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陶瓷图腾图案解读
2023-04-06白雅力克
白雅力克 管 超
广西师范大学设计学院 广西桂林 530009
一、广西壮族陶瓷图腾图案概况
图腾被视为民族之魂,它可以反映出一个民族集体的历史文化、民族精神、心理、艺术与宗教信仰等各个方面。自古以来,“广西各民族均保持着浓厚的原始信仰习俗,相信万物有灵,崇尚多神信仰,各种信仰间多元共存,体系庞杂,诸神杂糅,生动反映了本土原生信仰与外来宗教文化的和谐共融。”[1]图腾崇拜作为人类原始宗教信仰的一部分,在广西各民族多神信仰多元共存的宗教环境中占有绝对优势。
研究发现,广西各民族图腾崇拜现象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特点。其中壮族图腾就有数十种。例如:蛙、鸟、蛇、龙、蜂、羊、犬、花、树、竹、山、石、泉水等,这些图腾在传统生活中被广西壮族先民专门应用到祭祀、节庆日活动或者宗教相关的物品之上。例如:壮族蛙婆节使用的铜鼓之上刻划和塑造有鸟、蛙、太阳和水稻等图腾图案同时出现。
时过境迁,如今广西壮族所信仰的图腾崇拜文化已悄然发生改变,便成为传统文化,并融入到每一个人的生活之中。下面我们围绕着刻划有蛙和龙为图腾图案装饰的陶瓷器物为案例,分析和解读器物背后蕴含的图腾文化内涵。
二、案例分析
1.有蛙图案的陶瓷
蛙是壮族影响力最大的图腾,成为全民族的图腾标志。据市场调查得知,蛙图腾图案在广西民间窑业陶瓷上以刻划、雕刻、浮雕、绘制等装饰技艺被广泛使用,而且以茶具、酒具、花瓶和其他陈设性器物上应用装饰较为集中,尤其是与礼节有关的器物和观赏性器物比较常见。在日常生活中,民间常用的坛、瓦罐和烹饪器物上刻划的图腾装饰比较少见,这是与图腾崇拜心理有关。
壮族人认为,蛙是天上的神物,是雷公的儿子,来到人间,帮助人类消灾解难,因此人们对它敬若神灵。在壮族人居住地较多的来宾、河池、百色等地壮人不会杀蛙,也不允许小孩捉玩,人们看到蛙都要小心翼翼绕道而行。梁庭望先生说:“古籍记载,岭南人吃蛙,但具体捉到壮人所吃百禽百虫,独无蛙。”[2]如此看来,蛙作为壮族图腾之一在壮人心目中的地位非常之高。
在广西南宁和钦州地区的民间窑业中雕刻和捏塑等技艺创作的蛙图腾陶瓷产品比较常见。艺术表现手法大部分由写实性或装饰性立体造型以及平面类雕刻图案较多见。立体类造型装饰部位一般设计在器物口沿或盖子上方位置,而平面类图案装饰基本上设计在器物最显眼的口沿或器物鼓面中央位置,以表示敬畏和喜爱之心(见图1)。在南宁和钦州地区的市场调研中发现,有图腾装饰的陶瓷器物市场销售情况比其没有图案装饰的陶瓷器物要好。
马克思在《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的摘要》中写道:“图腾一词表示氏族的标志或符号,例如,狼是狼氏族的图腾,印第安人就以图腾组织来表示氏族组织。”[3]马克思的这段话说明,把全氏族或全民族的成员组织在统一的图腾号召下,全体民族得以团结起来,这就是图腾最重要的象征性和力量的源泉,也是图腾最重要的作用。
不管有多少种观点,从整体上看,壮族先民对蛙产生敬佩和敬畏心理,从而逐渐演化为图腾崇拜这一点是不争的事实。这是人类原始宗教信仰的内在本质,也是自然中单纯的人类生存意识,就像马克思说的“对自然的一种纯粹动物式的意识(自然宗教)”。[4]壮族原始先民在长年的稻作生活中发现,蛙的叫声与雷之间有某种关联,也可以预报下雨,蛙可以消灭害虫帮助水稻健康生长,蛙又可以水陆两栖生存,生殖能力极强,生命力顽强等,于是生发出人类最原始、最纯粹的自然性动物本能的崇拜意识。
2.有龙图腾图案的陶瓷
除了蛙图腾图案以外,还有牛、鸟、龙、凤等其他图腾图案也被经常运用在广西壮族民间陶瓷上,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龙图案(见图2)。传说中图额(壮族人信奉的水神)、图谷(壮族人信奉的雷神)和图把(老虎)经常吃人,百姓深受其害,于是人类始祖布洛陀用火战胜了他们。在神话传说中壮族的龙图腾与中原汉族的龙图腾在内涵上有很大不同,即一个代表邪恶,一个寓意祥瑞,但是两者都有超能力,人类无法抗衡。
壮族龙图腾文化的演变过程是有趣的,这是经过多元文化的不断碰撞,在排斥、吸收、消化、融合的过程中,文化本身拥有了重组与再生的力量。壮族龙图腾文化的演变轨迹整体趋势是:从邪恶到友善、从蛮荒无知到伶俐聪明、从弱到强、从自然物到神兽的演变。从整体上看就围绕着人类打猎、采集、农耕生产生活演变而发生演变,并且是符合人类生产力和生产环境的实际情况演变的。邵志忠说,“岭南巫教文化特色的龙神文化演变轨迹如下:图额—一蛟龙—一蛇龙 —一风水龙。”[5]看来壮族龙图腾千百年来已经极大地偏离了原生图腾文化形态,而广泛地融合了中原汉族的龙图腾文化。
