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题回顾与问题前瞻:中华民族共同体学术史
——基于CNKI 数据库的文献梳理
2023-04-06杜谆
杜 谆
作为学术话语,中华民族共同体于20 世纪60 年代已成为学界关注的对象。如1962 年夏鼐在《新中国的考古学》①一文中,就用中华民族共同体一词指称中国的各兄弟民族。此后学界虽略有探讨,但中华民族共同体并未成为学者关注的重点。2014 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之后尤其是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华民族共同体进入我国的政治话语体系并迅速成为学术研究热点。检索CNKI 数据库可知,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什么、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为什么、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怎么办三个方面,学界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一、是什么: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本内涵
概念是学术研究的逻辑起点,只有对概念加以科学界定,才能形成结构严谨、表述清晰的话语体系。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学界从不同维度视角加以阐释,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二维视角。这是最常见的界定方式,依据选择视角的不同,又可细分七种情况。一是多元与一体,该视角借鉴了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关凯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在文化和族群意义上是多元的,但在政治上是一体的,其核心并非族裔特征,而是国家政治,关键在于政治的文化性。②二是本体与意识,该视角以中华民族为共同体之本体、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本体之反映。严庆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在本体上是指拥有中国国籍、出国必须持护照的所有中国公民组成的国民身份共同体,意识上由共建中华民族意识和共享中华文化意识两部分组成。③三是公民与文化,该视角重在强调中华文化。沈桂萍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人的共同体和文化的共同体,前者指全体拥有中国国籍的中国公民共同体,后者指以中华文化为核心的文化共同体。④四是政治与文化,该视角重在强调历史传统。乌小花等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政治概念指向中华民族形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不可分割性,精神文化概念指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共同价值。五是权利与义务,该视角兼顾国族与国籍。⑤王延中认为要从成员身份所包含的权利和义务来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涵,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华民族成员和中国公民国族身份的集中概括。⑥六是描述与构建,该视角兼顾实与名。张淑娟等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在描述意义上是自然凝聚的历史事实,在构建意义上是一种关系与维度。⑦七是物质与意识,该视角兼顾实与虚。徐黎丽等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就是国族称谓,是具有地理和精神边界的共同体。⑧
三维视角。青觉等从共同体的定性、内部共同性、对外情境间性三个角度,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以历史上积淀而成的中华民族为基础形成的以共善生活为价值导向、具备共同复兴关怀的中国国民聚合实体。⑨杨虎得等梳理了相关争议,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包括国籍上的公民共同体、利益上的命运共同体和文化上的民族共同体。⑩结合费孝通的差序格局理论,张小军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是由中华文化联系和贯穿起来的三重差序格局,即各民族凝聚而成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人民凝聚而成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世界华人文化认同的中华民族共同体。⑪
四维视角。常士訚从传统与现代、多元共存与同心圆、统筹全局与协同治理、内外环境建构四个方面,指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既是一个有着悠久文明支持的共同体,又是一个处于现代世界体系影响和作用下的共同体。⑫后续研究中,常士訚以政治、经济、文化、情感为维度,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政治上团结统一、经济上相互依存、文化上兼容并蓄、情感上相互亲近的国族共同体。⑬孔亭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涵,可以从中华各民族共同的历史命运、共同的政治需要、共同的民族感情和共享的中华文化四个维度加以把握。⑭结合类型学角度和共同体形态分析,张会龙等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具有历史文化形态属性、社会联结属性、精神—命运属性和政治建构属性的共同体。⑮
五维视角。朱碧波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以历史—命运、政治—法律、精神—文化、经济—利益、社会—情感为纽带,分别构成了中华民族历史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国家政治共同体、中华民族经济利益共同体、中华民族精神文化共同体、中华民族社会生活共同体。⑯后续研究中,朱碧波论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五重意蕴,即共有的历史记忆、共同的目标诉求、共生的群体心态、共享的公民身份、共通的文明底蕴。⑰马忠才结合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五个维度的互嵌性和整合性,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在分布上交错融居、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社会上密切交往、情感上相互亲近的共同体。⑱
诸如此类采用“五位一体”逻辑界定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本内涵,是学界近些年常见的表述方式。除前述各个维度命名的各种共同体之外,还有地域共同体、生态共同体、法律共同体、意识共同体、心理共同体、责任共同体、价值共同体、发展共同体、家园共同体,等等。中华民族共同体基本内涵的界定,不仅在维度数量上持续增加,而且在维度内容上日益丰富,并呈现出多样化的排列组合方式。
