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支付对孩子金钱价值观的影响
2023-04-06伍里川
伍里川
父母扫码付款的时候,孩子以为手机里有刷不完的钱……
只有自己很辛苦挣了钱,才能知道每一分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也不是手机下的蛋,才有可能从此尊重父母和自己的劳动报酬,进行合理的支出。
我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发现并接受父母并不是富翁的事实的?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明白“钱好花钱难挣”的?这并没有标准答案,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对于钱的正确认知,真的很重要。
一段文字引来网友唏嘘:以前,父亲颤巍巍掏出口袋里皱巴巴的钞票,我们一眼能看出他的窘迫!如今,我们拿出手机扫码付款的时候,孩子却以为里面有用不完的钱……
一些孩子的“现金感”确实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淡漠。如此写实的感慨,记录了技术对于付款方式的颠覆,也记录了一份为人父母的常有尴尬。
我很小的时候,就对父亲口袋里的钱充满着“怜悯”。父亲的“钱包”,就是一只小薄膜口袋,永远是“瘪瘪的”。我随父亲进了城,父亲掏钱买东西时,由于薄膜口袋叠过几层,打开的过程变得缓慢,更显出把钱花出去的不舍。这是肉眼可见的拮据。这让我形成了尽量少让父亲掏钱的意识,为了促成这个目标,我的做法是,在大夏天光脚踩着滚烫的马路捡废铜烂铁,以及去田野里采药草。我从初中起买了很多文学杂志,都是用自己辛苦挣来的钱付款的。
并非在“忆苦思甜”。任时代如何变化,我们的金钱观,其实都应该保持某种程度的一致:包容和敬畏父母用血汗换来的收入,知道量入为出、有备无患,建立健康的消费理念。
一些从未挣过钱的青少年,对价格缺乏应有的敏感。他们往往喜欢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物品的颜值、品质下单,而不去想昂贵的价格对收入不高的父母意味着什么。他们并非故意制造这种关于价格、消费的矛盾或代沟,而是在很大程度上,扫码付款太容易让人产生一种快感和“有钱任性”的幻觉了。这种快感和幻觉,对经济能力有限的父母来说,有点残忍。
要是告诉子女,手机并不是一句“芝麻开门”就能打开的钱库,确实会让一些孩子感到奇怪,但孩子应明白这一真相:谋生不易,体谅父母的缺钱,体谅家庭消费能力的有限性,先从学会“花钱”、学会收敛做起,让自己在“骨感”的现实中早点进入状态。
不管父母的钱是以手汗濡湿的纸币方式出现,还是以手机里跳出来的数字方式出现,显示的都是世间一份辛劳、一份凝重。这些纸币和数字蕴含的分量,都需要孩子们用心体会。
有一天逛街时,听见一对母子为买鞋而起的小小的争执。高大魁梧的儿子说该买鞋了,瘦小的母亲说“又买鞋”;儿子说都穿了一年了,母亲说“我脚上的三年了”……这类争执,并不是今天才有。一直以来,父辈和子女在消费观和金钱观上总是存在差异。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消费空前便利,网络购物、游戏充值,几个点击,钱就花出去了,一点回声都没有。事实上,很多为人父母者与子女思维都出现了“断点”,以至于一些更大的问题出现,例如未成年人悄然拿着父母的手机给“爱豆”或某个主播发红包、发礼物。有的人甚至造成了巨大的“窟窿”,给本已不堪重负的家庭带来了严重的财政危机,而父母往往在事情过了好久才突然察觉。
无论是出于为家庭免于麻烦甚至灾祸的考虑,还是出于让孩子正确理解金钱与社会的考虑,都有必要对孩子们进行关于财富观和消费观的教育引导。
而如果一些孩子至今还以为父母的手机里有取之不竭的财富的话,那么这种教育引导就应该从最基础的部分开始。这可以有两种路径,一是角色互换:让孩子们以承包家庭一天生活费的方式尝试定额的手机刷卡消费,让他们感受到一天只能刷有限的钱过日子的紧张、费力。最近电视剧《砍价女王》很火,要是孩子能有机会体验砍价,那就更好了。我是一个很少砍价砍起价来也挺羞怯的人,但这部电视剧教育了我们,砍价是生活的一部分,也是教育孩子学会保护私人利益的办法之一。我听不少年轻人说过“从不还价”,他们并不知道,有些商家正是冲着这一弱点而对他们实行了杀熟或价格歧视。因此,让孩子们习惯砍价,实有必要。二是自力挣钱:方式是多样的,像我那时候上马路捡东西卖已经有点不现实,但从事有偿家务可以有。一些对家庭教育颇有心得的人,有过为子女的家务劳动付费的尝试,效果是看得见的。只有自己很辛苦挣了钱,才能知道每一分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也不是手机下的蛋,才有可能从此尊重父母和自己的劳动报酬,进行合理的支出。
手机支付的便捷性不该成为让人忘却“真实金钱”状态和柴米油盐重量的因素。合理消费,是生活教会我们的原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种责任。我们要把孩子带成有责任感的一代人,就得避免让他们先在金钱观和消费观上“垮掉”,哪怕变得盲目和轻狂也不宜。“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理应如此:我们挣来的和花走的钱,对得起自己的凡人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