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孕牛流产疾病的综合分析和防治措施

2023-04-06金正学王浩策

吉林畜牧兽医 2023年2期
关键词:胎膜母牛肉牛

金正学,陈 民,张 浩,王浩策

1.吉林市龙潭区江密峰镇综合服务中心,吉林吉林市 132206;2.吉林市龙潭区江北乡综合服务中心,吉林吉林市 132021

2021年吉林省人民政府颁布《关于实施“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的意见》(吉政办发[2021]39号),全面实施“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以下简称“肉牛工程”),规划至2025年培育一批肉牛养殖大县,建设100个肉牛养殖大镇、1 000个专业村、10 000个养殖大户,打造全国重要的优质安全高效肉牛生产加工基地。肉牛工程意见明确了良种繁育、精准扶持、规模养殖育肥、屠宰加工、品牌创建、市场营销、粪污资源化利用、秸秆应用、疫病防控、兽医服务、肉牛人才队伍、科技支撑等产业发展的重点任务,加快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了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产业建设,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提供坚强的农业产业支撑。

肉牛工程伊始,省畜牧业管理局网站开通“吉林省‘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工程”专栏,全面展示全省工作动态、普及政策法规、传授肉牛实用技术。全省各地相继颁布本地特色的肉牛养殖政策,工程项目初见繁荣、养殖户热情高涨,乡镇肉(黄)牛存栏数量不断增长。但是热情不能替代防疫,养殖企业、养殖户要树立“疫随牛来”的危机意识,充分做好引牛检疫、谨慎合群、实时免疫,扎实做好临床巡视,构建符合自身条件的防控体系和措施。

做为一名基层兽医,笔者发现牛群整体育肥和保种质量不好,尤其是2021年冬季,大批孕牛出现流产、弱胎、畸形胎等现象,严重影响了犊牛的质量和牛群的持续发展。为此,笔者详细分析阐述了孕牛流产临床症状、流产的病因分类,并提出预防措施及治疗原则,希望能帮助广大养牛创业者提升肉(黄)牛饲养水平,提升牛群质量。

1 流产的定义及临床症状

1.1 隐性流产

主要发生在怀孕初期,大致30 d内或40~60 d,一般为隐性流产或胚胎死亡。流产后胚胎全部或大部分被母体吸收,无明显临床症状;或者在发情时随尿液排出体外而未被发现。由于黄体被吸收消失,病牛往往在妊娠40~60 d后,恢复发情,表现为性周期延长。

1.2 产出不足月的胎儿

一种情况是排出未经变化的死胎,称小产。胎儿及胎膜小,多数在无分娩征兆的情况下被排出。另一种排出不足月的活胎儿,称早产。其表现与正常分娩相近,提前2~3 d出现乳腺及阴唇肿胀等征兆,需要审慎对待,此种情况需要对母牛和胎儿进行精心护理。若早产胎儿具备吮乳能力,应注意保温,加强护理,用新鲜乳汁喂养,或可存活。

1.3 胎儿死亡干尸化(或称木乃伊胎)

子宫内胎儿死亡,由于黄体尚存,子宫闭锁,腐败细菌未侵入宫内,胎儿及胎膜的水分被子宫吸收,体积变小变硬,最终形成干尸也称木乃伊胎。表现为母牛停止发情,且随时间推移,腹部不见继续增大,直肠检查子宫内无胎水且有硬物。

1.4 胎儿腐败或侵蚀溶解

胎儿死在子宫内,由于黄体萎缩消失,子宫颈口开放,腐败细菌侵入,胎儿和胎膜软组织腐败分解。胎儿的软组织或胸腔内积聚腐败产生的氨气、硫化氢等气体,导致母牛腹围增大。几日后胎儿身体组织溶解液化,从阴门流出红褐色或棕黄色黏液、脓汁,偶见小而短的骨片,并伴随母牛食欲减退、精神沉郁、体温升高。直肠检查可触摸到子宫内残留的胎儿骨片。

2 流产的病因和分类特征

2.1 传染性流产

传染性流产主要是由传染性疫病和寄生虫病引起的流产,可分为自发性流产和症状性流产。

2.1.1 自发性流产是由细菌性、病毒性传染病和寄生虫直接侵害胎膜、胎儿及母牛生殖器官导致的流产。如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赤羽病、牛弯曲杆菌病、钩端螺旋体病、滴虫病、锥虫病、孢子虫病、弓形虫病等引起的流产。

2.1.2 症状性流产是由传染病和寄生虫引发的疫病,在某种条件下会出现流产症状,往往由于护理缺失引发流产。如牛结核病、李氏杆菌病、传染性鼻气管炎、牛环形泰勒焦虫病、衣原体和霉形体感染、牛病毒性腹泻、牛流行热等引起的流产。

2.2 非传染性流产

非传染性流产是由传染病以外的因素引发的流产,主要由胎儿及胎膜异常、生殖器官疫病、营养因素、护理因素、外伤、惊吓等引发。

2.2.1 胎儿及胎膜发育异常包括胚胎、胎衣、胎盘等发育异常,如胎儿畸形、胎儿器官发育异常、胎水过多或过少、胎盘炎、胎盘畸形或发育不全等。大致病因有卵子衰老引发的畸形胚胎,近亲繁殖或卵子、精子发育有缺陷,囊胚不能附植或异常发育等引发的胚胎发育异常或停滞;胎膜无绒毛或绒毛发育异常,胎盘发育不全或异常等导致胎儿与母体的物质交换异常,胎儿不能正常发育引发流产。

