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3-04-06李晶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李晶 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引言
对于高校等教育机构而言,很多经费都有赖于财政拨款,而为了进一步提升这些资金的使用效率,学校本身必须加强内部管理控制,提高资金使用的科学性。但是就目前高校内部控制工作的实际效果来看,其是否能够实现规范化发展,受到很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如何改变这一情况,是很多高校内部管理人员需要深度研究和思考的问题。[1]
一、高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存在不足
目前国内一些高校所使用的经费,都是来自财政拨款,财务管理则是高校顺利开展各项工作的重要财力保障。
(一)内部控制管理关键岗位人才缺失
高校内部管理控制的几个主要岗位,管理水平及综合技能的高低与否,既影响到内部控制的实施效果,也是后续其他活动开启的重要支撑。
但是现阶段,很多高校内部管理控制缺少专门的人才,特别是在资金管理控制、票据管理、建设项目管理等关键岗位上,存在管理人员素质不高、人才缺失、岗位位置不健全等一系列现实问题。
(二)高校的资产保护与控制能力相对薄弱
资产保护管理也是高校内部管理控制的重要一环,但是目前高校在此方面普遍表现不足。
首先,部分之间存在相互攀比的行为,为了相关工作的推进,彼此之间相互竞买现代化设备,甚至存在重复购买的行为,但是设备的利用率却不高;
其次,高校本身对政府会计制度的贯彻落实不到位,固定资产没有计提折旧、经费来源多为国家财政拨付,在实际管理的过程中,明显更关注自身的诉求,没有考虑到效益的提升;
最后,一些高校在固定资产管理控制的过程中,缺少维护力度,导致入账价值不精准、违规处理不严格,资产处置过程中的随意性较高。在长期没有进行固定资产盘点的情况下,导致固定资产实物和账务之间存在严重的不相符。
(三)高校内部管理控制的实施工作不够规范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革新,高校经费来源则从最初的单一渠道逐渐转变为多角度、多渠道的融资,在物资采购、招生录取以及项目建设方面所拥有的自主权越来越高、越来越大。再加上一些高校近年来采取的扩建策略及本身所掌握资源的日渐广泛,高校本身借助各种资源以及自身所持有业务进行收费的情况会逐渐增多,虽然个别情况下也可以做到规范收支,但是一些收费并不进行余额上缴,在缺少有力监督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小金库”。
(四)高校管理层实施内部管控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强
内部管理控制工作很容易为人力因素所影响,所以管理者的态度对内部控制的实施效果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一方面,高校管理人员为“官本位”思想意识的影响,促使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监督工作置若罔闻,管理在同时遇到内外压力的同时,却也形同虚设;
另一方面,国内很多高校目前实施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虽然这是办好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和前提,但是因为很多高校的领导团队是承载两份责任和使命的岗位设置,是行动“老派”的领导人,其固有的专业素养和知识结构,很难适应日渐专业和复杂的高效管理工作需要,故其经验性不足,专业化程度也不够高。[2]
(五)预算编制以及预算执行之间发生严重脱节
这种脱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高校预算管理活动本身对经济事项的约束力度不强、再加上学校方面风险管控意识不足,导致预算执行的过程中和监督检查发生脱节;
其次,预算管理的制度建设十分落后,缺少预算编制到评价的制度体系,存在碎片化的趋势;
再次,一些高校长久以来的预算控制工作都是由财务部门所主导的,如预算编制的进行、预算目标的确定、考核的实施等都是由财务部门推进的,真正设置了专门的预算管理机构的学校,本身并不多;
最后,在预算编制的过程中存在随意性高、执行过程过于柔性的情况,导致预算执行和预算编制并不符合,二者之间发生脱节的情况十分普遍。
