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思辨性阅读策略浅探
2023-04-06廖智慧
□廖智慧
《论语》虽只二十篇,共一万多字,但博大精深,包罗万象,丰富深刻,是一本需要用一辈子时间不断去阅读、反思、实践的经典。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论语》被推荐为整本书阅读书目,很多学校也将其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任务群的首选阅读书目。而我们又该如何带领学生去阅读这部经典呢?基于语文学科的整本书阅读,是要在阅读中提升语文能力,那么我们肯定不能只着眼于知识的获得,更需着眼于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文化的传承与理解。因此,对《论语》一书我们也应该作思辨性阅读。通过思辨性阅读,学生可以深入理解文本,探究内涵,收获更多语文能力。同时,科学有效的阅读方式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终身阅读的兴趣。下面笔者将结合个人教学经验,略谈几种对《论语》的思辨性阅读策略。
一、逻辑梳理式阅读
我们都知道,《论语》二十篇篇与篇间、篇内章与章间并无明显逻辑关联,对此我们没必要去附会;但在同一章内,句与句间的逻辑关联是肯定存在的。长久以来,我们对《论语》的阅读与教学似乎并不愿意去触碰这个点,导致我们对经典的理解比较肤浅,甚至偏离。比如,打开《论语》我们看到的是: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作为《论语》的开篇第一章,孔子所谈的三件事语意浅近,似乎没有什么可深究的。但作为一个连贯表达,孔子所说的肯定不会是相互独立的三件事,它们应该有一个共同的归旨。我们先来看前两件事,首一件谈“学习”,接着谈“朋自远来”,似乎没什么关系。但如果我们弄明白了“朋”的真正内涵,应该就豁然开朗了。同门为“朋”,同志为“友”,从远方来的“朋”是自己的同门师兄弟,和自己一样有共同的追求——“学而时习之”,你说能不快乐吗?同时,我们还应看到“说”与“乐”的区别,这种探究可以带领学生溯源中国文字。“说”(悦)与心有关,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愉悦,不一定写在脸上;而“乐”则是表现出来的快乐。学习的快乐,是独享的快乐,是心灵充实的愉悦,不一定会表现出来;志同道合的朋友来了,那种快乐是由内而外的愉悦,一定会表现出来。可见,由个人的“学而时习”到与“朋”一起探讨,快乐在升级。而两句话的归旨都在“学习”(对“道”的追求)这件事上。
有了这个基础,第三句“不知”的内涵便不再泛泛,而有了具体指向——别人不理解我对“道”的追求。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孔子通过这三句话阐述了个人对“学习”、对“道”的热爱与追求:从老师那“学”了“道”,就要不断地实践,这是发自内心的快乐;和志同道合的人共同探讨“道”,实在是件开心的事;他人不理解我对于“道”的追求,又有什么关系呢?这是孔子鼓励学生要努力从道,用一辈子去践行道,追求道。这些理念在《论语》及一些相关典籍里都有很好的印证,比如从《论语·公冶长》中的“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可以看出孔子个人非常注重学习,也以此自矜;从《史记·孔子世家》)中的“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1]328,可以更进一步看出孔子对“道”的坚守与自信,是“人不知而不愠”的一个很好注脚。
对于这种句间逻辑梳理探究,我们还可以看一个例子: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论语·八佾》)
要读懂这一章,有一个逻辑问题很重要:为什么子夏说“礼后乎”,孔子就表扬他呢?回到具体语境,这里说到子夏请教了孔子有关《诗经》句子的理解问题,孔子就事论事指出本质。对一般学生而言,能恍然大悟,此事即告一段落,但子夏却能举一反三,由“诗”及“礼”,道出了“礼”和“仁”的本质关系:“仁”是“素”,是本质问题;“礼”是“绘事”,是锦上添花。这种认知,很明显已在孔子的阐述上有了生发和超越,也启发了孔子,所以孔子给了这位学生非常高的评价。
章内逻辑的思辨探讨在某种程度上也可说是语境理解,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学习活动,也是提升学生语文能力的基础训练手段。阅读《论语》时,我们不能止于句意通达,更要探究句间逻辑,参与其中人物的思维活动。
二、参互式阅读
参互式阅读是一个重要的综合思辨阅读手段,它能通过前后内容的参互对比,解决一些阅读疑点。它的逻辑起点与依据是文本自身的逻辑自洽。也就是说,我们阅读的经典文本,其内部应该是逻辑自洽的,而不是相互龃龉的。放到《论语》中说,我们应该看到的是“一以贯之”的孔子,他的形象可以多元化,他的思想却不能相互对立。参互式思辨阅读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拨开迷雾,接近事实,而不是人云亦云。比如下面这一章: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
