后工业社会技术技能人才的四维度知识结构包括经验型技术知识、实体型技术知识、方法型技术知识与理论型技术知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结合技术技能人才知识结构的变迁进行深度变革[1]。这种分析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对后工业社会技术技能人才的知识结构进行层次性分析,有利于把握后工业社会技术技能人才的能力架构。这种知识结构的分析具有层次性,形成了相对完整的逻辑体系。但是,这种探索的一个明显缺陷是,无论是经验型技术知识、实体型技术知识、方法型技术知识还是理论型技术知识,都有更多的逻辑底色,就是更多地强调既有技术的学习、使用以及传播,而对创新型知识的关注度并不是太高,更没有将创新作为一个十分重要的元素列入技术技能人才的知识结构之中。而如果能够将创新型素养列入后工业社会技术技能人才的知识结构,则有利于更好地把握技术技能人才的时代要求。

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问题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十分切近的现实问题。建设创新型国家离不开创新型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关键在于培养其创新素质[2]。“新智造时代”的工作世界将发生工作设备智能化、工作内容复杂化、工作关系协同化等颠覆性变革,驱动着技术技能人才做出升级、转移、参与、集中和前进等转型选择,明晰发展定位,使其成为超越者、避让者、协作者、专精者以及创新者[3]。这种研究思路和结论具有一定的深度,值得关注。“新智造时代”的工作世界的变化已经对创新型技术进展人才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指向升级、转移、前进等方向的技术发展要求技术技能人才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而成为超越者、专精者或者创新者的发展方向则又更加明确的对技术技能人才的创新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相当程度上揭示了新智造时代的技术技能人才的素养结构。

(二)我国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本成效

我国关于人才的工作部署为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了较好顶层保障。2003年12月,中央召开新世纪以来第一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这次会议明确提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2010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新世纪以来第二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4]。2021年,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召开。这次会议名称发生了变化:从“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变为“中央人才工作会议”,进一步凸显党管人才原则,鲜明体现党中央将人才工作摆在治国理政全局中重要位置的深刻考虑。从全国范围的人才工作会议可以看出,国家对于人才强国、人才规划越来越重视,为讨论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提供了良好氛围。技术技能型人才日益走近国家级规划的范畴之中,这是一个十分可喜的变化,以此为基础讨论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具有良好的基础。

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也逐渐搭建起相应的平台和机制。比如,作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并组织实施了重大项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期培养造就一大批各类型高素质的“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5]。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是与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十分接近的培养计划,对于讨论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且其许多相关成功做法,可以最小的成本、在最近的距离进行转换。

(三)我国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仍需大力推进

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包括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尽管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首先就是观念重视方面的缺失。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对于我国的特殊重要意义不仅仅在于丰富人才的结构和类型,而且对于从整体上提升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对于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均具有基础性保障作用。当然,必须看到,这种作用似乎并没有得到学界的应有重视。国家提出科技自立自强的宏观战略目标和实施策略,这一目标的实现既需要更多以研发为主的尖端人才和基础性人才的贡献,也需要打造金字塔形状的技术研发和扩散的机制,从而为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更多的实现可能性。我国在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上的努力已经成散点性的样态得以彰显,但是,如何将这种散点联结成线,进而打造成面,则是未来我国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中的一个重要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可以说是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以及以新发展理念推进为特征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理应引起更为广泛的重视。

其次,创新型人才缺乏已经成为我国协同创新的瓶颈性问题。创新型人才是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区域创新、国防创新、服务创新的主体,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是国家创新系统建设的基础和核心,应该将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纳入国家的创新体系[6]。但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尽管社会民众及国家行政管理机关对于创新人才的需求已经成为一个共识,已经统一将其作为国家创新系统建设的技术和核心,但是,此种语境下所探讨的创新型人才是以科学家和高端技术工程人才为主要讨论对象,也没有将更大规模的技术技能人才列入其中。从这个意义上讲,技术技能人才的创新性在国家系统创新中的作用更显紧迫。

另外,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缺乏也日益成为一个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比如,高技能型创新人才的严重匮乏已成为制约我国制造业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7]。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对于制造业中小企业发展的意义可能更为关键,因为他们无法像大型国有企业或者巨型民营企业那样投入巨额的技术研发资金,以人才池的方式来储备大量创新型高端人才。在中小企业内,高端研发型技术人才与技术技能型的操作性人才几乎是合二为一的。研究中小型企业高技能型创新人才,更具有时代价值,也更加切近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这一问题。事实上,不止是中小企业,甚至包括大中型企业也存在相应问题,人才结构完整性也日益成为影响自主研发的重要制约因素。

