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策略创新探讨*
2023-04-06张建国张乐岩
张建国,张乐岩
(1.山东科技大学图书馆,山东 泰安 271019;2.英国纽卡斯尔大学教育学院,英格兰 纽卡斯尔 NE17RU)
2020年新年伊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突然暴发蔓延并逐渐席卷全国。全国人民万众一心,经历艰难困苦并付出巨大牺牲后最终在疫情防控战役中取得了重大的战略性成果,中国进入了后疫情时代。但新冠病毒及其变种在短时期内不会从人们的生活中消失,抗击疫情将成为社会生活的常态。什么是后疫情时代,后疫情时代有何特征,全球疫情最新现状又是怎样的,疫情肆虐很大程度上阻止与中断了高校图书馆的空间服务与物理服务,与此同时却加快了高校图书馆资源与服务数字化的新趋势[1],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应该采取何种策略展现怎样的新作为,这是高校图书馆同仁在抗疫常态化后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1 后疫情时代的基本内涵及其特征
1.1 后疫情时代的基本内涵
所谓后疫情时代是指新冠肺炎疫情得到基本的控制,疫情防控从群众式、突击式向常规化、常态化转变,全社会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状态逐渐回归正常或者接近正常的阶段。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在各国各地区暴发的时间和蔓延的程度不尽相同[2],各国采取的防控举措和效果也大相径庭,因此,对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而言,后疫情时代的起始时间节点也大不相同。在我国,根据国家发布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全国疫情防控从2020年4月29日以后即进入常态化的阶段。我们大体上可以此为时间节点,把此后的时间段称作“后疫情时代”。
1.2 后疫情时代的特征
后疫情时代,新冠肺炎病毒将与人类社会长期共存,这是包括世卫组织在内的全球科学界的基本共识。我国新冠肺炎疫情基本上得到了控制,进入了后疫情时代,但是世界范围内疫情仍然在继续。基于经济社会发展之要求,我国必须再次适时“打开”国门,输入性病例将会不间断地波动式地增加[3],中国疫情防控进入持久战阶段,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所未有的新常态。
首先,新冠病毒及其变异毒株德尔塔(Delta)等的特征和疫情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后疫情时代的中国需要提高警惕随时做好应对疫情突发的准备;其次,新冠肺炎病例偶发散发是一个大概率事件,后疫情时代的中国显然需要持久做好应对“大概率危机”的准备;再次,世界新冠肺炎疫情变化时刻威胁着中国的抗疫成果,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应对上的非对称性风险,后疫情时代的中国需要长期做好与全世界共担风险的各种准备。
1.3 后疫情时代的全球疫情最新研判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先生于2022年9月23日发文解读、梳理与研判了今冬全球新冠疫情最新形势。2022年冬,全球新冠疫情走势最有可能出现的场景是第六波新冠疫情流行,其依据是,一是目前的全球新冠疫情仍然处在高位水平流行;二是北半球马上进入严寒的冬天,即便新的变异毒株不再出现,仅民众的大规模的流动迁徙与聚集,加上适宜病毒的冬日环境,这些都能把现在的新冠疫情推向新一轮流行;其三是依据近三年的新冠病毒变异情况推测,尚无法排除再次连续出现新变异毒株的可能。世卫组织日前又已发出BF.7正在全球传播的警示,与其他毒株相比较,BF.7具备更强大的传染力、扩散性与逃逸性,极有可能是目前为止免疫与逃逸力最为强大的变异株,非常容易导致大面积的传播,疫情的处置与控制难度呈几何级数增加。
2 后疫情时代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策略创新研究的重要意义与作用
高校图书馆是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自然也无可避免地受到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高校被迫延迟与分期分批开学,学生通过网络上课,广大教师只好利用互联网通过视频方式对学生进行网络课堂教学,“停学停课不停教”。相应地,高校图书馆的工作方式也需要改变为更适合疫情防控的方式方法才能得以正常顺利开展[4]。在充分保障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自身健康与安全的前提下,高校图书馆才能开展更有效的读者服务工作。因此,后疫情时代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策略亟需创新研究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自明了。
3 后疫情时代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创新策略
从人类社会几千年发展的历史观察,社会嬗变与人类变革总是与重大突发事件相伴而生、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后疫情时代一定会对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服务促成带来崭新的变革。事实上,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模式和机制在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后疫情时代理应主动适应外部环境与读者需求的变化,化危为机,通过破旧立新,依靠更加完善的应急服务机制以及高效的技术支持,提供更加多元化与个性化的服务,有效处理与应对紧急安全卫生事件,重构高校图书馆服务体系,保质保量地为用户持续不断地提供方便快捷的高附加值的普适性信息服务,方能提高广大师生员工对高校图书馆服务的满意程度,助推高等学校教学科研活动后疫情时代的顺利开展。
3.1 整合与集成数字文献信息资源
除了继续加大数字文献资源的购置力度之外,高校图书馆还应该尽快整合与集成已经购置的数据库并最大限度地检索、挖掘、遴选与完善各种开放获取的OA资源。还应主动牵头取得教务部门、研究生院(处)以及各院系和其他相关单位的积极配合与协助,尽可能地将本校所涉各个学科的专业教学参考资料、慕课等资源,条分缕析,分门别类,予以整合,搭建起有本校特色的数字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数据库,并导入学校的在线教学平台,实现异构数据库的跨库检索,这将极大地方便广大师生快速获取图书馆相关数字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源,有效满足师生获取相关信息资源的需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数字文献信息资源的作用。
3.2 开展应急服务宣传