对于“无友不如己者”这句话的理解,学界颇有争议,大致有两种解释。一种将“友”看作动词,释为“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如杨伯峻先生在其《论语译注》中就是如此注释的[2]7。另外一种将“友”看作名词,“不如己者”视为后置定语,解释为“没有不如自己的朋友”,如当代学者李里先生就是这种观点[3]19。道理都有,但哪种解释更适恰呢?如果纯从本章出发,我们必将陷入思维困境,那不妨给学生作个参互式阅读: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结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思辨“无友不如己者”这句话,我们应该能作出自己的判断了。这种判断是有理有据的,是合乎逻辑的。更何况将这句话解释为“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孔子是不是显得太势利呢?我们不为尊者讳,但这确实和《论语》中那位道德高尚、温文宽厚的孔子是不一致的。
我们再来看这样的经典一章: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论语·公冶长》)
孔子对子贡的评价到底有多高,或者是不是至高评价,单看此章我们是无法作出判断的,但引入下面这章,我们就十分清楚了。
子曰:“君子不器。”(《论语·为政》)
可见“瑚琏之器”的评价并不是至高评价,因为毕竟还是“器”,子贡在老师眼里还有提升空间。
《论语》中有不少内容我们可以拿来作参互式阅读,有的参互印证可以让我们加深对有关内容的理解;有的参互比较可以打开我们的思维,让阅读更有力;有的参互理解,可以让阅读更有情境。
三、主题式群文阅读
对《论语》一书作主题式群文阅读应该是最值得推荐的一种阅读方式,它的优势显而易见。一者它能化零为整,通过主题将原本散碎的章节有机整合在一起;二者它能有序处理全书,将原本无逻辑的无序的事物序列化,并形成体系;三者它在更大程度上契合当今大概念教学理念。正因为有这些优点,所以对《论语》进行主题式群文阅读是各家所热衷的,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有关《论语》的阅读课程几乎都是这种范式。
开展主题式阅读的首要任务是确定主题。统摄性强的主题大致有两个方向,一是思想人文主题,一是人物事件主题。两者各有优势,前者涵盖面更广,更有利于把握书中思想;后者故事性更强,学生更感兴趣。但人物事件主题最终还得归到思想人文性上,否则没有价值意义。对于主题的确立,我们不要太随意,而要尽量考虑主题的序列化发展。比如浙江湖州二中贾桂强老师依托“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而将整本书阅读确定为“道”“德”“仁”“礼”“艺”“己”等几方面的主题阅读,就很有借鉴意义。[4]
确定了主题之后,我们要明白我们的阅读是基于语文学科的群文阅读,要有针对性和目的性,选择的《论语》篇章要有参互性,能清晰地勾勒出主题词。同时,因主题涵盖面广,我们可以在大主题下再分小组,以求达到更好的思辨探究目的。下面我们来看一组以“仁”为主题的群文阅读。
①子曰:“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子路》)
②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
③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
④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
⑤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
⑥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
⑦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论语·雍也》)
⑧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论语·宪问》)
⑨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论语·雍也》)
⑩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
这十章有关“仁”的文字,涉及“仁”的概念、“仁”的境界,涉及“仁”与“勇”与“智”与“君子”的关系,有意重文字,有互见文字,有矛盾文字,将它们集中在一起能让我们更好地探究“仁”的内涵。我们可以设计一些这样的阅读题,以推进思辨探究:
1.“仁”的内涵有哪些?结合所选文字看,你认为哪些是核心内涵?(初步把握“仁”的内涵)
2.结合已学的知识思考:孔子为什么倡导“木”“讷”而厌恶“巧言令色”?(勾连学生已学过的“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探究儒家言行观与仁者之风,进一步理解“仁”。)
3.孔子说过“人之生也直”,那么“直”是不是“仁”的组成部分?请结合具体篇章谈谈你的理解。(结合“刚、毅、木、讷”探究“仁”与“直”的关系,进一步理解“仁”。)
4.②章中说的“爱人”能统摄④⑤两章吗?你是怎样理解的?(探究“爱人”与“克己复礼”“恭、宽、信、敏、惠”之间的关系,正面深入把握“仁”的内涵。)
5.孔子曾经说过“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仁”“智”“勇”似乎是并列关系,读⑥⑦两章你有没有新的认识?(探究“仁”与“智”(“不可陷”“不可罔”)“勇”二者的关系,理解“仁”的高度,侧面深入把握“仁”的内涵。)
6.读⑧⑨两章,我们知道“仁”是一种非常高的境界,实际上孔子也从不以“仁”许人,为什么孔子却说“我欲仁,斯仁至矣”?前后是不是矛盾?(理解“仁”在孔子心目中的境界,通过思辨探究,理解孔子所说的“道不远人”,从实践层面理解“仁”,深刻把握“仁”的内涵。)
总之,主题式群文阅读能让阅读者对相关主题有一个全面把握,通过适恰问题的引领,能充分训练阅读者的思辨能力,由浅而深,步步推进,最终完成对相关主题内涵的立体认识。
四、跨文本比较式阅读