二、产教融合与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交互分析

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关涉众多,可用多种视角进行分析,从产教融合视角进行考察不失为一种尝试。之所以认为从产教融合的视角去分析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问题既具有必要性也具有可能性,是因为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既需要来自于理论学习为主的学校场域的人才培养的努力,也需要面向生产服务一线的工作场所场域的人才培养的贡献,而产教融合恰恰是联结两个场域的关键平台。

(一)产教融合在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中的关键作用已初步展现

部分办学条件较好,改革创新能力较强的职业院校已经在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有效尝试,取得了一定成绩。尽管这并非职业院校的普遍现象,但其引领性作用确值得研究。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制造工程系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技能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先后获得四十余项国家、省级奖项和荣誉[8]。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只是众多在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上不断探索的职业院校的典型代表之一。尽管这种探索性依然是散点性的,但是它的燎原之势却值得关注。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不仅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或者换个说法讲,其必要性尽管没有引起学界的关注,但是可行性却已在实践当中充分展现出来了。这为讨论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问题提供了更加坚实的支撑,对众多职业院校的实际探索进行总结发展,将成为我国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二)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呼唤产教融合的进一步提升

从产教融合在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作用的基础上仍需注意的是,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数量上和结构上的缺失本身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产教融合在推动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促进技术技能人才在数量上和结构的多元完善上尚有可进之处。

从耦合理论视角来看,“产教融合”具有合作内容的关联、合作体系的完整、合作模式的多元、合作机制的协调等耦合特征,其本质是实现产业链与人才链之间全要素、全方位集成整合、高度互补、彼此交融的一体化合作,形成政府、行业、产业(企业)、教育(学校)等主体之间的一种教育合作关系[9]。因此,产教融合理应在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上作出更大贡献。但从现实情况看,我国的产教融合在相当程度上还处于较低水平运行的基本模式下。当然,这里所言的较低水平并未否认我国产教融合已经取得的既有成绩。一个十分值得关注的点在于,产教融合在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方面尽管具有一定的成绩,但是相关的机制性问题仍然萦绕在产教融合的诸多实体之中,也内嵌在产教融合的许多运行机制之中,既没有更好地发挥产教融合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上的关键优势,也对在既有产教融合的成绩之上讨论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造成了一定的阻隔。产教融合如果仍然处于提供数量足够的技术技能人才这一阶段,那么进一步升级产教融合对于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贡献,则只能用前瞻性来指称。

产教融合的组织参与者仍需进一步增强主动性,进而推进产教融合的有效性。从职业教育的产教融合来看,作为参与方之一的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标准与制度体系、教育规模、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区域间院校能力差异等方面还存在问题[10]。职业院校是产教融合的关键因素之一,其自身的发展问题自然也是产教融合难以实现升级的重要制约性因素之一,需要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事实上,学界对此进行了讨论,持续的时间和深度也需要进行客观的评价。但是,不得不说的是,职业院校的发展问题对于产教融合的深化和升级是具有制约作用的,这一点学界也是具有共识的。因此,讨论产教融合在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并不能忽视职业院校发展与优化的问题。

当然,产教融合中的问题绝不限于职业院校,而是一个综合性、立体性问题。有学者指出,“成型未成熟”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制度,正陷入“制度低效”困境,具体表现在企业的集体性“主体失位”与行业的边缘游离;组织文化碰撞,难以调和的价值冲突格局[11]。可以看出,关于产教融合当中的难题,学界的普遍认同是,企业和职业院校由于价值观和基本定位的不同,难以形成基于价值共识的产教融合深度发展。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尽管诸多研究对于破解这一难题提供了多种参考方式,但价值观协同如果仅限于定位在一般型技术技能人才数量充足这个角度上来讲,可能并未触及产教融合关键难题的深层逻辑。在对这些关键问题的破解上,定位于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或许可以引起学界和企业界的更高度的重视,不失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和发展方向。