综观学界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基本内涵的认知,虽然维度多样、视角各异,但还是有一些共同之处。一是都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既是一个具有历史特性的客观事实,又是一个有待推进的建设对象。二是都强调了中华文化对于界定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意义,所有的界定都提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内涵,这也反映了文化认同对于民族认同的重要作用。三是都表达了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概念的政治诉求,通过对疆域、国籍、制度等政治因素的强调,凸显中华民族共同体在多民族国家建设进程中的重要性。当然,在具体表述上,不同学者之间各有侧重、多有分歧,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基本内涵的界定尚未达成共识。
二、为什么: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现实需要
问题意识是学术研究的意义之源,只有形成明确的问题意识,学术研究才能有的放矢、前进发展。关于为什么提出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界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给出了诸多解释。
理论方面。从术语构成上来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组合,是在中华民族一词的基础上形成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提出在理论上首先被视为是对中华民族“名实之争”的回应。自梁启超首倡“中华民族”一词,经顾颉刚呼吁“中华民族是一个”,到费孝通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围绕中华民族的名与实,社会各界一直争论不休。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提出,被认为是中国民族理念的转型。严庆认为,从“中华民族”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概念演化,体现了从“建构说”到“实体说”的思想转变,弱化了关于中华民族的“名实之争”。⑲郝亚明等从话语转变的视角指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对围绕中华民族概念所引发相关争议的回应,是以共同体视域对民族国家理论体系下民族概念的超越。⑳
自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提出后,其从学术话语进入政治话语并沿用至今,它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关系自然是学界关注的重点。郝亚明把学界不同论述总结为三种观点,一是“深化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坚持与深化;二是“侧重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构建“一体”的加强和侧重;三是“超越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在确认多元一体格局的基础上,对中华民族整体性与一致性的明确、对中华民族整体利益和共同利益的强化。㉑沈桂萍从民族认同的角度,把围绕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论产生的争议总结为四种观点。一是主张取消民族身份,以各民族交融一体建构中华民族“国族”认同;二是主张以族群替代民族,以公民平等取代民族平等构建中华民族认同;三是主张以民族身份为依据,以民族平等为核心建构中华民族认同;四是主张废除中华民族概念,以公民共同体认同替代中华民族认同。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提出,正是对这些争议的一个回应。㉒学界的观点争议还从理论领域蔓延到了具体的民族政策,如针对中国特色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经过七十多年的运行,支持和质疑的声音在理论界发生了激烈交锋。孙懿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提出,满足了当时中国学界发展迫切的现实需要。㉓就理论品质而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全新认识,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创造性发展。㉔
在实践方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提出有着明确的时代背景,针对的是民族工作领域来自国内外的各种压力。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来说,民族建设和国家建设二者不可偏废,但由于民族建设和国家建设在内涵与进程上的不同,二者并非始终一致进而引发各种问题,严庆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提出旨在消弭民族建设与国家建设之间可能存在的斥力。㉕朱碧波也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国家针对时代病灶提出的理论命题,目的是为了解决当前我国新型民族事务与多民族国家原生的结构性张力复合产生的社会问题。㉖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西方各种民族政治思潮涌入中国,对中国的民族工作带来冲击。关凯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构是为了应对改革开放后逐渐分化的价值观和社会情感在精神层面上的挑战,特别是各种类型的民族主义观念对中华民族叙事的客观消解或主观抵制。㉗结合民族团结方面出现的问题,夏文斌等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提出是为了增强民族团结的引领和内聚作用,进而强化新时代的民族团结。㉘王来喜等则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是用来解决中华多元民族共存与发展的中国方案,目的是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㉙
目前,我国的民族工作不仅面临着来自国内的诸多压力,还有来自国外的各种挑战,特别是苏联解体后,民族问题被部分西方国家视为制约、分化中国的“一张王牌”。㉚正如丹珠昂奔所言,民族问题已经成了西方可以操控其发作时间、方式、进程的“木马病毒”,而美国和西方一些国家对我国西藏、新疆等民族地区的“关心”,并非是出于好心和善意。㉛来自外部的各种挑战,正如历史上激起了中华民族的自觉一样,现阶段同样激发了新时代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青觉等认为,外部环境施加的压力加速了中华民族内部的凝聚与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是为了应对环境输入的压力。㉜当然,中国并非消极应对外部挑战,而是结合自身实际主动出击,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就是努力之一。杨宏伟认为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为了应对全球化的挑战,进而确立在全球治理中的主体地位。㉝赵杰则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为了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㉞
