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述论

2023-04-06李艳丰

社会科学动态 2023年2期
关键词:学者共同体中华民族

李艳丰 蔡 燕

习近平在2014 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党的十九大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章。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上进行检索可以发现,2014 年后学术界开始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相关研究,但成果较少。从2017 年开始,学术界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逐渐升温,至今已有一千余篇相关论文成果。通过梳理可以看出,当前学术界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主要关注其基本内涵、培育路径、价值意义等。

一、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概念的多重解读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出之后,学术界就开始对其概念进行阐释研究。目前来看,主要从社会意识、政治、文化等多重视角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概念进行了探讨。

(一)社会意识视角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概念

一些学者从探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质出发,认为其根本上是一种社会意识,对其概念的分析必须把握其社会意识这一本质。因而有学者对民族、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以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几个概念进行分析比较,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中华民族在实践活动中对自身的认知、评价和情感,是对中国社会这个客观存在实体的现实反映。①有学者认为,这些意识就是对家园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发展共同体、价值共同体所形成的观点和看法,最终总结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特质就是共同性。②还有学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更是一种具有重要反作用的精神存在,最终得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质上是理性与感性相统一的社会意识。③

(二)政治视角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概念

有学者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种政治概念。一方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国家的一个政治概念,其核心内容为政治认同。有学者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作为政治共同体所应具有的政治意义,强调的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表现为对国家的认同、对族际的认同和对民族社会发展道路的认同。④有学者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做了进一步阐释,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在历史上形成的以中国各民族为统一的前途和命运共同体的自觉自知性意识,核心内容是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⑤另一方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共产党根据自身领导民族工作的实践发展的民族理论。有学者通过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确立过程进行梳理,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共产党根据形势需要,在自身实力增强并不断调整自身定位的过程中确立起来的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正确反映。⑦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从“自在”到“自觉”再到“自强”的传承者、革命家、构建者和领路人,而我们党构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政策与制度,重塑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⑧可以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是历史经验的总结,又是中国共产党最新的理论成果,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三)文化视角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概念

有学者认为,“民族”以及“民族共同体”概念与文化密不可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及其构建都包括文化,这要求我们从文化视角分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概念。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由中华各民族共建共享的文化意识凝聚而成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载体。⑨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在不同社会成员之间建构共享的历史文化记忆和共享的现实文化形式。⑩

(四)多重视角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概念

很多学者认为,不能从单一视角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定义,要从多重视角对该意识的概念进行论述。有学者从现实性、规律性、价值性三个层面指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通过中华各民族并且为了中华各民族而形成的精神财富,它确立了一种以社会性和共同性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民族观,这种社会主义民族观兼具历史性的特质与自然性的内涵。⑪还有学者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理性认同、情感认同、利益互动、自律转化和制度保障的内在统一。⑫

二、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渊源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个历史概念,学术界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产生和发展倾注了较大关注,在研究中学者们逐渐认识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不仅受到中华各民族相互交融的历史进程影响,也受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发展影响。

(一)在中华民族相互交融中逐渐萌发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产生和发展基于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是在我国多民族交融的历史长河中逐渐生成并铸牢的,因此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历史生成性。⑬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的王朝在疆域、人口、政治经验、传统文化等方面留下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基因。⑭更多学者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历史渊源的研究聚焦于近代,认为近代以来各民族联合抵御外来侵略、实现民族解放等斗争实践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成和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民国时期中华各民族共同维护共有家园与疆域的完整独立,建立共有民族身份标识与认同,共同缔造文化联系,促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发展。⑮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中国民族主义促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确立。⑯此外,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引导各民族认同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目标和中国各民族团结的一些民族政策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觉醒。⑰总之,中华民族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创建中国共产党、开辟和坚持中国革命新道路、开展全民族的抗日战争、夺取两个前途命运大决战的胜利等共同奋战中,民族凝聚力得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得到了不断提升与发展。⑱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影响

有学者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类存在”理论,是人们基于生存需求,以共同体形式从事生产活动,各民族交往融合积淀而成的“类意识”。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更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及共同体思想与中国的实践相结合发展的新的理论成果。还有学者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渊源不仅是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也包括孙中山、毛泽东等的中华民族思想,该意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⑳

当然,还有学者综合上述两种观点,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历史文化资源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紧密结合的产物,传统天下观、民族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三者共同造就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多层次性特征。㉑