跨文本比较阅读是拓展文本内涵的重要阅读方式,通过多文本对比,我们能发现原文本一些隐藏着的精神密码,能生发更多的解读路径。这种阅读方式广泛应用于学术界,现在也广泛应用于中学语文教育界,我们实施的大概念教学、群文教学其实就是基于跨文本比较阅读的教学。当然,如果把《论语》整本书作为一个文本去与其他整本书文本作比较,这对中学生来说显然是不现实的,也没必要。我们可以将《论语》中的一些篇章与其他经典作品的一些语段作比较阅读,通过这种比较进一步挖掘文本内涵,突显阅读的思辨性,同时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
比如,在《论语》一书中孔子起码两次谈到了“争”这个问题,而老子在《道德经》里也多次谈到这个问题,那他们的认识是否一致呢?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论语·八佾》)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道德经》第81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道德经》第8章)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道德经》第22章)
这种比较开口小,内涵却深,对同一个问题呈现不同的认识,背后折射的是他们不同的理念。孔子和老子都提倡“不争”,但孔子的“不争”是基于“礼之用,和为贵”的礼乐精神,老子的“不争”是为了“天下莫能与之争”。弄清了区别后,我们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辨:你更认同谁的理念?说说你的理由。
除了与传统经典进行比较阅读,我们还可以与西方经典作比较,初步窥探中西文化的异同。比如我们可以将《论语》的开篇第一章“学而时习之”与《圣经》的开头作比较阅读。
起初,神创造天地。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5]1
以上是《圣经·旧约·创世记》的开篇语。神在创造天地后,第一件事是召唤了“光”;《论语》开篇所谈的是“学习”(对“道”的追求与实践)。二者看上去似乎没有什么关系,但如果再引进一个文本,可能我们就会有自己的想法了。
……某日清晨,他跟曙光一同起身,走到太阳面前,对它如是说道:“你伟大的天体啊!你如果没有你所照耀的人们,你有何幸福可言哩!……”[6]3
以上文字出自尼采的哲学名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也是其开篇的文字。此书在写作上处处显示出对《圣经》的模仿,“太阳”很明显照应着《圣经》里的“光”,而“太阳”在此书中是悟道后的查拉图斯特拉的自况,是知识和智慧的化身。三个不同文本的开头放在一起比较,我们会发现“光”与“道”在内涵上如此惊人的一致,足可以引发我们很多的思考与探究。
总之,跨文本比较阅读能给我们打开更多的窗口,让我们生发更多的思辨探讨。在《论语》的整本书阅读过程中,适度地进行有效的跨文本比较,能让我们看到不同文本背后文化属性与理念的不同,从而提升了我们审视文本的思想高度,虽然不够全面,但很有启发性。
五、批判式阅读
爱因斯坦说:教育的首要目标永远是独立思考和判断,而非特定的知识[7]58。而要做一个能独立思考的人,他必须要有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思维能力,同时还不能迷信权威。面对权威,他要谨慎审视,平等对话,敢于质疑,用科学的方法得出合理的评价结果。《论语》是经典中的经典,但并不意味着它绝对正确。受时代的局限,孔子的一些思想观念可能狭隘了,孔子的一些思维方法可能并不科学。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合理质疑,而不是一味迷信,所以对《论语》进行批判性阅读也是十分必要的。我们来看下面几个例子。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论语·雍也》)
质疑与引申:人应该正直,但不正直的人却可能无病无灾好好地活着,是侥幸吗?对比荀子的“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思想,你觉得谁的思想更富现代意义?请说说你的理由。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论语·述而》)
质疑与引申: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信而好古”真的好吗?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孔子为什么提倡“信而好古”?
席不正,不坐。(《论语·乡党》)
……割不正,不食。……(《论语·乡党》)
质疑与引申:在生活快节奏的今天,这种“讲究”是否有必要?当今社会也有很多人追求一种生活的“仪式感”,主张让生活“精致”起来,但有人却说这是一种“假精致”,你怎么看?
在诸如此类的批判性阅读中,我们用理性取代情感,用科学审视权威,我们秉持一种开放且平等的态度,有理有据地思辨。而在对经典批判的同时,我们也完成了自我批判,这又是另一层收获了。
综上所述,对《论语》一书作思辨性阅读更有助于我们理解孔子的思想,把握儒家学说的内涵,拓宽文化视野,从而真正完成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理解。在这样的阅读过程中,我们充分调动逻辑思维、批判思维、思辨思维,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做一个有理性精神的阅读者。这样的阅读是基于语文学科的阅读,是基于语文能力素养提升的阅读,也是基于学情与教情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