不难发现,关于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必要性,学界还是有着相对清醒的问题意识,并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予以论证。理论方面,学界倾向于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提出,是对中华民族名实之争的回应,是中国特色民族理论的创新发展。实践方面,虽然不同学者关注的重点不同,但基本上同意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提出,是为了应对民族工作领域所面临的国内外压力。
三、怎么办: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路径设计
关于如何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界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研究进路,一是从整体视角,相对全面地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对策建议;二是结合个体视角,有重点地论证从某个侧面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个体视角中尤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居多。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整体上加以推进。麻国庆认为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要在民族与社会的互动中,推动共同繁荣与共同发展、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建设兼收并蓄的共同体文化、建设多民族共有精神家园。㉟王延中论述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六个方面,一要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自觉,建设新时代民族理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二要推进“五个认同”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三要改革民族工作方式方法,推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际效果;四要围绕“两个共同”目标,完善民族宗教政策;五要处理好民族多样性和中华民族整体性的关系问题;六要反对民族利己主义、民粹主义和两种民族主义。㊱结合中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杨宏伟认为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要以身份认同作为心理基础,以力量认同作为安全依靠,以利益认同作为现实支持,以目标认同作为动力源泉。㊲邹诗鹏则认为要结合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两个背景,通过国家民族的建构、共同体的认同建构以及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凝聚来建构现代中华民族共同体。㊳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属性特征,是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应予以关注的切入口。结合共同体形成与维持的基础,郝亚明提出从三个层面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即在要素重叠层面发掘中华民族的共同性,在纽带联结层面发掘中华民族的互嵌性,在功能依存层面发掘中华民族的共生性。㊴严庆认为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要认识和把握其内在有机性,并提出从物态和心态两个维度不断增量中华民族共同体纵横两个有机性。㊵后续研究中,严庆重点关注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共同性,认为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的命脉在于增进共同性,我们应不断增进各民族在利益、信念、价值、情感、意识、精神等层面的共同性。㊶张淑娟从纵横两个向度,结合中华民族复合性生成过程把握中华民族共同性,以复合性作为中华民族共同性的增长点,推动中华民族共同性凝聚机制的发展。㊷从“共生”理念出发,周超等㊸关注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共生性,提出以责任、族际、文化、利益、命运为共生单元建构相应单元的共同体。洪晓楠等认为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要正确处理一致性与多样性的关系,增进一致性、包容多样性、把握适度性是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践路径。㊹
民族精神是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力量基础,中华民族精神、精神家园等也被认为是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抓手。青觉提出,要通过坚定民族精神方向、凝聚民族精神共识、构筑民族精神家园、充实民族精神内容、推动民族精神进步,来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㊺田烨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是一个从文化整合到意识自发的过程,通过整合各民族文化来形成中华文化,以此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进而激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㊻李大龙从共同家园的缔造、“家人”关系的凝聚、中华文明的展开三方面论述了如何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进而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㊼
中华民族一词入宪后,法治也成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视角。贺海仁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一个超民族理念,现代权利话语提供了维系民族之间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㊽倪国良等认为法治建构是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方法,具体路径有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宪法化、构建正义的内部族群权利关系、发展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推进民族宗教事务治理的法治化等。㊾