三、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

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研究是学术界关注的又一个重要内容。学者们通过从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培育认同意识等不同层面,对路径进行了探索和论证。

(一)运用政治措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重要民族理论具有浓厚的政治属性,运用政治措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包括宏观政治制度层面以及行政管理层面。有学者从制度保障角度提出,要通过发挥和增强党的领导制度、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作用,从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制度支撑和保障。㉒有学者提出,要坚持制度创新,在坚定政治制度自信的同时,不断完善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使中国民族事务的治理制度更加完整。㉓还有学者关注政治仪式的特殊作用,并论述了其特有的时间性、空间性、公共性、共同性特征,认为其能够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㉔一些学者则把目光聚焦在民族地区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有学者认为,需进一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主体地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国家治理模式的转变,从而加强民族地区基层治理。㉕还有学者强调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对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作用。㉖

(二)运用经济措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离不开物质基础的夯实,要注重加强各地区经济交流、共同发展,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这是学界的共识。有学者强调了打牢经济基础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认为要构建各民族间的利益共识和利益认同。㉗还有学者探讨了以经济建设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的具体策略,指出旅游活动能够夯实西部地区物质基础,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路径。㉘

(三)运用文化方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学术界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方略也进行了较多研究,既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也论述了要在尊重各民族文化异同的情况下加强各民族间文化交融。有学者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本在于掌握马克思主义文化领导权,关键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重心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㉙有学者强调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根基。㉚有学者则从文化“存量”与“增量”角度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须注重双向发展,既要赓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根本,也要在贯通中外的互动中增强文化自信。㉛还有学者表明,要从我国的多民族国家具体国情考虑,尊重多样性以发展少数民族文化,进而形成稳定的文化生态和持久的文化张力,从而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㉜

(四)通过培育认同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质上是各民族基于基本价值和诉求上的共识和认同。有学者认为,政治共识、情感共识、价值共识是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三种基本共识,且是促进该意识构建工作的强力助推器。㉝培育认同意识,应注重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共同历史、共同文化以及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㉞

(五)运用综合措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因此将其铸牢要从多种层面综合探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路径。有学者认为,要从历史文化领域和政治政策视域两方面出发,双管齐下。㉟有学者认为,要采取政治领导、理论建构、宣传教育、经济发展、社会结构等系统化推进。㊱有学者认为,应包括解决区域不平衡发展、强化身份认同㊲、优化制度安排、推进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㊳还有学者关注如何铸牢民族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指出应不断强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推进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消解地域差异性与文化多元性的影响;加快国民经济发展,同时提升精神文化生活的品质。㊴

四、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意义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能够促进我国民族工作的进步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践发展,同时也具有促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创新和发展的理论意义。当前学术界研究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意义主要体现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体现时代价值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与创新等方面。

(一)促进民族团结进步

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其核心内容即政治认同也会得到强化,强化政治认同对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具有重要意义。有学者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构建不仅是整合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逻辑前提,也是整合国内各民族利益的重要机制。㊵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蕴含的“天下观念”,是国家凝聚力的思想基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现代国家构建的内核,是当代中国繁荣发展的支撑,铸牢该意识是提升国家凝聚力的途径。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我国边疆地区民族社会治理提供了新的行动指南和强大的思想动力,重铸了边疆地区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加强“五个认同”意识的共同心理基础和情感依托,是促进民族团结的思想前提,关系到祖国统一、边疆稳固、人民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㊸

(二)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也不能少,每个民族都应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有学者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淬炼于维护中华民族实体、塑造中华民族观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成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以将党的领导组织优势、各族人民群众的凝聚力融入到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创建中,融入到中国梦的奋斗目标中,回答了中华民族怎样实现复兴的时代课题。㊺有学者谈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民族地区的繁荣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能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㊻更有学者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全人类共同发展的角度出发,指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蕴含着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形成的命运与共价值理念,同时具有世界历史意义,也包含着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可能,契合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各国解决民族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体现了全人类共同发展的时代特征。㊼

(三)创新党的民族理论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共同体思想的继承,也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的创新成果。有学者指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其共同性理念超越了民族主义与多元文化主义、单一性与差异性的抽象对立,确立了一种社会主义性质的关于民族国家和民族共同体的认识范式和解释框架。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党领导民族工作的理论指南,是习近平对新时期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深化认识,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的重大创新。㊾

