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相关问题与对策探讨

2023-04-06吴翠兰湖北省药品监督检验研究院湖北生物制品检定所

财会学习 2023年4期
关键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事业单位

吴翠兰 湖北省药品监督检验研究院(湖北生物制品检定所)

引言

事业单位通过进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可以有效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整合内部资金资源加以利用能够带来更大的效益,以期达到自身的战略目标。目前我国的事业单位内部虽已广泛实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然而由于绩效评价尚还处在发展阶段。基于此,事业单位应要加强落实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规范相关制度,确保制度的有效落实,以及单位财政资金的安全与合理使用。

一、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概念阐述

财政支出是指政府为保障公共物品的供应和公共事业管理服务职能的履行,并要融合各种税收、非财政收入、政府补贴收入等财政收入,对其在预算年度范围内进行财政预算编制,依照财政预算进行资金管理,进而保证政府职能可以有效规范并标准履行的管理活动。事业单位通过实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提出针对性解决问题的策略,从目标的设定、指标值的优化、信息的反馈等多层面进行探索,严格打击不良行为,高效推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顺利进行[1]。

二、事业单位实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意义分析

(一)有助于加强员工积极性并提高单位的预算管理能力

事业单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实施有助于提高员工积极态度,它通过采用科学规范的绩效评价规则并合理利用相关指标值,客观地评价单位各类财政支出的结果,这可以进一步提高单位财务人员的使命感,使得全员对绩效管理有一个基本的认知,最终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通过对财政资金支出情况的了解,能够及早发现并应对相关资金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要及时改善并调整,确立后期工作实施的目标,根据历史经验来预估项目资金支出的价值,并通过合理的绩效管理工作提高事业单位内部的预算管理能力。

(二)有助于提高事业单位的公信力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实施可以提高事业单位社会公信力,实施财政绩效评价可以有效促使事业单位实现内部整体发展,合理履行自身职能,并通过财政绩效考核的结论来分析大众对相关产品与服务的需求,进而通过相关需求和问题来及时调整单位财政支出的大致范围和相关规范,从而使其能够更好地服务公众,提高事业单位的公信力。

三、事业单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分析

(一)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不够完善

现阶段,随着绩效考核对企业内部工作带来的显著效果,使得越来越多的单位开始重视绩效管理,同时国家对绩效管理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落实也有明确规定,但某些事业单位内部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制度仍旧不完善,自身的绩效评价体系缺乏合理的规范和指导要求,相关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制度也并未与单位内部实际发展情况所联系。另外,还有的单位虽然建立了绩效评价制度,但缺乏有效的实践,制度的有效性和专业性存在问题。并且部分的绩效考核管理方案和工作规范也落实不到位,再加上单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还缺乏科学的参考依据,最终将导致绩效评价制度无法发挥自身的作用,执行效果欠佳。此外,还有的事业单位绩效评价过程缺乏必要的监督审计机制,使得相关人员在进行财政支出数据记录整理时缺乏相应的约束力和监督,极有可能会导致相关数据的丢失或其准确性受到质疑,绩效评价不仅需要科学合理的评价制度和标准,必要的监督制度也应存在,而企业在此方面的欠缺必然会造成损失[2]。

(二)绩效目标设定不明确,影响战略目标的有效制定

绩效目标设定的合理性在很大程度上都会影响着自身战略目标的有效落实,而当前我国事业单位在进行绩效指标的设定时往往会忽略很多必要因素,导致最终的绩效目标设定不符合实际发展情况。例如,某些单位在设置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目标时,并未与战略目标和实际发展情况相结合,设置目标的流程思维不够深入,片面性较强,尚未切中目标的关键点,这自然会导致设定的目标不能为财政支出服务,显然也不利于战略目标的实施。同时,有些单位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目标并没有进行细分,而是仅仅从其基本的需求出发,忽略了细分量化的规则,对目标的实施也没有从多角度进行,不利于后期的绩效评价工作,并且绩效目标的不合理甚至还会导致员工不按相关规则操作,进而使相关的财务工作也难以落实。此外,单位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目标制定时还缺乏事先综合考虑其目标可行性的分析,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项目并未进行科学分析和调查,也没有充分考虑项目实施的具体情况及整体发展,更多的只是为了多赚得财政支出的资金。