总之,我国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缺乏尽管有多方面的原因,但产教融合的不深入与效果性缺陷至少也责无旁贷。这既是我国进一步的推进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起点,也是统筹思考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供给的一个可靠的基本语境。产教融合尽管从现状上并未发挥出对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关键性支撑作用,但是它所蕴含的融合性人才培养思路已经初具规模,甚至在很多环节,成功实践的组织架构依然提供了良好基础。在此基础之上进行不断创新和优化,依然不失为我国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托,值得进一步挖掘。这种挖掘与研讨不仅对于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发展是一个重要话题,而且对于进一步破解产教融合当中的许多关键难题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参考价值。

三、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升策略:组织优化的视角

从产教融合的角度来分析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质量提升和数量扩张,必须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产教融合虽然有多元参与主体,但其中指向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产教融合,则必须充分发挥高职教育(含职教本科)的引领性作用,产教融合组织建设也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具体的产教融合的项目设计和活动设计上,则应以“双创”教育作为核心。

(一)强化高职教育在产教融合中的角色

尽管多种层次的职业院校都提出了产教融合的基本设想,也采取了多种卓有成效的做法。但对于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而言,高职院校显然扮演着更为重要的作用。这里所说的高职院校既包括专科层次的高职院校,也包括本科层次的高职院校,他们在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方面扮演着重要的作用。

产教融合能否具有更为坚实的智力和知识支撑体系,是影响产教融合进一步走向深化、走向升级的关键性因素。高职教育产教融合的深化需要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协同配合,加强品牌导向,打造产教深度融合的品牌项目;创新驱动,构筑产教融合可持续发展的智力和知识支持体系[12]。高职教育应该也可以以创新为动力,更好地推进产教融合的深化、实化以及高级化。

高职教育应该充分挖掘各方面机遇的潜力,实现快速发展。高职院校必须建立主动适应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专业发展机制,依托“块状经济”产业发展模式,创新“总部—基地”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和产学研合作模式[13]。包括创新型城市建设在内的诸多创新驱动项目、平台和领域均为高职教育以创新为动力,更好地推进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

尽管高职教育均将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或称高端技术技能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目标,但在论及高层次、高端技术技能人才时,大多强调其复合能力和一定的前瞻眼光,往往并未将创新列为其十分重要的目标。这一状况应该加以改变。要明确将创新写在人才培养目标设计之中,并围绕创新发展进行相关的专业拓展和课程设置,以便更好地完成高职教育在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当中的关键性作用。同时,应该完整承担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多元职能,将创新作为引领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二)加强产教融合组织建设和顶层设计

有学者提出进一步加强产教融合协同化、校企合作深度化、工学结合一体化等策略[14]。而要推动产教融合的系统化、校企合作的深度化和工学结合的一体化,职业院校要想实现与企业的更深度的融合,消除长期以来院校热、企业冷的顽瘴痼疾,高职院校等在内的职业院校教育系统,必须充分重视创新对于进一步提升产教融合质量和水平的撬动性作用,以更高质量的创新供给、人才培养供给来拉近与企业的距离,使产教融合有更多的接触面和对接点。只有从根本上改变职业院校仅仅定位于人才培养某一环节的要求去合作,才能够为产教融合进一步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大多数研究都表明,产教融合当中的诸多关键问题的产生,并非仅仅来自于职业院校不作为,而是来源于顶层设计、组织架构、互动机制、平台建设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职业院校在用人自主权、课程设置、专业建设、招生考试等各方面的自主性不足,事实上大大限制了职业院校推动产教融合再上新台阶的可能性。有学者建议完善组织管理与制度体系、探索“政-企-行-校”多元合作办学模式、联合企业共建“三层次-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等措施促进技术技能人才培养[15]。应该在不断深化产教融合制度建设的基础之上,鼓励职业院校与企业围绕组织创新进行更多的探索,政府应该通过购买服务、设置负面治理清单等方式为产教融合的这种深度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虽然实体平台的建设可以为产教融合的深度发展提供物质性寄托和组织性保证,而且也已经取得了许多成果,但是着眼于产教融合在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当中的关键性作用发挥,不仅应该推进实体性平台建设,也应该在虚体平台建设和虚拟型团队建设上进行更多的尝试。产业技术升级急需校企从浅表层合作到纵深层合作,从虚体平台合作到实体平台合作,从单一合作到全方位合作,实现从“合”(合作)到“融”(融合)的转变[16]。在此方面,既不能过于强调实体平台的支撑性作用,也不能完全无视虚体性团队建设的重要作用。