高校图书馆后疫情时代开展的应急服务,由于诸多原因目前尚存在知晓率不高、影响力不大、美誉度偏低以及使用率也不尽如人意等痼疾[5]。分析发现其主要症结还是因为高校图书馆缺乏广泛、细致、深入以及个性化的宣传推广策略。高校图书馆应与时俱进,积极顺应媒体高度融合的最新发展趋势,积极探索与尝试前所未有的宣传推广模式:首先是要因馆制宜,不单单要充分地利用本馆的网站、微信公众、学校的网络智能办公系统、微信办公群、抖音以及QQ办公群等媒体开展网络宣传,还应通过专题讲座、宣传栏、条幅标语以及海报等多种手段拓宽宣传渠道[6],全方位、无死角、多层面、大规模地开展宣传攻势,最大限度地吸引住师生读者的眼球;其次是高校图书馆要因人而异,在个性化上下功夫,分别针对本专科生、硕博研究生、教师以及专职科研人员等的文献信息资源获取方式与习惯,对症下药,开展极富个性化的宣教和推介;最后则是高校图书馆要因时制宜,不失时机地针对大家关注的国内外的社会热点问题开展宣传工作,对接时政焦点及时调整宣传纲要,从而在后疫情时代达到事半功倍之目的。
3.3 加强读者信息素养教育
后疫情时代高校图书馆要注重培养和提高师生读者尤其是大学低年级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与信息道德。高校图书馆可分专题将培训计划以及PPT课件、视频等挂在本馆网站和本馆微信公众号上,使得师生读者无论是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通过各种途径都能接受培训和教育[7],尽快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水准。高校图书馆的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通识课也可以通过网络视频教学模式进行。疫情期间,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课授课老师在网络课堂上增加了趣味性,学生在网络课堂中比之前面对面教学时更放松,互动性明显更强。
3.4 阅读推广工作出新招实招
后疫情时代高校图书馆应在阅读推广工作方面出新招实招,而不应局限于常规图书推介、名家讲堂以及经典鉴赏等。阅读推广工作可以试着举办线上讲座,密集开展阅读疗法,同时密切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适当增加与扩充广大师生兴趣较浓的社会热点问题、医学问题以及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等内容。鉴于后疫情时代大家较易产生的焦虑、烦躁以及抑郁等负面情绪,可以适当地邀请心理学方面的专家以及卫生防疫部门的有关学者在线上给师生们开展讲座,普及相关知识与信息,通过和师生互动,来缓解压力放松心情,客观正确地看待新冠肺炎疫情,引导师生更加有意识地积极锻炼身体,养成正常的作息习惯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3.5 加强文献传递工作
文献信息购置经费不足,难以满足师生读者的教学科研需求,几乎是高校图书馆的通病。而文献传递工作可以有效弥补和缓解馆藏文献信息资源不足的顽疾。后疫情时代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和读秀等网上文献传递系统帮助师生读者从其他高校馆与公共馆等渠道获取文献信息,也可以给无法到馆的师生读者复印或扫描本馆的相关文献信息资源及时传递给师生读者。后疫情时代的高校图书馆务必要重视文献传递的宣介工作,通过图书馆的网站、微信和微博等各种媒介进行广泛地宣传和推广,也可以考虑在每年的本科生与硕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开题与撰写期间,定期与不定期地开展文献传递免费周与免费月活动[8],营造声势,烘托气氛,借此让更多的读者熟悉文献传递的巨大作用、服务流程以及使用过程中遇到困难的解决办法等。
3.6 加大合作共建与资源共享力度
20世纪末以来,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与共享已经成为图书情报学界特别是高校图书馆界的普遍共识。全国性图书馆联盟CASHL(China Academic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Library)、NSTL(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brary)和CALIS(China Academic Library&Information System),以及区域性图书馆联盟JALIS(江苏省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Jiangsu Academic Library &Information System)和BALIS(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体系Beijing Academic Library &Information System),都在信息资源联合购置、文献传递、馆际互借、联机编目及特色库导航库等数据库建设方面取得有目共睹的建设成效。后疫情时代高校图书馆不但要继续一以贯之地加强图书馆间联盟建设尤其是虚拟联盟建设,还应进一步扩大范围,主动开展与博物馆、文物馆、档案馆和展览馆等“时光记忆机构”的密切协作。因为这些“时光记忆机构”,譬如敦煌博物馆、大同云冈石窟博物馆等,都是无可替代与独一无二的,是值得社会公众信赖的时间管家[9]。后疫情时代高校图书馆更应立足于当下,主动自觉地承担起历史赋予的使命以及时代要求的担当,更好地服务高校师生读者。
3.7 加紧建立信息共享长效机制
搭建完整实用的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和机制,不仅需要高校内部多部门的精诚团结与通力合作,而且还需要高校图书馆信息技术水平的支持与配套,以及信息服务方式和文献信息资源的有机的整合。后疫情时代,高校图书馆理应加快建立信息共享长效机制的步伐[10],增强与加大风险防范和抵御能力。高校图书馆应创制与信息共享密切相关的一系列的制度,统筹兼顾,联合各院系及其资料室,统一谋划,统一标准,加大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力度,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以及馆内馆外互联互通的方式,面向全校师生读者快捷有效地开展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应急信息服务。与此同时,后疫情时代高校图书馆还应在学校的强力支持下牵头成立信息共享工作领导小组,加快构建全校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强化信息泄露监督管理和责任追究,确保信息共享工作沿着既定的方案健康持续开展。
4 结语
后疫情时代,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必须做到未雨绸缪,必须在辩证法里找方法、寻路径,准确识变,科学应变,善于危中寻机,在众多领域求新求变,将纸质资源和数字资源等异构资源有机整合,夯实服务基础,深化服务内涵,拓展服务半径,打造高质量服务团队,高校图书馆才能从容地应对疫情防控的常态化,化危机为生机,变压力为动力,变被动为主动,坚定不移地高效助力并推动高校教学与科研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