2.2.2 生殖器官疫病。如慢性卡他性子宫内膜炎、局限性子宫内膜炎、子宫颈炎,子宫炎或子宫积脓等在妊娠期间侵入深部,造成胎儿死亡,引发流产;阴道脱出或阴道炎等炎症侵入子宫引发胎膜炎,危害幼胎,造成流产;子宫粘连、先天性子宫发育不全、黄体发育不良等也可引发流产;部分母牛检查不到位,存在子宫内膜变性、硬结及瘢痕,近亲繁殖,卵巢机能障碍等疫病会引发习惯性流产。

2.2.3 饲养护理不当。母牛瘦弱,饲料单一、缺乏维生素和无机盐,饲料腐败、霉变或冰冻,采食有毒物质如黄曲霉毒素中毒,大量饮用冷水或冰水,饲喂不定时导致母牛贪食过多引发食盐中毒、马铃薯中毒等均能导致孕牛流产。

2.2.4 损伤和管理不当。妊娠期间,对孕牛的管理防护不到位,造成不同程度的机械性损伤,如滑倒、跌倒、抵撞、挤压、蹴踢、惊吓跳跃等。粗暴或不当的直肠检查和阴道检查等使胎儿受到直接或间接的冲击振动引发流产。

2.2.5 药物使用不当或医疗失误等。妊娠期间,大量采血或放血,全身麻醉,过量使用驱虫药、泻药、利尿药,或注射氨甲酰胆碱、毛果芸香碱或其他能够引起子宫收缩的药物等,均可以引发流产。

3 预防流产的防治及管理措施

3.1 做好日常防疫,及早防治传染病

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是导致孕牛流产的主要因素。养殖户应观察留心本地周边区域内常发病、易发病,及时咨询兽医积极制定相应的免疫计划程序,做好疫苗免疫注射,建立免疫屏障,提升群体健康。同时做好场区驱虫工作,尽力消除吸血昆虫和老鼠,同时做好母牛体内驱虫,建立干净的良好养殖环境,保持圈舍的干净、清爽、干燥,增强母牛体质。一旦发现牛群或母牛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根除疫病,以免留下隐患。

3.2 做好后备母牛和经产母牛的体检

聘请驻场兽医或当地兽医定期对后备母牛或经产母牛做检查、驱虫,确定无布病、滴虫病、焦虫病和锥虫病感染,同时确认无子宫内膜变性、先天性子宫发育不全、卵巢机能障碍等产科疾病,方可进行配种。同时及时剔除患有慢性病、生殖道疾病的母牛,保证后备群体身体健康,减少以后备孕流产的可能性。

3.3 做好饲养管理工作

切记对孕牛应饲喂全价饲料,严禁饲喂霉变、腐败、冰冻饲料;饲饮清洁的温水,严禁使用冷水、冰水。合理配置孕牛活动的运动场或宽敞圈舍,避免其受到冲撞、惊吓造成损伤性刺激。总之,规范细致周到的饲养管理,尽量减少饮水、饲料、机械损伤等因素的影响,能够保证孕牛的健康,同时也减少了因病滥用药物导致流产的可能性。

3.4 仔细观察,时时巡视,及时医治

在妊娠过程中,一旦发现孕牛食欲减退、精神沉郁或躁动不安、阴门流出胎水、努责等现象,立即就诊。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阻止流产的发生。当不能制止时,应尽快促使死胎排出,以保证母牛及其生殖道健康不受损害,然后分析原因,避免再次发生。

4 流产的治疗原则和简单用药

由于病因复杂,生产中一旦发现流产先兆,立即通知兽医,尽早治疗,减少损失。笔者现实中治疗原则是能保尽保,保不住时尽快清理胎儿和子宫,保母牛安全。

4.1 先兆流产

孕牛出现躁动不安、起卧不宁、呼吸加剧、脉搏加快等流产先兆。如果子宫颈口紧闭,子宫塞未流出,检查胎儿活着,以保胎为主。应减少不良刺激,将孕牛置于安静环境中,肌肉注射孕酮,每日或隔日一次。若病情依然不稳定,阴道排出物继续增多,子宫颈口开放,胎囊进入阴道或胎水已破,应尽快助产取出胎儿。如胎儿死亡,取出后,结合抗生素治疗。

4.2 对木乃伊胎和腐败侵溶胎儿处理

若子宫颈口开放不够大,则注射药物(苯甲酸雌二醇、前列腺素等),促进黄体溶解和子宫颈口开放。同时注入润滑剂,润滑产道,促进胎儿排出。一旦胎儿胎位不正或难以排出,可实施截胎后拉出。若胎儿腐败,气肿,则抠破腹部,缩小体积后取出;若软组织已经溶解液化,必须将胎骨逐块取净,大块胎骨则截断后取出,切忌划破子宫或产道;残留组织可以用0.05%高锰酸钾溶液或其它消毒药液冲洗,排尽内容物,子宫内投放抗生素,注射缩宫素。配合抗生素全身治疗,以控制继发感染。

猜你喜欢

胎膜母牛肉牛
冬季肉牛咋喂精料
冬春如何提高肉牛采食量
肉牛口炎咋防治
母牛的分娩与接产
母牛的发情鉴定和配种
初产母牛的饲养管理
母牛产犊后瘫痪该咋治
Toll样受体在胎膜早破新生儿宫内感染中的临床意义
足月胎膜早破256例妊娠结局临床分析
胎膜早破伴新生儿感染的高危因素分析及其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