(四)其他方面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对国家和社会有着重要的价值意义,对促进公民发展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利于凝聚各族人民精神力量之魂,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㊿结合近两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实践探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意义,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正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实践及其在实践中体现的信心归属、整合能力、文化精神和基层调度彰显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制度优势。

五、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青少年时期是“心智逐渐健全,思维进入最活跃状态,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的特殊时期,加强对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十分必要。当前学术界对培育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

(一)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现状

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培育面临着不少难点,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有学者指出,西部地区青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虽有物质条件不断改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以及多元一体历史传承源远流长等基础优势,但仍受到社会关系、培育方式及基础教育等因素的影响。更多学者把目光聚焦在了大学生身上,认为大学生的意识培育在价值多元的背景下面临着价值认同失去焦点、价值认同冷漠与焦虑并存、价值认同模糊、价值整合难度加大等问题。这主要是受到大学生的特殊生理与心理特点、社会转型时期价值观的多元化等因素的影响。而培育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也面临着较多问题,特点也更加明显,容易受到内部族际张力的影响以及外部思潮与势力的冲击。此外,还因为存在着各民族学生交流工作不足、培育机制不成熟等情况。加之受到不同学习时长和专业结构、家庭状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弱有一定的差距。

(二)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路径研究

铸牢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在教育。有学者认为,增强文化认同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途径,需要在具体场域中通过特定的资源和规则培育和形塑,学校教育就是这里谈到的特定资源和规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学校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学者从教育内容出发,提出要从知识、情感和态度与价值观以及能力三方面入手。有学者从教育方法出发,建议要通过完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构建各民族交流平台、建立培育小组、加强校园网络平台建设等。有学者从教育载体出发,认为要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依托,并应积极构建培育相应的网络平台。还有学者从教育理念出发,强调要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制度为保障来进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养。

有学者认为,高校思政课对于培育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着关键作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是培育和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路径,在具体实践中,要不断加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建设。有学者提出,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应在教学内容中讲清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质内涵、生成逻辑和时代意蕴,切实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真正融入到教学的全过程中。还有学者提出,因为青少年不同学年阶段、不同民族等差异性特点,我们应该对此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交流交往交融。还有学者强调要在教学中渗透各民族相互取长补短的观念。

除了学校教育之外,通过家庭及社会等方面培育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必不可少。有学者认为,应加强日常管理、做好家校教育、利用信息技术条件、警惕价值多元化的不良影响和抵御敌对势力的侵蚀等。不少学者认为,培育青少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从多方面综合进行,可从明确认知前提、打牢物质基础、凝聚价值共识、优化教育渠道和促进实践确证五个维度进行系统建构。

六、研究展望

学界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已有一定基础,这对于我们不断深化认识、继续拓展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未来研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加强理论分析

一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概念尚未形成明确的、统一的定义,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内涵及其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本质逻辑关系研究力度需进一步加强。二是需进一步厘清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民族认同、爱国主义等相关概念的联系与差别。三是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民族理论的研究,紧跟我国民族工作的实践发展的步伐,构建起完善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体系。

(二)拓展研究方法

一是运用实证分析。当前学术界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大多采用文献分析等方法,针对理论和政策进行解读,为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需要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对不同地区、不同学校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不断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具有可行性、操作性的路径建议。此外,可以借助科学技术的进步采用大数据分析法等创新性研究方法。二是加强学科交叉融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涉及到历史学、民族学、社会学等不同的学科,当前学术界多是从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视角来进行研究,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共党史党建、心理学等学科进行研究的较少,且各学科间融合较少。我们要推动跨学科研究,发挥不同学科的研究优势。

(三)加强对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必须抓牢青少年这一特殊群体,但目前学术界对于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还不够。一是研究对象不够全面,当前研究对象主要是大学生群体,尤其是民族高校大学生,但对于中小学生以及其他青少年群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现状研究较少。二是对培育路径的研究需进一步拓展,学术界现有关于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路径以学校培育视角研究较多,亟需推进其他视角的研究。

(四)解决实际问题

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的研究,要紧绷问题意识,用研究成果指导解决现实问题。主要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如何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宣传,特别是如何运用互联网这一载体。二是如何在推动“四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中,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和认同教育。三是突破研究大多聚焦少数民族地区这一局限,积极研究探索如何在普通地区以及普通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注释:

① 孔亭:《试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内涵》,《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年第2 期。

② 丹珠昂奔:《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概念构成、内涵特质及铸牢举措》,《民族学刊》2021 年第1 期。