(三)评价指标设置不科学,难以保障评价结果的真实性

事业单位在对财政支出进行绩效评价时更多看重评价结果是否合理,而评价结果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更多的是受绩效评价指标设定合理性的影响。然而现阶段,我国很多事业单位对绩效评价的相关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对财政收支产生的作用缺乏一定的认识,对共性和个性指标没有一个深度的理解,并且在选择共性指标时并未考虑与其相符的指标,最终导致选择的个性指标与项目绩效评价的指标联系性不强。此外,还有的单位在进行绩效评价指标设定时缺乏对资金成本收益方面的考虑,因为绩效评价指标若没有深度考虑资金成本的经济效益等要素,就会导致在后续的数据收集、分析、整理加工等流程中耗费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资金成本,不仅不利于提高财政收支的效率,还会极大降低财政收支绩效评价的真实性,进而会使得单位内部相关的评价结果缺乏合理性,难以发挥绩效评价的作用[3]。

(四)事业单位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运用能力不足

现阶段,我国一些事业单位内部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难以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实施并未与预算管理相联系,导致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并没有应用在单位预算工作中,最终也就导致绩效评价的作用无法得以发挥。此外,在进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时欠缺合理的监督机制,并且公开渠道不透明,难以使得更多的外界力量对其进行必要的约束。例如,有的事业单位内部在绩效评价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但相关人员缺乏优化责任意识,意见在反馈到责任主体后并没有完善优化改进措施,这将导致那些绩效评价结果不尽如人意的主体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问责处理,进而也就使得绩效评价的结果无法发挥作用。

(五)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意识不强

现如今,在财政支出力度加大的背景下,我国很多的事业单位内部的人员都缺乏对预算绩效管理和财政支出与预算绩效评价两者间的关系,对其重要性也缺乏一定的认知,即使现在不少单位都在使用预算绩效评价方式,但仍然还有很多单位人员在进行绩效评价管理时缺乏将其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思想,这就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他们对其内在的联系性都不了解,因而被动地进行预算绩效管理的相关工作,这不利于预算绩效管理理念的建设。

四、事业单位加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有效对策

(一)建立健全事业单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制度

要完善内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首先,事业单位应依据自身的具体发展情况,搭建科学合理的财政支出绩效管理体系,深入研究绩效管理方式、绩效目标和绩效评价方案,合理安排绩效管理的岗位职责和绩效评价工作的具体内容,加强指导、监管、评价事业单位内绩效管理工作过程,还要对相关绩效考评过程进行实时追踪。仔细分析在其追踪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其次,单位还要制定激励制度,应高度重视考核结果和对政策的优化,改善管理方法,相关的预算工作还要坚持与奖惩制度相结合。并且还必须坚持公平、公正原则,对考核结果要确保其透明度将其以合理的形式向社会公开,还要对其进行各方面的监督。此外,单位还应落实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实施,确立合理具体的操作流程规范及相关要求,健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实施机制,要联系实际并融合财政支出绩效评估的各个阶段,合理化确定绩效评价过程的职责权限,进而确保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能够发挥出自身价值[4]。例如,某核算事业单位内部在制定绩效评价制度时充分考虑了多方面因素,其内部决策管理人员先通过全面分析财务工作,再协调本部门与其他部门间的工作,紧接着通过在制定年度财务工作目标和计划的过程中对其目标的适用性进行重点分析;再在对年度预算及决算、政府财务报告与绩效评价内控工作的整理中得出相应预算数据,通过对单位内部财务工作的全面分析以及外部环境的考虑进而得出有针对性的策略。