(六)高校内部监督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长久以来,国内高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十分薄弱,更缺少相应的风险管理和评估控制机制。
一方面,高校内部所实施的监督审计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和呈现,所谓的内部审计部门,其作用往往局限在预算决算以及财务收支业务,由管理层进行安排,缺少自主权,本身的独立性也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和影响;
另一方面,高校内部风险评估和控制机构往往是为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所压制,很少有高校自主自发地进行风险评估设置,也没有对其效率和效果进行专项评估,再加上一些高校内部设置的所谓审计机构缺少独立性,导致审计工作即便开展也停留在财务的维度上,本身并不足以承载定期进行风险评估的使命。[3]
二、完善高校内部控制制度的主要措施
针对高校内部运营管理方面的问题,需要从制度角度着手,分析其存在的表现,并在后续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予以优化和改进。
(一)进一步提升高校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
高校内部主导内部管理控制的部门是财务部门,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需要引起高校本身的重视,具体需要从以下几个角度着手:
首先,严格遵守法律规范,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
其次,进一步加强学习,不断提升高校财务人员的专业性和理论水平。学校方面通过定期培训,从理论和实践维度推进财务管理工作;
再次,在提升高校会计理论水平的同时,其需要逐步提升会计工作的效能。毕竟在全新的社会发展背景及形势下,会计及经济改革是完全同步的,外部环境的变化很容易促使核算形式以及内容的革新,会计核算人员所面临的新技术、新方法有待革新,可谓不可同日而语;[4]
最后,高校内部的工作人员需要积极开展工作,坚持内部团结的基础上,及时总结相关过程所累积的经验教训,确保认真完成各项工作。对于高校的财务工作者而言,其需要从基础的核算型走向管理型,积极参与到内部管理控制工作的制度设计、建设以及过程中的不断完善和实施过程中,在严格贯彻落实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原则的基础上,将诸如学校风险管理控制、预算管理控制、财务管理以及授权审批控制衔接起来,既精通财务专业知识,也熟悉有关教育科研管理、基础建设等的规定和要求,引导高校内部管理控制一直处于良好状态的情况下,提升高校管理水平、实现健康发展。
(二)在高校内部构建良好的内部管理控制环境,提高对资产保护的重视程度
内部管理控制环境好坏直接关系到内部控制实施的效果,高校必须重视环境建设,提升对于资产保护的重视程度,充分发挥“人”的作用和影响。
首先,高校管理者的自身价值观及行为偏好会体现在具体的行动上,具体落实在管理层的职业操守上,所以学校方面必须加强领导人的职业素养培育;
其次,高校本身的内部管理控制风格、财务管理委员会、现有的组织结构以及权责划分,都是实施内部管理控制的重要元素,存在密切的关联性,也对高校运营管理会产生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最后,员工的胜任能力也非常关键,学校需要结合不同岗位编制专门的岗位说明书,在充分考虑岗位设置内容要求及职位对应能力的情况下,以其为标准,对相关岗位的从业者进行选拔和持续的技能培训。
(三)补充和完善高校内部管理控制制度
其必须遵循一定的发展,具体包括这样几项要点:
首先,高校方面需要以国家法律法规以及政策为导向,结合高校建设以及发展建设的实际需要,制定出契合学校实际情况的制度,伴随学校建设管理水平的提升以及学校所面临的内部环境与外部发展态势的变化,进一步进行调整,作出必要的修订;
其次,高校需要借助内部管理控制制度对所有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约束管理,在具体实施和应用制度的贯彻中,必须严格在制度授权范围当中行使职权,不可以超越既定的职权范畴,确保所有工作人员都必须在内部管理控制制度的范畴内接受监督和约束;[5]