鉴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内涵的多种面向,学界还以某一面向作为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着力点。邓玉函提出以文化建设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㊿,王维平等强调了政治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的作用,赵刚等提出通过宣传教育增加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郝亚明论述了如何把中华民族建设成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常士訚探讨了领土空间建设对于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战略价值和实践意义,麻国庆剖析了公共记忆与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关系。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反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被认为是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前提,如何通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而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是学界关注的一大热点。巧合的是,大多数研究成果可用一二三四五等数字加以归纳分析。
“一”指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围绕的一个中心,分别以文化、情感心理、宣传教育为中心。绝大多数研究成果都提到了文化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重要性,为数众多的研究还把文化作为中心环节。沈桂萍提出要从共享的历史文化记忆和现实文化形式中,凝练出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遵循的价值共识。刘吉昌等提出通过加强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进而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詹小美等提出借助“包容—浸润—涵养”结构和“习得—传承—教化”功能,以文化涵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郝时远结合文化自信、文化认同的学理性分析,论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引领作用。冯月季等从文化符号入手,探讨了其对于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基性意义和价值。邹广文提出从经济、政治、文化层面入手,综合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认同。
从心理认知上来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种群体心理认同意识,情感心理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个中心。郝亚明结合共同体内群体认同模型和相互群际差异模型,从心理学社会认同视角探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构建与实践推进。管健等提出了心理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五个路径,即培育共同体意识、推进跨民族友谊、凸显公民身份、涵化共同体记忆基础、促进民族地区志智双扶。通过对跨民族友谊产生、发展和动态培育过程中的个体认知、情绪变化的探讨,管健论述了跨民族友谊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可行路径。胡平等建议通过再生产和重塑心理空间,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青觉等提出通过发挥情感的建设性价值,铸牢边疆地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此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离不开宣传教育。詹小美等以民族观教育为例,探讨了如何优化民族观教育的结构性效用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王鉴等建议开展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宣传教育,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以民族地区教育事业为例,袁同凯等认为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树立教育大局观,推进民族地区教育向内涵发展转变,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可行路径。张京泽结合中央民族大学的办学历史和实践探索,探讨了民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使命担当。
“二”指的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正确把握的具有辩证关系的两个方面。纳日碧力戈认为关键在于处理好“一”与“多”的关系,共同体意识不能靠少数民族单向铸牢,而是要靠多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双向铸牢。周平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需要有机结合加强民族团结和增强国民意识的双重进路。张淑娟等则认为要从历史方位与培育目标两方面探索共同体意识的铸牢机制,张淑娟还认为,要注意民族主义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构与解构作用。族群关系紧张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重要影响,需要寻找问题根源并予以解决,郝亚明从文化差异、利益竞争、结构区隔、安全困境等方面总结了族际关系的张力来源,提出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既要以特定民族政策对诸多张力来源进行有效回应,也要以命运共同体理念实现对多元张力的超越。
“三”指的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个操作维度。青觉等结合认知体验、价值信念、行为意愿三个要素,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在于各族人民认知互动的满意性提升与归属感形成、价值信念的意义性提升与关怀感形成、行为意愿的自觉性提升与使命感形成。陆卫明等从权威领导、经济共享、文化共建方面,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先决条件、主体方式和强大后盾。马福运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着眼于三个结合,即经济因素与政治因素相结合、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相结合、改善民生与凝聚民心相结合。纳日碧力戈等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于铸牢历史传统、语言文化、政治制度三方面的认同。张淑娟认为要从历史基因浸润、民族国家框架、统一战线视域三者入手,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重意涵的渐次生成。丹珠昂奔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要面向目标任务,二要抓住主线,三要深入研究和解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方法论问题。以西部边境牧区为例,高永久等从顶层设计、文本分析和实践总结三个层面论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可能路径。