三、图腾图案的解读
广西壮族民间流传的装饰有图腾图案的陶瓷器物背后所形成的文化内涵可从两个方面解读。
第一,起源方面。根据人类历史演化和发展规律,任何民族的原始先民都会经过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三个原始宗教过程。这三个过程体现了人类由生产力低下到生产力逐渐提高并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类对人与自然两者的关系了解得愈加深入,并且逐渐向人性化方向过渡。就如斯特劳斯《图腾制度》一书中所说的那样:“在原始社会期,多民族都会或多或少崇拜自然界一些东西,把一些本民族认为比较重要的动植物或者自然现象作为图腾。”[6]这三个不同形态中的崇拜的对象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自然崇拜的对象是一种自然神;图腾崇拜的对象是由半神半人结合而成的物体;祖先崇拜的对象已经接近于人。这种变化反映了广西各族先民认识自然的进步,也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变化。[7]壮族民间陶瓷上刻划的各种图腾装饰其实是广西壮族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这种传统文化不仅带有原始宗教表达形式,但又不同于宗教,它是广西壮族先民在适应自然改造自然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精神信仰,它的精神实质在于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可持续发展之上。
第二,本质属性方面。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农业生产日益扩大使生活物资不断增加和丰富,从而带动了生活条件、人口增长、需求的逐渐扩大,最后形成社会型大群体。这时候的图腾崇拜已经转化为信仰道具,起到了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功效。自从人类社会阶层分化以来,很多宗教信仰被统治阶级用来作为管理社会的一种手段、一种道具,从本质上讲都是与经济阶层和政治集团之间的权利与利益分配有关。就如王琥所言:“‘图腾崇拜’时代的野兽、‘神崇拜’时代的天神、‘先人崇拜’时代的始祖、‘皇道崇拜’时代的帝王、‘威权崇拜’时代的领袖,都仅仅是大大小小的道具,集中反映了其社会内部所属经济阶层和政治集团之间的权力关系和利益分配。”[8]
另外,图腾崇拜信仰如今演变为一个民族集体情感的纽带,起到民族团结和增强自信心的精神力量。例如,陶瓷器物上的龙凤图案不仅给予人装饰之美,而且还可以唤起民族情怀和民族认同的共同记忆,强化该民族大家庭的凝聚力和文化自信心。图腾崇拜“毕竟是我们民族在成长过程中亲历过的一个重要阶段,它的文化烙印深深地镌刻在了每一个中国人的血脉之中,从远古一直流传至今,成为华夏民族能够识别于他人的明显标记。适当地、有选择地保留一部分这些传统文化元素,不但不会削弱我们社会的文化进步,而且会强化社会的文化凝聚力、民族认同感。”[9]
迄今为止,人类的法制社会还太年轻,法律存在着许多的漏洞,这就需要用提高公民的道德修养来弥补。总有一部分人,一旦利益驱使,法律、道德都没看在眼里,宗教就发挥作用了。自从人类建立起国家、社会形势以来,法律弥补了制度的缺陷,道德弥补了法律的缺陷,宗教弥补了道德的缺陷。”[10]因此,宗教信仰成为人类社会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并深深影响了生活文化。
四、结语
通过全文阐释得出以下结论:首先,在民间窑业造物活动中,产品民俗象征寓意通过符号形式传播它所信仰的力量,使消费用户获得了人性向善、不怕困难、勇敢向前的精神力量。其二,在广西壮族稻作文化生产体系下,孕育出了博大的包容胸怀,与各族人民和谐共存,不排斥,不敌对,虚心接受外族文化,共同打造了当代广西多民族大家庭和谐共存的繁荣景象。其三,艺术来源于生活,民间的日常生活就是民间窑业工匠艺术创造生根发芽的土壤,没有个体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片段、局部、瞬间和情感性事物的参与,就没有整体性社会生活,也就没有地方性特色的壮族陶瓷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