再次,高校内部管理控制制度必须严格涵盖校内所有的经济业务岗位和管理内容,针对具体的管理项目,在人力、物力以及财力方面落实到监督、反馈、意见和决策等多个环节当中,换言之,内部管理控制工作需要融合到高效管理的整个过程,确保覆盖所有岗位及部门、科室;
最后,高校内部管理控制制度的建立,必须保证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稳定性、合理性,岗位设置的科学性以及岗位权责划分的正确性。高校需要在不相容岗位相分离的基础上,让各个岗位之间可以形成彼此影响、互为制约的工作形式,促使内部管理控制制度严格恪守相应的原则,实现对成本的有效管控,进而保证效果达到最佳。
(四)进一步提升高校内部管理控制意识,完善相应的考核机制
内部管理控制本就是一项庞大和系统的工程,需要单独依靠某个部门以及少部分工作人员的努力,难有成效,所以需要对高校管理层进行法律、财务以及管理方面的培训教育,促使其意识到内部管理控制的重要性,提升内部控制意识,同时为进一步规范和约束管理层,学校方面还需要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
首先,高校必须对各个院系的负责人进行监督考核;
其次,对内部管理控制制度的贯彻落实,需要对高校校长实施监督考核;
最后,学校的所有工作人员都必须参与到对管理层的监督和考核过程中,这样可以让内部管理控制制度真正意义上落地实处。从高校自身的角度来说,其需要将内部管理控制的贯彻落实和管理者的绩效进行衔接,如薪资待遇、岗位晋升等,促使普通职工对内部控制工作也能产生正确的认知,严格恪守管理规定,促使其充分发挥价值。
(五)加强对内部预算管理的有效控制
进一步完善高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必须加强预算管理控制,具体包括以下几个要点:
首先,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预算绩效考核和评价系统,就预算执行进行跟踪分析,加强内部管理控制的贯彻落实;
其次,高校需要从宏观视角出发,实施多元化的筹资和管理策略,强调综合性的财务预算管理实现;
再次,高校必须贯彻完善与预算管理工作相关的编制策略,基于学校的不同预算项目,综合采取零基预算、增量预算法实施预算编制,严格实施预算项目负责制;
最后,高校需要构建全面预算管理机制,通过校内各个科室的民主探讨,提炼出涵盖高校日常支出以及各种临时性支出,常规性支出与发展性支出等不同内容的预算管理制度。在充分考虑不同情况的基础上,确定各个部门的预算内容,凡是经过确认的预算结果,财务部门需要严格贯彻落实,不可随意改变,如果确实遇到特殊情况需要及时进行调整,则要严格按照相关程序进行操作和办理。
(六)加强学校内部管理控制的监督与执行
实施内部管理控制并不仅仅是高校管理者和各个职能部门,也包括学校内部各个层次的管理人员以及职工,具体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高校内部各个层级的管理人员,特别是高级管理人员必须遵守内部控制规定的各项要求,对于违反制度的行为,要自觉接受惩罚,避免任何大事化小的行为,影响制度约束的严肃性;
其次,要高度关注内部控制执行过程中的调查与检查工作,一旦发现任何违反制度的行为,必须对其进行严肃处理,不能姑息迁就;如若过程中发现任何不协调之处,也要及时进行调解,确保整个环节畅通无阻;
再次,高校内部需要广泛、深入和持久地宣传内部控制制度本身和高校管理人员切身利益的关联性,促使高校内部的教职人员都能深刻意识到内部管理控制制度执行的意义,明确高校建设和发展的意向、要求;
最后,高校需要进行严格的贯彻落实,除却基本的宣传教育外,还要进行短期的模拟培训和使用,促使各国岗位的工作人员都能明确自身所制定的各项制度和要求,确定违反制度的界限所在,在提升其自我监督意识的同时,也提高他人监督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减少制度贯彻落实过程中随意性的发生。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近年来我国教育建设的扩张和普及,高校内部管理控制工作的效率以及质量逐渐受到多个维度的关注和重视。但是由于内部管理控制以及经济业务层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影响到内控的效果,对其进行优化和改进大有迫在眉睫之势。对于高校的管理者而言,必须重视这一工作,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同时,更做出必要的突破和创新,不断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