“四”与“三”相似,指的是四个具体操作路径。沈桂萍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注意四个意识,即纠正“主体民族”偏差意识、警惕“跨境民族”政治化意识、澄清“中华文化”模糊化意识、深化全体中国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意识。纳日碧力戈等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高层领导、中层领导、知识界、基层民众四方努力,做到高层与基层相通、中层与学界互联。还是以边境牧区为例,高永久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四个路径,即推进边境牧区实现高质量科学发展、建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预警机制和评价体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增强边境牧区各民族的中华文化认同。
“五”又比“四”多出了一个操作维度。高永久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正确认识五组关系,即中华民族共同体与56 个民族、国家战略与社会担当、理论批判与继承创新、发展性与动态性、理论指导与实践检验。纳日碧力戈等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实现五通,即心通、情通、语通、文通、政通。后续研究中,纳日碧力戈等提出了五个具体铸牢路径,即以史为鉴、制度引领、经济促进、文化浸润、团结凝聚。
随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被确立为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和“纲”,如何铸牢就成了一个重要的学术增长点。相关研究不仅在学科背景上突破了民族学、政治学的范围,呈现出多学科交叉的倾向,而且在视角上愈加具体化,如传统节日、宗教信仰、民族文学、红色文化等都被视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切入点。
四、结语
总体来看,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主题,学界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展开了深入研究,积累了丰富成果。就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还有三个尚需努力的方向。
一是进一步明确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本内涵。学界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本内涵,从不同维度给出了不同界定,客观上丰富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基本内涵的多种可能性,但也恰恰说明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本内涵,学界尚未达成共识,甚至有些界定因选取视角的不同,提出了完全相左的观点。理论上来说,中华民族共同体基本内涵的不明确,是中华民族“名实之争”在新的术语上的存续,根源在于民族的“建构性”问题。虽然学界一直有规避民族“建构性”问题的努力,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描述成实实在在的政治共同体、经济共同体、文化共同体、社会共同体等,但这些名目繁多且组合多样的各种共同体,反而说明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内涵的不确定性。
二是进一步加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研究。作为学术话语,中华民族共同体一词出现的时间并不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出现的时间则更短,自党的十九大以来尤其是2021 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之后,学界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明显多于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研究。可以理解的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相关研究本就是基于政治话语而形成的学术热点,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政治话语的高频词,自然会吸引学界更多的关注。毋庸置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必不可少的环节乃至前提,但学界更应清楚的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为了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外,仍需加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其他建设路径的研究。
三是进一步加强华侨华人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关系的研究。华侨华人尤其是加入住在国国籍的华人,是否属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组成部分,学界存在截然相反的两种观点。多数学者出于民族主义、国家政治、国际关系的顾虑,在相关论述中否认华侨华人与中华民族共同体之间存在关联。对于华侨华人与中华民族共同体之间的关系,不应片面而失当地把隶属关系视为二者关系的全部,应从历史、文化、责任、追求、命运等多角度考察华侨华人与中华民族共同体之间的关系,既讨论华侨华人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隶属关系,更聚焦华侨华人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互动关系。
注释:
②㉗ 关凯:《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一种新的文化政治理论》,《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 年第5 期。
③⑲ 严庆:《本体与意识视角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 年第3 期。
④ 沈桂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工作的核心理念》,《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 年第6 期。
⑤ 乌小花、艾易斯:《“一带一路”在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之间:理念、价值与实现路径》,《西北民族研究》2018 年第4 期。
⑥㊱ 王延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民族研究》2018 年第1 期。