③ 董慧、王晓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内涵、现实挑战及铸牢路径》,《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 年第4 期。

④ 赵刚、王丽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属性解读》,《湖湘论坛》2017 年第1 期。

⑤ 郎维伟、陈瑛、张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五个认同”关系研究》,《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年第3 期。

⑥ 张淑娟、陈宪章:《论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确立与文化自觉》,《广西民族研究》2019 年第4期。

⑦ 陆卫明、张敏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论略》,《贵州民族研究》2018 年第3 期。

⑧ 赵志朋:《试论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民族共同体中的角色》,《前沿》2020 年第5 期。

⑨ 黄晓娟:《当代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获“骏马奖”的女作家作品为例》,《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年第6 期。

⑩ 沈桂萍:《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国家认同的文化纽带》,《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 年第3 期。

⑪ 李爱龙:《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重确证》,《宁夏社会科学》2022 年第2 期。

⑫ 陈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机制研究》,《贵州民族研究》2021 年第2 期。

⑬ 王海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哲学追问及其实践抉择》,《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 年第1 期。

⑭ 张淑娟:《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重意涵》,《学术界》2020 年第1 期。

⑮ 俞祖华:《民国时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成长》,《河北学刊》2018 年第4 期。

⑯ 张淑娟:《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形塑与修正——以中国共产党为例》,《广西民族研究》2018 年第3 期。

⑰ 赵刚、史诺:《抗战时期中共民族政策对朝鲜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影响》,《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年第2 期。

⑱ 孟凡东、康基柱:《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升与发展》,《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年第6 期。

⑲ 代洪宝:《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逻辑与当代价值》,《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年第4 期。

⑳ 赵红伟:《论马克思主义视域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养》,《黑龙江民族丛刊》2018 年第1 期。

㉑ 闫丽娟、李智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渊源探析》,《广西民族研究》2018 年第4 期。

㉒ 马冬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制度保障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20 年第5期。

㉓ 石亚洲:《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人民论坛》2019 年第12 期。

㉔ 刘永刚、徐飞:《政治仪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四个维度》,《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 年第1 期。

㉕ 蒋慧、孙有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民族地区基层治理现代化》,《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 年第1 期。

㉖ 赵刚:《民族政策与国家民族的建构——兼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养》,《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 年第5 期。

㉗ 周小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溯源与当代建设》,《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9 年第4 期。

㉘ 张英、于沛鑫:《西部地区旅游发展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 年第2 期。

㉙ 孟凡东、王占斌:《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建设路径探析》,《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年第4 期。

㉚ 宋瑞芳:《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根基》,《内蒙古宣传思想文化工作》2017 年第12 期。

㉛ 方堃、明珠:《多民族文化共生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 年第5 期。

㉜ 马英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民族团结的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年第5 期。

㉝ 郭小靓、陶磊:《论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三种基本共识》,《学术交流》2016 年第10 期。

㉞ 陈智、宋春霞:《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路径》,《民族教育研究》2019 年第4 期。

㉟ 刘晓霜、纳日碧力戈:《高质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两个视域》,《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 年第1 期。

㊱ 孔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 年第2 期。

㊲ 张亮:《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中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与改革》2022 年第1 期。

㊳ 夏文斌、易佳乐:《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的民族团结》,《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 第3 期。

㊴㊻ 王易、陈玲:《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问题及路径选择》,《民族教育研究》2019 年第4 期。

㊵ 杨鹍飞:《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理论与实践》,《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 年第1 期。

㊶ 宋才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凝聚力的精神纽带》,《社会科学家》2021 年第5 期。

㊷ 徐俊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关系研究》,《宁夏社会科学》2018 年第6期。

㊸ 王延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民族研究》2018 年第1 期。

㊹ 于春洋、汪微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时代价值意蕴——基于三个维度的创新推进逻辑》,《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 年第4 期。

㊺ 王小兵、吴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重逻辑》,《黑龙江民族丛刊》2020 年第3 期。

㊼ 杨洪源:《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逻辑与时代旨向》,《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 年第1 期。

㊽ 李爱龙:《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重确证》,《宁夏社会科学》2022 年第2 期。

㊾ 常安:《习近平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思想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2018 年第1 期。

㊿ 李昊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重价值意蕴》,《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 年第4 期。

猜你喜欢

学者共同体中华民族
爱的共同体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学者介绍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