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宏伟目标和根本政策
2023-04-06邓小平
邓小平
在经济问题上,我是个外行,也讲了一些话,都是从政治角度讲的。比如说,中国的经济开放政策,这是我提出来的,但是如何搞开放,一些细节,一些需要考虑的具体问题,我就懂得不多了。今天谈这个问题,我也是从政治角度来谈。
我们确定了一个政治目标:发展经济,到本世纪末翻两番,国民生产总值按人口平均达到八百美元,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这个目标对发达国家来说是微不足道的,但对中国来说,是一个雄心壮志,是一个宏伟的目标。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个基础上,再发展三十年到五十年,力争接近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实现我们的目标,不是很容易的。讲大话,讲空话,都不行,要有一系列正确的对内对外的方针和政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确定了对内经济搞活、对外经济开放的政策,没有这样的政策不可能成功。
对内经济搞活,首先从农村着手。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在农村。中国社会是不是安定,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农民生活是不是好起来。翻两番,很重要的是这百分之八十的人口能不能达到。现在看,一系列新的农村政策是成功的。过去农村很困难,现在可以说绝大多数的人能够吃饱,能够穿得比较好,居住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善。农村政策见效很快,增加了我们的信心,对我们确定翻两番的目标是一个鼓励。
这几年进行的农村的改革,是一种带革命意义的改革。与此同时,我们开始了城市改革的试验。当然,农村这一套不能完全搬到城市,因为城市比农村复杂得多,它包括工业、商业、服务业,还包括科学、教育、文化等领域。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的主题,就是城市和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这意味着中国将出现全面改革的局面。农村改革经过三年就见成效。城市改革大体上也要三年至五年才能够看到显著的变化。农村改革的经验使我们相信城市改革能够搞好。同时,我们也意识到,由于城市改革的复杂性,可能会出些差错。但这影响不了大局,我们是走一步看一步,有不妥当的地方,改过来就是了。总之,遵循一个原则,就是实事求是。我们相信,城市改革也会成功,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将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中写上很重要的一笔。
我们在制定对内经济搞活这个方针的同时,还提出对外经济开放。总结历史经验,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当然,像中国这样大的国家搞建设,不靠自己不行,主要靠自己,这叫作自力更生。但是,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外开放,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这种帮助不是单方面的。中国取得了国际的特别是发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中国对国际的经济也会做出较多的贡献。几年来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就是一个证明。所以我们说,帮助是相互的,贡献也是相互的。
对内经济搞活,对外经济开放,这不是短期的政策,是个长期的政策,最少五十年到七十年不会变。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第一步是实现翻两番,需要二十年,还有第二步,需要三十年到五十年,恐怕是要五十年,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两步加起来,正好五十年至七十年。到那时,更不会改变了。即使是变,也只能变得更加开放。否则,我们自己的人民也不会同意。
【题解】
本文选自邓小平同志的《我们的宏伟目标和根本政策》一文。1984年10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参加中外经济合作问题讨论会全体中外代表时,向国际工商界人士阐述了未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目标和对内对外的根本政策,并着重论述了对外开放的有关问题。这一谈话内容,不仅体现了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实施对外开放的基本思路,而且对我们今天在改革开放新起点上继续扩大对外开放仍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本文着重讨论了改革开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政策。邓小平提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是,到20世纪末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800美元,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在此基础上,还要再发展30年到50年,力争接近世界发达国家水平。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一方面要对内搞活农村和城市的经济,另一方面要对外经济开放。中国历史上闭关自守政策所导致的长期停滞落后的经验教训,证明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要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积极吸收利用外国的资金技术。邓小平特别强调,改革开放不是短期的政策,而是个长期的政策,最少50年到70年不会变,将来中国越发展,只会变得更加开放。邓小平当年的这些重要论断,在当今依旧有效。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主动融入世界经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尽管近年来“逆全球化”浪潮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但开放与合作仍然是世界发展的主流,中国的改革开放仍是长期政策,“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