⑦ 张淑娟、孙冉冉:《实体描述与能动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双重逻辑》,《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 年第6 期。
⑧ 徐黎丽、韩静茹:《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现代含义》,《思想战线》2021 年第1 期。
为提高该地质公园生态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完整性和生态承载能力,保持园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议今后加强以下方面的主要措施:
⑩ 杨虎得、韩喜玉:《“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的基本内涵及理论意义探析》,《青海民族大学学报》2021 年第2 期。
⑪ 张小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差序格局及其文化实践》,《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 期。
⑫ 常士訚:《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现代多重建构及其逻辑》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 年第3 期。
⑭ 孔亭:《试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内涵》,《江苏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9 年第2 期。
⑮ 张会龙、冯育林:《共同体视阈下的中华民族意涵分析及其可能限度》,《思想战线》2017 年第3 期。
⑯ 朱碧波:《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多维建构》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2016 年第1 期。
⑰㉖ 朱碧波:《中华民族共同体:话语出场·概念真意·伦理底蕴》,《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 期。
⑱ 马忠才:《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多维互嵌结构及其整合逻辑》,《西北民族研究》2021 年第4 期。
⑳ 郝亚明、赵俊琪:《“中华民族共同体”:话语转变视角下的理论价值与内涵探析》,《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年第3 期。
㉑ 郝亚明:《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湖北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年第1 期。
㉓ 孙懿:《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本质属性及意义》,《思想战线》2019 年第3 期。
㉔ 斯琴格日乐:《习近平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的逻辑体系与时代价值》,《科学社会主义》2019 年第4 期。
㉕ 严庆:《本体建设与意识铸牢:试论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理路》,《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6 期。
㉘ 夏文斌、易佳乐:《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的民族团结》,《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 年第3 期。
㉙ 王来喜、云莉:《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逻辑探究》,《前沿》2020 年第1 期。
㉚ 常安:《习近平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思想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2018 年第1 期。
㉛ 丹珠昂奔:《沿着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前进: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体会》,《民族论坛》2014 年第12 期。
㉜ 青觉、赵超:《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机理、功能与嬗变:一个系统论的分析框架》,《民族教育研究》2018 年第4 期。
㉝㊲ 杨宏伟:《经济全球化境遇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19 年第2 期。
㉞ 赵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年第5 期。
㉟ 麻国庆:《民族研究的新时代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 年第6 期。
㊳ 邹诗鹏:《从国家民族及其认同建构看现代中华民族共同体之建构》,《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 年第1 期。
㊴ 郝亚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三个维度》,《西北民族研究》2021 年第1 期。
㊵ 严庆:《认知与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在有机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个思考视角》,《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 年第5 期。
㊶ 严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命脉与民族工作的方向:增进共同性》,《西北民族研究》2021 年第4 期。
㊷ 张淑娟:《中华民族共同性的类型、凝聚机制与形成过程》,《探索》2022 年第1 期。
㊸ 周超、刘虹:《共生理论视阈下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的五维向度》,《民族学刊》2021 年第1 期。
㊹ 洪晓楠、张媛:《中华民族共同体一致性与多样性之关系研究》,《贵州民族研究》2021 年第6 期。
㊺ 青觉:《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红旗文稿》2021 年第5 期。
㊻ 田烨:《从文化整合到意识自发: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 年第5 期。
㊼ 李大龙:《中华民族共同体属性与建设途径探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 年第3 期。
㊽ 贺海仁:《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法理解释》,《甘肃社会科学》2018 年第3 期。
㊾ 倪国良、张伟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法治建构:基础、路径与价值》,《广西民族研究》2018 年第5 期。
㊿ 邓玉函:《文化自信与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三重逻辑》,《思想战线》2019 年第4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