以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着眼点推进产教融合组织建设和顶层设计,可以为产教融合上水平、提质量提供新的可能。从某种程度上讲,产教融合之所以出现许多难以逾越的鸿沟,遭遇难以破解的障碍,往往与产教融合过程中过于要求企业付出等有关,而职业院校能否有效地切入企业技术积累和技术创新的整体追求,也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只面向现有技术产品使用、技术工具维修以及技术流程操作的人才培养,往往对企业的吸引力不大。即使是订单式的培养,也往往是某些企业或者居于产业链某个阶段企业所需要的人才类型。产教融合的持续性和生命力不足往往会导致产教融合自主性、自组织性不足,产教融合的季节性、产业性、时间性和类型局限往往无法得以真正的解决。

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连接点的产教融合既可以从整体上提升产教融合的着眼点,也可以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带来许多新的活力。企业在提升了对产教融合期望值的背景下,往往会迸发出更多的参与活力,从而以更加主动的姿态进入到产教融合框架之中,这样才能推动产教融合双轮驱动和健康发展。

(三)在产教融合中持续推进“双创”教育

“双创”教育已经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也推动了许多创新型实践的更好发展。有学者提出,在我国高校“双创”教育由1.0迈向2.0之际,“双创”教育要强化“双创”教育与产教融合之间的关联耦合,从根本上消除“双创”教育的孤岛现象[17]。但是,职业院校“双创”教育往往局限于项目化的设计,而且是由部分教师和部分学生进行的部分尝试,往往带有很大的局限性,并未能将“双创”教育更好地融入教育教学的整体过程中。这与长期以来职业院校定位于相对低端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有密切关系。而着眼于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有利于在职业院校更好地开展“双创”教育,“双创”教育对于产教融合的推动作用也可以更有效的发挥。即使是对于那些涉及安全、技术机密等领域的产教融合当中的人才培养合作来讲,着眼于“双创”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往往也会引起企业的更大兴趣,可以进一步拓展产教融合的落地点与覆盖面。

将创新能力强列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代表了当前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一个明确发展方向。而更加明确地提出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则有利于将这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更好的为师生所了解,也能够更好地在教育教学中加以落实。在此方面,有学者明确提出“综合素质高、职业技能精、创新能力强”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18]。这里还需要破除一个关键性的理念问题:人们往往会将创新型人才培养与面向操作性实践岗位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对立起来,却忽视了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撬动性作用。因为着眼于创新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必须事先跨过基于当前技术产品和技术操作流程的技术学习和技能掌握,这种过程恰恰是当前大多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基本定位。而着眼于更高一级的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不仅可以有效的覆盖当前的人才培养目标,且有利于发挥出其对于整体性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和层级的提升作用,发挥出重要的牵引性作用。这不仅有利于职业院校更加创新性的进行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还有助于从根本上扭转学习者对于技术技能操作学习的厌倦感。面向创新、面向新产品制作、面向新流程再造的技术技能学习,往往会发挥出更为强大的学习动力,从而使操作性学习、训练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和研发性学习更加密切地结合起来。

要建立多元主体协同发展的人才培养共同体,人才培养共同体的基本建设对于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效率、提升人才培养当中的价值共同性再造具有重要价值,而跨学科靶向式课程也会有利于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效率。但是,如果不能将创新作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发展目标之一,甚至是将其作为主要的导向驱动力,那么产教融合当中的人才培养共同体的效能依然会大大降低,不利于发挥出更大的关键性作用。在这一点上,指向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则可以为这种共同体发展提供强大活力,为课程建设提供更好的发展能力。这样可以实现“双创”教育融入性介入,与当前教育教学过程进行更好地契合,并且以发生化学反应的方式大力推进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升,这或许是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新契机。

总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已经不是一个“要不要”的问题,而是一个“如何做”的问题。产教融合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成功架构,既提供了许多组织性支撑,也提供了许多机制创新探索的积累。面向未来的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可以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更多的发展。这不仅有可能为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供更多实际支持,也可以使我国的产教融合在围绕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这一关键问题上有更好的表现。既可破解长期以来萦绕在产教融合上的诸多关键难题,也可更好地发挥出产教融合在我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上乃至于在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整体架构中的独特性作用。

猜你喜欢

创新型产教职业院校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