(二)优化完善事业单位财政支出绩效目标

要加强单位战略目标的可行性,首先,应明确内部绩效评价的规范性,加强宣传绩效评价工作,创造和谐环境,提高单位全员财务管理观念,确保能够支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并且设定的评价目标务必要符合实际情况,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评价目标内在的发展需求。其次,单位还要高度重视精细化管理,从细节方面出发设置绩效评价目标,要理解绩效评价目标与单位未来的战略目标之间的关系,要确保评价目标的设立是以战略目标为前提的,在对内部业务人员进行评价考核时也能够反映出战略目标。此外,单位还应落实目标制定的可行性,要从项目实施的各项环节对其进行分析,确保操作流程合理化,加强必要的监督管理,并对各业务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而使得在对财政支出进行绩效评价时相关的评价目标能够有效发挥出自身作用。例如,某事业单位内部人员要优化内部的财政支出绩效目标,通过对各项支出加强基本的审核,并对财务各项业务实施战略性的指导,同时配合做好各项财务检查工作,在对财务业务工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而为管理者决策战略目标提供了具有参考性的依据。

(三)优化完善事业单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要优化事业单位内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就要确保其合理性。即落实合理性、科学性的系统化设定原则,要重点强调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的真实可行性,确保绩效评价指标可以有效地对财政支出发挥出自身的合理性作用,系统化地健全绩效评价指标。首先,在进行初步的指标制定时单位决策人员务必要建立在财政资金项目的基础上,确保设置的指标具备规范化、合理性等特点,应严格按照单位内部绩效管理规定来制定,在资金使用方面要关注资金使用与设定指标之间的联系性。其次,单位在财政支出过程中,重点是确保评价指标的完善度以及制度落实的合理性,深入分析项目实施的可行性,严格制定评价指标,完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资金的使用、加大对财政支出过程的监督等。此外,还应对财政资金的产出进行指标的完善,财政支出项目指标应包括达标率、完成及时性、质量达标性、资金利用率等,要从多方面确保绩效评价指标的合理性,进而提高评价结果的运用率。例如某事业单位在进行绩效评价指标的更新时,考虑了众多层面,对评价涉及的经济收益、社会效益、外部影响、用户满意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最终在深入分析项目的具体情况的基础上生成了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

(四)加强事业单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确保结果的有效性

首先,深入分析绩效评价结果,剖析问题,全面对评价对象进行相关绩效考核信息的反馈,并且要对在绩效评估过程中因绩效评估方法不合理而导致的信息失真等现象时,以及无法体现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的情况时,单位应加快进行评价结果的优化,对内部存在的相关问题务必要加强改正。其次,还要重视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工作的结合。例如,在对下年度预算进行方案制定时,应综合考虑上年度预算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依据评价结果实施相应的奖惩与政策的调整,要正确引导事业单位财政支出项目责任部门能够采用积极策略来提高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

(五)提高预算绩效管理意识

首先,单位内部管理人员高度重视预算绩效管理,体现其在财政支出工作中的重要性,并确保此项工作可以顺利进行并取得良好效果,以此深刻认识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性。其次,通过知识宣传活动,使相关人员在参加过程中增加专业知识储备,以使其进一步明白到预算管理的重要性。此外,还可以进行专业的预算绩效意识培训,塑造全员预算绩效管理核心思想,有助于提高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建设和财政支出效率,将预算绩效管理模式与财政支出进行有效融合,从而也能确保绩效评价在单位内部发挥应有的作用。

结语

总的来看,事业单位要确保内部财政资金有效利用,就务必要加强对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发挥出相关的监督激励作用。单位要确保绩效评价可以发挥自身价值的前提就是要合理化制定绩效评价目标,并将其与单位的战略目标进行有效联系,以促进绩效作用的高效发挥;还要确保绩效评价指标的合理性,提升评价结果的价值;同时还要优化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加强评价结果使用的有效性,最后还要提高事业单位内部全员的绩效管理意识,进而能够达到规范财政资金使用的目的,从而推动事业单位实现优质发展。

猜你喜欢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事业单位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及比重
2016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支出完成预算情况
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及比重
基于BSC的KPI绩效评价体系探析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气象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